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是法非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是法非法經(出《中阿含》)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比丘應曰:「唯然。」比丘從佛聽。佛說:「有賢者法,比丘聽說,亦有非賢者法,當聽熟聽、熟知熟念說。」比丘唯然,從佛受教,佛便說是。

「何等比丘非賢者法?若比丘大姓,憙道欲學道,若有餘同學比丘非大姓,比丘大姓故,為自憍身欺餘,是非賢者法。

「何等為賢者法?賢者學計是我不必從大姓,能斷貪淫、能斷瞋恚、能斷愚癡。或時有比丘非大姓家,但有方便受法,如法說、如要行、隨法行,為從是名聞故;如法行、隨法諦,不自譽,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一者比丘,色像多端正,餘比丘不如,便從端正故自譽欺餘,是非賢者法。賢者復不爾,賢者自計,色端正我不必從是,能斷貪淫、能斷瞋恚、能斷愚癡。或時有比丘不端正,但隨法多少受行,便從是得譽得名聞,受法諦隨法行,不自譽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一者比丘,善語言善說,餘比丘不如,便從善語言善說自譽欺餘,是非賢者法。賢者復不爾,賢者學計是我不必從善美語,亦不從知善美說,能斷欲貪、能斷瞋恚、能斷愚癡。

「或時比丘,言語不善美,亦不善說故,但如法受教,多少隨行,便從是得恭敬,從是得名聞,是法從受法行諦,不自譽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是聞一者比丘,年大多知識,相知富饒,餘比丘不如,便從年大從多知識,從是自譽自憍欺餘,是非賢者法。

「賢者復不爾,賢者但念學計是我不必從年大故,亦不從多知識故,亦不從多得福故,能斷貪慾、能斷瞋恚、能斷愚癡。

「或時比丘年亦不大,亦不多知識,福亦不饒,但受法,欲隨法,欲隨法行多少,便從是得名聞。是從法隨法諦,不自譽不自憍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是聞一者比丘,知聞經能說經、知律知入通經,餘比丘不如,便從入故、從通經故,自譽自憍欺餘,是非賢者法。

「賢者復不爾,賢者但計學是我不必從入故,亦不從通經故,能斷貪慾、能斷瞋恚、能斷愚癡。

「或時有比丘,無有入,亦不通經,但受法隨法,正求隨法行,便從是得恭敬得名聞。是從持法隨法行諦,不自譽、不自憍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一者比丘,自求不從相知求,不過七家,一處坐一時食,從後不取,餘比丘不如,便從一食後不取,自譽自憍欺餘,是非賢者法。賢者復不爾,賢者但學,我不必從一食後不取不從,是故能斷貪慾、能斷瞋恚、能斷愚癡。或時比丘不一食不從後取,但受法隨法正受隨法,從是得恭敬,從是得名聞;是法隨法諦,不自譽、不自憍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一者比丘,土中塚間止,但三領名故,餘比丘不如,便從名故,自譽自憍欺餘,是非賢者法。

「賢者復不爾,賢者但計學我不必從三領名故,能斷貪慾、能斷瞋恚、能斷愚癡。或時比丘,無有三領名,但受法隨法,正受隨法,便從是得恭敬得名聞;是法隨法諦,不自譽、不自憍亦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一者比丘露中止,或時樹下,或時空澤塚間,在所臥具,餘比丘不如,便從是故,自譽自憍欺餘,是非賢者法。

「賢者復不爾,賢者但計學我不必從是露中樹下、空澤間故,能斷貪慾、能斷瞋恚、能斷愚癡。

「或時比丘,無有是上說,但受法隨法,正受隨法,便從是得恭敬得名聞;是法隨法諦,不自譽、不自憍、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比丘,已得第一禪,餘比丘不如,便從第一禪故,自譽自憍欺餘,是非賢者法。

「賢者復不爾,賢者但學第一禪者,佛說自知是,受是法諦,不自譽、不自憍、不欺餘,是賢者法。

「或時比丘,有二禪德,或有三禪德,或有四禪德,如第一禪說,是賢者法。

「或時比丘,解空行意,或時解識行意,或時解非常行意,或時解無有思想意行有思想行意,餘比丘不如,便從是得思想無有思想行,便自譽自憍亦欺餘,是非賢者法。賢者復不爾,賢者但計學無有思想亦無有思想行,佛說從計我有是,是受法隨法諦,不自譽、不自憍、不欺餘,是賢者法。」

佛說:「比丘!我已說賢者法,亦說非賢者法,比丘當自思惟,賢者法亦當思惟。非賢者法已思惟,當行賢者法,捨非賢者法,受賢者法。隨法比丘應當學是。」

佛說是,比丘受著心行。

佛說是法非法經


上篇:佛說離睡經

下篇:佛說求欲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水沫所漂經

佛說水沫所漂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王...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華嚴策林

華嚴策林 右唐賢首國師述 夫華嚴宗旨。其義不一。究其...

佛說無言童子經

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上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蓮宗必讀

蓮宗必讀總序 淨土法門者。乃諸佛究竟之法也。故彌陀...

佛說分別緣生經

佛說分別緣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註音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止觀大意

止觀大意 唐天台沙門釋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

佛說彌勒來時經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

佛說水沫所漂經

佛說水沫所漂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

釋淨土群疑論

釋淨土群疑論序 屯田員外郎平昌孟銑撰 虛空無際。天地...

【佛教詞典】上座十法

(名數)十誦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處,言住...

【佛教詞典】有支習氣

【有支習氣】 p0544   成唯識論八卷八頁云:三、有支...

與其尋找好師父,不如熟讀這部經

末法行人,如我們者,比魔外的本領也比不上。《楞嚴經...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您越在乎什麼,邪淫的果報就在那上面體現

一、未來的某一天,有一位溫柔賢惠,端莊秀美的女性本...

各種葬禮的方式

鳥葬 葬禮依各地習俗、信仰各有不同,約而言之有四,即...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

念佛生不起信心該怎麼辦

問: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卻不知道這句名號的來龍去脈...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為佛教的居士,我們應該怎麼起床呢?起床的...

云何降伏其心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

忙的沒時間老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過是久別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當你被業力無情的拋到這個世界的那...

因為吃虧,才帶來無窮無盡的福報

君子之德,益及子孫。今日之貴,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

為什麼佛教會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問: 我有一點不明白的地方想請教:不同的法師講法都...

【視頻】《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視頻】興國寺瑜伽焰口

興國寺瑜伽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