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四

光宅沙門法雲述

譬喻品第三

此品名目未應在此。何以知之?譬喻之意本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但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猶自未竟,云何已是譬喻說耶?所以題品在中者,蓋是出經者分卷令調,故割法說之餘安置此中,不欲令卷有大小,是故移譬喻品名置第二卷初。若實論品處,正從「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以下,此處方是〈譬喻品〉也。若用此法說四段准下譬說化中根人四段者,亦應具四品:第一正法說之處即應言法說品,無異下化中根人中〈譬喻品〉也。若是領解段即應言領解品,無異下化中根人〈信解品〉也。若是述誠段即應言述誠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藥草品〉也。若是受記段即應言受記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四大弟子受記品〉也。今法說四段所以無有如此品者,有三義因緣:其第一意正以下類上,下譬說中既有四品,今以下類上其義可求,若以上類下,下亦應無四品,是故互相映發有無意趣自顯。第二義言但法說文句少故不復立四品,第三義亦可是出經者深取佛意止作二十七品。於時時眾感悟所宜,如脫更立於時眾無益,然他方異土亦何啻二十七品也。但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中本有四段,從此以下盡偈是第二段,明上根舍利弗等領解也。前判法說四段之中,例開為二,今此領解段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敘舍利弗得解之相,第二正是舍利弗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中各開為二,初經家敘中有二者:第一先明經家敘內心歡喜,第二經家敘外形恭敬,從「即起合掌」下是也。「而白佛言」以下是第二正領解之辭,亦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舍利弗自陳得解故歡喜,第二從「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竟「思惟取證」,詺為悔過自責也。第三「我從昔來」下訖長行,結領解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為二,又就各開為二中,初重例皆不開,第二重中例復各開為二也。今初段中二者,第一正領解,第二從「所以者何」下,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昔日既有悔有疑故恆憂,今日疑悔除故所以喜也。就此第二釋中例皆開二者,第一舉昔日悔,第二舉昔日疑。「所以者何」下竟「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是第一詺為舉昔日之悔形釋今日之喜,是則顯今日得解之相。何以知然?昔日《大品》座時親見菩薩受學大乘受記成佛,而我不豫斯例,悔不取大可感可傷。「無量知見」者即是佛果,然此佛果是昔日所不取,是所悔之事也。從「世尊我常獨處」下竟「而見濟度」是第二舉昔日疑形釋今日喜,既實有大乘之法、我等同入無生之理,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此則以理惑教生此疑心也。

第二悔過自責中二者,第一「然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正總悔過自責也。第二「所以者何」以下,舉別釋總悔過之意。昔日恆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常怨世尊無平等心。今日方知我自昔無堪受大乘心,致使如來方便說小也。然此釋中例有二者,第一先明悔昔不取大,第二明悔取小也。今者第一悔昔日不取大。從「所以者何」下竟「必得大乘而得度脫」者也。所因者,今據無上佛果望萬行,萬行是佛果家所因也。復據萬行望大乘教,大乘教即是萬行所因。何以知然?秖由大乘教故生萬行,由萬行故感佛果,今此中言所因者秖詺大乘教作因也。然三乘別教亦次第說,鹿苑說四諦,王舍城中說十二因緣,後說《優婆塞戒經》。身子自言,我昔日何不待如來說大乘教,於中修行可不得大乘解,而怱怱受三乘小教。此則悔昔日不取大也。然「我等不解方便」此下是第二悔昔日取小也。我若解如來昔日教是方便者,豈復取小?秖由未解如來昔日方便權教,故仍於中信受。此則悔昔日取小也。

第三結領解二者,第一「我從昔來」下竟「每自悔責」,先結昔日之憂。第二「而今從佛」下,結今日得解故喜。例有二者,第一從「而今從佛聞所未聞」竟「快得安隱」,此詺為惡事去故喜也。第二「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下,詺為好事來故喜。昔日謂二乘必不成佛、不能紹繼佛種,故非佛子;今既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必紹繼佛種,故言真佛子也。

「而說偈言」,向言正領解中有二,第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一正自陳得解,二悔過自責,三結領解也。今就此二十五行半偈中分為四段,初有十一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一正自陳得解也。第二從「我本著邪見」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悔過自責也。第三從「初聞佛所說」下有六行半偈,頌義出,不頌上長行。上長行中直明昔日疑悔形今日喜也,不言今日有新疑除;今此六行半偈,正明今日疑除,故知不頌上長行。第四「聞佛柔軟音」下兩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又上長行第一正自陳得解中本有二:初正自陳得解,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今就十一行半偈中亦分為二:初有兩行半,頌上第一正領解也。第二從「我處於山谷」下有九行偈,頌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也。今就第一兩行半偈中自有三階:初有三句正頌上領解,上言「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也」。第二「疑網皆已除」下又有三句,明惑滅生解。然惑滅生解必由佛,是故第三「佛音甚希有」一偈,稱嘆如來以結得解也。

「我處於山谷」此下九行偈,頌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但上長行釋中本有二:第一舉昔之悔,第二舉昔疑也。今此九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六行偈,頌上昔之悔;第二有三行,頌上昔日之疑也。今就初六行頌悔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半偈,先出生悔之處正頌悔;第二有三行,出昔日所悔之法;第三有一行半,結生悔心也。今者第一上直言悔,未知在何處時生此疑悔;今偈中既廣是,故出生疑悔之處,秖在山谷林中宴坐行道,於時起疑悔之心生怨嘆之意。何以知然?如來昔日唯為諸菩薩受記得佛,不言聲聞得佛,由是義故生疑悔之心,然在大眾中亦有疑有悔,山谷中亦有疑有悔,悔我不求大乘,生疑謂言既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法性既同不應有小大異,此則是以理惑教。又如來親說有三乘教差別,法性之理何必是同?此則是以教惑理也。今從多論聞,在大眾中,眼見耳聞菩薩勝事、舉揚大士德高行遠,我既不豫在斯例中,於時唯得起悔恨,無暇得起疑惑之意;若在山林靜處,於時多生疑惑之心也。「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下有三行偈,是第二出昔日所悔之法也。自有三意:初偈明生說法利,次一偈明生三十二相等內外功德,後偈明生八十種好等內外功德。「我獨經行時」下有一偈半,是第三舉山谷靜處及在大眾之中結生悔心,此則表靜處亦得起悔也。「我常於日夜」此下三行偈,頌上舉昔疑形釋今日喜。就此三行偈既廣自分為三階,初一偈正頌上昔日有疑也,第二一偈出昔日所疑之事,第三偈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也。今者第一以教惑理,故言為失也。有時復以理惑教,故言為不失也。是故言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踟躕理教之間,故言為失為不失,此之謂也。「我常見世尊稱嘆諸菩薩」一偈是第二即出所疑之事,秖由見如來《大品》教時獨稱嘆菩薩德高行美皆得成佛,為是事故所以有疑也。「今聞佛音聲」一偈是第三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即有二意,上半偈明解開三,下半偈明解顯一,此意即顯昔日以理惑教之是、以教惑理之非,今無漏難思議之力眾生至道場,此語果與昔日以理惑教相應也。

「我本著邪見」此下有五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悔過自責疑。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總悔過,今者不頌,唯頌第二舉別釋總也。但上釋中自有二,第一悔昔不取大,今不頌也。第二悔昔取小,今者頌之也。上言「而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今就此五行偈中自分為三,初有兩行偈,正頌上悔昔取小;第二從「而今乃自覺」下有二行偈,明今日得解;第三「佛於大眾中」下一行,明惡滅也。就第二今日得解中有二:初「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此半行明解權;第二「若得作佛時」下一行半,明解顯一也。

「初聞佛所說」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義出,不頌上長行。何以得知?長行中明昔日有疑,不明今日新疑除,上〈方便品〉明權智難測、實智甚深。又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藉此生疑惑之心;但聞上廣說開三顯一、此疑得除。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兩段,今「初聞佛所說心中不驚疑」下一偈,先出疑惑之心;第二從「佛以種種緣」下五行半,廣明疑除。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偈正總明疑除也。第二「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下三行,引三世佛皆先三後一,別出除疑之教。第三「世尊說實道」下一行半偈總結疑除也。

「聞佛柔軟音」此下兩行半偈是第四,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昔之憂,今者略不頌也,唯頌第二結今日之喜。但上結今日喜中本有二階:一者明惡事去故喜,二者明好事來故喜。今此兩行半偈亦分為二:今初「聞佛柔軟音」下一行半,頌上第一惡事去故喜,上言而今從佛聞如是法斷諸疑悔也。後偈頌第二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

「爾時舍利弗」,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中本有四段,此下是第三段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本言四段之中例開為二,此中有二者,第一「佛告舍利弗」先述古,第二述今,從「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下是也。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此下是第四段,即為上根人授記。就中亦有二者,第一盡偈以來正為舍利弗受記,第二從大眾見舍利弗得記仍起隨喜供養,比知歡喜。然舍利弗記有長行與偈頌也,只就長行中有八重:第一記行因;第二「當得作佛」下記得通別二號也;第三「國名離垢」下記國土;第四「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下釋物疑也;第五「其劫名大寶莊嚴」下記人物;第六「舍利弗華光佛壽」下記壽命長短;第七「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下記其後佛;第八「華光佛滅度之後」下記像正二法也。上第四釋物疑,疑言華光佛國土純淨,所化之人皆是菩薩大士,則菩薩大士初不聞三乘之名,今何故言以三乘法教化眾生耶?解釋者言:「華光佛所化實是菩薩大士,所以說三乘者,此則遂大士位懷之意。何者?菩薩位心,應為說四諦者為說四諦,應說十二因緣者為說因緣,堪聞六度者為說六度。今華光佛為說三乘法用,故言以本願故說三乘法也。」

「爾時四部眾」此下是第二,明諸天見舍利弗得記故歡喜。所以歡喜者正言心平等,今身子既得記,冀我亦在斯例,是故歡喜也。就中自有長行與偈也。亦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明大眾見舍利弗得受記,第二正明歡喜,就中有三,「心大歡喜」一句明意業歡喜,「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下明身業供養,「而作是言」下明口業讚歎也。偈中有三三偈半明聞法歡喜,次兩行偈明見受記故喜,次一偈明迴向也。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悔」,〈譬喻品〉應在此初,所以在卷首者意如前述也。但明因中有四段:第一略明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別流通因也。今者故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段本有三,即化三根人為三段,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已訖,自此下竟〈四大弟子受記品〉是第二段,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就此譬說化中根人自有四段,即是四品為四段:第一此〈譬喻品〉一品,正明如來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正化中根人也。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領解也。第三〈藥草喻品〉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相。第四〈受記品〉明如來為中根人受記也。又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今且就第一正譬說開三顯一中有二者:第一先明舍利弗為中根人更請佛譬說也;第二明如來答請即為譬說開三顯一之義也。舍利弗所以為中下根人請者凡有二意:一言此中下根人雖復識有利鈍,然頒類是同,今上既在先得解,云何直置其頒類不解同歸之義?為此意故請佛為說也。二者如來上既記上根得佛,然昔是聲聞今成菩薩,菩薩之德必有兩心,自行則遠求佛果,化他則廣濟眾生,備此二意,是故為中下根人重請佛說也。

今就兩段之中各開為三。請中有三者,將欲為中根人請佛重說開三顯一之義,是故第一先自陳己解,正由己解同歸之理,是故得菩提之記也。第二即牒出未解之徒,從「是諸千二百」下,是第三結請也。第二明此學人皆未解人亦何啻千二百人,今止舉此以為請端也。「離我見」即是身見也。「及有無見」者即斷常二見也。「等」者即是見取、戒取也。此諸人等聞佛開三顯一,相與皆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疑所得為是為非,故言「皆墮疑惑」也。從「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是第三結請。

「爾時佛告舍利弗」自此下是第三答,亦有三段者,第一是譬說緣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以下盡一百行偈以來,正是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但中根之徒既解同歸之理,自知必得佛,是故第三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以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即獎勸中根人受行也。又就此三段之中各開為二。緣起中二者:第一竟「皆為化菩薩故」,對舍利弗呵中根凡夫;第二許為譬說同歸之理。所以第一先呵者,此則發起中根之徒忿擊之心,令其因忿致啟。夫有心識者同歸作佛,然理唯一致無三差別。

上已具明何事不解,就此第一自有三意:「以種種因緣」下明教一,「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者明果一,「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者明人一也。若便呵之太過,容生羞恥之心,或起退墮之意,由我是佛弟子,是故致此呵嘖,是故第二從「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斯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此則明佛許為譬說同歸之理。雖然人根有利鈍之殊,解悟有前後之別,汝今尚未解,我當更譬說。就此第二自有二,「然舍利弗」下正許譬說,次「諸有智者」下嘆中根人也。聖人洞見物情,是故與奪得時,前呵後許意致如此。第二正譬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百偈重頌也。第三六十五行偈獎勸中根人,有二者:然獎勸之意秖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是故第一言「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即是是《法華》;第二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盡品有六十四行偈,正獎勸受行弘經益物。但前化上根人中,勸令行因復勸慕果,今此卷末唯勸行因不勸慕果,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何以知然?如世間人無不貪樂高官重位自在富樂,然此等皆是報果不空來必由因感,及至苦行修道蓋不足言,是故唯勸行因,意況如此也。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自此下盡一百行偈,是第二正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亦有兩段,如向所明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行之中自有兩段: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開譬之中凡開十譬,即譬上方便品中十種法說也。十譬者:第一從「若國邑聚落」竟「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為宅主,亦詺為總譬,總譬諸佛縱論三世、橫辨十方,故言總也。自餘九譬唯明釋迦。若如此者唯有二譬,今總別合數,故有十譬也。今者第一舊言宅體,今意不然也。此即譬上〈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下有兩行偈,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明化主義也。第二從「長者見是大火」竟「無求出意」,呼曰長者見火譬,此則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偈,明佛在法身地,見眾生為五濁所昏。第三從「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竟「視父而已」,詺為長者救子不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六行半偈,明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意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竟「諍出火宅」,詺為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有十一行偈,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第五從「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竟無復障礙」,詺為長者見子免難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行偈,明如來見眾生五濁障除、大乘機發。第六從「言其心泰然歡喜踴躍」二句,詺為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此即超為〈方便品〉中第七作譬。上言「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下有兩行一句偈,明如來見五濁眾生大乘機發故歡喜也。第七從「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詺為諸子索車譬,追為上〈方便品〉中第六作譬。上言「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一偈,明三乘人索果迴換之意,至下當釋。第八從「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以下,詺為長者賜大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有三句偈,佛為三乘人說《法華》記其得佛。第九從「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詺為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第十從「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下,明長者先許小車今與大車,名不虛妄譬,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一行半偈,明如來教法不虛妄,初始許小終即與大,乘有虛妄不虛妄意,至下當釋。

今就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眾生,以類相從凡有六義即為六階:第一正明宅主同,第二明化處同,第三明化門同,第四明所化人同,第五明所救事同,第六明受化者同也。何者?初明釋迦同諸佛為化主,即是長者義。第二明化處同者,此化主同應在三界,然此三界系屬如來,即是長者有一大宅義。第三明化門同者,然五濁眾生反流盡源之時,要藉如來言教,此言教之用能通眾生出苦海之宅到妙樂之所,即是長者之宅唯有一門。第四明所化人同者,所教化者是五道眾生,即是長者宅中有五百人義。第五出所救事同者,三界眾生備為五濁八苦所煎迫,即是長者宅中有火。第六明受化者同者,五道眾生所可正受化者有三乘根性,三乘根性即是三十子義無異;人雖五百然與長者非盡天性,至於天性相關者有三十人也。今者六義之中唯宅主同,是上法說中有,餘五義今譬說方有也。

先明宅主,總明十方諸佛皆化五濁眾生同,是一長者義。今就第一宅主義中自有三:一者明長者名住處,二者正出宅主,三者嘆其德。又此三段中前一後一各有三意,中間唯一。初段中三者:一者先明長者於一國有名,二者明於一邑中有名,三者明長者於一聚落中有名。

問者言:「何不從狹至廣,今乃從廣至狹?」解釋者言:「為欲從疎至密,是故從廣至狹。如人於一國得名,然外傳易為音響,未若於一門一郡知其虛實,雖復令名播於州郡,未若一隣一里知其有德。內合為義者,橫語十方世界六道四生,縱談無間以上金剛以還,如來德被有識、恩潤蒼生,如長者於國中有德。若但取十方諸佛一應化道所及處,如釋迦王三千大千等,猶如長者於邑中有德。又的論娑婆南閻浮提如來於中利益,如聚落有德也。」

「有大長者」,此是第二正出宅主也。未必年杇稱為長者,唯取有德有行之義也。「其年衰邁」此下是第三嘆長者有德,自有三重:第一嘆長者內德,第二嘆長者外德,第三嘆長者眷屬也。今者第一「其年衰邁」,此嘆長者內德。夫老人必多識悉,此明如來三達洞照是事皆知,唯取多識悉往古,故以衰邁為譬主。次言「財富無量亦有田宅」,是第二嘆長者外德,正明七珍丰盈蔭蓋孤貧,此明如來外化之德無盡,是故有四攝度人慈悲救物也。夫養命稱田、安身為宅,明如來能生眾生功德智慧如田,示物修行之方如宅,是故《大涅槃經》云:「立一切眾生於五戒十善業」,此之謂也。「及諸僮僕」此是第三嘆長者眷屬,聲聞辟支佛狹心短志,猶若僮僕也。「其家廣大」此是第二義,明長者之宅。宅以安身為義,如來應在三界,三界系屬如來仍以所化為宅,是故《維摩經》言:「眾生是菩薩淨土」,明菩薩所化眾生仍以眾生為土。今明如來化三界以三界為宅,然則三界彌博,故言廣大也。「唯有一門」此是第三義,宅雖廣大秖有一門通人出入,今呼佛教為門,但三界眾生反流之始,會藉如來言教,然後出離生死必到菩提,然則五時言教為門莫二,故言一也。「多諸人眾」此下是第四義,明長者宅中有五百餘人,內合三界之中以類相從,凡有五道眾生也。「堂閣朽故」此是第五義,明出所救事,明長者宅中有火。內合為義者,明三界之中備有五濁八苦,煎逼眾生。就中有二,將明火起,先敘所燒之物,正明因薪火傳,第二「周匝俱時歘然火起」句正明火起,今者第一明欲界如堂,色無色界如閣也。然三界眾生皆為生老病死無常所逼遷,故言朽故也。三界眾生四大為牆壁,但此四大之身皆念念生滅,故言頹落也。命如柱根,但此命為善根所招,是故念念無常,故言腐敗也。識如梁棟,有心識者呼為眾生,是故眾生以心識為主,然此心識取緣,亦剎那生滅,故言傾危也。「周匝俱時」以下,此第二正明火起。「周匝俱時」者,四生之中皆有五濁八苦也。「歘然火起」者,正明火起。外譬為義者,正由長者不在,致令宅中火起。下偈中「言其人近出未久之間」,內合如來已曾化此眾生令折伏煩惱,於時已作得度因緣,但感緣既盡如來餘方教化,然眾生更起三毒煩惱,非本意所期,故言歘然火起也。「長者諸子」此下第六義,明五百人中有與長者天性相關者,有三十子,內合明如來所化有三乘根性入三界中也。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此下竟「無求出意」是第二長者見火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有四行偈,明如來在法身地見眾生為五濁八苦所昏。但上〈方便品〉中有三段:第一明能見,第二明所見,第三起悲愍之心。今此譬中亦作三段譬上三段:第一言「長者見」明能見,即譬上〈方便品〉中「舍利當知我以佛眼觀」是也。「是大火從四面起」此是第二明所見,即譬上「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備明佛見五濁,今明四生眾生備有五濁,皆起煩惱,故言從四面起也。「即大驚怖」此下是第三階,明長者既見宅中火起燒逼諸子,便起驚怖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譬本之中第三階「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明如來既見眾生為五濁所昏,起悲愍之心。就中有三,第一「即大驚怖」一句,正為大悲作譬;第二「而作是念」下竟「安隱得出」,明不自為;第三「而諸子等」下竟「怖」,出所為人。今言「即大驚怖」者,悲意忽至因之為驚,內合如來昔日已於二萬億佛所曾教化眾生,於時已作得度因,自爾已後更復貪著五塵廣起煩惱,失昔日之解,悲意之事,故言驚也。非唯直失解而已,亦恐眾生廣起煩惱斷絕善根成一闡提,墮三途彌劫受苦,故言怖也。「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是第二明怖不自為。

「上言詺佛教為門,今者何故此門被燒耶?」解言:「乃是詺佛教為門,不言此教被燒,但教所化眾生自是被燒,故如彼一門立大學門,云何不言兩板雙扇讀書解義耶?故知一門中人解義讀書也。」

「安隱得出」者,明如來昔日親藉大乘之教,離三界八苦成就種覺,故言安隱得出也。「而諸子等」以下是第三出怖所為人,眾生貪染五塵,故言樂著終日運役三業無一可記,故言戲也。不覺五濁八苦為逼,若使覺九十八使是失,便怖畏三途之苦,祇由不覺故不知、不驚怖也。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此下竟「視父而已」,是第三明長者救子不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場」下六行半偈,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但上譬本之中有三段,第一言「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半行偈,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處,今者不為作譬也。第二言「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半行,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時節,今者亦不為作譬也。唯為第三正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作譬,然此意本非涉言教,正明如來之意作大乘化道方法。上第三正化不得中本有三段,第一用大乘擬宜,第二無大乘機,第三息大乘化。今者亦具足為此二段作譬,但譬意既委悉,宜開為兩段:第一作勸教,第二從「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作誡教也。如來在世雖復言滿三千、形遍六道,大而為論不出誡、勸兩途,是故出世之始,仍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奉行即是大慈勸善,諸惡莫作即是大悲誡惡,是故慈欲與樂勸令行善,悲能拔苦誡令斷惡,故如昔說苦集兩諦,即是大悲誡惡,次明滅道二理,即是大慈勸善。今此譬意亦復如是。就此勸誡之中各有三段,皆擬上譬本中三段者,第一先以勸教擬宜,第二即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第三息勸教也。今明勸教擬宜,即譬上〈方便品〉中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以大乘擬宜。上唯明智慧,今此譬中廣明智之與境,故就此擬宜譬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先明長者以身手救濟,內合明如來思惟法身有應之功、智慧有濟拔之力;第二言「當以衣裓若以機桉從舍出之」,此正明慈念彌至,欲以衣裓裹子,欲以機桉擎之,內合如來正用大乘勸教擬宜,衣裓譬大乘因,機桉譬大乘果,欲明如來既有智慧身手以大乘因與眾生,欲以大乘果與眾生令出也。「復更思惟」此是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階,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此中有二:第一明大教於其人無用,第二正明無大機。今者第一「此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者,明大乘教之門於時不化得眾生出離三界,此教門於其無用,不能容受義稱狹小也。

問者言:「門自狹小不能通諸子得出,何關諸子不肯出耶?」解釋者言:「經文自言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不肯從門出;若有識有知,豈應在門內為火所燒?但於時大乘教於眾生無用,義成狹小也。」

「諸子幼稚」下,第二正明無機。就中有二:第一「諸子幼稚」者,明眾生有天人五戒十善小機也。「未有所識」者,此是第二意正明眾生無大乘機,故言未有所識。若不舉其有小,無以顯其無大也。上擬宜中第三「爾時諸梵王」下引證,證無大機,今者不為作譬也。「戀著戲處」此下是第三,明長者息勸教,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階「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者,明眾生既無有求大之心,若強以大乘化已,或能轉生誹謗,墮落三途,故言為火所燒也。「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自此下是第二作大乘誡教,然誡之為義,即說苦言迫之。此中有三段,亦譬上法說中三段,第一先用誡教擬宜,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誡之機,第三明長者息誡勅之教。今言擬宜者,還譬上〈方便品〉中第一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來用大乘擬宜眾生。此中自有兩階:一者先明長者思惟作誡勅之教,明如來思惟欲為眾生說三界之中有五濁八苦生老病死逼之,令厭也。第二正明擬宜。

問者言:「如來種智洞見物情,承機赴感義在一時,方言思惟,將不乖種智之明、貶三達之照耶?」解釋者言:「若論實處本絕言像,今據跡涉形不無此義。若使怪言如來方復思惟作誡勸之教者,亦應怪言有丈六之體,亦應疑上於三七日中思惟。丈六三七曾不厝疑,何意忽怪作誡教耶?此意明如來大悲之意不已,攝救之心彌至,善始令終常為大乘也。」

「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此下,正明長者用誡教擬宜,內合正明如來用大乘誡教擬宜眾生也。「父雖憐愍」此下,是第二明眾生無有堪受誡教之機,自有二,第一「父雖憐愍善言誘喻」標牒上句,第二「而諸子等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以下正明無大機,即譬上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諸等類,云何而可度?無有大乘機也。亦不為引證作譬也。「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此是第三即息誡勅之教。南北是縱,東西為橫,若使眾生心用與大下道理相附,則如南北之縱,祇由眾生不會真理於生死之中,橫理用心譬如東西也。馳騁五塵之中呼之為走,雖復運動三業無善可冀,稱之為戲。唯有感見丈六之機,故言視父。無有感說大乘之機,故言而已。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以下竟「諍出火宅」,是第四明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十一行,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但上譬本中本有兩段,初有十行偈正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第二「從久遠劫來」下一偈釋疑。今不為釋作譬,唯為正用三乘化得眾生作譬。但上正用三乘化中本有四段:第一用三乘擬宜,第二見三乘人機,第三為說三乘教,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一行,明三乘人受行。今此譬中亦具足為上四段,於譬上擬宜中本有三,第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此一行名見教擬宜,第二「作是思惟時」下四行半明諸佛讚歎,第三「舍利弗當知」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今者唯為第一作譬,略不為下二作譬也。今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下竟「得免斯害」,先明長者用三車擬宜,但指用三乘擬宜猶未為說也。「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者,凡有兩解,傳印法師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諸子。」今雲法師云:「如來化道有被物之功,呼之為父,眾生稟教生善,即是子義,眾生若使遂留住三界斷絕善根,無紹繼之能,即是子死之義,如來化功於此眾生斷,即是父死之義,我及之言其意如此也。」就此擬宜中有二:一者從初說我今當說設方便,先明不見教,即為〈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作譬也。二者「令諸子等得免斯害」者,正明擬宜即為〈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作譬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下訖「情必樂著」,是第二明長者知諸子等宿好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復作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明如來見三乘人機。然此是小乘機,那得言先有此機耶?若言二萬億佛所於時已曾受大乘化,呼此為先心者,於時眾生有大乘之善,若爾者是即先心有大乘之志,那得言先心有小乘善機?解釋者言:「此則與所習感應相應。何者?今日感佛之善,從原身以來、有善以來,皆盡感聖,然原身以來諸善皆有習因之力感未來習果,然過去習因之善亦有值小乘教於時生狹心之善,亦曾值大乘教生廣心之福,自有值小生廣,自有值大生狹。然此諸善因皆作習因感未來習果,然未來諸善若有漏善、若無漏善、若狹心善、若廣心福,皆是習果。又過去若狹心善舉體為未來廣心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狹心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無漏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有漏善作習因,昔日有廣心善亦如此。夫習因習果本是同性相招,雖復廣狹之殊、漏無漏別,至於為善之義其理莫異,是故習因習果互得相關。若據今日大乘善習果望昔日者,是習因此則大乘宗有先心所好。若據今日狹心善望昔日者,昔日一切諸善皆是習因,此則今日小乘善宗有先心所好。今言先心正在於此。然因果多途非可一類,若以同性相招即習因習果能致樂受,即是報因報果感見聖人,即是感應因果。有人言未來善感正言曾有之善已生何假聖應?今所習不然。夫感應理微非麁心所見,一念生善能感習果,時非緣不發,是故曾有之善正招習果,又傍感聖人為生果之緣。若言未來習果能感聖者,亦應未來樂受能招於大,善感樂果果在未來,亦應善感習果果在未來,未來習果既感聖,亦應未來樂受能感於大。若果報無有感大之力,亦應習果無有感聖之功。至於此難實覺難通,而苟執未來其理不可,故知報因之力正感樂受,傍招於大為樂受之緣,亦何異習因之力正感習果,傍感聖之功為其生果之緣耶?」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此下竟「皆當與汝」,是第三明長者為說三車,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明造鹿苑說三乘。今就此第三段中自有四階:第一讚歎三車,第二示車處,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許與三車不虛。「而告之言」竟「後必憂悔」,此是第一明長者讚歎三車,內合如來讚歎三乘,下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此是第二明長者示諸子三車處,內合如來示三乘人果處,三車既在門外,然三乘人盡無生智在三界外,若同斷三界正使煩惱盡,出三界外證盡無生智,故言示三車處也。「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此是第三長者勸諸子往取三車,內合明如來勸三乘人修行取盡無生智,下合譬言「汝但當勤修精進也」。「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是第四明長者許與三車不虛,內合明如來語三乘人言「汝等但修無漏治道斷三界煩惱盡出三界外,保得盡無生智」,下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此下是第四段明諸子受行,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明三乘人受行遂得聖道。今就此第四中自有四階:第一竟「心各勇銳」,此明眾生聞說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根。第二「互相推排」一句,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登內凡夫位,雖復推排猶自未得出門。何以。內凡夫猶是具縛,修行伏煩惱即是動義,不能斷結出生死,即是未動亦有動不動義。第三言「競共馳走」一句,即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得無漏入無相行,成七種學人,各修無漏斷煩惱,即是競也。同觀無相之理,即是共也。興心求進,即是馳走也。第四言「爭出火宅」一句,即譬七種學人修行遂證羅漢果,出三界外得盡無生智,彼此各異證,譬如爭也。前三句長出,上法說所無,後一句只為法說作譬。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此下竟「無復障礙」,是第五明長者見子出火難譬,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如來見諸眾生大乘機發,此中亦應具通學人無學人大乘機發,今此文中略明無學人,所以爾者,為欲喻揚無學。學人正使未盡,是故貶之為劣;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斷正使已盡,是故褒之為勝。

問者言:「若爾者,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七種學人必應在後大乘機發,解亦應爾。」解釋者言:「本不定判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學人必應在後。問者所論據人有勝劣,學人為劣、無學人為勝也。」

今就此譬中自有兩階:初「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也;第二言「皆於四衢道」下,正明大乘機發。「四衢道」者,東西盡徹、南北交通,此明四邊無障。「露地」者,此明上又無礙。五處無障,此表明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下即釋言無障,此釋四邊無障。又言無礙,此釋上又無礙也。

「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此是第六明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七「我即作是念」下竟「今我喜無畏」二行一句,明如來見三乘人大乘機本發故歡喜。但上譬本中有二:初兩行明致喜所由,今不為作譬;第二言「我今喜無畏」一句正明歡喜,今正為此作譬。然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是故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珍玩之具羊鹿牛車,願時賜與」,此是第七諸子索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六「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一偈,詺為三乘人索果。所索果者是昔日小乘果。上機發是第五,索果是第六,佛喜是第七,此明一時之義,祇是大乘機發時索昔日所許之果,亦是索果之時,即是大乘機發時。時雖無前後,義有始終,祇得言大乘機發故索果,不得言索果故大乘機發也。此譬中先明佛、後明索果者,此逐親疎作義,大乘機發是今日之要,索果本非要也。何以知然?正明大乘機發稱如來本心,是故佛喜系機發之後,索果之心索昔日所許小乘之果,此乃是惑倒之心不解方便之意,云何是要?是故索果義系佛喜之後也。今略述索車義凡有四重,述人解不同,第一明三車體相,第二覆明索車義,第三明有索無索,第四述人解。第一(兩問答)夫師習不同意致各異,古來舊義體用通漫。有人解言:「索珍寶大車,經文自言『是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若不索大,云何與大?」即時所習意謂不爾,前文自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願將賜與。』若言索大,何故求三?故知昔日所許三種小車;既言父先所許,云何索大?諸子即是三乘人,三乘不一故言諸也。三種寶車即是羊、鹿、牛車,即譬昔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學人究竟果,珍寶大車平等種,無三種差別,即譬今日《法華經》中為眾生受記同得佛果。且自長者昔在門內許時,門外三車賜諸子,今避門內之苦出門外,得車故樂,既出門外不見有車,是故就父求索,何關索大車?」

問者言:「既不索大,何故與大?」解釋者言:「以大化小,是故與大。」

問者言:「若使索小與大,亦可索大與小。」解釋者言:「法相不然。云何?苟在無別,三小唯是一大。今者與大,由大乘機發,是故會昔三小成今一大,是故今日與大道理可然。」

又有人解:「是言教中索。」又有人解:「是機中有索。」即時所習,就情明索,意在後途明三車體相。

第二(有九問答)大判三家果地功德凡有二種,一者是有為果,二者無為果。無為果中自有二種:一因盡無為,即是三界因斷也;二者果盡無為,即是三界果亡也。此二種無為本非車體。何以知之?此經雖不類,然明常欲遣昔日結斷無處,以之為果故。二乘車以運載為用,今二種無為本無運義,故知非是車體,是則二種無為置而不論。今就有為果中有二種:一者功德,二者智慧,但功德、智慧此二難明,分別之相現顯《涅槃義記》。今略述其相以立義宗,正取寄境修行即是功德,故如藉緣佈施寄境修定,禪定判時卒不辨前境有好有惡,是寄一青境得修四禪;智慧之用則不如是。今者用心照境,識苦集之智非滅道智。是則功德之用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我而照境,功德向我而修心,今明車體又不取功德。何以故?功德之用無運載故,唯取智慧以為車體,智慧眾多復非一條。今據境撿求,不出十智。十智者:一苦智、二集智、三滅智、四道智、五名字智、六法智、七比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雖有十智,今覈論車體,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車體。雖非正體得為校具。所以言四諦智非正車體者,本言車在門外,若言四諦智是車體者,七種學人已具四諦智,故不當車體也。復言名字智非正車體者,知法名字是名字智,非唯七學人已有名字智,凡夫有名字智,故知名字智非車體也。法智者知現在法名為法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知現在法,故知法智復非車體也。本言比知過去未來法名為比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能比知過去未來法,故知比智復非車體也。所以言他心智非車體者,外道五通亦得他心智,故知他心智復非車體也。唯有盡智、無生智正是車體。

問者言:「若盡智、無生智車體者,是則三無學人唯有盡、無生智,無有八智;七種學人唯有八智,無有盡智、無生智。」解釋者言:「無學人羅漢自具十智,但於十種智中,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車體。若論七種學人,亦有盡、無生智,但有法不同故。如須陀洹照三途因盡,即是盡智,照三途果亡,即是無生智。今七種學人猶有三界生,云何有此盡智、無生智?且自三車本在門外,若便呼七種學人盡智、無生智為車體者,則是三車便在門內也。」

問者又言:「若爾,七種學人唯有八智,不具十智耶?」解者言:「七種學人緣他因果盡智,即是盡智、無生智。」

問者言:「若爾,七種有盡無生智即是車體。」解者言:「本言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今緣他生智、我不得無生。何異貧窮人晝夜數他財寶?」

問者復言:「無學果地具有十智,今以何義故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也?」解釋者言:「盡智、無生智具二義故,得為車體。一者果時有,二者緣果起。言果時有者,羅漢金剛心時斷正使已盡,於時未有極果,祇是成無學,時方有此盡智、無生智,故果時有也。緣果起者,既已成無學,於時因盡是有餘涅槃,果盡是無餘涅槃,於時緣我三界果亡是無生智,此即緣果起也。是故有緣得而證即是果時有,緣證即是緣果起也。」

「時有何故不為車體?」解言:「本體緣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滅智不然,故不為體。」

問者復言:「若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者,亦所並言緣我,滅智是我有也。」解釋者言:「此滅諦智有二義,故不為車體。一者緣他滅,即是緣天下滅諦;二者功用智,即是見滅諦時能斷結使,未必皆是緣果起。今盡智對成二義,唯緣在於我,不緣於他,無學時有,非功能用智也。」

問者言:「若盡無生為車體者,今得羅漢時,義主常言於時已證得無生智,然羅漢報身是三界內法,若爾即是三界證此二智,是則二智即是三界內法,云何言三車在門外耶?」解釋者言:「證二智時實如來旨,不得稱此二智是三界內法。何以知然?此二智起時必緣境而生,緣三界因盡,即是出三界外;心照三界果亡,亦是出三界外意,是故緣境界義別,故知非是三界內法也。」

問言:「界內界外相貌云何?而當高下為異、隔礙作談論。」解釋者言:「夫內外分流未必縱談勝負、橫語優劣,直是果報隔絕,稱之內外也。」

問者又言:「若使得羅漢之日於時已證二無為者,是則盡、無生智即非車體。何以知然?車本運載行人到於涅槃,於時既已證得二涅槃,故知二智無車之功也。」解釋又言:「但得羅漢時已得二種涅槃,但入無餘時此義旨顯。何以知之?祇入無餘涅槃之時,於時因盡義顯、果盡義彰,是故二智之功運入義顯。若不爾者,云何得有果乘之義耶?」

覈明索車義第三有七問答,索以求取為義,車以運載為能,今言所索是車,故言索車。昔日斷正結盡時出三界外得無為涅槃,既隨佛教修行斷結,正結既盡成無學果。然羅漢、辟支有三明之智,用天眼之智誡觀未來猶有生死,自覺死後不得便入涅槃。佛昔勸導但修行斷三界煩惱,盡時得無生智得入無餘涅槃,正言照生因盡是盡智具足,照我生果亡是無生智具足。而今日覺生因未盡,盡智未具;尚有生果,無生智未具。如來言斷正使得盡智、無生智具足,是何處耶?此即是索義。於時即有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若以理惑教則有索義,若以教惑理則無索義。今現見生死未盡,云何得入涅槃?生死既未盡,佛教何故言斷正使盡得入涅槃?今二智究竟是何處耶?此即以理惑教有索義也。然佛是至人,誠言無二,既說斷正結盡得入涅槃,佛語不虛,云何不信?如今所見生死,何必是生死耶?便言我生已盡,所作已辦,自言二智究竟得入無餘,此則以教惑理無索義也。今明索義正取以理惑教,不取以教惑理,是故三無學人並以理惑教皆有索義。昔見道諦思惟是生死因義,兩宗餘習非生死因,義同無記,此就教為論,非是理談。

問:「三無學人以理惑教有索義者,所索之車並應一種。」解言:「實如來旨。正言佛說一解脫義,解脫齊故三車亦等。」

問者復言:「若說解脫義齊、三車等者,不應有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解者言:「因斷三界正使盡同得盡智,亦同照三界果亡得無生智,是故三無學人二智一種,亦斷三界子果兩縛,故解脫義齊也。所以有此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者,聲聞止斷正使別相枝條,能荷負最劣,取譬羊車;緣覺侵斷小習,知見少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淨盡,知見圓明運用最勝,取譬牛車。負重致遠橫語知見有勝負之殊,是故有三優劣。」

問者言:「若習非正結,何故斷使亡耶?」解釋者言:「為妨習知見,是故斷之也。」

問者復言:「若爾,便應習氣盡處製盡無生智。」解釋者言:「本斷三界因果盡處製此二智,今習氣非三界之因,云何習氣盡處制二智耶?」

問言:「若不習氣盡處制二智者,何故斷此習耶?」解言:「猶如前釋為欲廣集知見,何開為二智耶?」

問者又言:「知見即是盡智、無生智,然盡智、無生智祇是知見,何故避盡、無生名道知見耶?」解釋復言:「夫知見名同、知見意異,盡智、無生智成無學時具此二智,其有二義具如前說。問者所論是成無學後,為欲廣習知見得此知見,必須斷習得,是故智成功用。云何與盡智、無生智同?」

問者言:「若阿羅漢猶有生死不得入涅槃者,是則無學行人皆不得入無餘涅槃,不應言羅漢心得自在。」解釋言:「從來判此有理有教,若覈實理何曾入無餘;神明不可斷滅,就教為論得入涅槃。昔教不言三界外更有生死,是故以教惑理得入涅槃,即是羅漢心得自在義也。」

明有索無索第四(有一問答),七種學人皆無索車之義,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無學皆有索義也。長者本道三車在門外,但出門外三車相與,今七種學人猶在門內,云何就門內索車?若使出門外覓車不得,可就父求索,斷三界因果未盡,云何已索盡、無生智?但三無學人以出三界外,於時以理惑教,故有索義也。

問者言:「若無車故索,亦應無城可入,既有城可入,亦應有車可乘也。」解釋者言:「若以理惑教無車故索,若執教惑理則有城可入。是則城據逈處可以化作,車在門外可以闇說也。」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此下是第八長者賜大車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明如來為三乘人說《法華》。今就此譬中自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從「其車高廣」下,即廣釋上兩章門。兩章門者,初言「各賜諸子等」,此一句先開長者心平等章門,內合明如來今日平等為三乘人說大乘經,令同得圓極妙果也。次言「一大車」,此三字即是第二所賜物章門,同用圓極妙果與爾時眾也。「其車高廣」此下是第二,即廣釋上兩章門。今先廣釋後所賜物章門,第二從「而作是念」下,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又此廣釋兩章門中各有二階。今且明廣大車門中有二者:第一先廣敘大車之相,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也。今言「其車高廣」者,此即對於昔日止斷三界正使盡處得盡、無生智為果,然此果狹而復短。今日明三乘行人皆成菩薩受記得佛,然此佛果超出五百由旬之外,即是高義;又傍攝其諸功德智慧,即是廣也;是德悉圓,故言「眾寶莊校」也。「週遍總持」,即譬周匝欄楯也。如來四辯之中的明辭辯,留梵妙響化給四生,故言「四面懸鈴」也。「軒蓋」最高而能覆下,譬佛果眾德之中大慈大悲,此二德高勝而能覆育眾生與樂之恩、拔苦之術也。又有種種功德莊嚴此慈悲,故云「珍奇雜寶而嚴飾之」也。四弘誓如寶繩交珞,若不交珞者容有退壞,內合明聖人雖復有大慈大悲,若無四弘誓任持此慈悲,可有退失之義也。未解者令解,未度者令度,此兩誓則持大悲拔苦也。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兩誓則持大慈與樂也。「垂諸華瓔」者,為招集觀者,無異四攝攝化眾生也。「重敷婉筵」者,即氈蓐之流也。然是車中之物,即譬佛果備諸禪定也。「丹枕」者,此是色中之發者也,譬蘇定發生無相功德也。標心極果修習,故言「駕」。真無漏如白牛能斷無明黑闇,故言「白」也。會二諦之理是真實之法,故言「膚充」也。即體明說淨無諸塵染,故言「色潔」也。又能斷除無明巨患,故言「有大筋力」也。心會二諦之理路,故言「行步平正」也。斷除生死之苦,速到涅槃之樂,故言「其疾如風」也。又言信首以上諸受學弟子,故言「又多僕從」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即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正言財寶無窮七珍皆具,明知如來蘊內德在懷如充,又有化他之德盈外如溢也。「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以下,是第二,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今此廣中亦有兩階者:第一正廣心平等,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釋心平等之意也。

問者言:「此佛果自是一切眾生當來妙果,云何言如來用此佛果與眾生耶?」解言:「此實是眾生佛果,然要須外緣,若無如來為說行因到果方法者,是則眾生不能離此生死遠至涅槃。若不爾者,云何經中有授記之義耶?」

「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義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此下,是第十不虛妄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下半行偈,明不虛妄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三段:第一如來先作不虛譬問舍利弗,第二明舍利弗仰答如來明不虛妄,第三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虛妄也。今明長者昔日本許諸子三種小車令出門外,今平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就情論事為有虛妄為無虛妄耶?內合昔日令眾生修行斷三界煩惱,許與眾生三界外盡智、無生智,今日遂為眾生平等受記同得佛果,如此化方為是虛妄為非虛妄?「舍利弗言」此下,是第二舍利弗仰答佛明不虛妄。今就此答中自有兩段:第一言「不也世尊」,此先總明長者不虛妄也。第二明不虛妄。就此第二中自有三:第一明以重奪輕不虛,第二別明稱本心不虛,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虛妄也。就第一中自有三:初「若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一句,正明以重奪輕不虛。第二「何以故,若全身命」下釋,夫人所重莫過身命,餘外財寶事成賖遠,而此長者慈悲令諸子免焚灼之苦,全身與命即已是不虛之重,況復財寶輕物而當相準。內合為義者,化佛若不方便接化眾生,或能廣起煩惱、斷滅大乘善根,只由如來方便誘化,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不絕,所重慧命得全,況復輕微小果也。第三「況複方便於彼火宅中而拔濟之」者,總結不虛。欲明如來設小乘教作根本,為欲與我等大乘因果,今日既同得大乘之解,此則稱如來出世大意,云何虛也?「世尊,若是長者」此下是第二,明稱本心故不虛,亦有三階:初「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下一句,正明稱本心故不虛。第二「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下,釋明方便度眾生,本不欲與小故。第三「以是因緣」下,總結也。從「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是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虛。所言過本望者,故如昔日許施甲人木桉,此人後來遂惠玉桉,然昔許惠木今忽得玉,今昔相違實是虛妄,無奈今日重寶奪昔輕貨,貪寶情重不許相違;昔日本許惠三界外盡、無生智,今既出三界仍為受記得佛一切種智,豈非過本所望也。「佛告舍利弗」此下,是第三明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虛也。

「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正譬說,長行中本有兩段:第一開譬竟,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是合譬段也。但上開譬之中本有十譬,今此合譬中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長者歡喜、略不合第七諸子索車、略不合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所以爾者,子既出難,父焉得不喜?是故合第五義兼第六,又合第八義兼第九。長者既賜大車,諸子焉得不喜?故知合第八義兼第九也。所以不合第七譬者,此義於今日不要。何以知然?第七是諸子索車,所索之果是昔方便之教,乃更成迷惑之失,云何為要?是故略不合也。今合此七譬而文成六段。何以故然?正由第五第八兩譬併作一段合之,是故成六段也。今先合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但上譬中本有六義,今此中唯正合第一正明宅主義,兼合餘五義也。但上正明宅主義中有三段:一者明長者名位處,二者正長者,三者嘆長者之德。今言如來亦復如是,此先合第二出長者言「有大長者」句也。「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此一句,即追合第一明長者名位處,上言國邑聚落三種,今此一句得總合也。含靈有識亦是世間,十方世界亦是世間,的論娑婆一化之處,亦是世間也。「於諸怖畏」此下,即合第三嘆長者之德。上開譬中本有三:一者明有內德,二者明有外德,三者明有眷屬。今者但合第一第二,略不合第三有眷屬也。「於諸怖畏」以下,是第一合如來內德,第二從「大慈大悲」下竟「三菩提」二合如來外化之德。又此二中各有二階。內德中有二階者,初嘆如來斷功德備,怖畏等是果,無明闇蔽等為因,子果既除是故斷功德備也。第二從「而悉成就」下竟「智慧波羅蜜」,此明嘆智慧德圓也。「大慈大悲」此下,第二合如來外化之德,此中有二者:第一明本,第二明跡也。今言大慈此正明外化本。就中有二:大慈大悲是章門,後兩句即釋之也。「常無懈倦」即釋大悲也。「恆求利益一切眾生」,此即釋大慈。是則悲欲拔苦言「常無懈倦」,慈欲與樂則言「恆求利益」也。「而生三界」此下,是第二正明垂跡,初「眾生三界」下訖「三毒之火」,先談大悲之跡拔苦,次「教化令得菩提」,此即語大慈之跡與樂也。義兼餘五義者,言「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此即是第三火宅義也。又言「為度眾生」此即兼合得第四五百人及第六三十子也。又言「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火」,此即兼合第五宅中之火也。又言「教化令得三菩提」,此即是第三一門也。故言雖正合長者,復得義兼餘五,是故亦義皆盡。

法華經疏卷第四

 

上篇:妙法蓮華經義記

下篇:妙法蓮華經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序 釋道安撰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咸宗以成...

虛堂和尚語錄

虛堂和尚語錄卷第一 嘉興府興聖禪寺虛堂和尚語錄 參學...

【註音版】大品善生經

大品善生經...

佛說九色鹿經

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昔者,菩薩...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無上依經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佛教詞典】六忍

相應於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即:(一)信忍,別教菩薩於...

【佛教詞典】攝婆塞經

(經名)說優婆塞能持五戒及念三寶,則得證果。攝於中...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

《善生經》中的夫婦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

衣食之中無道心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

廣行財佈施才能賺取財富

1、勤勞不一定能致富。 我們經常見聞勤勞可以致富的宣...

破了本參,還有沒有妄想

未開悟的人,舉心、動念就是妄想;開悟以後,舉心、動...

為什麼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們常會講到過去七佛。這七尊佛是指現在賢劫已經出現...

愛的眼睛都能看到

2009年11月最後一個週末,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莫克小...

安了一個「我」,修行統統卡住了

明心見性的人,他們的心境是什麼?古來大德有幾種形容...

把心帶回家

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

如何對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問題,感到很苦惱。有些...

邪淫邪欲,會障你家室的平安

【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

宏海法師:清明節放生開示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 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

【視頻】《地藏經》法鼓山念誦

《地藏經》法鼓山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台語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台語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