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般若燈論釋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般若燈論釋卷第三

偈本龍樹菩薩 釋論分別明菩薩

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觀去來品第二

復次初品已說一切法體無起對治。令人信解。今復次明不來不去緣起差別。使物識知。遮彼義故。第二品起。此義云何。世間法中。言說自在。於所作事。深起愛染。今欲拔彼執著箭故。遮一行相。此外施為。即易可破。彼所謂者。外人言。應有如是內入體起。何以故。彼境界差別可言說故。若無此起彼境界差別。則不可言說。如石女兒不可說。彼有來有去。若提婆達多耶若達多則不如是。由此譬喻。自他諸法起義得成。論者言。若施戒禪等。多修習故。自性起成。或行及住。世間所解此成。已復成過。如在定者。以慧眼觀。彼施戒等。行及不行。第一義中。體不可得。彼境界差別可言說。因義不成故。如遮行起行亦同破。復次若謂我立因種共汝同解分別俱成者。此義不然。何以故。彼俱成因。驗無體故。如是異執有驗。違彼因義故。復次若第一義中。謂有去者。彼已去未去去處三應可得。如偈曰。

 已去不應受

釋曰。謂去法已謝故。此義自他俱解。不須成立。偈曰。

 未去亦不受

釋曰。由去者故。如已去者。義意如此。復次云何未去。謂彼去者。未有起作。以彼法未去故。能成所成法自在俱得成。以法體法相欲去者。譬喻驗故。此復云何。以未去亦不受。此義成立。何以故。以未去故。譬如餘欲去者。復次優樓佉弟子言。何等未去。為如提婆達多未去為去如是不受耶。為如提婆達多去作不去令他解耶。論者言。何因緣故。作如此問。外人言。若汝意欲受先分別則成我義。若汝意欲受後分別則違汝因義。是故非先因義不成。復次我立實外別有去法。汝言非者。是語不然。實外有去。云何成立。謂自體外句義和合調達境界有去。調達我意如是以緣隨轉故如和合調達應如是知。論者言。若世諦中有去和合。提婆達多顯自體外有句義和合。彼境界故生其去覺。令他解者。於世諦中成已復成過。何以故。但有處邊剎那剎那前後差別。名為和合。調達名者。唯是行聚。自既無體。何有別去。與彼合耶。如是慧者。我意所欲。復次去名句義與調達合。第一義中。無譬喻故。體不可得。如是彼世諦中。亦違道理。何況第一義諦中耶。此等過失。汝不得離。復次經部師言。因欲起動生彼風界及四大造。名為身聚。處邊無間。前後起滅。說名為去。若謂別有外去法者。是義不然。何以故。隨所起處起者即滅故。譬如火焰惑者謂去。其實非也。第一義中。亦無去時。汝於第一義中。遮彼去者。成所成過。論者言。以遮起故。汝說方便。此義不成。何以故。焰等去迷智同迷故彼去者去異亦欲遮故。又世間智人。於汝所執。不歡喜故。復次僧佉人言。如我法中。動塵偏增。果則轉了。彼未去者說為去故。論者言彼執了等。先已遮故。去義不成。此唯分別。復次諸說去者。聞前過失。心生怖畏。共立義言。去時去故。無前過失。此義決定。論者偈曰。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不受

釋曰。此義云何。彼去時不可得故。若有去時。為已去耶。為未去耶。若半去半未去。二俱有過。外人言。汝言去時亦不受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此應受故。云何知耶。彼處舉足下足相貌。名為去時。如偈曰。

 非已去未去  彼處去時去

釋曰。我所欲者。去時有故。去義得成。復次有人言。若有去處。彼可說有去。如是言說。音聲有體。以作與依止。不相離故。已去未去者。不說遮去。此不相應。汝說去時不受。義既不成。已去未去。此亦不破。論者偈曰。

 若去時去者  云何有是義

釋曰。如汝所欲。去時去者。此義不成。何以故。以去者故。如已去者。先已破故。復次若定分別去時去者。為已去中有去。為未去中有去。為異此二有去處耶。如先說過。復次第一義中。去時去者驗無體故。此義云何。偈曰。

 去時去空故  去時去不然

釋曰。如問馬櫪。是誰馬櫪。答彼有馬者。又問誰馬。答彼有櫪者。如是問何等為去時。答彼處去。問何處去。答彼去時。俱不明瞭。或謂無始世諦所解去時。於彼第一義中。欲成立去。是義不然。何以故。此一去業屬彼去時此外何處更別有去而言於彼去時去耶。是故汝說第一義中諸內入起及彼境界差別言說。又引提婆達等為喻。立義因譬三皆不成。第一義中以無體故。或謂如是去業。不屬去時。以不屬故。安置去名。彼有體故。非因不成者。如偈曰。

 說去時去者

釋曰。去時兼去。此義應爾。而言無去者。此執有過。是故偈曰。

 去時中無去

釋曰。於去時中。若無去者。則不可說。以為去時。去時無去者。世間不信受。是故去業攝屬去時。與時和合義必定爾。汝言無去有異去者。是義不然。有過失故。若汝欲避如前過咎。執言去與去時。和合復如是行去者。此義不然。如偈曰。

 去和合去時  去者唯分別

釋曰。第一義中。去和合等。皆不可得。但憶想分別故。若定如此。得何等過。偈曰。

 若去時中去  復及此行去
 則墮二去過  此義則不然

釋曰。此謂於世諦中。義不然故。復次偈曰。

 若有二去法  則有二去者

釋曰。何因緣故。作如此遮。若有二法。則有二者。偈曰。

 離去者有去  是義則不然

釋曰。為是義故。此不應爾。如前過咎。應清淨故。此復云何。如是一去。於世諦中。觀彼去者。去時得成。第一義中。與此相違。如是彼境界差別言說。及譬喻等。驗無體故。內入不起。無來無去。緣起得成。復次毘伽羅論者言。我所立義。無前過失。何以故。唯有一行。自體去故。彼處行時。即名為去。彼行作者。名為去者。是故汝言。有二去者。及二去法。此過不然。論者言。第一義中。遮彼去故。時則無體。時無體故。去亦不成。於世諦中。處邊無間。行聚續起。名為去者。觀察去時。實無自體。此不相應。復有人言。決定有去。如是應知。此義云何。彼依止有故。若此依止無。彼則不有。如石女兒。倒行等事。去依去者。相貌云何。謂提婆達多。是故若依止有。彼去則有。以因得成故。如是諸內入起。及去未去等。亦皆得成。論者偈曰。

 離去者無去

釋曰。汝言去者。為去依止。以此依止有故。為去因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未說因時。去則不成。此之過失。汝不得離。如偈曰。

 離去者有去  是義則不然

釋曰。若離去者。去則不成。如此句義。先已分別。是故偈曰。

 若其無彼去  何處有去者

釋曰。彼去者因。驗無體故。此意如是。何處聲者。謂不信去者。語義得成。先已廣說。去者無體故。如是依止因不成過。及與彼義相違過故。復有人言。去有驗故。無前執咎。汝應諦聽。我決定立有如是去。此義云何。此若有合。彼則可指示故。此若無合。彼則不可指示。如兔無角。不可指示言有角也。今有去與合可指示言彼調達去以去有故。我立義成。論者言。汝若定謂有調達去可指示者。為欲令於第一義中。有去者耶。無去者耶。如偈曰。

 彼去者不去

釋曰。今當安立此義。以方便說。所謂第一義中。彼去者不去。何以故。以作有故。譬如住者。是故應知。去者不去。復有人言。我今成立未去者去。以此方便。不能破我。論者言。如與去合。於世諦中。說去者。去義已不成。今云何言未去者去。如偈曰。

 未去者不去

釋曰。彼未去者。以無去故。義意如此。復次若未去者。云何是去。若或時去。云何名未去者。此自相違。復次方便說者。第一義中。彼未去者。不名為去。何以故。以去空故。如彼異者。前來遮句。應為自部諸師。及食糠外道等。作如是說。復次僧佉人言。如汝所說。彼未去者。名為不去。汝立此義。成我所成。論者言。云何名未去者。外人言。去未了故。名未去者。若去已了。名為去者。論者言。汝所說了。有過失故。如先已遮。復次若汝言先未作去。名未去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自破故。謂彼去者。先未去時。去有自體。汝義如是。復次汝謂住等。為未去者故。去者無體。如是意欲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自立義。還自破故。謂未作去聲。彼去者。體不可得故。復有人言。有異門故。名為去者。有異門故。名未去者。由此義成。無如上過。論者言。汝謂去者。未去者。外別有異者。與彼去合。是義不然。何以故。如偈曰。

 異去及未去  無第三去者

釋曰。此明何義。謂離去者。及未去者。無彼第三。此是去者。未去者故。有如此人難令他解。復次去未去者。先已破故。汝言有異門故。名為去者。有異門故。名未去者。此義不成。若謂去者有作故。此作不遍。汝立因義不成。以彼無作故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言去者。與去作合。如是去作。是我所遮。譬如功用作聲。是其無常。作雖不遍。而作故無常。因義得成。如是去者。與去作合。我遮此故。非因不成。若有成立。未去義者。亦應以此未去因。答若謂有去者。無去者住者。住者立義。譬喻無體。以所成之法一分不具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所成分者。彼此俱解。我引住者。為譬喻故。竟有何咎。如是一人。說為去者。此義不然。如先說因有去合故。彼可指示以此為因者。因義不成。亦譬喻無體。以所成之法具故。違於因義故。外人言。世間眼見彼去者去。見已起說。雖有聞等。不勝眼見。以是義故。非因等不成。

論者言。彼如是見世諦中慧。以此為實。第一義中。如理諦觀。何等名見。若以世諦所見。為第一義者。彼不可信。此云何知。如偈曰。

 若謂去者去  此義云何成

釋曰。彼去者去。去義不成。譬如有人自言勇健。將臨戰陣。望風退走。此勇若成。汝義則立。云何不成。如偈曰。

 去者無去故  不成義如是

釋曰。如去無體。我先已說。令他解故。何處令解。如上偈言。已去者不去故。及彼去起亦先已遮。已去不去者。此是立義。令他得解。云何令解。如上偈言。若謂去者去。此義云何。成等如先分別。如是第一義中。無去無去者。以去不實故。但彼妄置去者。名去彼諍論者。如是立義得此過失。云何過失。偈曰。

 去者去既空  何有去者去

釋曰。若謂去成去者。與彼去合。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汝欲避如前過失。第一義中。成立一去與去者。合彼名為去。此執則墮二去過中。如偈曰。

 去者與去合  則墮二去咎

云何如此。偈曰。

 一去了去者  二謂去者去

釋曰。以是義故。別有過失。謂墮二去者。此復云何。偈曰。

 離去者有去  是義則不然

釋曰。所依若無。能依不有。義意如此。必欲無去。有去者故。及有二去。二去者故。理應有去。名為去者。又欲去與去者一故。世諦成立。非第一義。以第一義中譬喻無體。如彼所說。驗不成故。外人言。定有去。何以故。彼初發足有故。若世間無物。則無初起。如虛空花。由世間有物。彼處轉離。即名初發。說為行相。是故有去。論者言。譬如染雞。後色雖異。雞體是一。汝亦如此。語雖異前。義更無別。如先所問。今還問汝。為已行名初發。為未行名初發。為行時名初發耶。三皆不然。如偈曰。

 已去中無發  未去亦無發
 去時中無發  何處當有發

釋曰。已去中無發者。謂去作用。於彼已謝故。未去亦無發者。謂未行無去。去則不然。去時中無發者。謂已去未去等。皆無去義。云何可說去時有去。如是三種。俱無初發。是故偈言。何處當有發。以是義故。汝因不成。立義亦壞。如是已去未去去時。初發不成。令人信解。語義如此。云何驗耶。所謂已去無初發。以去者故。譬如去者。去已未去亦無發。以未去故。譬如欲去者。未去去時中無發。以去者故。譬如已去未去者。如是初發無體。因義不成。自謂為因有過失故。外人言。我有異義。所謂有彼去言說故。以此方便。去有自體。自位別故。又和合句義起別語言因故。此若無者。彼自位差別和合句義起別語因則不得有如生盲人。眼識畢竟無和合故。不可說言彼生盲者。已見現見及以當見。今有去法及自位等。和合句義起別語因。故得說言。彼行止息名為已去。行法正起名為去時。行作未發名為未去。是故我說。因有力故。去法不空。所欲義成。無前過失。論者言。若有去法可說去時。已去未去是義應爾。彼去無體先已廣說。汝復執有。今當更破。如偈曰。

 未發無去時  亦復無已去
 彼初起去空  未去何處發

釋曰。前無去合彼去不起故。偈意如此。先說去空。令他得解。驗破外人所立義故。復次未去何處發者。此明去無故。如是第一義中。分別不起。此義云何。偈曰。

 無已去未去  亦無彼去時
 於無去法中  何故妄分別

釋曰。妄分別者。如瞖目人。於虛空中。或見毛髮蚊蚋蠅等。皆無體故。如偈曰。

 如是一切時  未曾見初發
 而言有去等  過失則甚多

釋曰。譬如那羅延[矛*(替-曰+貝)]逐彼竭株嗢羯遮阿修羅王。彼亦如是。去等過失。常隨逐汝。復次有人言。第一義中。去法是有。何以故。以相違故。謂處處相違。相待可得。譬如明暗如是與住相違有去可得而言無去者。是義不然。論者言。立此義者。是亦應問。汝意為欲令誰住耶。為是去者。為未去者。若去者住。義不應然。如偈曰。

 去者則不住

釋曰。此謂第一義中。立去者住。驗不可得。何以故。以去者動作故。譬如調達。正行未息。若謂未去者住。是亦不然。如偈曰。

 未去者不住

釋曰。彼未去者。以無去故。於世諦中。彼去息故。名之為住。此義不成。以去無體故。復次惡見所持。邪執自在。作如是說。欲得異住。如偈曰。

 異去未去者  誰為第三住

釋曰。無一住者。說之為住。此義可得。偈意如是。復次偈曰。

 去者若當住  此義云何成
 去者去空故  去住不可得

釋曰。去住相違。於一時中。不得並故。偈意如此。彼去空者。令人得解。以去者住。無體可示故。外人言。譬如窯師。於三時中。能作不失故。如是去者。雖復不去。亦名去者。此義成故無過。論者言。汝受假法。先所成立。第一義者。今並失壞。由如此義。前所出因。及譬喻者。有過失故。復次有別道理。顯彼過失。汝立此住。其義云何。為當去者已去止息名為住耶。為彼去者未去若去時息名為住耶。三皆不然。何以故。偈曰。

 去時則無住

釋曰。若去與去者合。名此為住。義則不然。外人言。我先所說。已去名住。此義得成。可信驗故。論者偈曰。

 無彼已去故

釋曰。已去住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彼已去者。去已謝故。言其住者。無所除故。若汝意謂。彼未去時。名之為住。是亦不然。何以故。未去而息。義不然故。以是因緣。彼未去者。亦不名住。如是因義不成。驗亦無體。此義云何。彼明暗等。第一義中。不可成立。以相違故。亦乖汝立義故。復有人言。我立住義。以相違故。有初發故。又彼可除。體有起故。是義不然。彼有過失。如偈曰。

 去起作及息  其過同去說

釋曰。如去者去。未去者去。異彼二去。義皆不然。及已去未去去時去初發者。是亦不然。如是已去未去去時。及彼去息。皆不成故。如是住者未住者。及異彼二住皆不然。住不然故。已住未住住時。及住初發。亦不可得。初發無故。已住未住住時住息。義皆不成。如上廣說。以文煩故。今略顯示。此義云何。彼住者不住。何以故。以去空故。如彼已住。住未謝者。久已住者。無住初發。何以故。彼已住故。譬如已久住者。又已住者。無住可除。何以故。去無體故。譬如住未謝者。如已住中。三句顯示。未住住時。亦復如是。以前方便。應當驗破。如是住義不成。有過失故。外人言。汝言無去。及無去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破壞世法故。世人咸謂。彼提婆達多去。或耶若達多去。汝言不爾。與世相違。如世皆知彼月是月。復有人云。是兔非月。汝亦如是。論者言。汝立此因。復有何義。為與世間所解相違。為與自論所解相違。若爾有何過。若世間所解相違者。因義不成。何以故。彼去去者。第一義中。不可得故。如是世間所解有去去者。於世諦中。我不遮故。若言與自論所解相違者。即所解破如是意耶。汝作此說。不解義理。應如是說。汝所受破。得此過失。是義不然。何以故。自論所解。我亦不著。以第一義中。去及去者。此二自體皆不受故。如先已遮。復次若第一義中。去及去者。此二定有。或一或異。求應可得。如是觀察。二俱不然。如偈曰。

 去法即去者  如是則不然
 去法異去者  是義亦不然

此二種義。云何不然。偈曰。

 若謂彼去法  即是於去者
 作者及作業  則為一體過

釋曰。如是語義。顛倒過咎。如聲是常。瓶亦是常。以其作故。此義不成。何以故。若瓶是作。則不名常。以是義故。聲是無常。以其作故。譬如彼瓶。此言可信。如是第一義中。去及去者。此二不一。何以故。以作者作業故。如能斫所斫。此二顯現。亦不得異。何以故。以去去者。更互俱空故。譬如餘物。或有難言。若去及去者。更互俱空。空無異相。體不可得。汝引能斫所斫。為譬喻者。此義不成。論者言。汝不善說。唯遮一故。彼二相差別。世間悉解。如是能斫所斫。更互俱空。此義成立。如能覺所覺。二更互空。於世諦中。二相異故。引為譬喻非喻不成。若謂能斫所斫。第一義中。二體無異。何以故。以其量故。譬如所斫自體。彼立一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所斫自體不異者不成故。何故不成。以第一義中。一異二邊。不取受故。於世諦中。能所各異。而言一者。破世間解。復次若汝意謂。我遮去者。及去不一故。而受異邊者。是亦不然。如先已說。第一義中。一異二邊。我皆不取故。無受異過。復有人言。如我立義。無前過失。謂無始已來。名言戲論。熏習種子。以為因故。決定因緣。各各果起。虛妄分別。自在力故。此執欲令去及去者。決定有異。為遮彼故。如偈曰。

 若謂彼去法  定異於去者

釋曰。世俗分別。無有遮者。如實觀察。義則不然。云何不然。如偈曰。

 離去有去者  離去者有去

釋曰。此二云何相離而有。以其異故。如瓶衣等。彼說異者。亦不欲令離去有去者。離去者有去。以能依所依相觀有故。方便說者。第一義中。不欲令彼去及去者。有差別故。以差別語起有待對故。如去自體。如是第一義中。不欲分別離去者外。別有去法。何以故。以差別語起有待對故。譬如去者自體。外人言。異部迴轉。不令他解。汝得此過。論者言。彼異部無體。迴轉義成。外人言。世間自有能依所依。未必和合。汝言有待對者。此因義不成。何以故。於所驗中。一分不遍故。論者言。彼諸物等。亦有此彼。相觀異故。待對無過。非因不成。汝說驗者。終是立異。異先遮故。不異得成。異部無體。亦非二邊。世間所解。亦不破壞。云何不破。今此論中。真實觀察。能依所依。相應和合者。非無漏慧。所觀境界。如先所說。復次或有人言。我異於去有彼去者。可指示故。譬如提婆達多。及彼馬等。能依所依二相異故。論者言。汝不善說去者。自體義不成故。提婆達多馬等異故。此義不成。以第一義中。譬喻無體故。若有邪慧。分別諸因差別等相。亦以此義答。復次鞞世師言。聰明智人。作如是解。謂去者之聲。此自體外有去。句義相應和合。如提婆達多。為所知境界。轉不轉故。如言青衣。餘則非分。若不如是。彼去者聲。應無轉不轉異。譬如大有。論者言。汝立此異。以為驗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所依能依。相應無體。去與去者。此二和合。先已遮故。驗亦不成。云何知耶。謂多同名人。彼自體外。句義不合。謂若二若三。乃至無量調達等也。以此驗知轉不轉聲。因非一向故。外人言。有簡別故。雖同一名。而彼黑長調達者。去聲於此轉。餘則不轉。以是義故。我因得成。非非一向。論者言。如汝所言。黑長調達。第一義中。以無體故。因義不成。如青衣喻。及境界者。第一義中。皆不可得。若有說言。去異去者。覺差別故。如此立驗者。同前因喻破。復次若汝謂。我立一遮異。立異遮一。終不離異故。遮異不成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一異俱遮。先已說故。以此驗力。破著二邊。彼境界覺。何因得起。智人已解。故我無過。是故汝言我遮去者。與去不異。立義分別。受不異者。我無此過。復次汝若細心觀察。取我上言。譬如去者。自體不異故。立義不成。以譬喻無體。與我過失者。是說不然。何以故。去者體外。更無異法。無異法故。去者體成。以體成故。譬喻無過。如是鞞世師人。諸食糠等。覆藏己過。欲壞正理。如先所說。驗皆不成。復有人云。汝先遮去。今則棄舍。乃更論餘。若一若異。去及去者。二皆不成。此非善說者不然。如偈曰。

 去者及去二  為一異故成

釋曰。去者去二。為一為異。有彼二故。可領受耶。若方便說。或一或異者。如偈曰。

 彼二無有成  云何當有去

釋曰。彼去已遮。非欲舍故。由如此義。一等分別。亦如是遮。於世諦中。彼二有故。應知如汝意謂。第一義中。若一若異。去者去成。無如此義。一異體無。而執為有。令人解者。是義不然。或有聰明慢人。作如是說。汝言第一義中。無去者去。以作動故。如彼餘物。如是住者無住。以作動故。如彼調達。去未謝者。此前二驗。為何所顯。作動作者。為當外動作者。此作不作耶。為當身動作者。此作不作耶。若言外作不作者。則譬喻不成。以彼異作作故。若言身作不作者。則與義相違。以語者語故。斫者斫故。彼去亦然。身既動作。何名不作。如是先所說驗。此義不成。有過失故。論者言。彼異作者不作去作。以是義故。彼作者等。譬喻得成。如所說過。今還在汝。譬喻既成。亦不違義。云何不違。如偈曰。

 因去了去者  彼去則不去

釋曰。彼去不去者。謂第一義中。不作彼去。何以故。以無異故。如去自體。此謂說無異者。自驗破故。亦破世間所共解故。何以故。如偈曰。

 如見有是人  往村等去故

釋曰。彼人體外。別有村等。世間悉解。復次因去了去者。彼去則不去。此義云何為此故。如偈曰。

 先無有去法  故無去者去

釋曰。如住者自體得為去因而作於去。無此去者故。雖無去者。而世諦中。意欲為因。次生功用。風界自在。處邊無間。諸行聚起。時節差別。剎那剎那。前後相異。此等起故。名為去者。於世諦中。實不欲令如是作者。為作者因。是故偈言。如見有是人往村等去故。非以自體為自體因。如是諸自部輩因去了去者。彼去則不去。此義應知。復次僧佉人言。由地等聚集別名身種。彼塵增長故稱為去。如是去果依止聚因。去和合人。名為去者。此執不然。何以故。彼未去時無去者故。若未去時。名為去者。如是住者。亦應名去。而實不然。若謂彼已去者。為彼去因。是亦不然。何以故。如先偈言。如見有是人往彼村等故。此義云何。如是彼去不能作去應如此知有。外人言。有生作故。說為芽生。猶如智人自生智慧。此執不然。但妄分別。以芽未生時。生無所作。而言生作。此義不然。如是去者自體去。說者自言說。斫者自斫作。此皆不然。何以故。自體自作。義不然故。由彼意欲為因。次起功用處作等因。生彼字句音聲行聚。名為語者。而執有別語。言自體者。此則不然。如是語先名為語者。無如此義。復次。鞞世師言。如先所說。因去知去者。彼去則不去。汝雖已破。義又不然。何以故。彼去者外。別有去法。以是義故無前過失。別義云何。謂實覺業覺。此二不同。境界別故。譬如牛與水牛。二覺相異。若不異者。彼二境界。則無差別。譬如牛覺自體。論者言。因去了去者。彼去則不去。此過如前說。今遮彼異。如偈曰。

 因去了去者  異去亦不去

釋曰。彼立異者。令他得解。驗無體故。如偈曰。

 此物與彼物  有異者不成

釋曰。第一義中。法性如是故。我譬喻得成。復次因去了去者。異去亦不去。此義云何。偈曰。

 去者是一故  去有二不然

釋曰。何故不然。立驗知故。以第一義中去者。體外無異去去。何以故。以不合二去故。譬如住者。復次食糠者言。如我立義。唯有一去。去與者合。名為去者。由此異故。能為去因。以作彼去故。如有人言。彼調達去。又如彼燈與明為因。名曰燈明。如汝先說。去者一故。去二不然。義不應爾。論者言。汝非善說。如前所說。諸因力等。第一義中。去及未起。皆已遮故。復次去者。不為去和合因。以起聲覺別因故。譬如彼業。以此驗知。汝言去與去者和合。虛妄說耳。何以故。若人未與去和合時。則非去者。譬如住者。而言與彼去者和合。是義不然。復次如理諦觀。去及去者。不可得故。如偈曰。

 有實無有實  亦有實無實
 如是三去者  各不用三去

釋曰。有實去者。謂與去和合故。名為有去。此義云何。若有實去者。不用三去。謂有實去不去。無實去不去。亦俱去不去。以作動故。譬如餘物。若無實去者。亦無三去。以去空故。譬如住者。彼俱去去者。同前驗破。如破去者。去法亦然。立義出因。引譬方便。應如此知。由依道理阿含二種觀察。於一切時。三去不成故。如偈曰。

 是故去無性  去者亦復然
 去時及諸法  一切無所有

釋曰。如先立驗。破去去者。諸餘作法。亦應例遮。此品中明去無自性者。欲令信解無來無去別緣起義。是故得成。如無盡慧經中說。無去無來者。名為聖去來。又如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又如無言說經曰。來去無有實。諸法如虛空。又如般若波羅蜜經說。彼微塵等。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以彼去來不可見故。又如佛告極勇勐菩薩言。善男子。色法去來不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陰去來不可見者。是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說。

釋觀去來品竟。

般若燈論釋卷第三

 

上篇:般若燈論釋

下篇:大乘中觀釋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中觀部目錄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乘二十頌論

大乘二十頌論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

百字論

百字論一卷 提婆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

十二門論

十二門論品目 觀因緣門第一  (萬法所因似各有性,推...

中論

中論卷第一 釋僧睿序 中論有五百偈。龍樹菩薩之所造也...

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父子合集經

父子合集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

佛說譬喻經

佛說譬喻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

佛說轉女身經

佛說轉女身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婦人遇辜經

佛說婦人遇辜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註音版】華嚴經梵行品

華嚴經梵行品...

【佛教詞典】高聲白衣舍戒釋名

亦名:靜默戒釋名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靜默者,謂無...

【佛教詞典】家家

(術語)十八有學之一。一來向中證極果之聖者也。此有...

聞到淨土法門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間人對淨土法門常常會小看,認為是淺近之法。怎麼概...

有七件事可以使功德利益增勝

佛與五百大比丘眾在阿逾闍江水邊時,一日,大均頭在寂...

人生之苦聚,言而難盡

且不說,輪迴的苦難,就我們此生來說,活在這個世界上...

寵辱誰能不動心

寵,是得意的總表相。辱,是失意的總代號。當一個人在...

末世眾生依淨土法門,決定可了生脫死

原文: 若欲此生親得實益,當依淨土法門,信願念佛,求...

依四法修習,令獲勝益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千餘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門無量...

丈夫天天喝酒玩樂,是否還要給他迴向

問: 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樂,勸說也...

貧窮也能變富有

凡鳥要成彩鳳,寒儒要變貴人,需要的是造福於人和智慧...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擔水、掃地...

反觀深究心佛一如

靜坐時,當反觀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

菩薩行佈施的時候,以法施為重

菩薩行佈施度的時候,是以法施為重,以法佈施為最上等...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為什麼這個戒是十方三世諸佛都要去...

【視頻】《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

《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