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金剛仙論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金剛仙論卷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等。此是斷疑分中第五段經文。此所以來者。有疑故來也。云何疑。上第三段經云。菩薩不見彼是眾生我為菩薩。即此斷疑分中前第四經言。菩薩不見眾生。亦不見清淨國土又挍量分中。亦云以不見眾生等法。名諸佛如來。而此菩薩眾生佛淨土等四。前已了了解釋。明此四名雖異。皆依真如故有。若離真如法界。於有為虛妄法中。謂更有此四法可見者。非是菩薩。若解不異真如。而見此四者。名真菩薩也。雖爾了了解釋有無之義。然眾生復乘無生。或更起異疑雲。若不見諸法名為諸佛者。或謂諸佛法身是。以依身故有五眼。若無法身。便應無五眼。若無五眼。則不見諸法。未知今言不見者。為有五眼故不見。為無五眼故不見也。若有五眼者。為當前法是無故所以不見。為當前境實有而言不見也。為斷此疑故。以此五眼經答也。答意明如來具足五眼。有無斯照。隨法虛實。皆如實智知。今言不見者。有眼故云不見。非無眼言不見也。若有眼者。何故言不見有。但前境虛妄無法可見也。不見有二種。一真如平等理中不見眾生等四條然有異。故言不見。二眾生五陰虛妄法體本來不生古今空寂故無法可見。此二明理中絕相故。聖人無有取相分別之見。故云不見也。所以得言見者。如來具二諦智。如虛妄而知。如實而見也。此就諸法空寂義邊故言不見。非謂眼境並無令不見也。若爾那得聞言不見便謂諸佛菩薩一向無眼不見諸法。次明也。

如來有肉眼者。何者是肉眼所知境界。而言如來有肉眼。明凡夫之人肉眼。但見因緣和合虛妄境界。見上不見下。然眾生造業既殊。報得肉眼亦差品不同。或但見障內。不見障外。或內外俱見。或晝見夜不見。或夜見晝不見。或晝夜俱見。此等諸眼。皆是父母所生眼。如弗婆提人。以父母所生眼。能見障外色。前後俱見。如來同凡夫見此虛妄之色故。雲如來有肉眼也。如來有天眼者。天眼有二種。一者修得。二者報得。何者是天眼所知境界。天眼亦照因緣和合虛妄境界。皆見障外之色。亦有見下不見上者。有見前不見後。若因他力。見上見下。見前見後。有四方俱見。明如來所見亦同凡夫顛倒取境。如來稱前境虛實而緣。以此為異。故言如來有天眼也。然世間人。有報得肉眼。有報得天眼。亦有修得天眼者。此皆三界中法。明諸佛菩薩道超世表。久已無此二眼。何故道言如來有此二眼者。以見同二眼故。言如來有天眼也。

如來有慧眼者。何者是慧眼所緣境。明慧眼知一切有為法無為法有漏無漏善惡無記等法。而不作念我知此法。明如來亦同二乘所緣法故。言如來有慧眼也。

如來有法眼者。何者是法眼所緣境界。明法眼能知三乘聖人當證果時。乘何等心。證於道果。如此法眼所緣證法差別。如來亦同見之。故言如來有法眼也。如來有佛眼者。然上之四眼。見境不周。知法不盡故。設所知見。不能明瞭。明佛眼所見。真俗並照。臣細斯鑒。一切萬法了了通達。無境不周。無法不盡。故名佛眼。此眼如來有五眼故有境之見。既有此眼。故知佛有身有眼言不見。非無身無眼言不見故。次明此五眼經文也。乘五眼經文。復更生疑。疑雲。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直三千世界中所有種種諸法尚不可知盡。況無邊世界中。亦有種種諸法。何故但明此五眼。若正有此五眼。是為如來。則知法不盡。見境不周。故引恆河沙喻。以答此疑。欲明如來雖但有五眼而照所知之境。莫不皆盡。然知境雖盡。不可俱障於文。且境中微細難知者不過心法故。舉恆沙世界中眾生。一眾生身中。有善心不善心無記心有漏無漏三三等心數。不可限量。一眾生有若干種心。恆沙世界眾生。各有爾許心數差別不同。如來以三達靈知。於一念中朗照故。不應難雲若如來但有五眼則知境不盡也。此明眼雖有五。而知境斯盡也。

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者。前舉五眼。明佛肉具能見之智。然智不孤起。必知境。今將明五眼所知之境。故佛問須菩提。汝意地思惟籌量。謂如來知此恆河中沙頭數多少不也。應如是問。所以乃言如來說是沙不者。明理而言之。要先知後說。今言如來說者。明知如來知故方說故云佛說是沙不也。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者。明須菩提得冥加力故。解如來意。故仰述如來所說言。如是世尊。如來實了了知此恆河中沙頭數多少。故說非為不知也。

此喻意。明以一恆河。為一眾生。此一眾生。有善不善無記等心數法。多少如恆河中沙。復以此沙數恆河。為一眾生。一眾生亦有爾許數心數法。復以此沙數佛世界。爾許世界中。復有無量恆沙。復以一河。為一眾生。爾許眾生心數法。皆了了知。況餘非心心法也。

乘此。更生疑念。如地前菩薩。以信解力故。亦知一三千世界中眾生心數法。未知今言如來知恆沙眾生心數法者。為同地前菩薩但知一佛三千世界中恆沙眾生心數法。為遍知十方無量恆河沙世界中眾生心數法也。將釋此疑故。佛重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數佛世界至如是佛世界寧為多不。此欲明如來非但知一三千世界中恆沙眾生心心數法也。乃遍知十方世界中無量恆河沙眾生心數法也。須菩提言彼世界甚多世尊者。明須菩提仰答。如來如上所說十方恆沙世界實多無量也。

佛告須菩提。爾許世界中眾生。若干種心住如來悉知者。上來問答雖有重數。正答意在此文。明如來乃是一切智人。但以五明瞭了遍知十方恆河沙世界中眾生色心等法。無不皆盡。今且舉知心法。明知色亦無遺也。然就此所知法中。有種種差別。憂劣不同。如人中果報。比於諸天。優劣上下。不得為喻。況諸佛菩薩。出世勝報。比於人天之果。俱然懸絕不可算數。如來了達無餘。故言悉知也。何以故者。因向若干種心住如來悉知。復生疑念。上云眾生五陰六塵六識體是虛妄。若取此眾生五陰等妄法者。即非菩薩。又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若爾何以故。今復言若干種心住如來悉知。若如來知見此法。則應是實非為虛妄。未知此言心住者。為四念處真如境中住。為餘法中住。若是真實。上不應言虛妄道如來不見。若是虛妄。不應復言若干種心住如來悉知。故言何以故也。即答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此言諸心住者。凡夫六識。於虛妄法中。顛倒而住。皆為非心住者。非於四念處中無顛倒真實住也。此明上言離者。虛妄故離。今所以言知者。如來五眼照境斯盡。虛實俱了。故云知。非為真實也。是名為心住者。結虛妄緣中顛倒住。亦得結上皆為非心住。是名為非四念處境中真實住也。何以故過去心不可得等者。釋上。何以知。此言心住者。是六識顛倒虛妄緣中住故。釋雲過去心等不可得。明以三世等心不住為住。故曰虛妄也。過去心法已謝於往。空故不可得。未來心未至。空故不可得。現在心念念生滅不住。即體是空。故不可得也。

因三世虛妄諸心顛倒。復更生疑。若心住是虛妄顛倒者。便謂凡夫聖人心皆是虛妄顛倒。若爾則初地以上諸菩薩心。亦是虛妄顛倒。以心虛妄顛倒故。所有佈施等福德智慧了因之行。亦應是顛倒。故非菩提因。不成彼岸無漏功德也。為斷此疑故。答言以三千世界七寶佈施德福甚多。此明初地以上得真無漏解不取相不住心行佈施故。福德非顛倒。以非顛倒故。成波羅蜜行。不同地前凡夫六識心是虛妄取相顛倒故福德亦是顛倒。然此福德雖非顛倒。而要以地前取相顛倒福德為因故。非條然也。得福甚多者。明此無相佈施。乃感常住佛果無盡之福。故言得福甚多也。

即復生疑。若此三千七寶佈施。實有福德。是無漏非顛倒者。何故上三千七寶佈施。言非福德聚也。為斷此疑故。答言須菩提。若福德聚相有實者。如來則不說福德聚福德聚。然上明二種福德聚。一是取相有漏福德聚。二是不取相無漏福德聚。我言非福德聚者。明有漏福德聚非趣菩提無漏福德聚。不言無漏福德亦非福德聚也。那得以彼三千世界七寶佈施取相福德是顛倒故。難我此中初地以上不取相佈施無漏福德亦使是顛倒也。

論曰復有疑等。此先牒前所疑事也。若如是以下序生疑意。指經為釋也。此一段經。以三偈行釋。初偈正釋五眼經文。作問答意斷疑。第二偈釋恆沙世界譬喻中一段經文。第三偈釋三千世界七寶佈施福多經文。初偈云雖不見諸法者。上疑云不見諸法。未知為有眼而不見。為無眼故不見也。故偈釋明諸佛菩薩雖不同凡夫於眾生五陰色等有為法上有取相之見。非不有五眼如法相虛實而見。非令無眼故不見也。故第二句雲非無了境眼。此明雖云諸佛不見諸法。非無五眼照境之用也。何以得知。故次下句言。諸佛五種實。此明諸佛有五眼具足也。若爾即復生疑。此五種眼。還同於凡夫顛倒之見故。即答以見彼顛。明諸佛菩薩實有五眼。稱於顛倒境界而見。而見非顛倒故。不同凡夫也。此半偈雖解經意。猶未釋經文。故拘瑣作第二偈也。長行論雲。何故說彼非顛倒者。論主將釋此偈答之意故。設問雲。若諸佛實有五眼。見前境界者。前境是虛妄。故緣之智則應是顛倒何故說彼五眼為非顛倒也。即答為顯斷疑譬喻。是故說我知彼種種心住如是等也。明為釋若但有五眼。則知多境不盡之疑。故引恆沙譬喻。是故言道若干種心住如來悉知。非同凡夫顛倒之知也。故下問雲。此示何義。即答彼非顛倒。以見顛倒故也。何者是顛倒者。問若佛五眼非顛倒者。何者是顛倒眼也。即答偈言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也。明六識非一故。雲種種。妄取六塵。以不實為實。此憣境之心故云顛倒識也。何以得知六識是顛倒。次下句雲。以離於實念。實念者四念處觀也。觀我此身常此身無常乃至法亦如是也。以六識不住四念處中。乃取虛妄六塵。故名顛倒也。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者。此二句成上二句也。明六識不住彼四念處實智境中。是故我說為顛倒也。此義云何至差別顛倒。釋偈中初句也。何故彼心住名為顛倒者。何故此六種心住名為顛倒也。即以偈下三句答。明其六識但緣六塵虛妄境界。不能住四念處境中。是故說顛倒也。

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者。提此一偈所釋經來也。此句示現遠離四念處者。釋向六識心住離四念處境故說為非心住也。此以何義者。此以義故六識離四念處名為非心住也。即答心住者住彼念處也。明若心住於四念境中者。可名為住。而此六識以離彼四念處。取虛妄境界。故云不住也。又住不動根本名異義一者。釋上心住彼念處者有於住義也。依世雜論解。以後釋前。何故名住。以其不動。何故不動。以根本也。又解。何名住。明菩薩以四念處解。棲心真如理中。故名為住。既心住真。不為五欲所壞。故曰不動。亦得云不為二乘所壞。故曰不動。此真如解。既不為五欲所動。便能與菩提為基。故名根本也。若如是不住是故說心住者。若不能如是於四念處境中住者。是故便說為虛妄境中住也。此明不住相續不斷行因者。雙釋住不住義也。此不住者。釋前句也若如是不住相續不斷行因者。釋是故說心住也。是故不住者。結虛妄住者為非實住也。示彼相續顛倒。明虛妄境中相續住者是顛倒識也。結答上問何故彼心住名為顛倒也。如經過去心以下。舉釋虛妄住非心住經。結成顛倒義也。以過去未來以下。釋三世心住經。可知也。

何故依福德重說譬喻者。作問生起第三偈也。第三偈佛智慧根本者。上難雲。以心顛倒故此福德亦應是顛倒。今言佛智慧根本。明此初地以上不取相佈施是無漏福德。乃與佛果種智以為勝因。故曰佛智慧根本也。又第二句雲非顛倒功德。明知此菩薩佈施福德。非取相顛倒心也。以是福德根者。以是佛智慧根本福德根也。故重說譬喻者。重說三千世界施福。明雖同是佈施但取相心佈施者福德是顛倒。不取相心。施名雖同而福非顛倒也。然取相心施雖是顛。非不因此地前取相有漏施福。以此為因。然後得入初地無漏。有慎理之義故。地前取相福德。亦得相從為不顛倒福德也。此說何義至何名善法者。此序經中生疑之意也。為斷此疑以下至福非顛倒。釋答疑之意也。何以故者。釋此七寶施福何以故得為非顛倒也。即提偈上句來。答以佛智慧根本故非顛倒也。云何示現根本者。問云何示現此七寶施福是佛智慧根本也。如經須菩提等。舉經為取第二福德聚。答佛智慧根本義也。此義云何以下。釋經中第二福德聚是其無漏故非顛倒。以無漏故得為佛智慧根本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色身見不等。此一段經。是斷疑分中第六段經文。此經所以來者。有疑故。上已三處。明可以相成就見如來不。此中第四何故復言佛可以具足色相身成就見不也。初一邊。明法身上無應佛生住滅三相。第二邊。明法身上無報佛大丈夫相。第三邊。明法身上無色等法有為萬相。此三處就別相中。以明法身佛古今湛然如虛空身非修行故。得不可以色相而見。須彌山王喻中。明報身佛由行者修行因緣。萬德圓滿。以色相莊嚴體非有為有漏。湛然常住。此就別相。明報佛。第六段中。無有定法得菩提者。明應佛從感故有。非修行可得。畢無色無心。此就別相。明應佛。此三佛曆然不同也。法身佛非報應二佛。報身佛非法身應身佛。應身佛非法報二佛。此就三種佛別相義邊。不得為一也。有人生疑。若此三佛差別不同。則皆是不實。何以故應身佛非修行所得。無色無心則是虛妄。既離法身。有報佛。報佛則是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亦是不實。若法身佛如虛空不可得見。體亦不實。此是一種疑。又上第六段中雲。聖人以無為法得名。復雲由行者修行因緣。成就相好。名之為佛。若然為當即法身上有此報應二佛色相之身冥然是一。為條然異於法身有此二色相身也。若冥然是一。則不應有三佛用差。若條然異有。則皆是虛妄。無有一義。有如此疑。故佛問須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等。此答意雲。汝不應作是難。所以然者。則此三佛。亦有一義。亦有異義。故語一則如終一法性無有二相。論異則三佛體用有別歷然不同。此三種佛。理而言之。恆一恆三。恆三恆一。言三不傷其一體。論一癈其三用。故不應難言此三種佛為冥然作一為條然有異。為釋此疑。故次明也。

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者。此佛問須菩提。明虛空法身古今湛然體無色相。可以報應二佛具足色身見不也。故須菩提答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此明三佛別相異義邊。明法身如來古今湛然猶如虛空。不可以報應二佛具足色身而見故。不得說即法身上有報應二佛具足色身。此一句慎上經中三佛別相法身義邊不可以二佛具足色身見也。何以故者。有人乘此生疑。若法身如來古今無相猶如虛空。不可以報應二佛具足色身見者。法身便一向無色。若爾則異於法身。別有報應二佛具足之色。則還同前疑。三佛條然別相。何以故復作如是說也。故即答如來說具足色身。此明三佛一義邊。即法身上有功德智慧二種莊嚴。真如解脫色萬德圓滿無所缺少。以修行因緣。顯本有法身。以為報佛故。即法身上。有此具足色身也。若法身中無具足色者。則不應有報應二佛具足色身。以斯義故。得道即法身上有報應二佛色身。此明三佛不異義也。是故上言一切法皆是佛法。覆復生疑。若即疑若即法身上有報應二種色身者。便法身中有色上不應言報佛三十二丈夫相及應佛相非法身相也。又亦不應雲法身古今一定如虛空也。故答言即非具足色身。明向者就三佛一義邊得雲即法身上有具足色身。若據異義邊。明法身古今一定無有二佛色身之用故。上初句云不應以具足色身見故。言即非具足色身也。此成上經三十二大人相即是非相也。若法身上無報應色者。還同前疑。若法身佛就體無色身可見者。此之色身則條然異於法身。那得道言即法身佛上有具足色身也。故答言。是故如來說名具足身明法身中雖即無報應之色可見。然正顯法身作報佛色身之用。由有報應故。不離法身有報應之色。故言如來說名具足色身也。此成上第二句一義邊一切法皆是佛法也。又復就理而言。亦得云是故如來說名不具足色身。所以得云不具足身者。就異義邊論。明即法身佛上無二佛色身之用故。亦得云不具足色身。此句雙結三佛一異有色之義。但以答難故。直云是故如來說名具足色身。此成上異義也。

又問。此中但就色身。明具足之義則足。何故復明諸具足也。有人乘無生疑。若法身佛上無具足色身。此法身佛。為有三十二相。為無三十二相。為一為異也。有如此疑問。以故諸相經答。明因色身故則有三十二相。上已了了解釋即法身佛上有具足色身。即法身上無具足色身。何得難言若法身無色為有諸相為無諸相也。諸相四句經文不異前具足色身中義。故不別釋也。

論曰復有疑若諸佛以無為法得名者。牒上第六段中經來也。論主略申生疑所以。云何諸佛成就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而名為佛者。序作難之辭。雲若法身佛無為法得名如虛空者。與報二佛色相之身。為一為異等也。廣作疑問。不異經相也。生起為斷此疑是故說非成就色身非成就諸相者。略舉經中色相二處三佛異義經文答其不異之難。又色攝得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復舉上二處三佛一義經意。答其異疑也。如經以下。舉二處一異經來結也。

此一段文。以二行偈釋。初釋經中法身佛不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可以具足諸相見。第二偈上三句。釋經中如來說具足色身具足相身。下一句釋經中即非具足色身即非具足相身是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具足相身等經也。何故如是說者。將欲偈釋故。先問何故不定。答乃作如此不定之說。或言法身有色相。或言法身無色相也。故即偈答法身畢竟體非彼相好身。此二偈明就三佛異義邊不得言有色相。一義邊得言有色相也。法身畢竟體者。以初二偈釋二處經中佛問須菩提答乃至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不應以相身見等。明虛空法身畢竟無有報應色相之用可見故。雲法身畢竟體也。何以故。以報應色相之身修行方得故。色相之身顯用於報應。真如法身雖萬德圓滿。但據體而論。故無色相之用也。如冬樹無菓以時未至故。非一向無也。若一向無者。應時至亦無。以此喻驗之。法身非不有色相。以時未至故不可見也。非彼相好身者。明法身非報應相好身也。以非相成就者。所以言法身非相好身者。以法身不為現用相好所成故也。法身何故不為相所成。故下句雲。非彼法身故。明相好之身。非古今一定法身之體。故言非彼法身故。此明法身佛異義也。

第二偈上句。釋經中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具足相身二處經文也。明法身上雖無色相之用可見。然不離於法身。以修行因緣。則有報應色相之用。畢竟不從餘處來也。故云不離於法身彼二非不佛也。彼二者。彼色之與相。非不是法身佛故。第三句雲故重說成就。下一句並釋法身中亦得言有色。亦無二者。此明虛空法身中畢竟無報應色相。故言亦無二。釋經中即非具足色身相身也。雖法身上無。亦得道即法身中有。故云及有二。此明不離法身報應色相之身也。釋經中是故說具足色身具足相身也。此二偈說何義至以非彼法身相故。釋初偈。明法身異義邊無色相也。此二非不彼乃至偈言彼二非不佛故。釋第二偈上二句。引所釋經證。舉偈第二句。結明一義邊法身有色相也。是故此二乃至以不離法身故。釋第二偈中下句。明法身中亦得說無教應色相。二亦得說有色相二也。所以此中再邊。釋此一異之義者。但經中為釋難故。有其兩重故。論主亦重釋也。是故此二。亦得言無故說非身成就非相成就。此是釋法身無色相義。經論相屬也。亦得言有故說色身成就諸相成就者。此解法身有色相義。經論相屬也。偈言亦無二及有者。釋竟以偈結之也。何故如是說者。設問也。以彼法身中無即於是義者。答法身中無色相所以也。說如來色身成就諸相成就。以不離彼身故者。答法身有色相所由也。而法身不如是說者。明雖不離法身有色相之身。而法身義邊古今一定畢竟無此色相。為生下疑故作此句。欲使乘無生難因言長理故後章得顯也。

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汝謂如來有所說法耶等。此斷疑分中第七段經文。已三遍來此所以來有疑故也。上來廣辨法身之體畢竟無有有為萬相。又此前段經。復明虛空法身異義邊。體無報應色相。若法身無色相。則亦無眼等諸根。既無諸根。亦無口業。云何言如來說此法。問法身佛為說法。為不說法也。若法身佛不說法者。報應二佛亦應一向不說法。又疑若使如來說法者。為即此證智法身有言教可說。為離此證智法身別有此言教可說也。為斷此疑故。答於意云何汝謂如來有所說法耶。此答意明法身之體無名無相畢竟無色相可見無言教可說。又雖無色相諸根。然要顯法身。為報佛由。法身現時為報故。得言因法身有色相諸根。有口業。有言教說法。故上論雲聖人證無為法。還說無為法。若以此文驗者。雖即證法無言教可說。亦不得離此所證法身。別有教法可說也。於意云何者。此應有問答。而不作問答。故如來直問須菩提於意云何。欲使冥解而答也。

如謂如來作是念如來有所說法不者。問須菩提。汝謂如來作念謂於無名相證法中有名相可說不。汝謂如來作是念離於所證法更言教法可說不也。莫作是念者。遮須菩提此念。汝若謂如來於證法無名相理取同名相可說者。此是不正念。若謂如來離於證智更有教法可說者。此亦是不正念。故言莫作是念也。何以故。須菩提。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者。此釋前何以故汝向所說是不正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明實不作是說。道言如來作此說。即誣聖言。故言謗佛。此人所以生謗者。以不解如來所說理教一異之義故。云何不解。聞言證法無名相。便謂離於證法條然更有言教可說。不知證智無名相無法可說。故曰不解義。不知因尋教得理由證有說。故不解義也。何以故者。此世辨釋名。何以故道言如來有所說法。則是謗佛也。故下即雲。如來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明說法有二。一是所詮證義。二能證言教。然此理教雖殊。而本末相由。理無條然。若謂證法有名相可說者。此不解聖意。名為謗佛。聞言證法無名相。便謂離此證法別有言教可說。復是不解聖意。亦為謗佛也。無法可說者。明證法無言教可說。離於證法。亦無言教可說也。是名說法者。如是解證法無名相可說。不離證法有教法可說者。方名正解方名正說。故言是名說法也。亦應言是名非說法。明若不如是解證中無名相可說因證有名相可說者。故非說法也。

論曰復有疑乃至若相成就不可得見者。牒次前無色無相經也。云何言如來說法者作難。自下經文以下。引經申斷疑之意也。

此經以一行偈釋。如佛法亦然者。釋經中乃至不能解我所說故。如佛者。如前經中明法身佛上有色相無色相三佛一異離即之義也。法亦然者。佛既如此。理教法一異義亦同也。明能證言教所詮證義。依此而論。亦得言有差別故。次第二句雲所說所二差別。此釋經中說法說法者二差別者。理教殊也。此明能詮所詮異義邊亦然也。亦得言無差別故。下二句雲。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此釋經中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也。不離於法界者。明聖人證於真如法界。還說此真如。故知此所詮證義能詮聲教不得相離。此明一義邊亦然也。說法無自相者。既如證如說。離於真如法界。更無言教自相可說。即證智體無有名相故。亦無言教自相可說也。長行論初。何故言說法說法者。提經為問也。即指揭答言所說二差別故。何者是二乃至所有義。此出經中。重言說法說法者。偈中二也。何故言無法可說者。若有言教能說。復有所說。義便應是有說。何故言無法可說也。即以下半偈答言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故也。此以何義以下。有一問答釋偈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間說此經法生信心不等。此一段經。是斷疑分中第八段經文。復所以來。此亦有疑故來也。前段經。或明法身體無報應色相之身。或云即法身上有報應色相。今疑者偏報無邊生難。若一義邊。即法身上有報應色相者。法身佛既體如虛空。不可以色相而見。此報應二佛。與法身一故。則應是無。又次前經。明真如法界體絕名相。與言教有異。復云不離真如法界。有言教可說。若爾此真法界體亦如虛空。無有聲教。此聲教既與證智體一。應亦是其無。以證法無名相故也。此之兩處。或明法身法界無色相言教。而復言不離法身法界有此色相言教。斯二段經一異之義。至深難解。為但現坐能信。為未來世中亦有人能信。為一向無人能信也。又若有人能信者。有何等人。能生信心。為是凡夫。為是聖人也。有如此疑。故須菩提問頗有眾生聞說此法生信心不。佛即答彼非眾生非不眾生。此答意明經理雖甚深難信。然非但道益當時現坐生信。明未來世中亦有人能信。何人能信。明要地前地上二種菩薩。久供諸佛。殖因深遠。具足二種無我解者。能信此經也。經言彼非眾生非不眾生者。此出有能信人也。應直答言菩薩有智慧人能信此經。何故乃言彼此眾生非不眾生也。然此聖人相解。其言雖隱。而能於此言取悟也。彼非眾生者。明彼能信人非無智慧不修行不曾供養諸佛聞此經未生信眾生也。非不眾生者。非不是能信聖人眾生。明此人已曾供養過去諸佛。修行來久。聞此深經。則能生信無疑。是故彼非無智不信眾生。是有智慧能信眾生。故次明也。何以故者。此世辨釋前。應問何以故名此能信人。作彼非眾生。何故復名為非不眾生也。我未解此義。唯願如來為我解說。即答言須菩提。眾生眾生者。此重牒前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然後釋也。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者。明此能信人非是底下愚癡凡夫信眾生也。是名菩薩摩訶薩能信聖人快眾生也。

論曰復有疑。若言諸佛說者。是無所說法不離於法界。亦是其無者。牒前有色相無色相有說法無說法二處深經也。有何等人。能信此甚深法界者。作疑問之意也。自下經文者。指經為釋也。所說說者深者。以此一偈。釋斯一段經。依經次第。應言說者所說深。但以闡陀論法隨逐語便故。言所說說者深。亦以乘勢明義故也。正釋經中聞說此經也。所說者。牒前經中如來所說理之與教。說者。牒前不可以色相成就見法身如來等。經中所明三種佛能說人也。深者。明前所牒二經一異理深。即舉疑。斯之二經。佛說太深。於未來世。為有人能信。為當無人能信也。故下句雲。非無能信者。此句明有人能信也。應問何者是能信人。故下句即指出其人非眾生眾生。釋經中彼非眾生非不眾生。非眾生者。明非無信眾生也。眾生者。是有信眾生也。非聖者。此世辨釋名。非眾生者。非是不聖。正是聖也。故即雲非不聖也。此是出其能信之人也。何故言須菩提非眾生非不眾生者。提經為問也。偈言以下。指下半偈為釋也。此以何義者。此生偈以何義故。得釋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經為能信人也。即釋若有信此經至非凡夫體故。解經偈中彼非眾生也。若有信此經彼人非眾生者。取偈上二句中能信義也。非眾生者。提偈第三句中非眾生來也。非無聖體者以偈。下句中非聖兩字。釋前非眾生也。非無聖體者非凡夫體故者。此是論主結能信者是聖人非凡夫體也。非不眾生者。提經來也。以有聖體故者。以偈第四句中非不聖釋之也。彼人非凡夫眾生非不是聖體眾生者。結此能信為非凡夫是聖人也。如經何以故至是名眾生故。引如來成釋為證也。如來說非眾生者。非凡夫眾生。我論主釋經。是故說眾生者。結為能信聖人眾生也。眾生者。以聖人眾生。是故說非眾生者。以是能信聖眾生故。結為非凡夫眾生也。

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三菩提也。此等是斷疑分中第九段經文。此已五遍來。文雖相似。而義有殊。故非重也。此所以來者。為釋疑故也。此疑從何處生。上來已廣明法身古今體滿非修得法文。即此斷疑分初第二段。經中言無有實法如來得阿耨三菩提。明法身菩提非有為法故不可以有為相得。即復言如來所得阿耨三菩提。明菩提之體是無為法故有菩提可得。復以大身譬喻釋成。明法身本來圓滿具二莊嚴。離於二障。非修行得。即生疑雲。若言如來得三菩提者。為修行故得。為不修行故得。若法身菩提古今一定猶如虛空。萬德圓滿。非修行因緣然後可得者。云何言行者一阿僧祇修行滿足。證於初地。轉得七地二阿僧祇滿乃至上上轉勝。三阿僧祇後。證佛果菩提也。以此驗知。法身便由修行因緣可得。後方圓足。那得道法身如來猶如虛空萬德圓滿非修得法也。若由修行得者。云何乃離於上上證所得報佛。而說別有法身如來。此執一難異也。又次前第六段經。明法身猶如虛空體無諸相非修行得法。故不可以具足色相而見。乘生疑念。若法身非修得法。無色相可見者。云何菩薩修行因緣。轉轉證得阿耨三菩提也。此疑既起之在先。所以令方斷者。以中聞更乘生異疑。遣之未盡故。今方釋也。此謂為疑故。經中答意。明佛有二種。一法身佛。古今湛然體性圓滿。非修得法。此即性淨涅槃。二者報佛。藉十地方便修行因緣。本有之性顯用之時名為報佛。即方便涅槃。不可以報身方便修涅槃行得故。便使法佛性淨涅槃亦修行而得。為釋此疑故次明也。然就斯一段經。凡有四子句。前三句。明法身佛性淨涅槃。體相圓滿非修得法。後一句。明報佛方便涅槃。亦萬德圓滿。而有無方大用。是可修得法也。

無有少法得三菩提者。此是第一子句。明法身如來萬德圓滿無所缺減。雖在煩惱染法。於萬德中。不少一法。非以修行因緣後方滿足故。得名為無上菩提。故云無少法得三菩提也。此就法體滿足。以明法身非修得法也。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三菩提者。此是第二子句。釋初句。法身所以萬德本圓。非修行方滿者。以法身古今一定。非以由人修行因緣故在聖人心中萬德增名為高。非以人不修行因緣故在闡提心中萬德減名為下。此就行者。以明法佛體無增減非修得行也。以無眾生無人無壽者得平等三菩提者。此是第三子句。釋前第二句。法身所以平等無有高下者。明一切眾生法身體相萬德皆等。無此功德多彼功德少。本來寂滅。自性離障。一切平等。無有我人等或。不如金剛以還因中行者。行有深淺。斷惑有多少故。勝如不同。有憂劣之別。故起慢心。自謂我功德多。遣惑亦多。彼劣於我。所以有此分別慢者。以其先有煩惱。遣之未盡。故有我人等見。明一切眾生法身佛性無有憂劣。從本以來。清淨體無惑染故。言無我人平等得三菩提故。勝鬘經。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依西國。剎那有十種名。此言剎那者。憣為空也。明空善心非煩惱取染。不空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空善心者。明古今一定法身如來藏體空。無二十五有生死萬相。故言空也。不空善心者。明法身自性體備萬德妙有湛然不空也。故即上經言空如來藏也。前二子句。明法身妙有即不空如來藏。此一句。明法身妙無即空如來藏也。此就無鄣清淨。以障法佛平等滿足非修得也。此前三句。宛轉釋法佛性淨涅槃義竟也。

時眾聞言法身古今圓滿非修得法。乘即生疑。若爾何故諸菩薩發菩提心。三大阿僧祇。修十地行竟何所為。故答一切善法得三菩提。此是第四句。明報佛方便涅槃有修得也。所以據報佛。明有修得者。然報佛要就行者修得現用時語。既就行者論之。便有修行因。緣萬善滿足。則有法可得。前但據性體本有為言。而不辨其用。今就行者會時而語。佛性有用。以有用不用異故。得雲有增減也。復就行者斷惑。有多少故。有憂劣不同凡聖兩別。據行者顯報有於修得故。言一切善法得三菩提也。乘茲即生疑念。若一切善法得三菩提者。疑謂一切名濫。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善法。俱是一切。可皆得菩提也。若皆得者。何故上論偈言福不趣菩提也。以斷此疑故。答言須菩提所言善法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者。此明善法有二。一有漏善法。二無漏善法。如來說非善法者。明向一切善法是一切無漏善法。非是不趣菩提有漏善法也。故下句雲。是名善法。此明是名無漏善法。亦得言是名非善法。明無漏非有漏故也。

論曰復有疑。若如來不得一法得三菩提者。舉所疑經來也。云何離於上上證轉轉得三菩提者。作難也。自下經文為斷此疑。示現非證法名為得三菩提者。論主略引經中斷疑意也。此以二偈。釋茲一段。初偈釋前三句。明法身無修得。下一偈釋後一句明報佛有修得也。

彼處無少法知菩提無上。此二句釋初子句。知菩提無上者。以知彼法身處體相滿足無所缺少故。得名為無上最勝菩提也。法界不增減者。釋第二子句。明此法身。非修得方滿名為增。亦非不修行故少名為減也淨平等自相者。釋第三子句。明法佛體上古今清淨。從本以來無我人等或。故言淨也。第二句知菩提無上。依下長行論。釋此一句。義通前三故。上三句下。皆應言知菩提無上也。第二偈有無上方便者。釋第四子句。明報佛是修得。就現用義邊得名為增。未用義邊得名為減也。及離於漏法等下三句。釋第四子下須菩提所言善法善法者等釋疑經文也。及離於漏法者。明報佛方便之因。無漏善法。體離諸漏。非有漏善法也。是故非淨法者。明有漏善法非是無漏清淨善法也。即是清淨法者。如是非有漏善法故。即是出世無漏清淨善法方便因也。何得以有漏善法於菩提無方便因。難無漏善法亦使非方便因也。此明何義以下。至經一切善法得三菩提。釋二偈中上五子句。解經中四子句也。先次解釋。後以經結之也。餘菩提善法不滿足者。謂因中方便菩提。亦謂二乘菩提。體未滿足。須更修習故。言餘菩提者善法不滿足也。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等。何故如是說者。先提下答疑經為問。即牒後偈下三句為釋。此以何義以下。復設問也。彼法無有漏法故。名非善法者。此解無漏善法。非是有漏善法故。如來說名為非善法也。以無有漏法。是故名善法者。解無漏善法為善法也。以決定善法者。結無漏善法也。

金剛仙論卷第八

 

上篇:金剛仙論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卷上 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 後魏北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亦名金剛能斷般若) 無著菩...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飜譯之記 寶髻經者。是大集中之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上 功德施菩薩造...

淨土疑辨

《淨土疑辨》序 豫章微休居士陳 所蘊撰 蓮池禪師作《...

毗婆尸佛經

毘婆尸佛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失譯人名今附涼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卷上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

【註音版】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佛說須賴經

佛說須賴經 前涼月氏國優婆塞支施侖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無極寶三昧經

無極寶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佛教詞典】三不護

【三不護】 p0176 瑜伽五十卷十一頁云:如來所有三不護...

【佛教詞典】生天

生於天界之意。生天之思想,非佛教所獨有,原系古印度...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

凡做大事的人,於小事決不肯輕忽

【原文】 當一切時,小心勤慎。且莫學說大話,不認真用...

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什麼精神

到寺院之後,我們拜佛、拜菩薩。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

極樂淨土,人人不再設防的世界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第三十九願:受樂同於漏盡願 第三...

稱念觀音聖號的功德利益

觀世音菩薩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觀音信仰不僅貫穿整...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

素食能降低患白內障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肉食者有白內障的風險比素食...

入海采寶七難喻

世間人入大海采寶,會遇到七種危難:一者,強風從四面...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煩惱。比如很多人有抽煙的習慣,想戒...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蕃薯湯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語:時到時擔當,沒米就...

因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個下雪的晚上。農村有戶人家,半夜裡有人敲門。主人...

吾人一念心性,與諸佛了無有異

吾人一念心性,與三世諸佛,了無有異,其智愚苦樂天淵...

【視頻】心經台語(妙蓮華唱片)

心經台語(妙蓮華唱片)

【視頻】《受菩提心戒儀》聆志居士念誦

《受菩提心戒儀》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