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二

光宅沙門法雲撰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此下盡偈,是第四發問序。亦有兩段:第一,經家敘彌勒自欲問之意;第二,從「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下竟偈,是正問也。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經家敘欲問中有二者,第一,言「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經家敘彌勒自欲問意也。第二,「又觀四眾」竟「眾會之心」,此明經家敘彌勒有兼他之意,兼他之意者,欲騰大眾疑念以問文殊也。

「而問文殊師利言」此下盡偈,是第二正問段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從「而問」以下盡五十四行偈以來,詺為正問也。第二,從「佛放一光」下有八行偈,詺為請答也。又此二段各開為二。正問二者:第一是長行,略問;第二五十四行偈重頌,廣問也。第二八行請答二者:第一,「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舉所見之事正請答也。第二,從「四眾欣仰」有五行偈,即釋伏難結請也。所以長行稱略說、偈中言廣問者,若據理為義,則長行是廣、偈中是略。何以知然?長行之中各總問彼此二六種瑞相盡故,及至偈中各別頌不盡故。今就文為義,則偈中是廣、長行為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長行文少故也。今且就略廣二說之中又各開二。長行二者:第一「而問」以下竟「神通之相」,總問此間六種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國界莊嚴」,總問何故使我見他土六種瑞相也。就問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瑞相之由;第二「悉見彼佛國土」以下,是正問也。今廣問之中雖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第一有四行偈,廣頌上問見此間瑞相也;第二從「眉間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廣頌上問見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頌四種瑞相,不頌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頌第六放光,次一偈半頌第三天雨四華,次半偈頌第四地動,次一偈頌第五四眾歡喜也。今者初偈問放光,詺佛為導師也。但初「何故」句,是通冠諸瑞相也。「雨鬘陀羅」此一行半,今頌上雨華,上有四華,今者唯頌二華,唯小白華、小赤華,但半行頌也。「栴檀香風」一行義出,故攝屬雨華也。「而此世界」半偈頌上地動也。「時四部眾」一偈,今頌上四眾歡喜也。上總問中含有六種,今者偈中的頌四種也。然略不頌說《無量義經》,亦略不頌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然?如來在世未曾不說法度人,今日云何忽爾更問言:「何故說《無量義經》耶?」諸佛世尊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土,不以二相,忽爾重問:「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頌也。

「眉間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廣頌上長行中略問見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有二種,今且依長行初判為兩段也。第一「眉間光明」一偈半,頌上第一見瑞相所由,此光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見他土瑞相也。第二餘四十八行半,頌第二正問見他土瑞相也。唯頌五種瑞相,略不頌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從「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頌見他方三種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見彼土恆沙菩薩」下三十八行半廣頌問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行及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養也。退道第二從「文殊師利我住於此」下有一行半偈,詺為結前略、開後廣也。初八行半略頌三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頌第一見六道眾生;第二半行,頌第二見東方諸佛也;第三有六行半,頌第三聞他方佛說法也。又就初一行半自有二階:初一行一句,正頌所見也;第二言「於此悉見」一句,則明能見也。就所見中凡有四意:初「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惡業緣」一句,明因;「受報好丑」一句,明果報也。「善惡業緣」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惡兩字是別,善即三善道因也,惡即是三惡道因也。業緣兩字即通於善惡也。「受報好丑」者,受報兩字即總舉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報,三惡道亦是受報也。好丑兩字別名得六道果報。何以知然?好即是三善道果報也,丑即是三惡道果報也。「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此半行,是第二,即頌見東方諸佛也。「演說經典」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即頌聞他方佛說法也。就六行半中自有五階:第一言「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半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出勝天魔外道表耶?」第二「其聲清淨」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出群聖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稱悅時眾之心耶?」第四「種種因緣」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能上弘佛道下濟眾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道;「開悟眾生」一句,明下濟蒼生。第五「若人遭苦」下三行,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稱可三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為聲聞,「若人有福」一偈為緣覺,「若有佛子」一偈為菩薩也。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詺為結前略復開後廣也。就中自有二意:初三句,先結前略也。第二「及千億事」下復有三句,復開後廣也。

「我見彼土恆沙菩薩」,此下有三十八行半偈,是第三,偏廣頌第五問見他方菩薩大士修行,及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及起塔供養也。略不頌第四三乘人修行。文句雖略,義中得兼。何以知然?只頌聞佛說法,既有說法必有受行之者,故義兼第四三乘人受行也。就三十八行半又分為二:第一三十一行半,頌第五問他方大士修行;第二「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下七行,頌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後事也。就三十一行半中自有三段:初一偈,先總舉菩薩行大乘行作問也;第二「或有行施」下有十三行偈,舉菩薩要行作問,要行者即是六度也;第三從「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下有十七行半,廣舉見菩薩遍行雜行作問也。今就第二十三行明要行中,明六波羅蜜即為六段,「或有行施」下六行明檀,兩行明戒,一行明忍,一行明精進,兩行明禪,一行明波若也。「或有行施」以下有六行,先明見菩薩行檀波羅蜜也。次「文殊師利我見諸王」以下兩行明戒波羅蜜,初一行明得戒方便,後一行正明得戒。「或見菩薩而作比丘」一偈,明忍波羅蜜也。他人不能獨處而伊能獨處,豈非忍也?夫忍有兩種:一者打罵不瞋、加惡不報;二者棄親愛眷屬住空閑之處,亦是難忍能忍,忍今據此為義也。次「又見菩薩勇勐精進」一行,即明精進波羅蜜也。次「又見離欲」兩偈,明禪波羅蜜,初偈明定與定果,五通即是禪定果,後偈明禪定用也。「復見菩薩智深志固」一偈,明波若波羅蜜也。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此下有十七行半偈,是第三,舉見菩薩行雜行作問。就問雜行中凡有五種雜行:第一「又見佛子」一行半,明見菩薩說法作佛事也。第二「破魔兵眾而擊法鼓」半行,明見菩薩降魔作佛事也。第三「又見菩薩寂然宴默」一行偈,明見菩薩寂寞作佛事。第四「又見菩薩處林放光」下一偈,明見菩薩光明作佛事也。上來四種作佛事皆不開也。第五從「又見佛子未嘗睡眠」下有十三行半偈,明見菩薩亂行六度作佛事。此中初一偈明精進也,次一偈明戒,一偈半明忍,兩偈明定,五偈明檀,三偈明波若也。何者?「又見菩薩未嘗睡眠」一偈,明精進也。「又見具戒」下一偈,明戒也。次「又見佛子住忍辱力」一行半,明忍也。若被惡罵始似譽揚,若加刀杖則如華雨,真可謂忍也。次「又見菩薩離諸戲笑下」有兩行,明定也。「或見菩薩餚饍飲食」下五行,明檀也。「或有菩薩說寂滅法」下有三行,明波若;就中自有三意:初偈明智慧說法之相,明化他人之能也。次一偈明照空也。次一行明照有也。然空有皆是自行要用,空解在前,有解在後也。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自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頌第六問他方佛般涅槃後起塔供養。就此七行中自有三段:初一偈未暇得起塔,且明尊重供養舍利也;第二從「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有四行偈,正明起塔供養也;第三從「文殊師利諸佛子等」下兩偈,釋疑結供養之義。只就第二四偈起塔供養中即成四階:初一偈正明造諸塔廟,第二偈敘塔之度量,第三偈敘嚴飾之具,第四偈敘時眾設事供養塔也。何者?初「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一偈,正明為舍利故起塔也。「寶塔高妙」一偈,是第二,敘塔之度量廣狹長短之相。高五千由旬者,一由旬四十里,四五二十便有二十萬里也。復言此塔縱廣二千由旬,四二而八便是八萬里。從「一一塔廟各千幢幡」此下一行,是第三,敘嚴飾之具也。「諸天龍神」一偈,是第四,明時眾設事供養塔也。「文殊師利諸佛子等」此下兩行,是第三,釋疑結供養之意。時眾疑言:「汝上言造諸塔廟嚴飾國界,若如此者只為嚴飾國界,此則無有供養之意。」今兩偈釋疑,言:「國界自然殊特妙好非我本心,本不為嚴飾國界,但造塔廟之後蔭映國土。」「自然而好」一偈半法說,下半偈即作譬說,言「如天樹王其華開敷」,故如波利質多羅樹,但種此樹本為得果資身,不為覓花嚴樹,但華敷之時樹自然好,無異國界中有塔,此國界自然好也。

佛放一光就彌勒,第二正發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即是長行,而偈此下有八行偈,是第二請文殊答。又就此請答中本有二:第一,有三行偈,先舉所見之事正請答;第二,從「四眾欣仰」下有五行偈,釋文殊伏難以結請。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請答中有二者:第一,「佛放一光」有兩行偈,先舉所見彼此兩種瑞相以為請端,第三偈正請答。就請答端中,初偈總舉見此間瑞相;「諸佛神力」下一偈,舉見他土瑞相也。初偈所以舉光明者,此意猶如前釋,瑞相之中光明最顯,是故舉光明餘者可知。「諸佛神力」下一偈,舉見他土瑞相。

「此是釋迦力,何故言諸佛神力耶?」解釋者言:「釋迦是諸佛之數,此則明諸佛道同之義,放一淨光照無量國,此是他方瑞相。何故舉光明?此義亦如前釋,言此光明乃非他方瑞相,但見他方瑞相要由光明,是故舉其所由也。」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前兩行偈既舉所見事竟,此一偈是第二正請答也。

「四眾欣仰」,此下有五行,是第二釋伏難結請。亦有二者:第一,有四行,先釋四種伏難,若不釋伏難,結請之義終不成也。第二,餘一行,正結請也。四種伏難者,彌勒上言「佛子文殊願決眾疑」,文殊仍作第一伏難言,汝自道四眾有疑,四眾何曾有疑?若有疑者自當發問,何勞汝說耶?是故彌勒即用初偈釋此伏難言,「四眾欣仰瞻仁及我」,故知四眾實有疑,瞻仁欲令仁者答,及我欲令我問,那得言四眾無疑耶?文殊仍復起第二伏難言,汝今若言四眾果有疑者,但神通瑞相此事微細,我今云何專爾相答,汝但待佛出定自應問佛也。是故彌勒即用第二偈釋此伏難言,佛既入定何時當出?但大眾即今懷疑抱惑,心意不安;仁者既是智士,曾見久遠,應即時見答,令疑惑得除,云何方復令我待佛出定?我知如來何時當出定耶?是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有何所以放光動地耶?文殊仍復起第三伏難言,汝若欲令我答者,夫瑞相所為實難定判,汝既是補處菩薩,微微下意共釋眾疑,那得專令我答?此則於理不可。是故彌勒仍用第三偈復釋此伏難言,仁者欲令我下意者,亦可微微厝心下意,正言我今不知如來現此瑞相,為當欲為大眾說此釋迦所得妙法?為當欲為大眾受記將來妙果?微心下意正自如此。文殊仍復起第四伏難言,若如此者自可得決,大眾心疑何用我答耶?是故彌勒仍用第四偈復釋此伏難言,祇我此意非是決斷之意,但瑞相所表難可定判,云何用我猶預之心答大眾?是故言「示諸佛土眾寶嚴淨」,此間瑞相及見諸佛,明他方瑞相此非小緣,若是小緣可令我決,既非小緣仁者應答也。(然此伏難是光宅法師傳謝寺次法師,次法師又傳江北招法師。解既名匠所傳,後生學士實宜遵奉也)

「文殊當知」下一偈,是第二正結請也。

問者言:「前言四眾龍神瞻仁及我,今言瞻察仁者,何故不言及我?」解釋者言:「前欲使我問,所以及我;今我問已竟,所以唯瞻仁者也。」

「欲說何等」者有兩解:一解言:「正聽仁答,如來出定定說何等。」第二解言:「四眾瞻察仁者定說何等。」用後解。

「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言」,此下竟品是第五答問序。亦有兩段者:第一,竟四十三行偈以來,正答也。第二,從「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下有兩行偈,詺為開獎物心結答。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答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開獎結答中有二者,初偈明好事應來,即是顯一與顯遠;第二偈明惡事當去,即是開三與開近也。不可不專心澍仰,冀聞妙說也。

今且就長行中大判為四段:第一竟「演大法義」,一往髣髴思惟忖度以答彌勒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於過去曾見此瑞」竟「故現斯瑞」,略引古證今,小複分明略答也。第三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以下,廣出曾見之事,引古證今,事同廣答彌勒也。第四從「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訖長行,分明結答也。所以有此四重說法者,若實論文殊則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跡居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應須次第階漸,先一往思惟忖度。雖復一往思惟忖度,但此思惟忖度非是空然,是故第二言我於過去曾見此事。此事未足可以相訓,是故第三廣出曾見之事。但昔日有瑞相與今日瑞相事同,只昔日佛現瑞相竟仍出禪定後便說《法華》,以此事同,驗知今日如來必應說《法華》,廣引既竟,時眾可以寄意,是故有第四分明結答也。

又解為三段,第一思惟忖度,第二廣略兩重引證,第三總結上兩段也。今且依前解。

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也。第一思惟忖度中有二者:第一言「是時文殊師利」竟「如我惟忖此正是時」,能思惟忖度也。第二從「今佛世尊欲說大法」下有五句,即出所忖之事,非是空然思惟,然此思惟必有其事故也。曾見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竟「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正明曾見也。第二從「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以下,明文殊深得曾見之意也。第三廣引事同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以下訖「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明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第四分明結答中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此下結當見事應同也。今者第一明思惟忖度自有二:第一「是時文殊師利」以下,正明能思惟忖度,從「欲說大法」以下,第二出所忖之法。雖有五句,且作三段。第一句法說,中間三句譬說,後一句亦法說,便成三段也。三句譬說者,則為前「欲說大法」一句作譬,亦為後「演大法義」一句作譬也。今第一句所以言「欲說大法」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一因一果大法也。今此一欲字通冠下四句也。所以言欲說者,文殊言我思惟忖度之時,如來出定之後,必當略說一因一果大法,是故如來下明因之中,先略說開三顯一,即與此欲說大法句相應。下明果之中,先略說開近顯遠之義,亦與此欲說大法句相應。故言欲說大法也。仍道第三段顯大法義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非唯略說因果大法而已,亦當廣說一因一果大法之義。是故如來下明因中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之義,則與此演大法義句相應;下明果中復有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亦與此顯大法義句相應。故言顯大法義。思惟之義,意在乎此也。

「雨大法雨」者,此下中間三句為前後兩句作譬,自分為兩意:第一句通為開三顯一、開近顯遠作譬;第二兩句各別作譬,吹螺一句為開三與開近作譬,擊鼓為顯一與顯遠作譬也。所以名作雨大法雨者,但昔三乘人執三因決定別異,無有得佛之義;且又昔日二乘小心狹劣,不能廣化眾生沾被萬物;又執三果,究竟無有進求之心,此是枯旱之義。如我今日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必說大乘因,明三乘人皆成菩提受記得佛,明佛果更有,復倍為期,此則是雨大法雨,沾潤之義也。「吹大法螺」者,外國言吹螺改號,但昔日三乘人執昔日三因三果,自言決定不可移改,明今日如來出定之後,必說無有三乘之別、三果之殊,此則改昔日三乘號令,立今日一因一果之號,是故下經文言開方便門,即是改三乘之號。何以知之?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如來下既言開方便門,此則改昔日號令也。「擊大法鼓」者,前吹螺改號,今嚴鼓誡兵。夫誡兵之法,便萬心同契齊卛物情,將欲有所為作,表明今日如來應說一因一果,是故下言示真實相,時眾不可不欣心澍渴仰欣,形異心同齊竪意志欣聞異唱也。又言前吹螺一句,正明改昔三因三果號令,作今一因一果之號令。嚴鼓誡兵者,將欲前進破陣,內合昔日止言斷四住地煩惱,今日猶有無明住地煩惱,時應斷此無明住地煩惱,故言嚴鼓誡兵也。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曾見此瑞」,此下第二自言曾見瑞相之事,然此意小複分明略答。就此曾見中亦有二者:第一正敘曾見,第二從「欲令眾生咸得聞知」竟「故現斯瑞」以來,此明文殊非唯直曾見而已,亦復深得曾見之意,欲明如來必應說同歸之理、莫二之教,然則深得佛心、妙知聖意也。又釋前明引古,後明證今也。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自此下是第三出曾見之事廣引事同。此中亦有兩段者,第一「諸善男子」竟「欲知此光所為因緣」,廣明曾見事,顯已見事同於此曾見事。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亦廣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同此曾見事也。故第一段名為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段名為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前明已見事同中自有七種,後明當見事應同中自有四也。已見事與曾見事同雖有七種,而分文不成七段,宜分為三,或分為四者,今不用之後者,第一先明過遠最初一佛有二事同;第二將欲取最後一佛更有五事同,故先明比次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同有二事;第三其最後佛以下,取最後佛明更有五事同。然好解之事前列諸佛悉具五同,其最後佛亦有七善及三乘教同,但文句平等出耳!然分文雖三,終成七同三,言最初佛二事同、最後佛有五事同,合七事同。七事同者,第一「演說正法」以下明七善義同,第二明三乘教同,第三明今佛與昔佛在俗有王子義同,第四明王子出家義同,第五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也,第六明現瑞於他土同,第七明疑眾同也。今先明第一段初佛中有三:初明劫數時節,第二明通別二號,「演說正法」以下,第三正明二事同。初明七善中有二,「演說正法」一句是總明七善,第二別明七善中,初善、中善、後善,此三種合為一善,名為時節善。初善者,序說即是初善也;正說即是中善也;流通說即是後善也。教能生人善故言善,此是緣中說果也。「其義深遠」,此是第二善,此是理善也。望之杳然目之為深、行因久到詺之為遠,此則是言下之理妙也。「其語巧妙」,此第三善,此即是理上言巧。「純一無雜」是第四善,下四善通於理教也。文理真正,故言「無雜」也。「具足」者,是第五善,文理無不圓,即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故言具足。「清白」者,此是第六善,文理映徹,目之為清,此理無染,目之為白也。「梵行之相」者,此是第七善,梵名涅槃;行者是涅槃家因也,此即是道諦也;相即是標相也。猶如見煙知火,見鶴知池,執攬此經知有梵行之因果,此經則為因果作相,故言梵行之相也。

「為求聲聞者」,此下是第二明說三乘教同。昔日月燈明佛說三乘教,今日釋迦亦說三乘教也。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此下第二比次取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有二事同。

「其最後佛」,此下是第三明最後佛五事同:一者有子同、二者王子出家同、三者現瑞相於此土中同、四者現瑞相於他土同、五者疑眾同。何者?初昔日佛在俗有王子,今釋迦如來復有羅睺羅,但子數雖不等,然則有子義同。「是諸王子聞父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出家義同。昔日王子出家,今日羅睺羅亦出家也。「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此下是第三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上有六種瑞相說無量義同,入無量義定同也,天雨四花同也,地六種動同也,四眾歡喜義同也,佛放光義同也。「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此一句是第四明現瑞相於他土同,文句雖略,義亦總含有六種瑞相也。「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下竟「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是第五明疑眾亦同,日月燈明佛亦有疑眾,今日大眾亦有疑也。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自此是廣引事同之中,第二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就此中自有四種義同,即成四段:初明所因人同,二說經名同,三說經經劫數同,四因人流通同也。昔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說《法華》,今釋迦亦應有因人說《法華》,是故下明因中對舍利弗說,辨果中對彌勒說也。第二說經名同者,昔日月燈明佛從定出,所說經名妙法華,今釋迦出定後亦應必說《法華經》也。第三明說經經劫數同者,昔日日月燈明佛說經經六十劫,今釋迦說法亦應同劫數,故下經文言如是之間經五十小劫也。第四明因人流通同者,妙光昔日於八十小劫流通《法華》,今釋迦弟子亦應有流通經人,下果有藥王等流通此經也。

問者言:「日月燈明佛本因妙光說經,是大乘人因其正說經,今藥王等乃因其流通經,何關因其說經事?今釋迦出定,乃因舍利弗及與彌勒,此豈成同耶?」解釋者言:「當深得其意,此因非對說之因,此乃是憑附之因,因附此人得明此理,故言同也。」

問者又言:「何以得知非是對說之因,而是憑附因耶?」解者又言:「若如來雖說此經,無有藥王等大士傳說此自行化人之時,如來則不得說此經,故知是憑附之因也。」

問者又言:「若爾,應過去諸佛亦不對妙光以說經。」解者又言:「此事故宜不對妙光。」

問者又言:「何以得知耶?」解者又言:「以現檢往,其理明矣。」

又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三。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言「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此先出所因人名字也。第二有八百弟子嘆妙光之德,既有眷屬,顯其是可因之人也。第三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此正明因人也。

「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下是第二明說經名字應同。就此自有三階者:第一言「說大乘經」一句,出經下理;第二名「妙法蓮華」,此一句正明經名字同,昔日如來出定即說《法華》,今日如來出定亦應說《法華》也;第三言「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此出所為之意,意為大乘人,即說第一句也。

「六十小劫」,此下是第三明於時經劫數同。就中有三階者:第一「言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此兩句正明經劫數同,於時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也;第二從「時會聽者」,此下明昔日劫數實久、時眾謂近也;第三「是時眾中」以下,明時眾不生懈倦也。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此經已」,自此下是第四明因人流通經同。就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日月燈明佛滅度也;第二從「佛滅度後妙光菩薩」以下,正明因妙光持經流通也;第三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名為讚歎妙光之德,顯其能流通之意。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復有三也。明佛滅度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明佛說此經已」竟「當入無餘涅槃」,此先唱欲入涅槃也;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德藏」以下,為補處大士授記;第三從「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正明佛滅度。第二正明因人通經中有三重者:第一從「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詺為自行也;第二言「滿八十小劫」,此一句妙光流通經時經劫數也;第三言「為人顯說」,此一句名為化他行也。第三讚歎妙光德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正嘆妙光道高,以八子已成佛,故言道高,數少故不言廣也;第二「八百弟子中」下,嘆妙光德廣,寄數多故言德廣,不道已成佛,故不言高也;第三從「彌勒當知妙光菩薩豈異人乎」以下,會通古今也。

所以言舉八子八百弟子讚歎妙光道高德廣者,自有義。前舉八子正嘆妙光道高者,明文殊應答,昔日妙光即今是文殊故也。後舉八百弟子中最劣人嘆妙光德廣者,明彌勒應問,昔日最劣弟子即今是彌勒故。何以知然?大眾疑言:彌勒已補處大士正應答,文殊非補處大士故正應問;而今云何彌勒反問文殊?文殊雖然以答彌勒,時眾既有如此疑,故今者釋言:昔日日月燈明佛在俗有八子,此八子昔日是文殊弟子,文殊教化八子皆成佛道,八子之中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燃燈佛即是定光,定光佛即是釋迦之師,釋迦復是彌勒之師,然則文殊即是釋迦祖師;若據彌勒,曾祖師也。是故文殊應答、彌勒應問也。

所以復據八百弟子中最下者嘆妙光德廣,明彌勒應問文殊者,但此八百人皆是文殊往日弟子,但彌勒親自是八百之中最下劣者,今作補處菩薩,彌勒往日復是文殊弟子,弟子問師,正得其宜也。

問者言:「何意不得先舉八子讚歎妙光德廣明彌勒應問,後舉八百弟子讚歎妙光道高明文殊應答耶?」解釋者言:「不得如此,所以出八百弟子。此八百弟子只是文殊昔日時弟子,但此昔日八百弟子中最懈怠下劣者只是今日彌勒,是故言彌勒應問文殊也。所以舉八子不得明彌勒應問者,此八王子自是日月燈明佛在俗之時王子,日月燈明佛既滅度之後,此八子皆諮稟妙光,是故文殊應答彌勒也。」

問者又言:「汝雲昔日月燈明佛未說《法華》時先現瑞相,於時時眾既見瑞相亦復懷疑,於時應有騰疑作問者,亦應有引古證今答者;汝今既雲昔日妙光是弘經之人,何不出昔日有問答者耶?」解者言:「昔日實自應有發問之人、答問之人,今日所以不出此人者,意即是如來教化道中所宜。若有出古事於今日有益者即便出之,若於今日無益者便不出之,不得一類;且自若使昔日答問人是妙光,妙光只是文殊,亦應言今日彌勒只是昔日德藏。何以故?今日既言補處大士彌勒作問,昔日亦應是補處大士德藏作問,而今日彌勒非是昔德藏,故知不出昔日發問人。若爾,文殊何必是昔日答問者也?」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自此下竟長行,是第四分明結答。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也。上曾見事中有七事同,今唯結第五第六彼此二六十二瑞,餘者悉不結也。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結上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上當見事中有四事同,今唯結第二說經名應同,餘者悉不結也。若依後三段,此是第三總結上二段,「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者,先結第二引古證今也。「是故惟忖」下,追結第一髣髴思惟忖度也。

從「爾時文殊師利而說偈言」,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長行,第二偈頌,自此下正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四段,今略不頌,第一思惟忖度亦略不頌,第二略引曾見小複分明略答,唯頌第三廣引古證今,亦頌第四分明結答。自此下有四十三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正頌上第三廣引事同;第二從「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下,有兩行偈,頌上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廣引事同中復有二:一者明已見事與曾見事同,二者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今此四十一偈亦分為二:初有十八行半偈,頌已見事同;第二從「天人所奉尊」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當見事應同。但上已見事同中凡有七事同,而分文成三段,今頌之為略,猶唯頌第一與第三,不頌第二。今十八行半偈且分為二:初有二行,頌第一段;「佛未出家時」下,有十六行半,頌上第三段也。上第一段中本有三,今兩行偈具足頌,上半行頌第一時節劫數,下半行頌第二通別二號中,唯頌別號、略不頌通號也。後一行頌第三二事同,初一句頌七善同,次三句頌第二三乘教同。上明七善同中,有總有別,今「世尊演說法」一句,頌上總句演說正法,略不頌別明也。「度無量眾生」下三句偈,略頌上第二三乘教同。「度無量眾生」此一句,得合頌上聲聞、辟支佛乘也。「無數億菩薩」下兩句,頌上菩薩乘也。

「佛未出家時」此下十六行半,頌上長行中第三段有五事同。就中有五:初半偈頌上第一有子同,次半偈頌第二王子出家同,次四行偈頌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次十行偈頌第四現他方瑞相同,次一行半頌第五疑眾同也。今雲「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此半偈頌上第一有子同,上言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也。「見大聖出家」,此半偈頌上第二王子出家同,上言悉捨王位亦隨出家也。「時佛說大乘」,此下有四行偈,頌上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本有六段今皆頌之,此四行之中,初一行頌說《無量義經》同也。次一行頌入定同也。次半行頌雨華同也。有人解言:「下諸天龍鬼神猶屬雨華。」今一家所習不爾,此花本非諸天所雨,直是如來神力雨花,亦是如來神力動地,然地動既非地神所作,所雨之花寧關諸天所降耶?今言「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此半偈超頌第五四眾歡喜同也。次半偈追頌第四地動同也。「佛放眉間光」,此半偈頌第六放光同也。「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此下十行偈頌上第四現瑞相於他土同。上言「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唯有兩句,文句雖少義含六種。今此十行偈宜分為二,第一半行先頌瑞相所由,所由是光明;第二九行半正頌瑞相,不頌第六,唯頌前五種瑞相也。第一半行頌見六道眾生也。次有三行頌見諸佛,次有一行頌聞諸佛說法,次有一行頌見二乘人修行也,次有四行頌見菩薩大乘人修行也。今言「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此半行頌見他方六道眾生也。「又見諸佛土」,此下三行偈頌見他土諸佛。就此三行偈中則有四義:初一行先敘見他土嚴具之相,長行所無,此中義出也。第二言「及見諸天人」,此下一行明見他方四眾供養他方佛,此亦是長行所無,偈中義出也。第三從「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有半行偈,正頌上見他方諸佛。第四「身色如金山」下半行譽佛譬,此亦上長行所無也。「如淨瑠璃中」下一偈,頌上見他方諸佛說法,自有二,上半行開譬,下半合譬也。「一一諸佛土」,此下一行偈,頌見他方二乘人修行也。「或有諸比丘」,此下有四偈,頌見他方大乘菩薩修行,比丘是出家菩薩,菩薩要行不過六度,此中即明六度。初一偈先明精進與戒二波羅密,次有一行即明檀、忍二種也,行施即是檀波羅密,忍辱此則是忍波羅密,次一偈即是禪波羅密,次一偈即是波若波羅密也。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此下一行半偈頌上第五疑眾同。上疑眾者,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也。「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此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第二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同。上當見事同中本有四:一者明因人說經同,二者言說經名同,三者言經劫數同,四者明因人流通經同。今此二十二行半偈亦備頌四種:初兩行半,頌上第一明因人說經應同;次有一句,頌上經名應同;次有一行一句,頌上經劫數應同;次有十八行半,頌上因人流通經應同也。今先有兩行半頌上因人說經同,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重,今者唯頌第三重正明所因人,上言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不頌出名字與八百弟子也。「說是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二說經名同。上本有三,今唯頌第二正出經名,名妙法蓮華,略不頌第一說大乘經、第三教菩薩法也。「滿六十小劫」,此下一行一句偈頌上第三經劫數同,上本有三,今但二句正頌第一正明經劫數同,餘三句偈義出,略不頌第二時眾實久謂近,亦不頌第三時眾無懈倦。「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已」,此下十八行半偈頌上第四因人流通經同。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一者先明佛滅度、二者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三者如來嘆妙光德。今此十八行半偈,委悉頌此三段:初有八行半偈,正頌上第一佛滅度;次有一行,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次有九行,頌上第三讚妙光德也。上佛滅度中本有三段:一者明佛唱滅度、二者為德藏受記、三者正入滅度。今具足頌,初從「佛說是法華」下有五行偈,正頌佛唱滅度;上言日月燈佛說此經已當入無餘涅槃,次一行半頌第二為德藏受記;次兩行頌第三正明滅度。但就前五行中凡五重義,第一從「佛說是法華」竟「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下一行半,此明欲入涅槃之意,只由實相義已彰,所以唱欲入涅槃也。第二「我今於中夜」下半行,正頌唱欲入涅槃。第三言「汝一心精進」下一偈,誡勅時眾。第四言「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下一偈,明時眾被誡勅故悲哀戀慕也。第五言「聖主法之王安慰無量眾」下一偈,向者時眾既悲哀戀慕妨亂行道,是以如來止割悲戀也。

「是德藏菩薩」,此下有一行半,偈頌上第二為德藏授記。上言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正頌此也。「佛此夜滅度」下兩行,頌上第三正明滅度。上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但此兩行偈即有二意,前半偈正頌佛滅度,下餘有一行半明起塔供養,是長行所無也。「是妙光法師」,此下一偈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上言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法華經》,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具頌之。今言「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此半偈明自行,正頌上第一言妙光法師先受持《法華》,即是自行也。「八十小劫中」,此一句正頌上第二劫數。上言滿八十小劫也。「廣宣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三正流通經化他之行,上言為人演說也。

「是諸八王子」,自此下有九偈,頌上第三讚歎妙光德。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亦具頌。三行頌第一,五行頌第二,一行頌第三也。今第一「是諸八王子」下三偈,頌上第一舉八子讚歎妙光道高。上言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也。「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此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舉八百弟子以讚妙光德廣。上言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語道八百,此中略不道八百者,但八百皆是妙光弟子,此中唯出一懈怠者,正明其是彌勒也。「彼佛滅度後」,此一行偈頌上第三會通古今。上長行中先會妙光、後會彌勒,今此偈中先會彌勒、後會妙光也。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此下兩行偈,偈中之第二,頌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已見事同、二者結當見事應同。此兩行偈亦頌上二段,但此兩偈齊取上半頌結已見事同,上長行中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取兩偈各下半頌上第二當見事應同。就上兩半中則有二意,初偈上半偈言「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此詺為以古同今。後偈上半行言「今相如本瑞」,此則以今同古義也。「是諸佛方便」者,所以放光現十二相者,諸佛為正說作前方便也。「以是知今佛」下兩偈各下半行,頌上結第二當見事應同。上長行言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就此兩半行中亦成二意,第一言「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此詺理上名應同。應同昔日《法華》,如來後出定說經果名法華。第二言「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此詺為名下理應同。所以言「助發實相義」者,如來現此相,正欲助眾生髮大乘機;眾生大乘機已發,如來出定,仍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者即是理也。

「諸人今當知」,此下兩行偈答。問序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詺為開獎物心結答。就此中亦有二者,初偈明好事當來,即是顯一與顯遠也。後一偈是第二意明惡事當去。疑之與悔,第二卷初當解。

方便品第二

自此以下即是經之正宗。上來序說既竟,次辨正宗。凡製品目,是出經者意,亦可是傳佛聖旨述而不作也。若從理立名者,應言實相品,不應言方便品,只今日此經正顯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方便但三乘教,當乎昔日之時,本是實教不名方便,既說今日一乘實相之理,此則形顯昔三乘是方便。是故下經文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則說今日因果真實之相,則顯昔日因果非是真實。今此品從所顯受名名為方便,方便義者是善巧之能,此如來方便智所說教詺教為門。實相者則是如來實智所說之理,因理為實相,為未說今日真實之理,方便門則有閉義,既說今日實相之理,則有開昔日方便門義,此品則有兩義,一則明今真實、二則顯昔是方便。

問者言:「今日應是閉方便門時。何以知之?今日會三歸一皆是真實,云何言有方便門可閉耶?」解釋者言:「此則不然,不然之意就外譬顯義故,如有此板門,於時板門閉而不開,人但知有此板門,竟自不知此門內有好金像。若使此人用手開此門,門既開時,人皆見真金之像,是則開門之手則有兩能,一能開門、二能示人真像。今此法華經教如手有二能:一則說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故下經文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如手能開門;二則說今日長遠之理,故下經文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明同歸之理壽命長遠,此則如手指示金像。門者是通人出入為能,昔日三乘教遠通行人,得今日一乘之解則是從門入義,只由有昔日教是方便,得顯出今日是真實,此則是從門出義,故知此品從所顯得名,故名方便品也。」

然此品初正明因嘆二智髣髴開宗,故今且略述二智,凡有五重解釋名義:第一覆明體相;第二明名有通別;第三明用有興廢;第四釋會五時經,故辨二智不同;第五釋名義。第一二智名義者,實智、方便智也。然實智有二名:一言實智、二言智慧。方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權智。方便者,有人解言:「方者言是方所之稱,便者言巧即時。」所習不然,正言此兩字只是一句語也,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聖人智有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又云:「方者言正,便者言巧也。權者是權假暫時之謂,非是久長之義。」但此方便智及權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智者此是當體受名,則明聖人智有善巧之能也。權智者此從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權,借昔三乘等境,須臾轉成一乘,是故權假不實,然智照此權假之境,今舉境目智,故名為權也。又此方便智及權智,義勢之中互得相成,若舉權境即得顯聖有善巧之能,若舉善巧之智即顯成權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經論所出遂有兩名也。智慧者心用鑒照之稱,實智者是無有虛假之名也。又智慧與實智亦受名不同,智慧者此即當體受名也。實智者此則從境得名。所言智慧當體得名者,則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鑒照,且又因果通有。何以知之?故如金剛心時,此智慧照境已周,若使金剛轉成佛果智慧,然化智慧亦是鑒照之義,故知智慧之名根本當體得名也。又言實智從境受名者,前境是實。何以知之?今一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真實定境,六心以還雖復退為二乘,非為永退,會三歸一乘故云實也。如來智慧照此實境,今舉境目智,仍呼為實智,故知實智從境受名也。又此智慧及實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若舉實智即得顯智慧之名,正由境是真實,即得顯智慧是鑒照之名也。若舉智慧之名又得顯實智之名,只由我能鑑照故得顯真實之境,故知此二名互得相成也。又此四名皆前後相對。何者?前言方便智當體受名,今者智慧亦當體受名也;前言權智從境受名,今此實智亦從境受名;前方便智權智二義相成,今此智慧與實智二名亦復相成。雖復四名相對,則雙顯二智也。

覆明二智體相第二,若論二智體者,果報神慮上有照境之用為體,若欲知體相,但用境檢取二智體。方便智所照之境凡有三三之境:一者三教、二者是三機、三者三人。照此三三之境,當知此智是權智體,昔日有三人,人有三人,人有三機,三機感三,是故如來之權智既照此三三之境,即說三教。應三機化三人,是故將此三三之境檢取此智。當知照此三三之境,是方便智體也。又實智體亦用前境檢也。實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明如來之智照此四一之境,此即是實智。所言教一、理一者,今日唱明因無異趣、果無別從,然真實之義其理莫二;然所詮之理既一,能詮之教何容是二也?復言機一者,法華座席時眾者有感一果之機一也。人一者明昔日聲聞、緣覺等人,今日皆改心成菩薩,下經文言「但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亦言一人有一機感一教一理,如來用一教說一理,應一機化一人也。是故如來智慧照此四一之境,即是實智體也。

問者言:「實智所照之境乃有四一,則長有理一;說權智所照之境便應有四三,今者何故無有三理,只有三三也?」解釋者言:「昔日若有三理者,便應是實有三,何謂於一佛乘方便說三?故知昔日教下無有三理。下經文言『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若言三教下實有三理者,便應言以實名字引導眾生,何謂言但以假名字乎?」

問者又言:「三教本詮於理,若三教下無有三理者,此教竟何所詮?若無所詮三理,亦應無有能詮三教。」解云:「應眾生實有三機,故昔日實有三教、實無三理,但昔三教為詮一理,昔日既未得說一實之理,是故假三乘言教遠詮今日一實之理,但昔說一因作三因其實是一因。下經文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知無有三理,但有三種言教。前明權智即是開方便門,後明實智即是示真實相也。」

次明二智名義有通有別。第三方便智即有智慧義,此方便智即實智義,實智即有方便智義。何以知之?智慧本以鑒照為義,然方便智若不洞鑒三乘人根性者,云何得說法化物?故知方便智舉體是鑒照,即是智慧之義。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智義者,實智本以無虛審諦之義,我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有,既是實有,方便智即是實義。復言實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為義,此實智說一因一果之理,言天下深妙幽微難知之理。下經文嘆實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此一因一果是實智所照之境,此境縱望無底,即是甚深;橫論無際,即是無量。然深廣難知之理而實智能照,此即是善巧之義,即方便。

問:「若爾者,雖有二智即今使渾然無分耶?」解釋者言:「今逐強立名、取別於通且明方便與智慧別者,夫正理易知、曲義難照,故如巧匠之師運斤斧於一木,若使此木圓直易作,運斤斧繩墨得成一器,未覺此人巧術之能;若使一木卷曲難作,而此人遂能成妙器,於時方覺此人有巧術之能。今方便智亦如是,前境權曲非天下真正道理,而此方便智能曲照物機巧說三教應彼曲情,始見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義彰、智慧義隱也。又實智義強、權智義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機一人,此四一之境既真實之理,如來智稱此實理而照無有曲從之義,此則實智義顯、善巧義隱。又且實智所照理實、教亦是實,然權智所照只有三乘教、無有三乘理,是則權智所照唯有一實,實智義不彰也。然實智所照有教實、又有理實,是故實智義顯。此皆互沒一所短、互出一所長也。」

次明二智用有興廢,第四權智昔興今廢,實智今興昔廢。何以知之?昔日鹿苑說三乘別教,於時唯是權智用事、實智則廢,今日王城之說明一因一果實相之理,此則實智興於今日、權智廢今日。然則互有廢興,此是涉用化物有此興廢也。

問者言:「如來種覺萬德常湛,今言二智有興有廢者,非唯種覺不明,亦闕常湛之照。」解釋者言:「萬德常湛有如來談,而今言有興廢者,此據涉用化物為論。眾生昔日小心狹劣,不堪聞實相之唱,於時權智說彼三教應彼三機,實智當乎爾時無有施化之功,即義稱為廢;今日時眾即堪聞實相之理,實智說此一理稱彼一機,然權智於今日無施化之功,義稱為廢也。若就如來三達之智,即天眼照未來有大乘機,此即是實智之用。又宿命智照過去世有三乘之機,此即是權智之用。若爾有何興廢也?又就如來分身十方說法度人,若使王城實智說法化物,亦可十方權智度人,亦可此間權智度人,十方實智說法,是縱論三達、橫語十方,權實二智即無興廢。今據一應始終為義,有興廢也。」

次明眾經所明二智不同,第五眾經不同凡有五種:一者十二年前有相教所明二智,若照生老病死分段無常境者名為權智,若照剎那無常名為實智也。二者《大品經》所明二智,若照因緣假有即是權智也,照此假有即空是實智也。三者即是《維摩經》所明二智者,若知病識藥靜照物機,此則是實智;若使能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此則是方便智。四者是《涅槃經》所明二智者,若照金剛已還生死無常苦空之法,此則是方便智也;若照涅槃常樂我淨真實之法,此即是實智也。五者就此《法華》所明二智,若照三三之境即方便,若照四一之境即實智也。是則十二年前有相二智,據親疏為論;《大品經》所明二智,橫照二諦以為二智;《涅槃》中二智,此據縱為論也;《維摩》明智,此據本末為二智,知病識藥是本,應病與藥是末;今《法華經》所明二智,此據始終為義,始則權智說三,終則實智說一也。

經有三段,第一明通別兩序已竟。從此以下竟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是第二正說段,但正說中本有二段,一者明因、二者辯果。從此下竟〈安樂行品〉有十二品經,是第一,詺為開三顯一正明因義,第二從〈踴出品〉竟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有兩品半經,名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前已解言因果兩段各有四種,且置果中四種,今更明因中四種者,第一從此品初說一長行與偈來,詺為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下去,詺為時眾懷疑致請,然則疑心既生,請情又至,是故第三「如來從汝已慇勤三請」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正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然則大眾疑心已遣、於三一悟解已生,便應以此一乘之義流傳未聞,是故第四從〈法師品〉、〈見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此四品經,明別流通因義。今又就此四段之中第一第二各有二重,第三第四各有三別。第一就動執生疑中有二者,第一結經家敘起定說法之相,第二正嘆權實二智開三顯一,後三段至時當道也。諸佛如來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今所以言「從三昧安祥而起」者,為物軌則,但凡夫無智吐一言陳一聲之時,率爾輕心散亂而說,今者如來將欲說法先示入定觀理者,為令凡夫有所言說先靜心慮,然後興意曲辯,為此義故言從定而起也。

就第二正嘆權實二智中自有二,第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以下訖十七行半偈以來,詺為因嘆二智髣髴開宗。第二「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以下有三行半偈,詺為分別略說開三顯一之義。所以言因嘆二智髣髴開宗者,今日之說反常之教,昔言三乘別行各有所趣,言聲聞乘異、緣覺乘異、菩薩乘異,言三家不得互通;而今明三乘之行,同是一因、等是菩薩,皆同得佛果。若使頓明無三之教一實之理,執三之徒容生誹謗,是故不得頓明,須漸漸稍說生動執之端,是故有髣髴開宗。直漫言如來有方便智難解之說,復有真實智甚深之說,時眾既聞有實智甚深、方便智難解,相與生疑,言佛昔日說道三乘之教皆是真實,而今言猶有實有方便。時眾於時執心漸動,是故第二三行半偈分明略說,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復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既分明略說三一之義,時眾疑真實之意生、執三之情動,為此義故,故言髣髴開宗。又就兩段之中各開為二,髣髴開宗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頌為二也。最後三行半偈分明略說中有二者,第一一行半寄諸佛以顯一,第二兩行偈就釋迦以開三。且置偈,只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從品初竟「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來,詺為寄言以嘆二智,第二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下竟長行,詺為寄絕言嘆二智,非是絕四句,故名為絕言。下不及上,故名絕言。又名止言嘆。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寄言嘆二智有二者,第一將欲嘆釋迦二智,先寄言嘆諸佛二智;第二正寄言嘆釋迦二智。所以爾者,為欲況釋故。諸佛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後一,何況釋迦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後一,談方便智即說三乘教,語實智即是說一乘教。此兩段中各有三文,今就嘆諸佛二智有三重:一者正雙嘆二智、二者總釋二智、三者雙結也。所以明因之中對聲聞,辯果之內對大士,不告聲聞也。所以偏對二人者,皆逐緣作論,聲聞之中,舍利弗聰明第一,菩薩之中,彌勒是補處大士,故偏對二人顯諸下流也。

就正雙嘆二智中,先嘆實智後嘆方便智也。只就嘆實智中自有二句,「諸佛智慧」一句將欲嘆,故先舉實智。「甚深無量」此一句是第二正嘆實智。所以言「甚深無量」者,縱則論甚深、橫則言無量。三世諸佛皆有此實智,故言甚深;橫論十方諸佛實智,故言無量。望之杳然,故言甚深;際不可知,故言無量。此是正嘆實智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是嘆方便智,就中有三,「其智慧門」一句先舉權智體,「難解難入」一句第二正嘆也。「一切聲聞」以下第三出不知人也。方便智是實智家門,由方便智說三乘教,故實智得通。何以知之?先說三教然後一教得宜故,如即時立門通佛出入,仍呼為佛門無異,由方便智故實智得通,是故詺方便智持作實智家門也。今言其者,只其實智則言其家門,誰是?則言只方便智是,而復言「難解難入」者,第二正嘆方便智,言難解難入二乘人不能測此方便智,故言難解難入。所以不詺作不可解不可入者,若言不可解不可入者,然佛即是能解能入,非是不可解;然此理深妙難可得解,唯佛能解入,阿誰不能解不能入者,故第三則出其人,一切聲聞、辟支佛,只此二乘人等是不能解不能入者也。

「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總釋諸佛二智,此詺舉昔諸佛行釋二智所以,諸佛實智甚深無量者何?復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何?以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盡行昔日諸佛之行故,得此二智深妙也。只就此釋中自有三:第一「佛曾親近」以下明行本,第二「盡行諸佛」以下正明行行,第三「名稱普聞」一句結顯。

第三雙結諸佛二智中有二:第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則結上實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第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此結上方便智,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也。所以言隨宜者,此方便智能隨物所宜,隨聲聞人所宜說苦集滅道,亦隨緣覺人所宜說十二因緣,亦隨菩薩人所宜說六波羅密,故言隨宜也。

「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此下是寄言嘆二智之中第二,詺為寄言嘆釋迦權實二智,就中亦有三重:一者單嘆釋迦方便智,二者單嘆實智,三者單結實智也。就第一有二:初正嘆方便智、第二「所以者何」以下,釋也。就正嘆中有三:第一「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明權智時節;第二「種種因緣」以下正嘆權智;第三「引導眾生」以下結顯。今者第二正嘆權智者,即是權智所作。「種種因緣」者,此名釋迦權智所說之法。聲聞觀四諦為因緣,緣覺觀十二因緣為因緣,菩薩之人觀六度為因緣,故言種種因緣。復言「種種譬喻」者,譬三乘行因時,聲聞如兔、緣覺如馬、菩薩如像;譬三乘得果時,聲聞以譬羊車、緣覺以譬鹿車、菩薩以譬牛車,故言種種譬喻也。「廣演言教無數方便」者,不但說法而已,待處待時種種不同,故言廣演言教無數方便也。

「所以者何」以下,是第二單嘆釋迦方便智。言所以釋迦有此方便智,能作是種種因緣譬喻說法者何?正由如來方便知見波羅密皆已具足故。外國言波羅密,此言到彼岸義。如來智慧洞鑒物機到彼岸,故有此巧便之智也。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此是第二單嘆釋迦實智,自有二:第一廣大深遠作二章門,廣大一也,深遠二也。無所不包目之為廣,超出小聖目之為大,底不可盡目之為深,行因久到目之為遠。第二言「無量無礙」此下,即釋上二章門,先釋廣大章門有六句,後釋深遠章門有一句也。今者第一無量無礙,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礙,今者無量無礙;昔日言如來只有十力,今者有無量力;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畏,今者有無量無畏;昔日言如來只有八禪定,今者有無量禪定;昔日言如來只有八解脫,今者言如來有無量解脫;昔日言如來只有三三昧,今者言如來有無量三昧。前一無量目總冠六種法上,若准前之時亦應有。所以者何?言所以如來有實智廣大深遠者,何有無量無礙乃至三三昧等,但此六種法釋上實智中廣大句也。「深入無際」此一句,釋上實智中深遠句也。

「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此是第三單結釋迦實智,正結上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句也。料簡諸佛與釋迦二智交互,凡有四種不同。何者?上諸佛中雙嘆二智、釋迦中隻嘆二智,一不同;上諸佛先嘆實智後嘆方便智、釋迦中先嘆方便後嘆實智,二不同也;上諸佛舉往因釋二智、釋迦中舉果地諸功德以釋二智,三不同;上諸佛雙結二智、釋迦中單結實智,四不同。

解釋者言:「非是都無所以。所以諸佛雙嘆二智,釋迦不雙嘆者,欲顯體一故。雙嘆諸佛二智,將明體雖是一功用異故;隻嘆釋迦二智,此是互舉一邊也。復言諸佛先嘆實智後嘆方便智、釋迦中先嘆方便後嘆實智者,諸佛先嘆實智後嘆方便智者,此明本末次第。何以故,只以有本故有末。釋迦先嘆方便後嘆實智者,此明教化次第。所以有本末互有前後者,此則彼此各舉一邊雙明一理。又言諸佛舉往因釋二智、釋迦舉果頭諸功德者,諸佛舉往因釋二智者,此明勝因必感圓果。釋迦舉果頭諸功德釋二智者,此明圓果必酬勝因,此亦互舉一邊也。復言諸佛雙結二智、釋迦單結實智者,欲明興廢義故,談諸佛二智興時,故雙結二智。今日釋迦正廢權顯實之時,即為廢權義故,故不結權智為顯實義故,故單結實智也。」

又解:「上諸佛雙結二智,為欲明此二智只是一體照三三之境。今言釋迦單結實智者,此逐功用有勝負,且欲明聖人懷抱之內二智之解竟有何勝負?但是逐事故爾。」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此下是第二寄絕言嘆二智。

問言:「雖復寄言嘆二智,明此二智非是近情所測、拙言可及,且止此唱,故下文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非小聖所及。寄絕言中亦得生大眾疑、動執之端,時眾言如來何故從定出自嘆二智甚深?仍罷有何所以?是故言嘆方便智為動執之端,嘆實智為生疑之端。」問者言:「汝既言絕言,何故由道嘆耶?」解釋者言:「若默住不道絕言時,時眾那得知此二智應絕言耶?」

就此絕言嘆中有三種:第一先出所絕之法,即是二智;第二正明絕言嘆;第三從「所以者何」釋所以絕言之意。今者第一先出權智後出實智,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下四句,於三三境中偏就故明權智所作,明如來能說聲聞教因緣、緣覺教因緣、菩薩教因緣,故言種種分別也。「巧說諸法」者,此明如來方便智巧說一乘法持作三乘諸法,故下經文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言巧說也。只說此三乘教稱昔日物機,故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也。

「舍利弗取要言之」此下竟「佛悉成就」,此於四一境中偏就理一境,出實智。若取要言者而論之,實智於今日是要。何以知之?今日是顯實廢權之時也。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此一句是第二正明絕言嘆也。所以者何?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三釋所以絕言之意,只由說二智人高境深故絕言也。故此第三釋絕言中自有二:一者舉人高即是得智之人,二者所緣境深。今言「所以者何」竟「乃能究盡」,詺為舉人高釋絕言所以。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權實二智者何?唯有諸佛能知權實二智,那得不止也。就舉人高中此有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先據二智,「唯佛與佛」以下正明人高。「諸法實相」此下是釋絕言中第二舉境深所以絕言,非唯人高故二智微妙不可說,亦二智所照境深故絕言。

又就此二智所照境中有三: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釋兩章門、第三者雙結兩章門。雙開兩章門者,「諸法」此兩字,即是方便智所照境章門也。「實相」此兩字,即是實智所照章門。但權智所照境凡有三三之境,今唯取照三教也。實智所照境有四一之境,今唯取照一理。

解釋者言:「權智所照三三境中要者是三教,進行之徒要須藉言教方得入道,故言諸法。三乘教不一,故言諸法也。實相者四一之中是理一,等是四一理一最要,是故的照也。但的照三教即是開方便門義也,的照理一即示真實相義也。何以知之?下釋中舉因果釋之,當知因果只是理一也。」

「所謂諸法」,此下是第二雙釋上兩章門,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釋上諸法章門,次「如是因如是緣」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如是相者」表異為義,覽觀三乘教皆有異相,聲聞乘教異、緣覺乘教異、菩薩乘教異,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性是不改為義也。但昔日聲聞教不可改作緣覺教、緣覺教不可改作菩薩教,故言如是性。「如是體」,體體別為義,聲聞行自以四諦聲教為體,即是遭苦生厭老病死義,緣覺之人即是十二因緣教為體,菩薩即以六度經教為體,故言如是體。「如是力」,聲聞教作緣斷正使力,緣覺教作緣侵斷習氣之力,菩薩教作緣斷習氣盡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如是作」者,論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義也。明此三乘教有行義,聲聞之行有所為作,乃至菩薩行行有所為作,此五句都是釋上諸法章門,詺為權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詺為實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實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頌言如是大果報故也。「如是因」者,以感果為義。「如是緣」,緣者由義,萬善能感果即因義,此果由萬善得即是緣義。「如是果」,果以對因為義,報以酬答為義,只是一果宜對因,詺為果。此果有酬因力義,即成報義,此四句正是釋上實相章門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雙結兩章門,今言「如是本末」此結權智境章門,本則舉最初如是相,末則舉最後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果,究竟等者此結實智境章門。

且更解因緣之義者,有人解言:「因親緣疎。所以言因親者,此果是本無而今有,是親義。何以故?能令本無今有故。復詺作疎者,只同此果,二頭三手者不可生,道理中有可生義。」汝若言道理中不可生而因力能令生者,二頭三手不可生,因力何故不令其生?若因力不能令不可生而得生者,乃可詺因為親。果既有可生義,因於果成疎義,此果本無今有,此因於果是親義;果有可生之理,此因於果則成緣義。今光宅法師解不作親疎之義,正言言因者對果為義,緣者只是由藉為義。若據萬行望果,有對果之義,詺之為因;若據果望萬行,此果則由萬行而得,於果即是緣義。

 

上篇:妙法蓮華經義記

下篇:妙法蓮華經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金剛般若經疏

金剛般若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略釋經題。法譬標名。...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上 立斯題者。示無胸臆爾。謂此記...

大般涅槃經玄義

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夫正道幽寂無始...

八吉祥經

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賢愚經

賢愚經卷第一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一)梵...

佛說阿難分別經

佛說阿難分別經 乞伏秦沙門釋法堅譯 阿難白佛言:「有...

【註音版】弘一法師:受八關齋戒法

依《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出...

沙彌羅經

沙彌羅經 失譯附三秦錄 昔有小兒,名曰沙彌羅。年始七...

廬山蓮宗寶鑒

蓮宗寶鑒序 禪淨二門分袒各幟幾同敵國矣。慈覺賾禪師...

【佛教詞典】施餓鬼法

(修法)修佛行以施為第一,六度中以施為最初,四攝中...

【佛教詞典】大水災

(術語)大三災之一。於壞劫之末,下自無間地獄,上至...

六道輪迴,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體是清淨的,而且是具足染淨諸法的清淨,...

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

一、被佛陀點名出生 龍樹(梵文:Nāgārjuna),可譯...

佛教十宗略述

釋迦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皆隨眾生根機,方便...

胎兒羊水少胎位不正,誠念觀音平安順產

愛人懷孕六個多月時,做B超發現胎兒羊水少,且胎位較低...

信息時代的修行違緣

在西方傳播學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學者把電視觀眾稱為沙...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徹悟大師曾經寫過一個偈子,這個偈子前面兩句是:說著...

只有陰德才能福澤子孫後代

世間人對財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明一法師:打遊戲是否造業

昨天有人問打遊戲是否造業的問題,這是肯定的。因為我...

切莫譭謗出家人,龍天護法定不饒

出家人是佛陀的親近追隨者,是如來偉大家業的繼承者,...

弘揚佛法首先要弘揚儒家文化嗎

問: 有人說,沒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沒有基礎,弘...

三藏十二部經,沒有看到哪部是講氣功的

禪是什麼東西呢?平常大家都曉得,有如來禪、祖師禪。...

宏海法師:淨土或問

第一講 好,各位正法學堂的同修,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

【視頻】《佛說忠心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忠心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