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金剛仙論卷第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金剛仙論卷第九

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於洛陽譯

須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須彌山王等。此是斷疑分中第十段經文。此三千譬喻已四遍來。何故數來。而非重者。此乃文句相似。而義有別。故非重也。此復所以來者。有疑故來也。云何為疑。前段經中答疑四句。初有三句。明法身菩提性淨涅槃。本體圓滿非修得法後一句。明報佛方便涅槃。由修一切善法方便因滿。法身有用。是修得法。難意。若法性法身非修得者。身有報佛亦不聽是修行得得也。何以故。上挍量分中。明受持讀誦此經能詮言教。依而修行。善法滿足故得三菩提。然此經教音聲之性證法中無。念念生滅。無有習因增長之義。體是無記。非為善法故。受持經教不能發生三慧之善。不生三慧善故。無有因義。既無因義。則不證菩提。那得道言一切善法得阿耨三菩提也。故幹須彌七寶佈施勝福譬喻。以答此疑。明此般若一偈經教從證法中來。非是無記而能詮於法身。若依經修行因緣。能顯性證果。得大菩提。勝於三千須彌珍寶佈施之福。不可算數故。不應難言經教是無記故受持修行不能得大菩提。為除此疑。次明此一段經也。

百分不及一等者。論雲算類勝。此明有漏福德是有盡法故數亦有限。明無漏善法是無盡之法數亦無限。所以勝也歌羅分不及一者。論雲力勝。歌羅者。西國正音如折一毛以為百分一分。名一歌羅。此義憣為力勝。以無漏善法功德勢力勝於有漏善法故。名為力勝也。數分不及一者。論云不相似勝。猶是其數數中。轉微轉細。乃至少許猶不及一故。名不相似勝也。明此無漏善法若有形色者虛空法界所不容受。以有為有盡法。形無為無盡法故。假令乃至少許亦不相似。如分芥子以為萬分。擬須彌山。唐失其身。終不相類也。優波尼沙陀分者。論中義憣雲因勝。明因果不相似。珍寶有漏善法。但得三界報。因果俱是不如。無漏善法乃遠得佛果。因果俱勝故。名因果不相似也。

論曰復有疑以下至不能得大菩提。執經作難。何以故。以所說法是無記法。釋成難意。為斷此疑以下略申答意。生於下偈也。凡以二偈。釋茲一段經。初一偈。解持經功德勝佈施之福經教是無記非因之疑也。第二偈。釋四種勝。從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也。雖言無記法者。舉疑意。前疑言。經教是音聲性無記之法。依此無記法。受持修行。則無善。則無因義。何得言以一切善法得三菩提也。故答雲雖言無記法。此句慎疑者意故。雲雖言無記然。音聲言教雖是無記之法。而能詮於佛性涅槃之理。依而修行。發生三慧勝解。能使行者終剋常果。有詮理益初咸果之能。此明言教雖是無記而有因義。故次下句雲。而說是彼因。若爾那得難言以無記故無有因義則無修行得菩提者也。此釋上半偈也。又一解經非是無記。何以故。以此經教從真如證法中來。是其一分為此真如證法所勳故。言教非是無記。有其因義。如以須摩那華及薝卜華。勳胡麻子。後押得油。名須摩那油及薝卜油。此言教亦如是。為證法所勳。非是無記故。受持讀誦此能詮言教。發生聞慧。從聞生思。從思生修。次第修行。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勝於三千須彌七寶施福。以三千須彌七寶有漏施福不能得大菩提。是故不如。故下半偈言。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寶。一法寶者。此般若經一行偈。名為法寶。是故者。是故經教非是無記。有其因義故。便勝無量珍寶佈施有相之福也。

此義云何雖言所說法乃至能為菩提因。釋上半偈。論主且順疑者意。明經教雖是無記而有因義也。又言無記者此義不然者至勝無量珍寶故。此解下半偈。即舉偈結也。此違疑者意。正解經教非是無記法也。汝法是無記而我法是記者。汝小乘法中胃聲教為無記。今依我大乘中。明音聲經教從佛法身記法中來故是記法非是無記。又行者身口意業有所起作。皆有招感之能。亦有慎理益物之義故。諸佛說所經教。音聲之性。是口業善。能慎理益物非無記也。是故此所說法勝彼阿僧祇須彌珍寶故者。結受持經教福德勝珍寶施福也。如經以下以經結論也。

此示何義者。此一段向如經者。通引持經福。結作勝珍寶施福義。然未知釋勝有幾種故設問。問此百分不及一等此示何義也。即作第二偈。答數力無似勝也。此一句中。合釋三種勝。謂數勝力勝無似勝也。無似因亦然者。此明第四因勝。為成句故。通引無似來也。一切世間法不可得為喻者。無漏善法。能與佛果作無盡之因。一切世間有漏法中。無可為比者。故云不可得喻故也。

此說何示於前福德此福為勝者。此一問答。通解一偈所明勝義也。云何為勝。一者數勝等。數出上半偈中。四種勝也。是故偈言等。舉下半偈。結作勝也。數勝者以下。一一別提四種勝名。略釋名。舉經屬當可知也。又此法最勝無有世法可喻。此法者。釋下半偈。即引偈結也。如是此福德中以下。結受持福勝也。須菩提。於意云何汝謂。如來作是念。我度眾生耶等。此是斷疑分中第十一段經文。所以來者。斯有疑故來也。云何疑。上第九段經中。前三句。明法身平等。本來滿足。無所缺少。不由修行而得。復無高下。亦無我人眾生壽者相。平等得三菩提。此明就佛性法身平等理中古今湛然無有彼此凡聖兩別也。難者雲。若法身平等。無有凡聖差別者。則亦無修道得果之人。若無修道得果。云何經中言。如來度眾生。若佛度眾生。則知如來修行斷惑可有滿足法身。眾生未修行斷惑則無滿足法身。若然便由修行斷惑因緣。得大菩提。非有古今圓滿法身不由修得。明矣。上第三住分及此斷疑分第四經中。並言菩薩若作是念。我度眾生。則非菩薩。此二處。明菩薩於真如平等理中不見眾生真如法身異於己身真如法身而可度者。然菩薩位在學地。處不定之境。斷惑不盡。見理未圓。於平等理中。若見眾生真如法身不滿。異於己身真如法身。起心度者。尚非菩薩。況如來行滿惑盡。位居無學。云何而言佛度眾生也。此明佛與眾生法身平等無有增減亦無高下。故離真如法身。無別眾生可度。若言佛度眾生。則法身是修得法。非本淨平等凡聖共有。以此驗知。諸佛修行得果可有法身。眾生未修則無法身。若眾生無法身。則不得言法身平等體無增減無所缺少。亦不得言法身本淨無我人等也。以有此疑故。經答言。汝謂如來作是念。我度眾生耶。此佛問須菩提。汝謂如來起心分別。我由修行因緣斷滅盡故。有滿足法身。眾生未修行斷惑故。無滿足法身。謂異真如來法界。外別有眾生。而欲起心度之。令得解脫也。

莫作是見者。遮其見心也。何以故者釋。前明我何以故止汝莫作是見也。即答實無眾生如來度者。然佛與眾生。雖凡聖有異。而滿足法身平等無差。此明即真如來平等理上有此眾生名字。更無別定實眾生異於真法界而為如來度也。

如文殊般若經說。假使十方一切諸佛。一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不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恆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離真如法界外。眾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眾生界不增不減。又華嚴經云。不增眾生界。不減眾生界。此就平等法身真實法界理中。明無增減也。又小品般若中說。一切眾生本來清淨。假令諸佛。於百千萬劫。唱言眾生眾生。而無一定實眾生可得也。若以此等文驗。於平等理中。無有眾生異於諸佛而可度也。又若佛度眾生。則是佛自度佛。法界還度法界。以此故知即法身上有此眾生名字。不離法界外別有眾生可度也。故不增不減經言。惑覆法身名為眾生也。即復有疑。正可無定實眾生可度。非無五陰所成虛假眾生。如來何故不度。故經答雲。須菩提。若實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相等見。此明非但無有定實眾生可度。乃至亦無虛假眾生可度。何以故。正五陰法上。名為眾生。然此五陰無眾生體。非但無眾生體。復不異佛性土有是眾生五陰虛妄名字故。亦不可度。若如來起心。謂異於真如法界有五陰所成虛假眾生可度者。則猶有我相等惑不盡也。

乘復有疑。若如來無有我相等惑者。如來何故自云。我過去曾作轉輪聖王帝釋梵王等。以此驗之。明知如來有我相未盡。不應言如來無有我相也。故答言。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非則有我。明如來隨世俗語故。言有我。非謂有我人等相未盡故也。

乘復生疑。應有神我。若實無有神我。何故一切人皆云。有我。我過去從天道中來。人道中來也。故答而毛道凡夫生者以為有我。明毛通凡夫。懷取相之心。於無我法中。計有神我。從過去中來。不滅至於現在。故妄言有我。非謂理中實有我也。毛道者。此義釋雲。愚癡闇冥無有智慧。名為毛道。此中須菩提應問。世尊。云何名為毛道凡夫。我未解此義。願如來為我解釋。故佛答須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來說名非生。此雲生者。生之言。起毛道凡夫。起於我見。故言生也。此生西域雲禪那。依世辨論。無正名相憣故。且就義解。作名雲毛道凡夫生也。說名非生者。明毛道凡夫但能起於我見等。或不能生彼出世無漏聖解。故言非生也。是故言毛道凡夫生者。是但能起於我見。不生聖人法故。結名為毛道凡夫生也。論曰復有疑若是法平等相無高下者。牒此段第九生疑處前三子句經也。云何如來名為度眾生者。設疑難意也。自下經文為斷此疑者。申此經來意。為斷此疑也。此一段經以二偈釋。初偈作問答意。釋前二疑經。義勢未盡。拘瑣入下第二偈上三句也。第四句釋後二疑經也。

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者。明真如理中佛與眾生法身平等無凡聖兩異。何得謂於真如法界外更有一定實眾生與佛有異而可度也。釋經中何以故實無眾生如來度者以前經文也。即難若真如平等理中無眾生可度者。非無虛假眾生。何故不度也。故下半偈云。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此明假名眾生為五陰所成。此五陰法體。亦是虛妄。依真如有故。無別虛妄眾生可度也。

此義云何以下至偈言不離於法界故。先釋下半偈眾生假名與五陰共故。解偈第三句也。彼名共陰不離法界者。釋作名陰共義也。即引第四句。證不離也。論主何故先釋下半偈者。疑者謂眾生無法身。此下半偈。明眾生五陰即是法界中名。當知等有法身故。先解下半偈。然後釋上半偈。平等中佛不度眾生便故也。自下解上半偈也。彼法界無差別者。正解初句。即提所釋偈言平等真法界故也。是故如來不度一眾生者。是法界平等凡聖無異。故佛尚不度一眾生。何況多也。即以偈第二句。結佛不度眾生故也。如經何以故實無眾生如來度者。結上半偈也。

佛言須菩提以下。結後半偈。復拘瑣生下第二偈也。第二偈取我度為過以取彼法是取度眾生故。此三句共前偈下二句同。釋經中若實有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相等。此句為明如來無有取眾生相。而欲度之。令言若度。則是取相過者。此舉有過。以明無過。故知異法界外無別有五陰所成虛假眾生為如來度者也。取我度為過者。明如來若專念見有五陰所成虛假眾生異真法界而取度之者。即有取相之過。云何是過。答以取彼法是。以取五陰等法虛妄有為。以為眾生。欲度之令得解脫故為過也。上雖言以取彼法是。未知作何等意取。故第三句雲取度眾生故。若如來自謂已是佛無煩惱人。見眾生是凡夫具足煩惱。無有法身。令拔之令離此或。此是取相過也。不取取應知者。釋經中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毛道凡夫生者以為有我也。答第三何故說我疑也。不取者。明如來解生陰本來虛妄無實眾生可度。故云不取。取者。毛道眾生不解生陰體虛。謂為定實有我。故言為取。應知者。此凡聖二人取不取義。勸人知也。

此義云何至取我度為過故。釋偈初句。即舉偈來結也。以取彼法是至有如是相故。此中間二句。先提偈於前。然後解釋也。經復言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等此義云何者。此提第四句所釋經。為問也。偈言不取取應知者。提偈與經相屬當也。此以何義以下。釋偈中取不取義。明如來不取凡夫取也。又須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來說非生者。以此經偈中未釋故別提來也。不生聖人法故名非生者。此是彌勒世尊釋明所以言毛道凡夫生為不生者。由不能生聖人法故名非生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不者。此斷疑分中第十二段經文。已六遍來。所以復來者。有疑故來也。謂雖復上來廣為我解法身如來無有色相可見。若不了見便應是無。然復言雖不可見而是妙有。若有應是可見。然今道有而不可見者。明知無別無為法身非修得法也。正修方便萬善。三十二相因。緣福德業。所得佛果。無量相好身時。即有法身。那得離此之外別有法身也。若由修行因緣。得相好身時。即有法身者。便以修福德因緣。得真法身。如經中明。佛修三十二相業時。以頭頂禮拜三寶師長父母故。得無見頂相。助他為善故。手中得羅網相等。以此報相既為因得。類知法身亦應是可修得。若可修得。前經中不應。以初三句。明法身無修得。後一句一切善法得三菩提。明報身有修得。以此比知。由修福德行。見報佛色相者。即法身。故知法身是可修得法。不應別有古今一定法身是非修德法也。有如此疑。故答意明不可以報佛色相為因所得是可見故。如此比類。亦謂法身是可見。亦為福田所得也。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相成就見如來不者。佛問須菩提。於汝意地。以智慧思惟籌量。可以福德業所得大夫相身。見法身如來不也。故須菩提即答。如我解如來所說義意。不可以報佛福德業所得成就相身見法身如來也。

佛言如是者。如來印可須菩提所說當理。佛去大眾疑心。明實如汝所說。不可以福德相成就身比知見法身如來也。佛言須菩提。若以相成就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者。明若以報佛有色相身。為修因所得。謂法身佛亦為因得。由修行因緣。後方有者。世間輪王。亦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可亦是法身佛也。此中乃難法報二佛。何故引輪王來。反質者。然此二種佛。義有一異。別相難分。引輪王非況類。釋使疑者解撥理雖一。就體用義殊故。所以二佛異相歷然可見也。

論曰復有疑。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至法身為體。此惑者詭順如來上來所釋法身之義。然雖似領解。而猶有疑心未盡。意欲更作疑難。故牒來也。而如來法身以見相成就比智。則知如來法身為福相成就者。此是作難之辭也。而如來法身者。疑者雲。如來難作此解。而我意猶謂無別無為法身不可以相見不為因得也。以見相成就者。疑者謂以見報佛福相成就身時。即有法身。非本有也。比智則知如來法身為福相成就者。明報佛既為福得因所得。可以相見故。比智類知法身如來亦應為因所得可以相見。寧別有無為法身古今一定。不為因得不可以相見也。

自下經文。為斷此疑者。申經之來意也。此一段經。以二偈釋。初偈釋經答疑。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來者。明非以福德業方便因所得色相之身是可見故。謂以比此知法身如來同於色相亦是可見。更無別無相法身故。下半偈云。諸佛唯法身。轉輪王非佛。諸佛唯法身者。明法身佛雖不同報佛色相可見是修得法。而有二種莊嚴。真如解脫。具足色相也。若以報佛有色相。即謂是法身者。輪王有三十二相。應是法身。然輪王有相非法身者。報佛有相。亦非即法身佛也。此義云何。有人言。福德能成是相。至阿耨三菩提。此是論主重引疑者之辭也。為遮此故以下。還舉釋疑經來為解也。是故非以相成就得見如來故者。是輪王有相非法身義。故非以報佛可以相見為因得故。亦令古今一定無為法身同使為因得可以相見也。而此長行論。直舉疑意。指經為解疑答義盡。不釋於偈也。然以上一偈。釋經答疑俱盡。何故復作第二偈者。上偈就別相義邊。一向明色相非法身佛。懼畏眾生以報身色相全異法身。即棄捨報佛之義故。作下偈。明雖法身不可以報佛色相比類而取。就一義邊。然即此法身顯用名為報佛故。不應全棄也。此偈上之三句。猶釋法身體非色相不為因得。不異於上。所以重來。但取下句方便異相故。為欲成偈。所以重來也。方便異相者。明如來有二種身。一者智相身。二者異相身。智相者。是法身如來真如解脫相。方便異相身者。謂報佛福德相好莊嚴之身。為方便同所得。與法身義殊故。名異相身也。而此相好報身。正是法身顯用。故名報相語其體也。本無殊技。那得聞言就異義邊。辨法身無相好。便謂離法身之外條然有報佛色相可得。棄其所以一義也。

爾時世尊說二行偈者。是斷疑分中第十三經文。所以來者。次前段經。解法身古今湛然猶如虛空。不可以福德業所得報佛大丈夫相見。將欲釋成此義故。說兩偈也。初偈上二句。明法身體絕色聲。不可以視聽而取。下二句。明若以因見聞而取法身者是人行耶道。不能見法身如來也。第二偈上兩句。正出法身體。有真解脫色聲。古今湛然。非一向無色聲也。下半偈。明此法身雖體有真實色聲。而非識相之境。故所以不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者。若語當時發聲說偈者。是應佛口業。亦道報佛口業。若就理而言之。是法身佛說也。明不可以報應二佛所得色聲見聞於我也。此明就釋迦法身不可以色聲見聞。類一切眾生法身如來亦不可以色聲見聞也。若謂法身同此色聲可見聞者。是不正見故。第三句雲。是人行耶道也。不能見如來者。如是取法身。同於色聲。不能見彼法身如來也。

有人乘此生疑。若法身如來。不可以色聲而見聞者。一向無法身。又法身一向無色聲。此之色聲則條然異於法身故。第二偈答彼如來妙體。明彼法身雖不可以色聲見聞。而向者色聲。即此法身妙有體上有彼色聲故。上經云。不離法身有色相可見。不離證智有聲教可說。又十地經七地中言。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知諸佛音聲無聲。本來寂滅不可說相。而隨一切眾生差別。莊嚴音聲行也。以此文驗。故知法身雖無色聲。不離法身有此色聲故。第二句雲。即法身諸佛。明法身之體具足萬德故。有色聲性也。或者聞即法身上有色聲之性。便謂法身有色聲可用凡夫虛妄分別心意意識而得見聞故。第三句雲。法體不可見。明法身雖有色聲之性。不可以凡夫視聽而見聞也。雖云法身不可見。未知不見者誰。故第四句雲。彼識不能知。明彼法身雖體有色聲。而無色聲之用。又不聞下地色聲故。凡夫六識不能見聞也。非但凡夫不能見聞。二乘聖智亦所不見聞也。

此二偈經。論主但以一偈釋。初二句。釋前一偈。明若以法身同於二佛色聲而可見聞者是人不知法身佛也。下半偈兩句。釋後一偈。明真實法身雖有色聲之性非六識境界。故不可見聞也。此示何義如來法身至不應如是見聞。論主釋偈論初句。解經中前偈上二句。以何等人不能見謂凡夫不能見者。釋偈論第二句。解經中前偈下二句也。解已舉論中上半偈。釋經中前偈下兩句結也。是人者。凡夫人等。牒前所引是人不能見法身如來也。即拘瑣釋論中下半偈。解經中第二偈。即具引所釋經結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相成就得三菩提耶。此一段經。是斷疑分中第十四段經文。此經已七邊來。所以復來者。上已廣解無為法身古今一定妙有湛然體無諸相不為修行所得。又次前二段經。明法身體自滿足非修福德業所得相好色聲而可見聞。或者執謂正以菩薩始從發菩提心。三大阿僧祇劫修。十地行滿。金剛心謝。證種智時。名為報佛。有無量相好者。即是法身。故謂法身是修得。亦可見聞。今聞別有無為法身不為因得。復不可以色聲見聞。乘生疑難。若法身體無諸相。不可見聞。非修福德業可得者。諸菩薩摩訶薩。三大阿僧祇。所修功德智慧十地勝因。為當定有所得。定無所得也。若定無所得者。則因果俱失。同於小乘斷滅之見。無菩提可得。前言一切善法得三菩提。此言則壞。若爾既無菩提可得。諸菩薩。何為三大阿僧祇徒自勞苦而無所剋獲。所修福德勝因既不感。果向何處去也。有如是疑。將釋此疑故。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相成就得三菩提不耶。此佛還以前人所疑。問須菩提也。莫作是念者。遮其所見。汝莫作是念。謂法身佛同於報佛修福相可得。此未是正答也。汝若作是念。菩薩發三菩提。說諸法斷滅相者。明須菩提疑雲若不可以相成就得三菩提者。菩薩則所修功德智慧之因。果畢竟無有菩提果可得。若無菩提可得。則因無所招。便失福因。亦失果報。故云說斷滅相也。所以此中乃言菩薩發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也。然小乘之人。以自身所證灰身涅槃畢竟滅故。即以已所得。准於菩薩謂亦聞其所得。故起斷滅相。此小乘人。於菩薩法中。齊何處來作斷滅意。有曇無德彌沙塞人。此二家小乘。計得初地無生忍解時。捨一切地前所修功德。亦不受果報。何故如此。小乘人斷三界煩惱盡分段生死。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善惡因果一切俱舍。既見初地菩薩斷四住煩惱出於分段生死。意謂聞已滅於身智。亦捨因中萬行。及失果報。故言說諸法斷滅相。復有一家。小乘曇無德人。計謂至五地六地。作十四諦觀。善學五明。及十種逆慎觀十二因緣。方得無生忍。斷三界煩惱。出分段生死。灰身盡智。無餘涅槃。爾時同小乘斷滅。因果俱失。後有一家。薩婆多中日出道人。計第七地中始得無生忍。方盡三界煩惱。出分段生死。同已小乘捨於身智。亦無依報淨土。復有一家小乘。計至八地中。得大無生忍無功用解。爾時方出三界。捨於身智。一切皆失。最後一家薩婆多人。計十地中始得阿那含。斷三界煩惱盡。金剛心後。出分段生死。得阿羅漢。即名為佛。入無餘涅槃。捨諸功德。滅於身智。故說斷滅相也。

須菩提。莫作是念。乃至說諸法斷滅相者。此且止其見情。明非斷滅。未是正答。依下論中。應有一行半。經言。何以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者。此是正答。釋上我何以故止汝莫作是念者。明古今湛然無為法身。雖復不可以修福德相成就所得。而菩薩證初地無生法忍阿耨三菩提心。乃至無上佛果阿耨三菩提心。非是斷滅。此無生忍三菩提心。所以名為不斷滅者。明菩薩由一大阿僧祇所修功德智慧八萬四千波羅蜜行因緣。得初地無生法忍。了出佛性無為法身。以此一大阿僧祇功德智慧。即與法身理冥。泯然一觀。不可分別。故不失因。既得無生法忍。便分有出世間實報真如法性身上二種涅槃無方圓用故。果亦不失。乃至第二第三阿僧祇。因果皆如是不失。故言於法不就斷滅相也。今者如來。將明菩薩於初地中得無生法忍。乃至十地無漏功德。及果頭圓報。悉皆不失。不聞小乘捨於身智失無漏果報。若爾得無漏功德。可容不失地前有漏功德。是世間法。得出世解時。應捨此功德。未知地前因行為失不失。故即答世間功德亦不失。何以故爾。要世間善滿。得出世間善轉。地前有漏功德。作彼地上無漏功德。轉轉增勝。菩薩。爾時境智雙夷。泯然一觀。不見有世間出世間及能照所照之異。唯有真如一味等味。如萬川歸海同一醎味。無有諸河味別故。亦不失地前功德也。初地既爾。不失功德。乃至十地無漏功德。及以果報皆不失也。此中就三大阿僧祇劫。三時辨因果。若以地前為因。初地無生法忍見道為果。若七地已還修道勝行為因。八地中大無生忍無功用道為果。若金以還無功用行為因。佛地功德為果。如今廣解。地地相望。皆有因果。乘生疑問。若得初地無生忍。乃至十地。不失功德。非斷滅者。可得幾許功德。為多為少。應有此疑問故。引恆沙七寶施福挍量。明得福甚多。用比初地無生忍無漏功德乃至一念。百千萬億不及一分。明此有漏功德甚為多也。縱使七寶施福是無漏甚多。雖多。比於無生忍一念功德。亦百千萬億恆河沙倍不可為喻也。若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無生忍。勝前所得福德者。出初地無生忍功德。勝前七寶施福也。知一切法無我者。於一切眾生五陰有為法中。解知從本以來無有神我人及以壽者。故言知一切法無我也。得無生忍者。是因緣真如二種法無我。明因緣法體本來不生名為無生。真如法體本來寂絕我無我相。名為無生。亦得雲無於三相。就初地為言。故云無生法忍。以此菩薩得真如無我無生忍解故。不起二種無相也。又疑問。若有漏無漏二種福德悉皆不失者。此菩薩便是取有漏福德。若取有漏福德因。使受三界果報故。如來答以諸菩薩不取福德故。此且據偏而答。明菩薩於初地中不取世間有漏福德。然須菩提亦就偏領解。言以諸菩薩不取福德如佛所說也。

佛言須菩提。菩薩受福德不取福德。上須菩提似謬解佛意。聞言菩薩不取福德。疑謂有漏無漏悉皆不取。故佛答須菩提。菩薩受福德不取福德。不取福德。明非是全不取不受有漏無漏一切福德。止不取有漏福德。非不受無漏福德。然菩薩若得雲受福德。亦得言取福德。若使得云不取福德。亦得言不受福德。何故言菩薩受福德。此明直綺互彰名也。又解。何故但言受。不言取福德者。恐即濫於取相之取故。單言受福德。不言取也。是故菩薩取福德者。明取出世間無漏福德也。亦得言是故菩薩不取福德。然此中得雲取福德者。明知須菩提言不取者。是偏語耳。故知亦得言取受不取不受也。

論曰有人起如是心等。作生疑答之意。不異經中也。此一段經。凡以二偈釋。初一偈。作問答意釋疑。明菩薩得無生忍時不失因果非是斷滅。第二偈。釋引喻挍量不及無漏福德也。上經中有疑。今問云何斷疑。即作偈答。不失功德因及彼勝果報。此二句。釋莫作是念說諸法斷滅相已前經也。明菩薩得初地無生忍。不失地前一阿僧祇所修萬行。此辨乃藉地前功德為因。方得初地真無漏解。故不失因也。然初地以上。出世間無生法忍。無漏勝福。不同二乘灰身盡滅故。亦不失果報。雖言不失因不失果。未知何時不失。故第三句答雲。得勝忍不失。自下半偈超釋經中若有菩薩得無生忍勝前福德等。明菩薩證初地無生勝忍。乃至十地行滿得佛時。亦不失因果也。得勝忍時。何故不失。第四句雲。以得無垢果故。明初地斷除二障。得出世無漏法性報身真實淨土無垢果時。轉勝增明。故不失也。亦勝福德相故。重說勝喻者。此二句。釋前恆沙世界七寶施等經。明所以引此恆沙譬喻來者為欲挍量顯示無漏勝福德故。即是證成不失無漏福德也。是福德也無報者下半偈。釋以諸菩薩不取福德以下經也。是福德者是初地。無漏勝福德也。無報者。明此無漏勝福德無世間有漏報也。如是受不取者。如是受無漏勝福德。如是不取有漏福德。受取不受不取義聞於前也。此義云何雖不依福德至功德莊嚴。釋前偈上二句。作答疑難雲意。明不斷滅也。何故依彼福德重說譬喻者。問後偈上二句喻來之意也。即以初偈下二句答。偈言得勝忍不失以得無垢果。明譬喻所況得無生忍時。不失因果。非斷滅義也。此義云何者。問引此珍寶施福校量。雲菩薩得無生忍時。獲多福德。非是斷滅之義。云何也。有人起如是心以下至是故不失。提疑人失因果之疑。為遮斷此疑故。引喻挍量。明得無生忍時不失因果不斷滅也。如經何以至不說斷滅相。舉經來結。然此經文。前憣經漏闕。依此論引來。明知應有也。

若復有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無生法忍者。將釋此經故提來也。有二種無我。不生二種無我相者。即解前知一切法無我經也。是故受而不取者。是菩薩得無生忍時。有二種無我解。而不生二種無我相故。但受地上無生忍功德。不取地前有漏福德也。此句有成上生下義也。如經以下舉經來結也。云何菩薩受福德不取福德者。論主問向所結經。若菩薩受福德者。即是其取。何故言受。而復云不取也。即指偈言是福德無報如是受不取。以此為釋也。此義云何以下。論主釋向半偈也。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去若來若行住坐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者。此是斷疑分中第十五段經文。所以來者。前廣解。法身如來。古今一定。體絕萬相。湛然常住。非修行所得。次前段明菩薩得出世間解。受無漏福德。不取世間有漏福德。有人乘此生疑。菩薩本因地時。發心許度一切眾生。我所修善根。與一切眾生共之。疑雲。若諸菩薩。得真法身。出於世間。受無漏果報。不受三界有漏果報。眾生在世間。受無漏果。不受無漏果報。然人天果報。聞是三界中法。人尚不得受天報。況無漏福德出世果報。得眾生受用也。若爾世間出世間條然有別。云何諸菩薩所修善根令眾生受用得其利益。以此驗之。菩薩雖出三界得真法身。猶有去來。化物受三界報。不條然方外不去不來也。若不去不來者。菩薩福德。眾生不得受用。則菩薩虛發此願無所利益。為斷此疑故。答明諸佛菩薩真實法身雖無去無來。而應身從咸去來化物。眾生用之益。真實不虛。如此則菩薩善根。眾生用之。本願不虛。非謂法身有去來坐臥四種威儀教化眾生。故次明也。

須菩薩。若有人言如來若去若來等。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者。有人見應佛來去從感說法益物。謂即是真佛。有四威儀去來。從感受三界報。處世化物。故言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也。明此人不解如來所說三佛一異義也。乘此生二種疑。下論偈生起序其疑意。微塵喻中釋也。何以故如來者無所至去無所從來。此釋前經何以故謂如來有去來坐臥者。不解我所說義者。以見應身去來從感化物。謂法身亦然。故曰不解。明應身如來有去有來法身無去無來也。若就報應二佛。得雲如來。據法身佛而論。不應言如來。正應雲如住。所以然者。語報佛也。得道始從菩提心。修十地行。乘因向果。以果望因。得雲如來既有真報。必有影像。故應佛從真。亦得道乘因向果。名為如來。然法身佛。古今湛然。體性圓滿。非修得法。不可得言乘因向果故。正得雲如住。不得言如來故。言何故如來者無所至去無所從來也。法身如來不從此至彼入涅槃故。言無所至去。不從彼至此。來在世間。教化眾生。故曰無所從來。故曰如來者。依胡本。名多陀阿伽度。漢憣為如住。此應言如住。但以依昔什公所釋。還存如來之號也。此一段經。以二偈釋。初偈釋疑。解經中若去來坐臥等至不解我所說義。第二偈。釋經中何以故以下也。序經中二疑。生下微塵喻經。初句言是福德應報者。上疑雲。菩薩得真法身。離於世間。不受三界報。無去來者。眾生云何。而得受用菩薩福德。故以偈答。是福德應報。為化諸眾生福德者。菩薩所修善根也。應報者。為化眾生。現入三界。三業教化。令眾生得益。如此則是菩薩福德。與眾生共受。非謂法身有來去也。難者言上來廣解法報二佛湛然常住無去無來。既無心去來。何由有此應化去來化物。若爾諸佛如求。為有心去來。為無心去來也。故下半偈答。自然如是業諸佛現十方。明諸佛既成道已。本願力故。隨眾生感。自然應身遍十方界。教化眾生。不待作意方有去來也。

此義云何明諸佛化身有用等。釋上半偈。作答疑意。明雖法身無去來用而化身去來益物也。

偈言以下。用下半偈。釋成上半偈也第二偈。上二句言去來化身佛者。牒前偈。明應佛有去來。如來常不動者。正釋經何以故如來者無所至去無所從來等。復欲乘作疑意。生下微塵喻未無量七寶挍量經文。明供養應佛及持應佛所說與真佛無異。下半偈正生微塵喻。明三佛不一異也。何故作此上半偈。以生於下七寶施福挍量經文。有人因前經。生第一疑。若法身佛不去不來。應佛有去來。隨感處於世間。為眾生供養得福。即是菩薩因地福德。眾生受用者。是義不然。何故不然。以此應佛化身去來無有實體故也。又上第五段經中。明應佛有生住滅三相故非佛。次第六段經中。明應佛不發心修行證果說法。此便應一向非佛。以此三處經驗。丈六如來應非是佛。若非佛者。云何供養應佛。即是眾生受用菩薩福德也。又若供養應佛得福者。與供養真佛。有何異也。有如此疑故。論主設此半偈發起疑意也。此明應身有去來法報湛然無去來等故。雲常不動。因即生第二疑。疑雲。若應化佛有去來。法報二佛無去來者。此之三佛為一處住如眾僧在堂。為冥然念作一不可分別。為條然異處住如東方阿閦西方無量壽等也。若合作一者。不應有去來不去不來別。若條然異者。則三佛有別體此云何也。故下半偈答雲。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此明三佛於真如法界中不可定說冥然合作一一處聚集住。亦不可說條然有差別也。又時一解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者。此論主假作問答。為欲生下微塵譬喻。云何生下。上廣釋法報二佛不一不異。亦通應佛不一不異。又此段經中。明法報二佛無去無來應佛有去來。因此生疑。若法報二佛。無有去來。則是常住。應佛有去來。便是無常。若然此之三佛為一為異。又乘疑十方諸佛。斷或證果之時。於真法界中。為一處聚集住。為冥然合作一。為條然異處住。及一切眾生所有真如佛性。為一為異。為多為少。有如此疑故。於此二句中。具引向所疑一異之義。假作問答。拘瑣向下。於是法界處。是問問意。此三佛斷煩惱盡時。於真如法界中。為一處住。為異處住也。故下句答雲。非一亦非異。答意明諸佛成道斷煩惱時。此之三佛。於真如法界中。不可說言一處住異處住也。此明不去不來至無所至去無所從來故。釋偈第二句。以經結也。此義云何以下。問答釋經解如來為如住義也。

金剛仙論卷第九

 

上篇:金剛仙論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上(一名伽耶山頂經論) 天親...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婆藪般豆菩薩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涅槃論

涅槃論一卷 婆藪槃豆作 沙門達磨菩提譯  頂禮淨覺海...

佛所行讚

佛所行讚卷第一(亦云佛本行經) 馬鳴菩薩造 北涼天竺三...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序 藥師如來本願經者,致福消災之...

菩提心義

菩提心義(海運) 菩提之心。成佛之本。發起之相。具在...

佛說琉璃王經

佛說琉璃王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三慧經

三慧經 失譯人名今附涼錄 佛常欲得三人,一者、信;二...

集諸經禮懺儀

集諸經禮懺儀卷上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一切恭敬 ...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

【佛教詞典】全奯

(828~887)唐代禪僧。又稱全豁。福建南安人,俗姓柯...

【佛教詞典】似同法喩五種

【似同法喩五種】 p0695   因明入正理論云:似同法喩...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佈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

《易經》智慧:人的命運,藏在這三個字裡

時因時乘變,待時而飛 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

能把自身看輕事情看開,辦道就容易了

辦道這一法,說難也難,說易亦易,難與不難是對待法。...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捨...

眾生心若有垢,法身則不現故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一...

為什麼要以「和」為貴

中國古代以和為最高的價值。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

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

消災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災吉祥神咒」消災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經當中藏字,藏...

放生牛的奇報

明朝江山人朱愷,字壽仁,性情淳厚好學。他們家裡不吃...

改變命運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變命運,不想改變命運的人恐怕很少,因為人...

佛度六師現神通

昔日佛在王捨國竹林精舍,廣受君民尊敬供養,因此引起...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智海長老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智海長老唱誦

【視頻】禮佛大懺悔文(平興寺)

禮佛大懺悔文(平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