佛弟子文庫

十二緣生祥瑞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大眾中,結跏趺坐。時諸大眾,恭敬圍繞,瞻仰如來,即於佛前,而說頌曰:

「頂禮佛德海,  真實正遍知,
 過去及未來,  敷演緣生法。
 世間虛妄見,  顛倒苦沉淪,
 煩惱業無邊,  願佛為宣說。」

爾時眾會,無量百千,若人若天,而白佛言:「今此大眾,及於未來,樂聞深法,唯願演說。」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善哉,善哉!應當諦聽,今為汝說。諸善男子!若欲了達,十二緣生吉祥瑞應,謂從無明乃至老死,輪轉次第,於十二月,各生祥瑞,而乃有異。始十月乃至九月,又從一日乃至十五,試於祥瑞,快樂憂苦,其事非一。

「諸善男子,此十二支,始從寶沙(十)麽洗(月):一日無明、二日老死、三日生支、四日有支、五日取支、六日愛支、七日受支、八日觸支、九日六入、十日名色、十一識支、十二行支。

「又從麽佉(十一)麽洗(月):一日行支、二日無明、三日老死、四日生支、五日有支、六日取支、七日愛支、八日受支、九日觸支、十日六入、十一名色、十二識支。

「又從叵囉虞(二合)那(十二)麽洗(月):一日識支、二日行支、三日無明、四日老死、五日生支、六日有支、七日取支、八日愛支、九日受支、十日觸支、十一六入、十二名色。

「又從載怛囉(二合)(正)麽洗(月):一日名色、二日識支、三日行支、四日無明、五日老死、六日生支、七日有支、八日取支、九日愛支、十日受支、十一觸支、十二六入。

「又從吠(無每反)捨佉(二)麽洗(月):一日六入、二日名色、三日識支、四日行支、五日無明、六日老死、七日生支、八日有支、九日取支、十日愛支、十一受支、十二觸支。

「又從[口*爾](仁祭反)瑟吒(二合)(三)麽洗(月):一日觸支、二日六入、三日名色、四日識支、五日行支、六日無明、七日老死、八日生支、九日有支、十日取支、十一愛支、十二受支。

「又從阿(引)沙(引)奼(四)麽洗(月):一日受支、二日觸支、三日六入、四日名色、五日識支、六日行支、七日無明、八日老死、九日生支、十日有支、十一取支、十二愛支。

「又從室囉(二合引)嚩那(五)麽洗(月):一日愛支、二日受支、三日觸支、四日六入、五日名色、六日識支、七日行支、八日無明、九日老死、十日生支、十一有支、十二取支。

「又從婆(引)捺囉(二合)婆捺(六)麽洗(月):一日取支、二日愛支、三日受支、四日觸支、五日六入、六日名色、七日識支、八日行支、九日無明、十日老死、十一生支、十二有支。

「又從阿濕嚩(二合)喻若(七)麽洗(月):一日有支、二日取支、三日愛支、四日受支、五日觸支、六日六入、七日名色、八日識支、九日行支、十日無明、十一老死、十二生支。

「又從迦哩底(二合)迦(八)麽洗(月):一日生支、二日有支、三日取支、四日愛支、五日受支、六日觸支、七日六入、八日名色、九日識支、十日行支、十一無明、十二老死。

「又從麽(引)陵誐(二合)尸哩沙(二合)(九)麽洗(月):一日老死、二日生支、三日有支、四日取支、五日愛支、六日受支、七日觸支、八日六入、九日名色、十日識支、十一行支、十二無明。

「每月十三,亦如三日;每月十四,四日同之;十五、五日,准理亦然。」

T16p0845_01.gif

注云:「有支順轉,積日逆流,黑白月餘,如經廣說。」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若復有人,於十二支,審諦觀察,憶念不忘,了知憂喜。若無明支,此日生時,於第九日,及第九月、九年有難。若非命盡,快樂有財、眷屬不和、無病多言、壽八十一,卒於行日。

「行日生子,第八日、月,八年有難。若非命終,獲大富貴、兄弟唯二、命長少病、德行知法、朋友眾多、工巧藝能、壽八十八,卒於識日。

「識日生子,第五日、月,五年有難。若非命終,僂儸勇勐、恆乏財寶、見者歡喜、壽六十四,卒於名色。

「名色日生,第六日、月,九年、十年,逢於難事。若非命盡,少病多冤、有子短壽、貧乏恐怖、得後富貴、愛樂惠施、壽年八十,卒於六入。

「六入日生,於第五日,三、四月內,八年、十年,逢於災難。若非壽盡,憎嫉多病、貧乏勇銳、愛味慳貪、壽六十四,觸日而卒。

「觸日生子,第二、五日,三、九月內,九年有難。若非命終,疾患恆時、巧言知法、賊姦我見、有財妬色、壽六十四,卒於受日。

「受日生子,二日、十日,於二、八月,八年有難。若非命終,恆大居尊、富貴勝善、二妻多財、工巧藝能、壽命六十,卒於愛日。

「愛日生子,於第十日,第三、五月,九年有難。若非命盡,豪富第一、子孫眾多、少病多冤、壽六十四,卒於取日。

「生於取日,第九日內,二、八、九月,九年有難。若非命盡,輕慢難降、朋友暴惡、多積冤家、為非犯戒、壽六十四,有日乃卒。

「生於有日,至第九日,二月、八月,九年有難。若非命盡,貪他妻女、寡睡豪族、處長主軍、壽命六十,生支日卒。

「子育生支,於第五日,九月、九年、十年有難。若非命盡,富貴多病、護國崇德、壽年七十,老死日卒。

「老死日生,於第二日,第九月內,九年有難。若非壽盡,愚癡迷亂、貪瞋盜賊、聰慧性利、眷屬和順、冤家眾多、壽六十四、無明支卒,已上比試,祥瑞事訖。」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若復有人,無明日病,是夜叉難,應善護持,第五夜差。

「行日得病,於第三日、七日有難,第二夜差。

「識日得病,第五日難,第七夜差。

「名色日病,於第三日、五日有難,即於彼夜,死活不定。

「六入日病,於第三日、四日有難,第十夜差。

「觸日得病,第三日難,第八日起,恆患長命。

「受日得病,第五日難,第九日起,十箇月患。

「愛日得病,於第八日、十日有難,第十九日死活不定。

「取日得患,當日有難,第十日卒。

「有日得患,至第三日、九日有難,恆患不差。

「生支日患,五日有難,第八日起,至十二日,有難得差。

「老死支患,至第三日、七日有難,彼起得差。」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若復有人於出行時,觀十二支應知善惡。無明日行,東去安樂平善速迴,南行諍訟獲所求事,西方行時聞不可意,北方得聞順美愛聲。

「行支日出,東去平善得迴無滯,南去憂惱安樂得迴,西去路獲豐足飲食,北去平善安樂得迴。

「識日東行,途路苦辛,南方行時,得迴本處,西行諍訟,所獲虛耗,北行獲利,本處得迴。

「名色東行,吉祥富貴,南方行時,百事圓滿,西方行時,皆遂所求,北方出行,途路苦幸。

「六入東行,獲於財利,南行吉祥,遂意得迴,西方行時,所願具足,一切成就,北方行時,所求皆得。

「觸日東行,財物散失,南行安樂,西方行時,諍訟驚怖,北方速迴,增長財利。

「受日東行,憂惱驚怖,過去得免,南方行時,驚怖諍訟,西方行時,人卒聞信,北方行時,獲利遂意,聞信不悅。

「愛支日行,東方得財,南行利寡,本處速迴,西方行時,人卒獲信,北方遂意,自在快樂。

「取日行時,東行驚怖,途路苦辛,南行安樂,西方行時,微少怖畏,北方行時,所求皆獲,速迴本處。

「有支東行,辛苦怖畏,南方出行,速達本處,獲利遂意,西方出行,諸事增長,本處速達,北方得利,本處速迴。

「生支東行,得財破壞,南行稱意,西方行時,得達本處,北行獲財。

「老死東行,速疾得迴,南方行時,得聞愛言,西行怕怖,北方行時,安樂本處,平善得迴,出行已訖。」

時諸大眾,復白佛言:「世有盜賊,云何了知?」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若欲了知劫盜等事,應當審諦十二有支。諸善男子!若無明日,賊來北方財物散失,捨東來入賊心毒害,彼賊發少住處不遠,至九日內,決定得財。

「行支日盜,相貌赤黃,著衣故舊,彼盜獲罪,若來東方,自雪其事。

「若識支盜,人出自捨,黃赤髮少,外說人聞,財物卻得。

「名色支日,賊二兄弟面形發黑,內一人丑,白頭工巧,至二十一,財寶卻得。

「六入日盜,出於自捨,形色黃赤,妬惡大目,近水路來,藏之捨近住處眷屬,至第二日,得失疑惑,財物不定。

「觸支日盜,出於自捨,形長髮黑,數來歡喜,癡常似哭,若有諍競,財物卻得。

「受支日盜,聚落中來,內有一人,家犬色黑,至二十日,賊決定獲。

「愛支日盜,彼人西來,別聚落住,形長見喜,家犬足黑,同人諍競,談論彼人,決定非虛,取支日獲。

「取支日盜,從南方來,內一人諍,其事談說,財決定得。

「有支日盜,從東而來,辭辯僂儸,姦詐多疑,自眷屬說。

「生支日盜,三人同行,二人外來,一人自親,速疾求之,財寶卻得。

「老死支盜,從北方來,形首皆修,齒缺首白,至二十五日,財物卻獲,說賊盜竟。」

爾時眾會,俱白佛言:「支分眴動,其事云何?」

佛告大眾:「若復有人,欲知此事,應當審諦十二緣生,了知未來所有憂喜,決定非虛。

「復有男女,於無明支,左目眴時,父母驚怖。

「行支左眴,有喜遂心。

「識支左眴,於所求事,和捨稱意。

「若名色支,左目眴動,獲於財物。

「六入支日,左目眴時,父母不悅。

「觸支日眴,必有諍論。

「受支日眴,於所求事,和合遂意。

「於愛支日,左目瞬時,有骨肉來。

「若取支日,左目眴時,所求皆獲。

「有支日眴,諍論事起。

「若生支日,左目眴動,得遠音信。

「於老死支,左目眴時,一切所求,和合如意。

「若復有人,觀察十二,皆悉了知。於無明支,右目眴動,父母驚怖。

「於行支日,右目眴時,於一切事,皆獲遂意。

「於識支日,右目眴時,有諍論事。

「於名色支,右目眴時,而獲新衣。

「六入支日,右目眴時,財物破散。

「於觸支日,右目眴時,獲於財物。

「受支目眴,有悲泣事。

「愛支日眴,財物少散。

「於取支日,右目眴時,多獲珍寶。

「若有支日,右目眴時,諍論失財,求之卻得。

「若生支日,右目眴時,或望人來若求財物,希必來至。

「於老死支,右目眴時,有喜慶事,和合成就。目瞬已竟。」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下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T16p0847_01.gif

注云:「有支順轉,積日逆流,黑白月餘,如經廣說。」

爾時眾會,無量人天,白世尊言:「烏鳥鳴吟,時來不定,如何了知?願佛演說。」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若復有人,於十二支,審諦觀察,了知憂喜。若無明支日,烏鳴於右,妻女見喜;烏鳴在左,行人必來。

「於行支日,右鳴安吉、左鳴獲財。

「於識支日,右鳴所望必得遂意;左鳴所望皆不成就。

「於名色支,右鳴得財、左鳴囹圄。

「於六入支,右鳴驚怖、左鳴諍訟。

「於觸支日,右鳴驚怖、左鳴家人至。

「於受支日,右鳴稱意;左鳴獲信,散失財物。

「於愛支日,右鳴安樂、左獲善信。

「於取支日,右鳴苦辛、左獲安吉。

「於有支日,右鳴人問、左鳴安吉。

「於生支日,右鳴所求和合遂意;左鳴得信,財物破散。

「於老死支,右鳴無患;左鳴破壞、財物少許。」

爾時世尊告眾會言:「若復有人,於無明支,烏鳴北方,必獲來信。

「於行支日,烏鳴北方,有喜事獲。

「於識支日,鳴北安吉,諧和遂意。

「於名色支,北方鳴時,聞悅意事。

「於六入支,烏鳴北方,獲路遠事,財寶去遙,必非和合。

「於觸支日,烏鳴北方,有諍訟起。

「受支日鳴,北方安吉。

「愛支北鳴,遠離繫縛。

「取支北鳴,卒事獲信。

「有支北鳴,衣物必獲。

「生支北鳴,人來問事。

「老死北鳴,一切安吉。」

時諸大眾白世尊言:「心齶上眴,云何了知?」

爾時世尊告大眾曰:「若復有人,於十二支,憶念不忘,悉皆了達。若無明支,[鹵*咢]上眴動,大聖者至。

「行支日眴,家長安和。

「識支齶眴,聖者必來。

「名色支眴,多獲財物。

「六入支眴,心起煩惱。

「觸支齶眴,適意慶快。

「受支日眴,有驚怖事。

「愛支日眴,增長家財。

「取支日眴,中一人夭。

「有支日眴,聖者來至。

「生支日眴,盜賊必至。

「老死支眴,家內和合。

「若復有人,觀十二支,了知憂喜。於無明支,心上眴動,諍訟煩惱。

「行支日眴,獲於財物。

「識支心眴,有驚怖事。

「名色心眴,父母歡喜。

「六入支眴,於所求事,和合現前。

「觸支心眴,父母驚怖。

「受支心眴,南行禳之,乃可宜吉。

「愛支心眴,獲大憂惱。

「取支心眴,有惡人至。

「有支心眴,有憂悲事。

「生支心眴,必大怖畏。

「老死支日心上眴動,老者必卒。」

爾時大眾復白佛言:「此十二支,有此祥瑞,於日用事,未能了知,復云何行,唯願宣說。」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若復有人,於無明支及行支日,聚會筵設、修飾田宅、問事見貴、洗頭等吉;澡浴作衣,宜勿用之。

「於行支日,求事聽法、習學弧矢、收伏冤賊、澡浴親貴、皆宜善用;洗頭有患,作衣退敗,慎勿用之。

「於識支日,王受灌頂、伏冤收軍、修營聚落、州府舍宅、成就皆吉,洗髮咽項、造衣宜用;澡浴驚怖,切宜慎之。

「若名色支,諸所作事、及常住事、剃除發爪、財物收藏、皆善宜用;洗頭色變,澡浴驚怖,若作衣時,獲喜速破。

「六入支日,王受灌頂、修治聚落、圓滿成就、他人勿拜、遷動新宅、財物遠離、收護獲罪;若澡浴時,父母驚怖,若洗頭時,名稱無怖。

「於觸支日,作善不成、惡事害人、罪犯速成。於取支日,一切所為、父母驚怖、澡浴作衣、愛人非久,必有血光,作衣未浴,宜勿著之。

「於受支日,所求事喜、交易佈施、修治精舍、吉慶宜用;洗頭驚怖,獲不遂意,若作衣時,所希非難,宜對友人著之前吉。

「於愛支日,資具珍寶、宜收護吉;輕微急速行用大憂,洗頭髮敗,作衣滿足。

「於取支日,小兒剃髮、所為輕事、皆宜用之;師度弟子、剃除髭發、服藥和合、送客嫁娶、吉慶富貴、澡浴獲財、作衣逢喜。

「於有支日,結識交友、及一切事、諍訟遠離,洗頭勿用,作衣澡浴,皆宜吉慶。

「於生支日,修飾舍宅及鞍馬庫藏、見貴臣主、皆吉宜用;澡浴遠行,亦宜用之,及洗頭喜,作衣非久,宜當日著。

「老死支日,所起惡事、富者財散、作於利益及論義事、遠離諸非、洗頭速獲、飲食多美、澡浴心惱、作衣長久。」

於是眾會白世尊言:「足眴地動,烏吟犬吠,油火鼠傷,善惡未了,願為演說。」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若復有人,於十二支,憶念審察,當知善惡。所以者何?於無明支日,足眴有喜。

「於行支日,足眴主事不吉勿用。

「識支名色,此日諍論。

「六入支日,足眴人卒。

「觸、受、愛支,此三足眴,諍論事起。

「於取支日,足眴人卒。

「於有支日,足眴獲衣。

「生支足眴,賊難病怖。

「老死支日,若足眴時,獲悲惱事。

「復次,觀察十二有支,於無明支日,足眴動時,有劫盜至;家犬吠時,人來問遠;衣燒無事;若鼠嚙衣,危難來至;若有烏鳴,家人來問;衣油污時,人卒獲信;若地動時,王恩普降。

「於行支日,足眴動時宜出行吉;若犬吠時,有少王事;若有烏鳴,善信必至;及見血光、衣燒獲喜;鼠嚙衣時,獲大富貴;衣油污時,財物多獲;若地動時,饑饉劫殺,外國來侵。

「於識支日,足眴動時,有非人至;有犬吠時,有賊盜至,及獲財物;有烏鳴吟,諍訟事起;若衣燒時,而有所得;若鼠咬衣,財失卻得;油污衣時,父母驚怖;有地動時,二王吞併。

「名色支日,足眴獲財,不求自至;犬吠人卒;若烏鳴吟,有愛人至;衣鼠傷時,財失卻來;衣燒有喜;衣若油污,大人思念;有地動時,有冤賊起,除剪國靜。

「六入支日,若足眴時,友人遠至,家長安吉;犬吠諍訟;烏鳴人來,作和合事;鼠傷衣服,有人水沒而卒;若衣燒損,諍訟獲財;衣若油污,有驚怖事;有地動時,老者卒矣。

「於觸支日,若足眴時,喜事得聞;家犬吠時,盜賊來至;烏鳴驚怖;衣鼠損時,獲於財物;衣火傷時,表於人卒;衣油污時,獲眷屬喜;地動諍論。

「於受支日,足眴動時,出行宜吉;家犬吠時,有聖者至;衣鼠傷時,必得見主;衣火傷時,有少事起;油污衣時,得不可意;有地動時,遠信必至。

「於愛支日,足眴獲財;犬非時吠,必有瞋訟;若烏鳴吟,聞於子信;鼠傷衣時,必有人卒;火傷衣時,得於財物;衣油污時,有吉慶事;有地動時,冤賊必起,及有使命,從東而來。

「於取支日,足眴獲罪,人卒有信;犬非時吠,有諍訟事;烏鳴吟時,有眷屬卒;衣鼠傷時,有饑饉至;衣火損時,必有所獲;衣油污時,散失財物;有地動時,即外處來侵。

「於有支日,足眴動時,賊來聞信;犬吠非時,土地不寧;若烏鳴吟,必獲於財;衣鼠傷時,家賊必至;衣火損時,獲美飲食;衣油有喜,地動豐熟。

「於生支日,足眴動時,遠乘速至;犬非時吠,有喜悅事;烏鳴吟時,無事安和;鼠傷衣服,廣得財物;火損衣時,什物增長;衣油污時,有喜必來;若地動時,有軍兵至。

「老死支日,足眴動時,諍論事虛;犬吠非時,友人遠至;烏鳴吟時,有諍訟事;衣鼠損時,財物散失;火傷衣時,有囹圄難;衣油點染,諍論事至;有地動時,難處東方。」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若復有人,於此緣生十二有支,思念不忘,必能了遠憂喜等事。若無明支日,宜獲財物。

「於行支日,收捨財物。

「於識支日,宜學藝能。

「名色支日,為眷屬吉。

「六入支日,結識事吉。

「若觸支日,宜破冤事。

「於受支日,宜嫁娶事。

「於愛支日,奉王命事行禁非法。

「於取支日,宜知上事。

「老死支日,起非法業,正行勿用。」

時諸大眾白世尊言:「此十二支,於卜問時,云何行之?」

爾時世尊告眾會言:「若復有人,於無明支日,欲求卜問,獲於財物、鞍馬皆吉、眷屬聚會、不永勿用。

「於行支日,宜卜問事,出行食飲、思子念友、說法皆吉。

「於識支日,若卜問時,事勿動喜、結識知友、不起煩惱、事說成就、災難息除。

「名色支日,若卜問時,有怖煩惱、事散遍普、骨肉離別。

「六入支日,行卜問時,獲財禮事、及妻室悅、女男分貴。

「於觸支日,卜問有諍,賊怖憂惱、非理患難、眷屬不和。

「於受支日,求卜問事,多獲財寶、飲食衣物、妻室悅意、莊嚴具足。

「於愛支日,求卜問事,心思搆畫、虛妄所求、皆非成就。

「於取支日,求卜問事,見者歡喜、稱讚護持、座兼所乘、財獲多喜。

「於有支日,求卜問事,獲怖王法、破壞憂惱、骨肉離散。

「於生支日,求卜問事,獲大財物、一切諧和、圓滿成就、朋友歡喜、珍重稱讚。

「於老死支,求卜問事,虛妄善惡、破壞星散、無有精華、事虛大憂、貪瞋數起。」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告諸大眾:「若復有人,審諦觀察十二緣生,了達善惡憂喜得失,應畫轉輪圖寫分明;謂從無明,乃至老死,月日分位,次第羅列,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豕,十二相狀,本形輪轉,次第為人解說。」

時諸大眾,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信受奉行。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下


上篇:佛說分別緣生經

下篇:無明羅剎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佛說十號經

佛說十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

稱讚大乘功德經

稱讚大乘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佛說放缽經

佛說放缽經 安公雲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佛在舍衛祇洹精...

十住經

十住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歡喜地第一...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

博山警語序 警乃醒覺之義。或云驚也。譬有賊瞰巨室。...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並序)(清省庵) 實賢譾劣庸僧,褊卑陋器。本無大...

觀察諸法行經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無邊善方便...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註音版】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四教義

四教義卷第一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夫眾生機緣不一...

持世經

持世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持世經初品第一...

【佛教詞典】諂曲

(術語)為欺他而作嬌態,曲順人情也。無量壽經上曰:...

【佛教詞典】夜柔吠陀

梵名 Yajur-veda,巴利名同。印度古代經典「四吠陀」之...

如何用《地藏經》來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經》提出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具體修法。本來...

聖嚴法師《持誦觀音聖號的法門》

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

佛陀開了兩帖修學空性的藥

佛陀在講跡門的時候說開顯佛慧,並不是理想化地要我們...

幸福快樂到底在哪裡?

現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問他為什麼這麼忙?他...

以德報怨的國王

佛陀時代有一段故事――佛陀來到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摩...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定力

假設一下,當我們身處深山之中,遠離世間的誘惑,這個...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完美逆襲病苦的徹悟大師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降誕清季,童真入道,廣參叢林宗...

盜木材的夫妻

我熟悉的一位同修張師兄,經常會把他曾經見聞的不可思...

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真正的修行,其實修行,實際上講,修,就是要把我們的...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女聲唱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女聲唱誦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比丘尼唱誦版

《佛說無量壽經》比丘尼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