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義疏卷第七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授記品第六
此品中為四人授當果之記,仍為品目也。若談受記則義在菩薩,若語授記則義關如來,是則受是取義,授是與義也。但記有二種,一者能記,二者所記。能記即是如來言教正是記體,所記即是菩薩未來佛果及國土名號,亦名為記,此是從他得名也。但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為四段,今此下一品是第四段為中根人授記。前又解言:四段中例開為兩,今就此授記中有二者,第一正為此四大弟子授記,第二品末一偈即復許為下根之徒說同歸之義也。
正授記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為大迦葉授記,第二即更為三聲聞授記,第三通為五百弟子授記也。
「爾時大目徤連」此下第二更為三聲聞授記。正由已請,是故別為一段。就中自二,第一目連等三聲聞請記,第二如來為三人各授記,即作三階也。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為五百弟子授記。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許為下根人說也。
化城喻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廣說開三顯一中自有三段,即化三根人為三段。自此下竟學無學人記品有三品經,是第三明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應有四段,以義相從只有三義,正有宿世因緣說有授記,有領解、無有述成。雖有三義只有二段。何以知之?領解入授記中文句既渾直分為二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緣說化下根人,第二餘二品為下根人授記。大意正言,我昔日已曾於大通智勝佛所於時在十六王子數,已為汝覆講說《法華》,今者復為汝說,云何三聞不解?是故下經文言「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但下根執之,徒聞此往因緣相與解悟。就此品中大判為兩段,第一從長行初盡偈,先明佛智能見往古久遠之事;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下長行初盡偈,正明宿世因緣說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重,皆有長行與偈為二重。今就前長行明佛智能見古往久遠之事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敘出往之事,即是大通智勝佛。第二從「諸比丘彼佛滅度以來」以下,用三千大千世界作墨,為往古久遠作譬也。第三言「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正明如來能見久遠之事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上長行中有三,今此七行偈亦分為三:初一偈頌第一也。第二「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以下有四行,頌上第二久遠之譬也。第三「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以下有兩行偈,頌上第三正明如來智能見往事。
「佛告諸比丘」自此下訖品,是第二正明宿世因緣說,亦有兩重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之中自有二階:第一從此下竟「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先明昔日結緣之因由也。第二從「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以下竟長行,正明結緣。又就此兩階之中各自有二。結緣之因由中有二者,第一從此以下竟「十方諸梵請轉法輪」以來,先明昔日結緣之遠由。第二從「大通佛受諸梵王請」竟「入禪定」以來,明昔日結緣之近由。又就結緣之因由,兩階之中各有四階。今就第一結緣遠由有四階者,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第二明十六王子請轉法輪,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得佛之後神通感動之相,第四明十方諸梵請轉法輪。又就此四別之中各自有三異。第一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中有三異者,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行道佛道難得之相;第二從「爾時忉利諸天」以下,此明大通智勝佛未得佛中間,諸天常設供養;第三從「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以下,此正明大通智勝佛得佛道,此三異合是遠緣。四階之中第一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也。
「其佛未出家時」此下是第二,十六王子請轉法輪。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王子為請故來至佛所;第二「到已頭面禮足」以下,明既至佛所設三業供養;第三「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以下,正明王子請佛說法。此三重合是遠因,由中第二階明王子請佛說法也。
「佛告諸比丘」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得佛之後神通感動之相。就中亦有三重:第一明佛神通動地;第二從「其國中間幽冥之處」下,明光明普照之相;第三「又其國界」下,明佛光、動二相至處遠至天宮也。
「爾時東方」此下是第四,明十方諸梵請佛轉法輪。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明東方、東南方二方諸梵請轉小乘法輪;第二從南方乃至下方有七方諸梵請佛轉大乘法輪;第三明上方一方諸梵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就第一明東方、東南方諸梵請中有二:第一先明東方諸梵請,第二東南方諸梵請也。但就一方諸梵中凡有七義:第一先明彼佛光明照相與驚怪;第二明共議此光明所以;第三明諸梵眾中有聰明者,仍大判光明之意;第四明諸梵等尋光至佛所;第五明諸梵既至佛所,故三業致敬;第六正明請佛轉法輪;第七明大通智勝佛默然為許之。東南方諸梵七義亦爾。「又諸比丘南方」此下是第二,明七方諸梵請轉大乘法輪,亦有二,第一先具明南方諸梵七義;第二西南方以下總據六方,帖同南方也。「爾時上方」此下是第三,明上方諸梵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唯有六義,闕無第七如來默然許之。何以故?爾時已亦請竟,佛仍受請說法,是故無有默然許之。但第六請說法中兩偈,前偈請小乘,後偈請大乘法輪也。此四階之中各有三重,合是結緣之遠由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此下是第二明昔日結緣之近由。就中亦有四階: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受諸梵請二乘轉法輪;第二明十六王子於時請佛說《法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第四明大通智勝佛說《法華》之後,仍入禪定避坐作覆講之由,若不入禪定那得覆講。又就此四階之中各有三重。第一受十方諸梵請說二乘法輪中有三重者,第一一往受請;第二「即時三轉」下列出二乘法輪之相;第三從「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此下時眾有感悟之相也。就第二列出二乘法輪中,初出四諦,後出十二因緣,此二法輪各有二列四諦;二者初總明三轉十二行,所謂示勸證也。第二「所謂是苦」以下別出四諦也。第二列十二因緣二者,初「及廣說十二因緣」下明順說,第二「無明滅故」下明逆說也。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於時請佛說《法華》,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十六王子為請故出家;第二從「俱白佛言」下正請佛說《法華》;第三言「爾時轉輪聖王」下,明王眷屬亦出家也。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第二從「說此經已」下,明時眾有感悟不同;第三重言「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明於時說法說法經劫數也。
「說此經已」此下是近因由中第四階,明如來於時既說《法華》竟仍入定,只緣佛入定王子覆講,亦有三重者,第一言「說此經已即入靜室」,此先明入定之相;第二言「住於禪定」,此正明在定;第三言「八萬四千劫」,此明佛在定時經劫數。從品初來至此,是長行中第一先明昔日結緣之因由竟。
「是時十六菩薩知佛入室」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正明結緣。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是法說,第二是譬說。就第一法說中自有三階:第一正明昔日結緣,仍道第三今日相值說《法華》;第二明結緣之後,今日相值之前,結括釋迦如來始終教化大意。又就此三階之中各自有四重。第一正明昔日結緣中有四者:第一「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先明王子得覆講之意,只由大通智勝佛入室經八萬四千劫,於時法座不可令空故;故第二從「各昇法座」以下正明覆講;第三「一一皆度」以下明昔日覆講時聽眾受悟多少;第四明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從禪定出,讚歎王子也。
「佛告諸比丘」下,第二結括始終教化大意,亦有四者,第一從「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華經」以下,正明昔日結緣之後、今日相值前中間常相值遇;第二「諸比丘我今語汝」以下,明昔日覆講十六王子已現成種覺;第三從「爾時所化」下會通古今;第四從「我滅度後」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來世中會得相值,此則明一日結緣歷劫不朽之義。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此下是第三階明今日相值。就此中亦應有四重,文只有三,略無第三重,亦可是傳者誤。雖無,今日義出。何以知之?下譬中有故在。今玄出四重者:第一從「諸比丘」竟「深入禪定」,先明眾生大乘機發;第二為說《法華》;第三明以大乘擬宜不得,此即是今義出者;第四為說小乘。今先明大乘機發,言「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者,如來說《法華》時去《涅槃》經教不賒,大乘機發仍說《法華》,故言涅槃時到。又解言:正大乘機發時如來三乘化功將斷,故言涅槃時到。「眾又清淨」者,正明大乘機發。若使昔日五濁障大乘機者,則不清淨,大乘機發五濁不復為障是名清淨。「信解堅固」者,昔亦有信不成,使今日大乘機發有大乘之信。今日大乘機發則有大乘之解,解則慧,有信有慧有定相資之力,是故大乘機發。「了達空法」者,明昔日無相之法,故言了達空法也。「便集諸菩薩」此下是第二正說大乘,即是說《法華》,便集諸菩薩者,即是爾時世尊四眾團繞之義。「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者,即是開方便門。「唯一佛乘得滅」者,即是示真實相也。此下應有第三用大乘擬宜化眾生不得,今者玄出應下譬有,下即作懈退譬作本也。「比丘當知如來方便之力」,此下是第四,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就此第四用小乘化得眾生中自有四文:第一言「如來方便之力深入眾生之性」,先明三乘擬宜。第二言「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此明如來見小乘機。「為是等故說於涅槃」此是第三正為眾生說三乘教。第四言「是人若聞則便信受」,此明三乘人受行。
問者言:「火宅中明大乘化不得,然後三乘化得,爾後大乘機發,機發之時為說大乘。今者何故無大乘機為說大經,然後大乘化不得、小乘化得耶?」解釋者言:「此意為古今因緣相對故爾。我昔日是十六王子時已知汝有大乘機,即為覆講說大乘;汝於時已得大乘解為因緣,今日大乘機發,時我即為說大乘經,汝不可不信也。火宅中作次第者,如來出世之始,本欲為說大乘經,但於時無有大乘機,我用大乘擬宜化既不得,不可令此眾生永淪長苦,是故如來用三乘教化取眾生,後大乘機發時方說大乘經也。」
下譬說中還依本次第,大乘化不得,三乘化得,然後大乘機發為說大乘。今者就上法說三段各有四階,若取、若捨、若合、若離,持作五種法說,上則擬窮子火宅方便品,下則為五種譬作本。五種譬者,一將導譬、二懈退譬、三設化城譬、四知止息譬、五將至寶所譬也。法說三段中第二結括釋迦如來始終教化大意有四階,今皆捨而不取,第三今日相值中有四階,今者皆取。第一正明昔日結因緣中有四階,有取有捨,不取第一階明得覆講之意,亦不取第四階大通智勝佛從禪定起讚歎王子也。唯取第二言「各昇法座」正覆講。又取第三階言「一一皆度」。於時聽覆講得利益深廣者。何以知然?覆講之主即是道師義,於時得利益深廣即是所將人眾義,故合此二階以為一段。上即擬窮子領解中第一父子相失段,遠擬火宅中第一宅主總譬,亦遠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明釋迦帖同諸佛作化主同化五濁眾生,下為第一將導譬作本也。第三明今日相值中有四階皆取者,第一言「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下明大乘機,上則擬窮子領解九譬中第七父見子志大譬,亦遠擬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時眾大乘機發,下則為第四知止息譬作本。第二「便集諸菩薩為說是經」,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八付家業譬,亦遠擬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八言「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即是說《法華》,下則第五為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作本。第三言用「大乘化不得互出」者,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三喚子不得譬,亦遠擬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場」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義,下則為第三懈退譬作本。第四言「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明以三乘化得眾生,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四喚子得譬及第五教作人譬,亦遠擬火宅中第四長者用三車救子得義,亦遠擬〈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佛用三乘化眾生之義,下則為第三設化城譬作本也。是則擬上法說與譬說十段中,唯擬第一第三第四及第五第八五段義,不擬餘五段義也。
「譬如五百由旬」自此下是第二譬說。此譬說中亦有三段,第一開譬,第二合譬,第三舉外譬帖結也。就開譬中自有五譬,即譬上五種法說本,第一明將導譬,第二懈退譬,第三設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第五將至寶所譬也。
第一將導譬者,此為上正明昔日結緣中兩階作譬,與火宅第一宅主總譬相應。上火宅中本有六義,今此譬中以義相從可有四義,略無一門及五百人也。「譬如五百由旬」者,是則依俙似火宅義,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無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斷三界餘習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剛心所斷無明住地煩惱如五百也。「嶮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是則宅中有火義,是皆生死之地,故言嶮難惡道。現見生死之中眾生餘蘊不可秖無,今何故言無人?解釋者言:「所以言無人者,但生死之中逆流去者蓋不足言,非不有一兩人能逆流者,此不可言以字詺,故言無人也。」「若有多眾」以下此即是三十子義,即譬上第三階言「一一皆度」下,明聽眾得利益者。「有一導師」此是長者義,即譬上第二覆講之主,知眾生聞法得解折伏煩惱即是知通義,既失正解更起煩惱即是塞義,於時令眾勿沒生死遠求佛果,即是將導眾人欲過此難也。
「所將人眾」此下是第二懈退譬,即譬上今日相值中第三互出者大乘擬宜無大乘機。若言中路者五百之中正應斷非想一半煩惱,然理實無此。夫論退有兩種:一者已涉半路方復退還,二者結契已定方生悔心。今者據後談義正明於時時眾發意欲超越五百由旬,渡兩種生死之意,仍失正解無求佛之心,即是退義也。此下皆是理中作語也。就中有二,初一句正明退,第二「而白導師言」以下釋三種因緣故退:一疲極,二怖畏,三路遠。「導師多諸方便」此下是第三設化城譬,即譬上「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因三乘化得眾生。上譬本中有四,今亦譬上四也。第一先明導師用化城擬宜,第二明導師見時人有樂化城之志,第三為設化城,第四明疲極之眾即入化城也。今言導師多諸方便,此即是上第一用三乘擬宜之義也。「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下是第二見有樂化城之意,則是上見小乘機之義也。「云何捨大珍寶」此是無大機而欲退,即是有小乘機之意也。
「作是念已」此下是第三正為設化城,此中自有兩段,第一先思惟作化城,此是譬本所無說,盡智無生智此二智本出三界外,即是過三百由旬之義也。「告眾人言」此下是第二正為設化城,此中有四句,出上譬本,是廣則與火宅中相類也。初言「汝等勿怖,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即是保與不虛,下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句也。「莫得退還」此是第二,即是勤精進句,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今此大城」此下是第三,即是示三乘處,上言「如此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句也。「若入是城」中此下是第四,即是上讚歎三乘,上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也。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句」也。是時「疲極之眾」此下是第四疲極之眾入化城,即是上諸人受行,此中自有四義,於上譬本則廣只與窮子及火宅中相應。初則是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義,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是也。次則明內凡夫修行即是「互相推排」句,從「我等今者」下是也。次則明入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義,從「於是眾人前」此五字是也。次明得無學果即是諍出之義,從「入化城」下是也。自然因盡即是「生已度想」也,自然果亡即是「生安穩想」也。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此下是第四知止息譬,譬上大乘機發,言「諸比丘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下,是亦遠是〈方便品〉中「我見佛子等」大乘機發之義也。
「即滅化城」此下是第五明將至寶所譬,上便集諸菩薩為說大乘《法華》,此中言「寶處在近」即是顯實之義,即是上「唯一佛乘得滅度耳」,亦遠是〈方便品〉中但說無上道義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即是上法說中「世間無有二乘」句明開權之義,亦遠是〈方便品〉中「正直捨方便」句也。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段,此中亦具合上五譬,但隱沒兼復闕略也。上第一譬中有四義,今此中正合導師一義,復得兼合三義。「導師」者即是合上導師也。「生死煩惱」即合上怖畏之處也。「險難長遠」即合上五百由旬火宅也。又言「應去應度」即是合上若有多眾三十子義也。「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此下合上第二懈退譬也。「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此下合第三設化城譬,先合第二無大有小,次合第一擬宜,次合第三設化城,此中唯合「若入是城」句也。若眾生住於二地,此一句上則合第四受行中「生已渡想」等二句,「為二地」下則合第四知止息譬,正由得盡、無生二智,故則大乘機發也。「如來爾時」此下即合上第五滅化城將至寶所譬,具合開權顯實句,先合顯實,「但是如來方便」下合開權也。
「如彼導師」此下是大段第三舉外譬帖合,唯帖四譬,略不帖第二,今言「如彼導師」即帖合第一,「為止息故」下即帖合第三也,「既知止息已」此即帖合第四也,「而告之言」此下即帖合第五也。
「而說偈言」此有四十九行半偈,是第二重頌也。上長行本有二:一者結緣之因由,二者正結緣也。今四十九行半亦分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頌上因也;第二「是諸沙彌等知佛禪未出」下有二十七行,頌上正結緣也。
但上結緣之因由中本有近遠兩由,今二十二行半亦分為二種:十二行頌遠由,第二「無量慧世尊」以下有十行半頌近由也。前遠由中本有四段: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王子請說法,第三明得佛後感動之相,第四明諸梵請說法。今十二行亦頌此,四行頌第一,次第有「彼佛十六子」有兩行半頌第二,次「為覺悟群生」有半行頌第三,次有「東方諸世界」有五行頌第四也。但上第一中本有三,今四行中初一行即頌第一「佛道難得」也。次「諸天神龍王」下兩行即頌第二「諸天供養」也。次「過十小劫已」下一行頌第三「正得佛道」也。「彼佛十六子」此下有兩行半,頌第二王子請說法。上本有三,初有一行頌上第一為請故來至佛所也。次「頭面禮佛足」一句頌上第二致敬也。次「而請轉法輪」下有一行一句即頌上第三正請也。「為覺悟群生」此下半行頌上第三明感動之相。上本有三,今此半行唯頌第一地動,不頌第二放光及第三二相至處也。「東方諸世界」此下五行頌上第四,十方諸梵請轉法輪。上本有三段:第一東方東南方二諸梵請轉小乘法輪,第二南方乃至下方七方諸梵請轉大乘法輪,第三上方一方諸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今此五行通頌上三段,文句渾雜不可分也。
「無量慧世尊」此下十行半頌上第二近因由。上亦有四段:第一受請說二乘法,第二王子請說大乘法,第三為說《法華》,第四入定。今此十六行半中,初五行頌第一,次有兩行頌第二,次有兩行半頌第三,次有一行頌第四。但上四段各有三,今五行頌第一,上第一中有三段,今初半行頌第一受請也。「為宣種種法」下一行半頌第二轉法輪之相也。次「宣暢是法時」下三行頌第三感悟也。「時十六王子」此下兩行頌第二王子請,上有三,今初半行頌第一為請故出家也。後一行半頌第二正請,略不頌第三眷屬出家也。「佛知童子心」此下兩行半頌第三受請說《法華》,上有三段,今唯頌第一,而有兩行半者,先有四行明如來先說三乘法。上言大通智勝受請之後,過二萬乃說《法華》,是則未說《法華》之前,應先說三乘次說是《法華經》,「如恆河沙偈」此半行正頌上第一受請說《法華》也。「彼佛說經已」此下一行頌第四入定,本有三,今「彼佛說經已靜室」此七字頌第一,「入禪定一心一處坐」此七字頌第二,「八萬四千劫」五字頌第三也。
「是諸沙彌等」此下有二十七行頌上第二正結緣。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今二十七行中初有八行頌第一法說,次「譬如險惡道」下有十九行頌第二譬說也。上法說中本有三:第一明昔日結緣,第二明結括釋迦始終教化大意,第三明今日相值。今八行中初三行頌第一昔日結緣,次有四行頌第二結括大意,次一行頌第三今日相值也。但上第一昔日結緣中本有四,今前三行之中初半行頌第一階得覆述之意,次「為無量億眾」下一行半頌第二正結緣,次「一一沙彌等」下有一行頌第三感悟不同,不頌第四大通智勝佛嘆王子所說也。「彼佛滅度後」此下四行頌第二結括大意。上有四段,初一行頌第一常相值也。次「是十六沙彌」一行頌第二,十六王子已成佛也。次「爾時聞法者」一行超頌第四未來復得相值也。次「我在十六數」下一行追頌第三會通古今也。次「以是本因緣」此一行頌第三今日相值。上本有四段,第一明大乘機發,第二明說《法華》,第三義出以大乘擬宜不得,第四明以小乘化得也。今唯頌第二便集諸菩薩明說《法華》也。
「譬如險惡道」此下十九行頌譬說也。上本有三段,今此亦有三,初有十一行半頌開譬,次「我亦復如是」下有六行半頌合譬,次「諸佛之導師」下一行頌外譬帖合結也。上開譬中有五,今十一行半亦分為五,第一三行頌第一,「眾人皆疲倦」一行頌第二,次「導師作是念」下五行頌第三。次「導師知息已」一句頌第四,次「集眾而告言」下兩行一句頌第五。第一譬有四義,今雖具足頌,四義不次第,第一行頌第二怖畏處,次半頌第三若有多眾也。次半行追頌第一五百由旬也。次一行即頌第四導師也。「眾人皆疲倦」此一行頌懈退譬也。本有二:初正明退,第二釋退意。今者亦有二:初一句頌第一,次三句頌第二也。「導師作是念」此下五行頌設化城譬,上有四,今不頌第一也。初一行仍頌第二也,次三行頌第三也,次一行頌第四也。上第三段中本有二:第一思惟作化城,第二正設化城。今三行中兩行頌第一,次一行頌第二也。「導師知息已」此一句頌第四譬,「集眾而告言」此下兩行一句頌第五譬也。「我亦復如是」此下六行半頌合譬,初半行頌合第一也,次一行頌合第二也,次一行頌合第三也,次半行頌合第四也,次三行半頌合第五譬也。「諸佛之導師」此下一行是第三頌帖合結,此中舉內合帖結,初一句即帖合第一導師,次一句即帖合化城,次一句即帖合止息也。次一句即帖合至寶所也。唯不合懈退也。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化下根人有三品經,即分為兩段,第一上段〈化城〉一品正明宿世因緣化下根人,自此下有兩品,是第二,為下根人授記。此下根人所以不先領解者,解在人後不敢自定,是故如來知其得解仍為授記,但自授記中自含有領解之義。此品亦有富樓那授記,有千二百人授記,亦有五百人授記,亦有總為諸聲聞授記。何故記上題五百弟子?解釋者言:「五百人得授記,名號、眷屬多少悉皆是同,復能領解,餘者不爾,是故言五百弟子授記品也。」
此下兩品即為二段,前品明無學人授記,第二品明學無學人授記。
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富樓那蒙授記之事,第二明諸聲聞人蒙授記之事。就富樓那事中自有二:第一先明經家敘富樓那得解之相,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以下正明如來述記富樓那。又就經家敘富樓那得解中有二:第一敘其得解所由,第二正敘其得解之相。
第一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所由中有四階:一者敘解上法說開三顯一,第二言「又聞授諸大弟子記」,此明解上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三言「復聞宿世因緣之事」親自解上〈化城〉中宿世因緣之說,第四言「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敘其聞上〈化城品〉初明如來有神通道眼能見久遠之事也。
「得未曾有」此下是第二正敘其得解之相,亦有四階:第一先敘得解故內心歡喜;第二從「即從座起」以下,經家敘得解故外形恭敬;第三從「而作是念」以下,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故念佛功德;第四言「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此明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故默感如來。「深心本願」者是十六王子時一切智願也。
「爾時佛告諸比丘」,此下是第二正明如來述記富樓那,自有二段,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記富樓那行因之相,第二「過無量阿僧祇劫」下記其得果也。第一記其行因相者,明富樓那於五佛所護持法藏即成五段,一者先明於釋迦所護持法藏。富樓那於時現在眾中何故言汝見不?佛意隻言汝等但見其形不見其行,故言見不也;第二言「汝等勿謂」以下明富樓那於過去九十億佛所能護持法藏,此中意皆發跡也;第三言「於諸七佛所護持法藏」;第四言「於賢劫中諸佛所護持法藏」;第五言「於未來無量諸佛所護持法藏」,如此流例皆是行因之義也。「過無量阿僧祇劫」此下是第二記其得果也。
「而說偈言」下第二正明佛記富樓那,中自有二,長行與偈。今是第二偈頌,凡有二十一行半偈,解有二種,一解雲分為二,初有十四行頌第一記其行因;後有七行半頌第二記得果也。復有一解分為三段,第一先有七行偈不頌上長行,義出汎明諸菩薩示現作聲聞影響如來;第二有七行頌上長行中第一行因;第三有七行半頌長行中第二記其得果。
「今此富樓那」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頌上第一述其行因,但上因之中本有於五佛所護持法藏,今此七行唯得頌二佛所護持法藏。初有五行頌上第二於過去九十億佛所護持法藏,「未來亦供養」此下兩行頌上第五未來諸佛所護持法藏也。
「供養諸如來」此下有七行半,是偈中之第三,頌上長行中第二正記富樓那得果。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此下品中第二明諸聲聞授記事。就此中自有二段:第一為諸聲聞授記;第二「爾時五百羅漢於佛前」以下明得記人領解也。就正授記中自有二:第一別為授記,第二一行半偈總為諸聲聞授記。就第一別授記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兩。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先為千二百人授記,第二「其五百阿羅漢」以下為五百人授記也。就初段中有二:一者是千二百人請記,二者「言佛知此等」下正記千二百人。就請記中有二:一者經家敘,第二正明請記。但千二百人中正舉憍陳如為端也。其五百羅漢是第二為五百羅漢授記。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九行半偈,初有六行偈頌千二百人得記。
「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下有三行半偈,頌五百人得記。
「迦葉汝已知」此一行半偈,是第二總為諸聲聞授記。雖是偈,由是長行類也。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者,明諸聲聞授記事中有二:一者正為諸聲聞授記,此下是第二明聲聞得授記者有五百人領解。就此領解中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略領解,第二廣領解。又就此廣略兩段之中各自有二。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說,第二「今乃知之如無智者」以下譬說也。第二廣領解亦有二者,即是開譬、合譬為兩段。就開譬中文取只有五譬,義取應有六,闕無第六,今者玄出。何以知之?下合譬中有偈頌中亦有故也。第一詺為系寶珠譬,第二不自覺知譬,第三行他國譬,第四相值譬,第五示寶珠譬,第六得珠歡喜譬,是則文中所無者。第一系寶珠譬者,此即領上化城中將導譬,亦遠領窮子中父子相失譬,亦領火宅中第一宅主總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釋迦同諸佛化眾生也。第二詺為不自覺知譬者,此即領上化城中懈退譬,亦領窮子中喚子不得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義也。第三名為行他國譬者,此則領上化城中為設化城譬,亦領窮子中喚子得譬亦教作人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亦遠領〈方便品〉「尋念過去佛」下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也。第四詺為相值譬者,此則領化城中知止息譬,遠領窮子中見子志大譬,火宅中見子免難譬,亦遠領〈方便品〉「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下明見眾生有大乘機。第五詺為示寶珠譬者,此領上化城中滅化城將至寶所譬,遠領窮子中付家業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賜諸子大車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說《法華經》。此中應有第六歡喜譬者,不領化城中則超領窮子火宅及〈方便品〉歡喜義也。但〈化城品〉中將導譬有四義,今此第一系寶珠亦有四義譬。「若有人者」則是下根人自譬,則是上譬說中「若有多眾」下明三十子義,「至親友家」即是上五百由旬及一宅也。「醉酒而臥」即是上怖畏之義,「是時親友」以下即是領導師義也。內合十六王子昔日覆講則是親友,於時聽眾即是有入於生死,覆講之處即家也。「醉酒而臥」者,煩惱自惛醉而臥。有人解言:「即來親友家言親友與其酒。」親友是十六王子,云何言子與眾生煩惱?諸佛聖人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故知入餘處飲酒來至親友家。下言「其家甚大富具設諸餚饍」,自有人一日恆設餅菓,只自無有酒也。「官事當行」者非是初行,內合於時十六王子覆講緣既盡更為餘方便法,故言官事行也。「寶珠系其衣裡」十六王子於時覆講為眾生說大乘,今於時眾生相與得解大乘,大乘之理最貴,故言無價。此大乘解可珍可重如寶,其理必圓如珠為因之義,不亡名為系,既是外凡不亡壞,故言衣裡也。「其人醉臥都不覺知」,此是第二不自覺知譬。此則領懈退譬,內合昔日十六王子既為說大乘得行大乘解,王子便往餘方,眾生遂失大乘解,自從失解來都不覺言我有大乘解,不知此則無大乘機也。「起已遊行」此下是第三行他國譬,內合眾生既無大乘根機唯有小機,從小乘教修行求因覓果。此則領上設化城譬,上譬中本有四重,一者用化城擬宜,二者有堪聞化城之機,三者正為設化城,此三階今者都不領,唯領第四諸人受行。上受行中自有四階,今者亦具領四階,一者言「起已遊行」此則領上「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聞法信受。二者言「到於他國」此則領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即是內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國。三者「為衣食故勤力」,此則領上於是眾人前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此則領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無學果,即「諍出火宅」義也。「於後親友會遇見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則領上知止息譬,言「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機發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是第五示寶珠譬,此則領化城中即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亦遠領火宅、〈方便品〉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貿易所須也。此下應有第六歡喜,文中闕者今且懸出,對下合譬也。
「佛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也。從此下竟「令發一切智心」以來,合上第一系珠譬。「為菩薩時即合親友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即合以無價寶珠系其衣裡也。「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此則合上第二不自覺知也。「既得阿羅漢道」此下合第三行他國譬。但上譬中本有四階,今唯合第四階言「若少所得便以為足」句也。「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此合上第四相值譬,上言會遇見之也。「今者世尊覺悟我等」此下,合第五示寶珠譬。「我今乃知實是菩薩」以下懸合第六歡喜,上所無者。
「而說偈言」此下十二行半,是第二,頌上長行。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略領解,二者廣領解。今十二行半偈亦分為二:初兩行半頌略領解,後十行頌廣領解也。上略領解中自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初兩行頌法說,半行頌譬說。「譬如貧窮人」此下十行偈,頌上第二廣領解。上廣領解中有開譬、合譬為兩段,今六行頌開譬,四行頌合譬。上開譬中有五,今六行中具頌六義,初一行三句頌第一譬,「時臥不覺知」此一句即頌第二譬,「是人既已起」此下兩偈頌第三行他國譬,「與珠之親友」半行頌第四相值譬,「苦切責之已半偈」頌第五示寶珠譬,「貧人見此珠」一行義,頌第六歡喜譬,上長行所無也。
「我等亦如是」此下四行頌合譬,略不頌合第四譬。初一偈頌合第一系寶珠譬;「我等無智故」半行,頌合第二譬;「得少涅槃分」半行,頌合第三譬;「今佛覺悟我」一偈,頌合第五譬;「我今從佛聞」一偈,頌合第六歡喜譬。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此品受記之中第二,為學無學人授記,仍為品目也。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請記,第二佛授記。就請記中自有二,第一阿難、羅睺羅二人請記,第二明二千人請授記。
「佛告阿難汝於來世」自此下第二正授記。就授記中亦有二:第一先為阿難羅睺羅受記,第二為二千人受記。就第一中自有二:初為阿難受記,第二為羅睺羅受記。就阿難受記中自有五階:第一正為受記,第二從「爾時會中有新發意」者,見阿難得記心生疑念;第三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下,明往因緣釋大眾疑念;第四「阿難面於佛前」此下明阿難因聞往昔因緣仍得宿命智;第五說偈讚嘆如來也。
「佛告羅睺羅」此下次為羅睺羅受記,自有長行與偈為二也。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人其意柔軟」,此是第二為二千學無學人受記。就此受記中自有二:第一正為受記,第二學無學人得受記已歡喜嘆佛。
法師品第十
此品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之德,故言法師品也。十二品經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有四段: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故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三段已竟自此以下有四品經,是第四名別流通因義。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開為二,第三第四各開為三。就此第四段中三段者,第一〈法師品〉、〈見寶塔品〉此二品經明受持此經者勳深、流通者報重,則明勳深報重,命覓通經之人。第二持品時眾既聞勳深報重,則能通經者受命通也。第三〈安樂行品〉攝退墮之人。何者?但時眾有小行菩薩亦欲信習流通,見持品末明諸大菩薩於此惡世通經,有擯黜之過、身命之危,則言我等既未及大士,何能於此惡世流通此經?相與退沒。為此義故有第三〈安樂行品〉,明四種安樂之行,攝退墮之人。若欲於惡世中流通經者,當修四安樂行,則免危得安、離苦得樂。又就此三段中第三各開為二,中間第二受命中文有五別,第一命覓通經人中有二者,即兩品為二,第一〈法師品〉明釋迦自覓通經之人,第二〈見寶塔品〉明多寶如來助釋迦命覓通經人。又就釋迦自命覓通經人中有二:第一從初竟「我今獲大利」偈已來,據勳深報重正命覓通經人;第二從「藥王今告汝」下訖品,舉通經軌則命覓通經人也。
又就第一據勳深報重命覓通經人中有二階:第一據通經弟子以明勳報;第二「若復有人受持讀誦」以下,據師以明勳報也。所以知前者為弟子、後者為師者,此經詺受持讀誦等以為五種法師,故前者未能讀誦等,只聞經隨喜而已,故為弟子;後者自能受持等,故作師名也。此二階中各有二。就弟子明勳報有二者:第一就現在世明弟子,第二據佛滅後明弟子。此二階中例皆有二。就現在世明弟子中自有二者:第一從品初竟「一念隨喜者」,先明現世弟子勳相;第二言「我皆與受菩提記」,此明共得報重也。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後」此下是第二明佛滅後弟子。就中例有二者:第一先出佛滅後弟子勳相;第二言「我亦與受菩提記」正明報重也。
「若有人受持讀誦」此下是第二據師明勳報。就此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且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據別門明師;第二「藥王若有惡人」下,據總門明師。所以言別者,一段文中具三義故:一者佛在世師、佛滅度後師異;二者上下品師;三者兩師各辨勳報也。所以言總者亦具三義,反取即得。又就別明師中有二:第一明佛現在世五種法師,第二據佛滅後明法師。就現在世明師中有二:第一明佛現在下品法師,第二明現在世上品。所以名作上下品法師者,讀誦少者為下品,讀誦多者為上品也。就現在明下品法師中有二階:第一正出下品法師勳相,第二從「若有人問何等眾生」下明下品法師得報重也。
「何況盡能讀誦者」此下是現在世法師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師,亦有二階:第一總況出上品法師勳深報重,上云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師也;今盡能受持讀誦者,即是上品法師。第二言「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此則別明上品法師勳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滅度後法師。就中亦有二:第一佛滅度後下品法師,第二亦況出上品。就下品法師中自有二階:第一正出下品法師相,第二言「當知是人則如來使」下,明勳深也。「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此是第二言明佛滅後上品法師,此中應有勳報而無,至偈頌中方有也。
「藥王若有惡人」下長行中明法師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據總門明法師。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從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階中復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讀誦」以下明法師勳相也。今者第一見受持讀誦者不可輕毀,所以謗罪重於佛者,正由謗此人,故今《法華》不通,遂斷三寶之種,故所以罪重也;雖謗如來,不能令三寶永斷,故言罪輕。只取一邊,不論福田厚薄也。「其有讀誦」下是第二法師勳相,「為如來肩所荷擔」者,此人為如來所重,故言荷擔,不言如來身荷擔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從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釋,即是報深也。
「而說偈言」據師勳報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有十五行偈自分為二段:第一有兩行偈義出不頌長行,直漫獎勸時眾受持此經;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頌上長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據別門明師,二者據總門明師。今就此十三偈亦分為二:初有七行頌上第一據別門明師,第二餘有六行偈頌上據總門明師。上別門明師中復有二:一者明現在師,二者佛滅後之師。就七行中亦分為二:前有四行頌現在師,後三行頌滅度後師。就現在世師中本有二種: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頌下品法師,後三行頌上品法師。但上明下品法師中自有二階:一者正出下品法師勳相,二者報重。今一偈中上半頌正出下品法師勳相,下半頌報重也。「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頌上現在中上品法師。上本有二階:一者總況出上品法師勳深,二者別明上品法師勳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復有二:初半偈正頌法師勳深,上言「何況盡能受持」者也;下餘兩半頌上別明勳深。「吾滅後惡世」此下三行,頌上第二明佛滅後法師,此中有二種: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為二,小不次第,初有兩行先頌況出上品,上言「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上又闕無勳報,今偈中有。此兩偈亦有二階:初半偈頌正況出上品法師,第二從「當合掌禮敬」下有一行半義頌報深。長行所無者,「若能於後世」此下一偈倒頌下品法師。上本又有二階:一者下品師相,二者明勳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頌第一,下半頌第二。
「若於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據總門明師。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則得罪,二者言從之者則獲福。今此六行亦分為二:初有兩行頌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從「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頌上第二從之者得福也。
「藥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來舉勳報,命覓通經之人,此下是第二段舉通經軌則,命取通經之人。就此中亦有兩段,即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從「藥王今告汝」以下竟「當知是為增上慢者」,先讚歎此經;第二從「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眾說,云何應說」以下,正明通經軌則;第三從「藥王我餘國遣化人」下竟長行獎勸通經之人。
就第一嘆經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嘆,第三就處嘆,第四據因為嘆,第五據果為嘆也。以眾經格量乎此經,此經為第一者,若明稱會物機為第一者,則五時經教皆是稱會物機。今不論此處,隻言會前開後詺為第一,會前者談三乘無異路,語萬善明同歸,開後者明萬善皆成佛、壽命長遠,此則開《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漸。然則前後兩望二義雙明,下即出言已說今說當說,已說者昔來三乘等教,當說者即指《涅槃》為當說,今說者即是《法華》,有如此義,故稱第一也。「藥王當知如來滅後」此下是第二據人為嘆,明此經在人則人尊,慈悲覆護如衣覆也。如來位心同歸之理,此人意無,二無之中,故云共宿也。「藥王在在處處」此下是第三據處為嘆,明此經在處則處重。「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為嘆。「其有眾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為嘆。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說嘆,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說嘆,第三「菩薩亦復如是」之下合譬嘆,第四「所以者何」下釋嘆,第五「若有菩薩」下誡勸時眾嘆也。二乘教如燥土,說《無量義經》於時直明萬善成佛如濕土,若說法華教決定無有三、一時得佛果譬泥也。「藥王此經開方便門」者,開三乘是方便。「示真實相」者,示同歸之理。「是法華經藏」者,此經明因談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剛方窮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壞,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遠」也。得之者少,故言「無人能到」也。
「若有善男子女人」此下是第二,正明通經之軌則。就中有三段者,第一先假說問通經之軌;第二「入如來室」下次第列出通經之軌三種章門;第三別釋也。今明第二,此中則以法為通經之軌,下總通經中以藥王等諸菩薩則以人為通經之軌,下單舉人不無有法,此中單舉法不無其人,人法互舉,欲令兩義雙顯。「如來室」者,此下第三,次第解釋通經之軌三種章門也。
「藥王我於餘國」此下是第三獎勸通經之人,就中有五段:第一明如來遣化人為通經之人集聽法眾;第二方亦遣四部眾聽其說法通經;第三明若於山林曠野無人民處,我亦遣天龍八部聽其所說;第四言此人若在殊方異立,令通經之人時復得見我身;第五言此人若通經之時有忘失章句者,我以神通道力令其不忘。
「而說偈言」舉通經軌。命覓通經人中,本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十八行半偈,自分為二:第一有一偈先總勸,此則不頌上長行;「如人渴須水」此下十七行半是第二正頌上長行。但上長行本有三:一者嘆經,二者正出通經之軌,三者獎勸使通經。今此十七行半偈亦為三段:初四行頌第一,次四行半頌第二,下餘有九行頌第三。上第一嘆經中有五種嘆,今此四行唯頌第五據果為嘆。上自有五重,今此四行中初一行半頌第二譬說,後二行半頌第五誡勸時眾,餘三重略不頌也。「若人說此經」此下四行半是第二,即頌第二正出通經軌則。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今者不頌第一假問出通經之經法,唯頌後兩段。初一行半頌通經之法三種章門,次餘有三行頌第三解釋。「若我滅度後」此下九偈頌上第三段。上本有五階,今亦頌盡,但小不次第,初一行半偈頌第二,第二從「引導諸眾生」下有一行半追頌第一第三,從「若說法之人」下有一行半超頌第四,第四從「若忘失章句」又有一行半仍頌第五,第五從「若人在空閑」有三行追頌上第三。
見寶塔品第十一
命覓通經中有兩段,第一是〈法師品〉明釋迦自命通經之人,此品是第二明多寶助命覓通經之人。由多寶如來讚歎釋迦言誰能於此廣此經,因此得助釋迦。此兩段各開為二。前釋迦自命中有二者,一者舉勳報命通經人,第二舉通經軌則已命覓通經之人,此二已竟。今此品助命覓通經人,中有二段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長行中自有二十段:第一經家敘寶塔之相;第二塔中出聲讚歎釋迦;第三大眾起疑;第四大樂說諮問佛;第五佛答寶塔來竟;第六大樂說願見多寶如來;第七佛答應先集分身諸佛;第八大樂說復欲見分身諸佛;第九釋迦放光照諸佛;第十分身諸佛共議欲來;第十一釋迦三過變土;第十二分身諸佛來相問於釋迦;第十三釋迦在空開塔;第十四明大眾見多寶佛之相;第十五明大眾散華供養;第十六多寶分座與釋迦;第十七釋迦就座;第十八大眾願在虛空;第十九佛神力接大眾在空;第二十正唱慕覓通經人也。初品以來是第一經家敘寶塔之相。從「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下是第二讚歎釋迦。從「爾時四眾」下是第三,明時眾既見寶塔相與生疑。「爾時有菩薩名大樂說」下是第四,明大樂說既知時眾有疑,即諮問如來。從「爾時佛告大樂說」以下是第五,明如來答大樂說述寶塔來意,下偈正頌此也。從「是時大樂說」下,第六明大樂說仍發願欲見多寶如來。從「佛告大樂說」下,第七答大樂說,言「汝若欲見多寶如來者,應先集十方分身諸佛」,下偈中亦頌。此中從「大樂說白佛言」下,第八明大樂說既開佛道欲集分身諸佛,仍發願欲見分身諸佛。從「爾時放白毫一光」此下是第九,明釋迦如來放光照十方分身諸佛如來,於時直放光無有言語,但是經家語而已。所以放光集諸分身佛者,此品為欲顯發願通經,告言十方諸佛尚為法來尊重此法,汝等云何不流通此法?且自十方佛在一處欲表明同歸之義。又解釋第四疑,疑久滅度佛云何得來?今雲應不實應,顯滅不實滅也。「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下,第十明十方諸佛既被光明所照與諸菩薩共議欲來。「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此下是第十一,明釋迦如來三過變土欲容諸分身佛,於時只是如來神力變土,是故經家述之。所以三變者,表明破三乘執心也。則其土轉廣二乘之狹意也,下偈中亦頌此也。「是時諸佛皆遣待者」此下是第十二,明諸佛既集遣使相問於釋迦。「爾時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此下是第十三,明釋迦如來既得相問欲開寶塔,即起在空開塔。「即時一切眾會此」下是第十四,經家敘大眾既見多寶如來之相。「爾時四眾等見過去」此下是第十五,明大眾既見多寶如來,散華供養說如是言。有人解言:「於時時眾有語,但經文略不載多。」意謂不爾,此只取上多寶如來讚歎釋迦之言也。「爾時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分半座」此下是第十六,明多寶分座釋迦坐。「即時是釋迦牟尼佛」此下是第十七,明釋迦就坐,所以言多寶佛與釋迦共者,滅度佛既坐此,意表釋迦不生而現生,釋迦與多寶竝坐者,此明雙樹滅非實滅。「爾時大眾見二如來」此下是第十八,明大眾既見二如來在空,仍復願在於空。「即時釋迦以神力」此下是第十九,明如來即以神力接大眾在空。「以大音聲」下竟長行是第二十段,正唱慕覓通經之人,下偈亦頌此也。
「而說偈言」一品中有二段,即是長行與偈為兩,自此下有四十八行偈是第二偈頌。長行本有二十段,今唯頌四段:三行半頌第五,三行頌第七,五行半頌第十一,三十六行頌第二十段也。今初有三行半頌上第五。上第五言佛答大樂說明多寶來意。「又我分身」此下有三行頌長行中第七,第七明佛答大樂說言「汝若欲見多寶如來,今應集諸分身諸佛」也。「為坐諸佛」此下有五行半偈,頌長行中第十一,上第十一言時娑婆即變清淨,明釋迦欲容諸分身佛,故三過變相。但上是經家述如來神力,今此五行半還是經家說偈也。「告諸大眾我滅度後」此下餘有三十六行偈,頌長行中第二十,上言「以大音聲普告大眾」正命通經之人。就三十六行中自有六段:第一言「告諸大眾」有一行半正頌上長行;第二從「其多寶佛」有三行略勸時眾發願通經;第三從「其有能護此經法者」有四行偈,則言若能弘通此經者則是供養如來;第四從「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有十八行,廣寄諸難獎勸弘經;第五從「我為佛道」下有三行半,釋迦自舉昔日弘經以勸時眾;第六從「此經難持若暫持者」盡品有六行,舉果報勸時眾弘經也。
持品第十二
此品明五種人受持弘經,故言持品也。四品明別流通有三段,上來兩品是第一命覓通經人,此品第二明通經者受命通經。有五種人發誓通經以為五段,第一先明藥王菩薩及大樂說,頒類有二:一者諸大菩薩自誓通經。第二明眾中聲聞得記者,有五百人自誓通經。第三明學無學人得受記者,自誓通經。無學人已斷三界果,云何得在淨土通經?解言:「無學淨穢兩土實無有生,但為弘經故迴相似無漏業寄在三界內生,若論此報實非三界果報。」第四段從「爾時佛姨母」以下明尼眾自誓通經。「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此下竟品是第五,明八十萬億諸大菩薩發誓願弘通經也。雖有五種,以類相推應有三段:第一明大行菩薩穢土流通,第二中間三人明聲聞人於淨土流通,第三最後一人淨穢二土悉皆流通此經也。
安樂品第十三
此品中明弘經菩薩具四種行,則能離危得安、遠苦得樂,是故出經者仍為品目也。前解言:第四段別流通開三顯一之義,有四品經而判為三段,第一〈法師品〉及〈見寶塔〉兩品經,先明通經者勳深、受持者報命覓通經之人,第二〈持品〉一品則明會福樂善之徒,相與佛前發誓受命通經,皆言不愛身命惜無上道。但上〈持品〉未通經之時,有譭謗之咎、身命之憂,是則下品菩薩本欲發誓通經,既見惡世多難,便起退轉之心罷通經之意。是故此品是第三如來則用安樂行故接下品退墮之人,則言若能具此四行者天魔不能忤,則於惡世中亡身濟物沒命度人,是則下品之人因此起弘經之心,更起渡人之意也。前又解言:此三段前一後一各有二,中間自有五別。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文殊問,第二如來答也。今且就問中自有二階:第一先讚上能通經者,第二從「世尊」以下正作問也。
「佛告」以下是品之第二明如來答。就中自有四段:第一唱四行之數,第二「此一者安住」下出四行體,第三「我滅度後」下一行半總勸修此四行,第四臨品末二十一行半通明四行得果安樂相也。
釋四安樂義凡有四階:第一正出體,第二明智慧功德為行,第三明自行外化為行,第四明其四行之位。第一正出體,四安樂者第一以智慧為體,第二以說法為體,第三以離過為體,第四以慈悲心為行體。第二明智慧功德往判者,第二同是智慧欲智在說,故第二亦是智慧。第三第四同是功德,故智慧門中離出說法,功德門中離出慈悲,故有四行也。第三自行外化判者,第一第三是自行,第四同是外化凡通經之法,不過自行外化。所以有此四行者,自行、外化各分為二。自行分為二者,有兩義故,一者第一是照假實二空之解,此是智門,第三明離過,此是斷門,所以自行須明二也。第二義者智慧語其照境,自是行善取其離過邊,即是止善,既有止行之別,故分為二。外化所以分為二者,若語慈悲則談其本,若語其說法則論其末,若使但有知說法無有慈悲者,是則如無記語;若使但有慈悲無有說法者,是則與樂拔苦之行終不能成,故以外化須明此二也。第四明判此四行位,始則四念之初未至世第一法也。何意判位但在此處者?解釋者言:「此之四行本為接外凡夫菩薩,不得過深也。」今當安住四法,此是第一總唱數也。
「一者安住」此下是第二,出四安樂行體相,即成四段。又就此四行之中文句不同,但解前兩行之中各有三段解,後兩行之中各有二文也。今且明初行中有三者:第一「從此」下竟二十三偈以來,正解初行體相;第二「若有比丘」有四行半偈,明得果安樂之相也;第三「文殊師利是菩薩」有一行一句,結此初行也。今且就第一正解初體相中行自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兩段:第一有一行許文,先據行作兩章門;次明後惡世中能流通此經義。「文殊師利云何菩薩」下第二,正釋兩章門,不釋能流通義也。兩章門者,行體章門、方便章門也。「安住菩薩行處」是行體章門,此行然解假名實法空為體,今假實二空為解心所緣之境,故言行處也。「親近處」是第二章門,即是而二空解方便道,次「能為眾生說是經」者,正明始行菩薩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流通此經時,要須解心安住假實二空及方便道,怨親平等善惡齊勸者,則能天魔外道不能傷害,離危得安,離苦得樂也。
「文殊師利云何菩薩」以下是第二正釋兩章門,先解二空解行處章門,後解兩家親近處章門也。今且就解行處之中自有三段:第一總章門,第二別釋兩行,第三總結也。今言「云何菩薩行處」,此是第一總章門也。「若菩薩」此下是第二別解,今就此中自有二,一者先解假名空行處,第二解法空行處也。今解假名空行處有二種,一解云:「菩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此一句明得假名空,故口無四過也。「而不卒暴」第二句得假名空,故身無三不善業也。「心亦不驚」第三句明得假名空,故意無三不善業也;此三句皆就用以明假名空相。若以此文檢假空,實自難見,故以下法空行處得知,前是假空也。下明法空行處言「又復於法」,故知前是假名空也。下偈頌中廣頌法空後復言「亦復不見是男是女」,故知是假名空也。又解三句解假名空行處,此則就人表假名空相,初句據外惡來時我不起惡也。後句據善境來時我心不驚也。何以知之?「聞聖人說無我空之時我心不驚,中間而無卒暴」句正據我內心也。若不得假空者,則不如此也。「又復於法無所行」此下三句明法空行處,此句明解法有智,不作實心行境也。「而觀諸法如實相」第二句,明解法空智也。「亦不行亦不分別」是第三句,則明得法空之時無有分別彼此之義。昔日未得法空之時,作意言我只能行、彼不能行,此有彼此分別之意;今日既得法空,唯一相無相,無彼此之殊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是第三總結二行處也。
從「云何名親近處」此下是第二,則解兩家親近處。此中有二,第一「云何名親近處」提章門,第二正釋。中自有二,第一先解釋假名空親近處,第二解釋法空親近處,此則是兩家方便道也。今日就解假名空親近處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所不親近處,第二明所親近處,第三總結也。若論方便體者,以實法過假名未得真觀以來正是方便體,今者且就外緣作方便,故如此說也。就解所不親近處中自有八種:第一先明離力勢緣也。「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下是第二明離邪見緣,從「不親近諸外道」下是也。第三明離惡業緣,從「亦不親近」下是也。第四明離小乘緣,從「又不親近求聲聞」下是也。第五明離愛染之緣,「文殊」下是也。第六明離無志之緣,「五種不男」是也。第七明離譏呵之緣,從「不獨入」下是也。第八明離散亂之緣,從「樂畜年少」下是也。「常好坐禪」此下是第二,正明所親近處也。「文殊」下是第三總結也。
「復次」此下是第二,明法空親近處亦有三:第一先明所親近處,第二正明能親近體,第三總結也。所親近處者,即是二諦境也。能親近者,是能觀之智也。明所親近中有二:第一明真諦,第二「但以因緣故有」下,明俗諦也。就此明真諦之中自有三:第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一句,正明真諦理;第二從「不顛倒」以下六句,明心行處滅;第三「一切言語道斷」下十一句,明言語道斷也。「但以因緣故有」下二句,是第二明俗諦也。從「常樂觀如是法相」者,是法空中第二,明能觀智也。「是名近處」是第三結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先據行作兩章門,次明於後惡世中能流通此經。第二正釋兩章門,不釋能流通義也。今此二十三行偈亦分為二:初有一行半偈,頌第一舉行作兩章門;「常離國王」以下二十一行半,頌第二正解釋也。第一段有二:先作兩章門,次明能流通此經。今倒頌一行先頌第二明能流通,次半行追頌第一兩章門也。上第二釋中先明行處,後明親近處為二。今此偈中不得依上直判為三段,第一有十三行半,先頌假名空親近處;次有兩行半,追頌兩行處;第三有五行半,頌法空親近處也。上釋二親近處有二:初提章門,今不頌之,唯頌第二正釋。但假名空親近處中本有三:第一先明所不親近處,第二正明所親近處,第三總結。今不頌第二所親近處,十三行半偈中,初十二行半頌第一所不親近,一行頌第三總結也。但上所不親近處有八種,今此十二行半唯得通頌之不可分也,是則名為此一行頌總結也。但本論近處,此中何故舉行處結耶?解釋言:「此舉行處近處,故前行也。此二處者,此近處是第二,前行處是第一,故道二也。」
「又復不行」此下兩行半是第二段,則頌上兩行處。上本有三:一者提章門,二者正釋,第三總結。今不頌第一唯頌後兩段,初兩行頌正解,次半行頌結也。但上先解假名空行處,次法空行處也。此二行則倒頌,初一行先頌法空行處也,次一行追頌假名空行處也。「是則名為」此半行頌上第三結也。
「一切諸法」下此五行半,第三頌上法空親近處。上本有三:第一明所親近處,第二明能親近,第三結也。今此五行半直分六段:第一有一行半,先略頌上第一所親近處也。第二「顛倒分別諸法有無」下有一行,則舉非形是,上長行所無,則明此人不能作法空親近觀也。第三「在於閑處」下有半行,正頌上第二能親近處,即是上「常樂觀如是法相」也。第四「安住不動」下半行,則廣頌所親近處也。第五者「觀一切法皆無所有」下有一行三句,倒頌上法空行處也。第六有一句,則上第三法空親近處結句也。
若有比丘但解初行中有三段,此下有四行半,是第二明得果安樂之相。就中自有二:第一一行半明離危苦,第二「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下三行明得安樂也。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下一行一句,是第三結初行也。
第二安樂行正以說法為體,然說法本是口業,今者正取動口善心為此行體也。前解言:初兩行中各有二段,今此第二行中有三者,第一先總勸人修此安樂行,第二「若口宣說」下十一行半偈正明行體相,第三「最後我滅度後」下五行偈,則明得果安樂相也。
從「又文殊師利如來滅」下是第一總勸人,末世通經應住安樂行也。
「若口宣說」以下竟十一行半偈,是第二段正解釋此行體。今就此第二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二,將欲明此行體是故第一先明離惡;第二「諸有聽者」以下正明此行體相。但下第三行亦明離惡,今此中復明離惡,與下何殊耶?解釋者言:「凡有三意。初意言,此中所以明離惡者,夫說法必清淨化物沒命度人,是故將明清淨說法,先明離諸過惡也。第二意,此中先明離惡後正明說法,下第三行發初正明離惡也。第三意,言下偈頌之中則先頌說法後頌離惡,是故驗知正以說法為體也。」今且明離惡之中有三段,「若口宣說」下兩句明說法時節,第二「不樂說人」以下正明離惡,第三「善修如是安樂心故」一句結句也。就第二離惡中凡離六種:一者言「不樂說人」此明不說出經人過也。二者言「及經典過」者,此明不諦經文辭句也。三者離,言彼通經是此通經之非,從「亦不輕慢」下是也。四者從「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可言不說他人之短。何故言不說他人之長耶?解釋者本言:此中道長者本欲為顯其短也。五者從「於聲聞人」下,則明不說小乘之過,此中但明不稱小乘之名也。「若有樂小乘」者,亦可慢稱有名也。六者言「亦不生怨嫌之心」也。
「諸有聽者」下,此是第二正明此行體相。此中自有二:一者明默來聽者,不逆其意也。二者從「有所難問」下,明有諮問不逆其意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凡有十一行半偈,今判為兩段,初有六行半,先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明行體,次有五行倒頌上第一離惡也。但上長行第二之中本有二,初明默聽,後明問難。今此六行半宜分為三段:第一有兩行半先明說法之方,此是上長行所無也。第二「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下有兩行,則頌上第一默來者聽也。第三「若有難問」下有兩行,即頌上第二難問者。「除懶墮意」此下有五行,則頌上第一離惡。然上本有三有,今此五行之中,不頌第一與第三,唯頌第二。上第二中本有六,今正宜分為二:初有兩行半,先明離懈怠之惡也;次「衣服臥具」下有兩行半,則明離貪慾希望之惡也。「我滅度後」此下有五行是第三段,則明得果安樂之相,自有二,初三行明離危苦義也。第二「智者如是」下有兩行,正明所得安樂相也。
法華義記卷第七
上篇:妙法蓮華經義記
下篇:妙法蓮華經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