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自利利他是圓滿成功的人生

如瑞法師  2018/04/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自利利他是圓滿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續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說的自利,也是推薦給大家的一種改變命運的方法。

古德常說:相由心生,境由心轉。改變命運的關鍵,靠的就是正能量,正能量的源泉就是正念。

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心存善念,安住在當下,使自己保持心平氣和的心態,令身口遠離各種非法,並且培養念佛的習慣,讓佛安住在心裡,一念佛心一念佛,念念佛心念念佛,這就是正念。

我們知道,思想、語言、行為是相互關聯和作用的。有什麼樣的思想,想久了會說,說多了會做,如果常常去做就能形成習慣,習慣就會變成自然,自然就會決定我們的命運。由此可知,安住正念是多麼地重要!一個人心存善念,言語柔和,身行端正,就會增長福報相。福報相,是用再昂貴的化妝品也化裝不出來的。

去除煩惱,增長智慧,就必須使自己的心安住在正念中,這是一個人改變命運的關鍵。佛陀告訴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文殊菩薩所說的「善用其心」,也是這個道理。

「明續初心利群生」,說的利他。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佛法中,有大小乘的差別,小乘是自利,大乘重在利他。也許我們沒有多的財富,但布施一個微笑或幫助人家做點好事,總是可以吧?這些都是在培自己的福報。為別人服務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我們服務的人越多,結的善緣越廣,能量就會越大。我們常常說常隨佛學,佛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慈悲的人。也可以說,佛是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無私奉獻眾生的人。我們要想得到佛的福報和智慧,就不要錯過服務幫助別人的機會。

想要利他,就需要有明利的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保持初發心,持之以恆,永不退轉地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佛法教給我們的是人生的真正智慧,有智慧就有辦法,有辦法就能解決問題。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煩惱,佛法就是來解決我們煩惱問題的。人生在世,沒有時間去計較,沒有時間去羨慕,沒有時間去煩惱,人生最重要的是來覺悟。

我想大多數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健康的時候,像只快樂的小鳥,擁有天空不覺其大;生病的時候,如無人照顧的失能老人,擁有一張床也不會嫌其小。由此可以知道,珍惜健康的時光是多麼地重要!年輕的時候要想到我們會變老,多一些時間陪陪父母;健康的時候要想到也許我們會生病,看病福田裡多培一些福。也許我們沒有大的投資做慈善,但我們可以做半天義工,為弱勢的人群去服務。

自利利他的人生,是圓滿成功的人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一名具足智慧的人!安住正念,明續初心,體悟人生,覺悟人生,擁有一個圓滿、吉祥、幸福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若能放下,即時解脫

最近看到蘇軾的一首詞《行香子述懷》,詞云: 清夜無塵...

誰的人生沒有痛苦呢

有一次,幾隻野兔偶然相遇,它們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昌聖法師談人生的四種境界

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

人生兩大凶德,千萬要戒掉

咸豐八年,曾國藩給國荃的信中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

人生可以看做三層樓

我常常凝視著豐子愷先生的像,猜想著他那顆博大而善良...

【推薦】別讓想像破壞美好的一切

太虛大師說我們所有的步驟,都是為了人生改善,後世增...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義道德的仁。仁字是一個會意字,許慎《...

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由於現代資訊傳播迅速,帶給人們焦慮的夢魘也相當多,...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腸胃的「四敵五友」

我國是胃病大國,在13億人口中,腸胃病患者約有1.2億,...

不殺生的十大利益

釋迦牟尼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當知菩薩有一法,能...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在愛情的關係裡,有一個很多人窮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

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種,行...

蕅益大師為何勸人夜禮觀音

【原文】 靈峰之勸人夜禮觀音,不可死執,便謂定須夜禮...

請您來安排我的一切!

世上的一切,有多少人力不能為?至愛的親人離世,人命...

大安法師:明瞭因果和輪迴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

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為規範

人天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

何曾生過,又何曾死過

眾生的心是很複雜的,實際慢慢地就能體會到,不管我們...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

商人聞法

佛陀從遠方的跋耆國遊行教化到毘舍離國,住在獼猴池旁...

托缽生活的要義

釋迦牟尼佛出世說法之後,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們...

簡單的禪修方法

許多慢性病,都是由於生活壓力和精神緊張所引起,透過...

萬病的根源來自殺生

在人類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同時,放眼望去,人類的物質享...

莫將敬神與信佛混一為談

學佛者首須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佛教詞典】阿闍梨所傳曼荼羅

(圖像)謂善無畏三藏所傳之曼荼羅也。胎藏界曼荼羅之...

【佛教詞典】俱蘇摩

梵語 kusuma,巴利語同。又作拘蘇摩。花之音譯,或專指...

【視頻】別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人出家(妙蓮老和尚)

別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人出家(妙蓮老和尚)

【視頻】佛教卡通:偷寶衣的村夫

佛教卡通:偷寶衣的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