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因煩惱而造罪時,不要這三時都有心

良因法師  2019/10/17  大字體  護眼色

因煩惱而造罪時,不要這三時都有心

接著看「正明事懺」的下一段。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並如《佛名》方等諸經所明。」

這是說明事懺利益,業力有輕有重,有定業和不定業的差別,通過事懺之後,會有轉變。「或有轉報,或有輕受」,「轉報」,就是把罪轉掉,不受了;「輕受」,就是說雖然沒有把惡業完全轉掉,但結果卻是重罪輕報,本來是地獄的罪業,通過今生受些災難和痛苦,把它轉掉。

第一個「‘時’‘報’俱定」,這時不可不受,但可以透過懺悔後,轉重令輕。「時」是三時俱有心,而且都是重心,這叫「俱重心」。「三時」就是在造業的方便時、根本時和成已時這三時,都有粗重的煩惱。

比如說今天要殺一隻雞來吃,在殺它之前,想像雞的味道有多麼的好,就很想殺(方便時)。在殺它的時候,想到它的肉是多麼的鮮美,迫不急待地想殺它,殺的時候很快樂(根本時)。把它殺了吃掉以後,還不斷的回味那個肉是多麼的鮮美、多麼的嫩,不斷的快樂回味(成已時)。

這就是三時都有煩惱心,而且都是重心,這樣就構成了定業,也就決定受報。但是通過事懺之後,能夠轉重為輕。就是說可以把這種原本地獄道的罪業,轉成人道中,透過生病、車禍等小小的痛苦,把它轉掉,這是「時報俱定」的情況。

我們難免都有煩惱造業的時候,但是在造業時要注意心態,不要三時俱重,否則以後懺悔就困難了。例如有人拜了一個禮拜八十八佛就有感應,感覺滅罪了;有人拜了一年,也都沒有感應。除了拜的心態、方法是否正確外,那就是當初在造業的時,因為三時俱重,所以不容易懺悔清淨。

就像佛陀有個弟子叫指鬘尊者,他在沒有歸依佛陀以前,被魔王所迷惑,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最後接受佛陀的度化而出家,也證了阿羅漢,有阿羅漢的道力,所以他未來地獄的果報,可以免除掉,但是他每天在寮房裡都要受地獄般火燒的痛苦,這就是重報輕受的情況。

第二個,「‘時’定‘報’不定,懺悔可轉,則有相除。」「時定」就是說三時俱有心,但「雖俱有心,容有重輕」,雖然三時有煩惱心而造罪,但是不像第一個,三時都有殷重的煩惱心。

所以結果「報不定」,就是說不一定會受報,通過懺悔,可以改變。那是怎麼改變呢?「相除」,就是唯識學所說的「遞奪」,把原本三惡道的罪業全部轉化掉。雖然事懺後罪業種子還在,但是會把種子中,驅使我們投生三惡道的力量全部消滅掉,甚至也不用重罪輕報了。

所以有時懺悔某種罪業,很快地感受到身心安樂,也沒有障礙出現,可能是因為當初在造業時,雖然三時都有心,但並不是重心,後來要懺悔就比較容易。

第三個,「‘時’不定‘報’定」。「時不定」,是「非三時俱有心」,比如方便時沒有心,根本時臨時起意;或者方便時、根本時都有心,但成已時後悔;類似的情況叫三時不定。

「報定」,是因為「有心者俱重心」,就是雖然不是三時都有心,但是只要有心,都是很重的煩惱心。「此造業輕,易懺伏也。」雖然說是報定,但還是可以通過懺悔的力量給懺除掉,因為並不是三時都是重心的。

第四個,「‘時’‘報’俱不定,非三時俱有心,有心者非俱重心。」這個是最輕的情況,因為並非三時俱有煩惱心,同時也並非俱是重心,所以還不構成定業,懺悔起來也就比較容易。所以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為什麼有時候會重罪輕報,有時候不會,就是因為造罪時的心態不一樣。

人都有煩惱,因煩惱而造罪的時候,注意不要三時都有心,同時要懷著慚愧心、懺悔心,即使造罪業也比較容易懺悔清淨。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懺悔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良因法師文章列表

多撿一些

鼎州禪師與沙彌在庭院裡經行,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

懺悔有這三種方法

懺悔有幾種方法,有取相懺,有作法懺,有實相懺。這裡...

懺悔的力量

《佛遺教經》中說: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

聖嚴法師《海面無風不起浪-心與事合一》

當我們用心用到心與事合而為一時,已經是心外無事,事...

煩惱也會開花的

院子裡水泥花磚的縫隙里長著雜草,使院子顯得有些荒涼...

【推薦】人為什麼會發脾氣,原因在哪裡?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發脾氣,控制...

懺悔的心力要強過你造業的勢力

懺悔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業已經造下去了,但是還沒得...

女人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一個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無論什...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了幻法師:一切眾生皆以愛慾而正性命

一切眾生皆以愛慾而正性命,愛慾是三界眾生輪迴的根本...

如此審慎觀察,一夜就可成為賢者

慈悲偉大的佛陀,在《中阿含經》說了一則一夜賢者經,...

龍樹菩薩:廣大發願頌

所有一切眾生類,過未現在世無盡, 而諸佛剎廣無邊,彼...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

遇到逆境時,應存三種觀想

我們看第三段的歷事練心,轉逆緣成菩提道。我們先念一...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師)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們一般說知...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舍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

問: 尊敬的師父您好,現如今人與人之間有好多矛盾,...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轉世

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

慳貪是眾苦之根本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禮儀

很多信眾喜歡去寺廟進香拜佛,但對相關禮儀並不是很清...

舍利弗五百世墮為毒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佛陀的弟子有一個叫...

修行就要斷欲去愛嗎

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自私的緣故。為什麼會有自私...

女眾出家要成辦道業,是否希望渺茫

傳某師因感女眾塵俗習染太深,又乏男眾果斷不畏的氣魄...

發菩提心

我們常常講一個公案,說有師徒倆,師父是證到了羅漢果...

從罈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愛泡泡菜,其製作的關鍵就是要把蔬菜裝在罈子裡...

【佛教詞典】出離差別有三種

【出離差別有三種】 p0483 集論七卷八頁云:云何出離差...

【佛教詞典】能被法

(術語)對所被之機而言。能被眾生之教法也。...

【視頻】《如意寶輪王陀羅尼》釋仁炟法師念誦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釋仁炟法師念誦

【視頻】界詮法師《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故事》

界詮法師《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