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一法師的出家因緣與信心來源

明一法師  2012/10/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明一法師的出家因緣與信心來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現在不但出家了,連戒也授了,我的信心是怎麼建立的呢?我把這段時間的思想震動寫出來,供養給大家。希望拋磚引玉,得到大家的信心堅定的法門。

我第一次到柏林寺的時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這點小雪天氣在北京人工滑雪場還無法開放。對於我這個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只知道混世瞎玩的人來說真的不知道應該去那裡玩才好,應網友的邀請我參加了這次柏林寺之行。當時雖然我不信佛教,認為所有的宗教只不過是一種心靈的安慰,沒有什麼真實的東西,是人類逃避現實的地方,但這次的遊玩卻給我的人生一個最大的震動——我要求出家了。

自從離婚後,抱著玩個痛快,然後一死了之的心態漫無目的地生活了幾個月,通宵「蹦迪」、野外生存、網絡同居、搖滾「派對」、魔鬼食品等等狠扮了幾天的酷,現在又登上了去做一天和尚的車。宗教在我的心裡不過是勸人為善的工具,雖然我相信有因果報應而且依法去做也能有很多的受益,但總感覺太玄奧,不真實,有受人愚弄的感覺。在車上就和同行爭論起三世因緣、六道輪迴的真實性,他給我講了很多某某報紙登載的輪迴事實,某某能看見輪迴的現實等等玄之又玄的東西,我只問他一句,你有沒有親自看見?他說沒有,我只好對他笑笑。

到了柏林寺已過了吃午飯的時間,我們一行三十幾人在彭小姐(後來才知道她是一個信佛的居士)的帶領下先去齋堂吃飯。飯沒有什麼特別,紀律倒是極其嚴厲,絕對的不讓剩,我小半碗的極咸的鹹菜被我像吞藥一樣地用開水送下去了。有一個三四十歲的男人堅持不吃,和管理員爭執起來,管理人員找到領隊彭小姐,她捧起碗就吃了下去,我第一次受到震動。一個不聲不響的二十多歲的小女孩是什麼力量讓她這麼做的?我領受了第一次的放光的光彩。

晚上是大和尚講開示回答問題,旁邊的人介紹大和尚是這個是那個,只見大和尚搖著手說,這個是過去的了,那個已經辭掉了等等。第一感覺是一個很和藹而謙虛的人。接著是搶著問問題,我最不擅長搶所以開了好幾次口都沒有問出來,最後大和尚指著我說你問了好幾次,你說吧!我才有機會問:「既然有三世因緣,六道輪迴,那我的前身在什麼地方?」,大和尚豪不猶豫地說:「在你的腳下」,我被他的回答搞暈了,我傻傻地看了看腳,我的腳下?!是的一切是我自己所為。接著就聽到大和尚慈祥的聲音:「你不要用分段生死看問題,你應該用剎那剎那生死看問題。」我聯想到我的童年,我的學業,我的工作,我的婚姻,我的父母,我的同事,我的親朋好友,乃至於我的喜怒哀樂等等無不是我一步一步自己走出來的,我天人般的快樂,我地獄般的痛苦,我畜牲般的無知,我的人生計劃完全被否定,我自殺死不了了,我要為我自己所製造的過去負責,我的思想完全的垮掉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就像發了瘋一樣煩躁不安。我恨大和尚,為什麼讓我看到這個現實,我感謝大和尚告訴了我真相。我要為自己找出一條將來要走的路,我決心出家追隨大和尚,從新做人。這是我最初建立信心的原因。

皈依後大和尚要求我們修行生活禪,什麼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怎麼和馬列的那套有類似的地方,好像和佛教沒有什麼關係,只有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好像有點明白,我知道自己對於佛教應算是一個白癡,我回去後拚命去找有關的書籍來看,一邊準備出家的事宜。

把自己安頓好住進廟裡後,我什麼也不懂,但我記住了在自己清醒的時候絕不再做傻事,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我感覺到我的一舉一動是如此的可怕,我每跨出的一步是如此的膽戰心驚。我由一個自認為瀟灑自在的人,變成了初進賈府的林黛玉,處處彆扭,處處小心,盡量少走一步路,盡量少說一句話。當我在努力改變自己的時候卻發現有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修行生活禪,只不過是在玩口頭禪我產生了退失信心的震動,為什麼他們會這樣?他們信因果嗎?他們離家出來住到廟裡是為了什麼?這時候我想起師父叫我背的《六祖壇經》中的《無相頌》:「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我努力管好自己,先從口開始,我努力不說話,再到思想,努力不去想這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我發現是如此的困難,我用上殿大聲的誦經來發泄我的不滿,我用瘋狂的拜塔來麻木自己,我用凡事不理的心情去努力打坐。奇跡出現了,我不再感到面對這些是一個困難,我倒是感到他們是如此的可憐——浪費自己的生命。同時我多年的鼻兜炎不治而愈,我的精力更加的旺盛,我自己能做以前都做不完的工作,我好像是生活在沒有煩惱的世界裡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因為是住在廟裡,常常能看到類似彭小姐式的放光事件,為我的堅定信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持。這是我退失信心後重新建立的一次過程。

參加了幾次法會,見識了更多的放光的人和更多的可憐人,工作中的不順心事也時時冒頭,多次出現退失信心的時候。每次我只要一想起《無相頌》我就會一笑而過,我知道只要自己是清醒的,能做多少是多少,盡力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以前的過失,更重要的是盡量不再犯過錯。同時我也在工作中看到明海師的《禪心三無》,知道了這些的遭遇正適合我,我正需要這些坎坷來鞏固自己的信心,但這是如此的艱難,常常我幾乎是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但佛教的不可思義就是這樣,她有著太多的不可思義,她就是會讓石塔放光,就是會讓石佛擺動....現在我需要念《無相頌》的次數越來越少了,我對佛教的陌生也越來越淡。其實佛教是很現實也很實際的,沒有什麼玄之又玄的東西,是我們的信心在不斷的堅定而發出的不可思意的光芒。就像太虛大師說的:「仰止唯佛陀,成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明一法師簡介:

釋明一,號崇守。

1963年5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85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電子技術系。

2003年12月於邢台玉泉寺依上淨下慧老和尚剃度。

曾住湖北黃梅四祖寺,任堂主,兼監院,現任法眼寺監院。

臨濟宗四十五代傳人,著有《與祖師同行》、《禪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供佛齋僧的緣由及功德

供佛齋僧是佛教的一種傳統,也是為了讓僧俗二眾有培養...

師徒的相攝之法

【原文】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弟子事師有五事:一、...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

因儒童的故事:結婚當天卻出家

佛世時,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結婚那天,請...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問: 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 反...

業障發現的公案

我們每個人,思想隨時變化的,當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

問: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華語發音不準。 淨界...

聖嚴法師《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佛教有一句古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若...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帶業往生」是否應該說為「伏業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問: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大安法師答: 我們要...

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貌似現在的人都有點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覺得不自信! 害...

當今邪師的十九種典型表現

依止善知識乃修行之必須,但行者不能盲目隨便依止。若...

佛法點滴之生活篇

我們每天要吃飯,就不能像世間人那樣,我們在這個上面...

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慈雲懺主說: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1)無不常值佛苦,...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

化貪婪為恬淡

貪婪是一種飢渴的心態,它的本質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聖嚴法師《大願心》

大願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標以及矢志實現這些目標...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回答這個問...

「比丘」有三種含義

比丘有三個意思。 一個是乞士,乞食來滋養這個色身,乞...

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

【佛教詞典】箕坐

為坐法之一。橫左足,斜立右膝,右足跟壓覆於左足底之...

【佛教詞典】常瞿利童女

(天部)除蟲毒之尊也。常瞿利翻雲大體,或作常瞿利毒...

【視頻】懺雲法師《四念處》

懺雲法師《四念處》

【視頻】六字大明咒(般禪梵唱妙音組)

六字大明咒(般禪梵唱妙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