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羯恥那衣事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羯恥那衣事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爾時佛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有眾多苾芻在自來城三月坐雨安居已,各持衣缽,詣世尊所。路逢泥雨,困於暑熱,野草割身,遍皆流汗,漸次遊行,至室羅筏城。時諸苾芻安置衣缽,洗足已,至世尊處,頂禮雙足,在一面坐。世尊常法,見客苾芻來,共相慰問:「汝於何處安居而來至此?」白言:「世尊!我等於自來城三月安居已,而來至此。」問言:「汝等在彼安居,於三月中,得安樂住不?乞求飲食,不難得不?」答言:「世尊!我等三月安樂而住,飲食不難。我等從彼擎持衣缽,所經道路,泥雨艱辛,身形疲頓,漸來至此。」世尊聞已,作如是念:「我諸弟子雨安居竟,人間遊行,擎持衣缽,路逢泥雨,極遭辛苦,形體疲頓。我今宜可令諸苾芻,得安樂住。並諸施主福增長故,聽諸苾芻張羯恥那衣。張此衣時,有五勝利:一、無過十日犯;二、無過一月犯;三、無過經宿離衣犯;四、唯著上下二衣,得人間遊行;五、得隨意多畜長衣。復有五種饒益:一、得別眾食;二、得數數食;三、俗家不請,得往受食;四、得隨意多求衣;五、始從八月半,至正月半時,經五箇月所得財物,皆是羯恥那衣利養。如是開時,令諸弟子,得安樂住。」即告諸苾芻:「欲令汝等得安樂住,並諸施主福增長故,雨安居眾張羯恥那衣,獲多利益如前十種。」如世尊說張羯恥那衣者,諸苾芻不知云何張衣?佛言:「三月安居,眾獲衣物,應將作衣,先以言白,告眾令知:『大眾應知,今夏坐苾芻眾得此衣。若大眾樂者,令將此物,為眾作羯恥那衣。』至明日已鳴揵椎、集僧伽、言白已周。令一苾芻作白曰:

「『大德僧伽聽!此衣是此處雨安居僧伽所獲利物,僧伽今共將此衣作羯恥那。此衣當為僧伽張作羯恥那。若張衣已,雖出界外,所有三衣尚無離過,何況餘衣?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將此衣,令某甲苾芻當為僧伽作羯恥那。若張衣已,雖出界外,所有三衣尚無離過,何況餘衣?白如是。』羯磨准白成。次當差張羯恥那衣苾芻,須具五德者,應可量差,所謂無慾、愛、恚、癡、知張與不張。若異此者,即不應差。如是應差,為前方便。眾現集已,應先問能不能,云:『汝某甲!能為僧伽作張衣人不?』若言能者,答言:『我能。』次一苾芻作白羯磨,差云:『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樂作張羯恥那衣人,今為僧伽張羯恥那衣。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差某甲苾芻作張羯恥那人。此某甲當為僧伽張羯恥那衣。白如是。』『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樂作張羯恥那人,今為僧伽張羯恥那衣。僧伽今差某甲作張羯恥那人。某甲苾芻當為僧伽張羯恥那。若諸具壽聽差某甲作張羯恥那人,此某甲當為僧伽張羯恥那者默然;若不許者說。』『僧伽已聽此某甲作張羯恥那人,此某甲當為僧伽作張羯恥那衣人竟。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其次張衣苾芻應作白羯磨,當作羯恥那衣。

「『大德僧伽聽!此衣當為僧伽作羯恥那衣。此苾芻某甲,僧伽已差作張衣人。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以此衣作羯恥那,付某甲苾芻。白如是。』羯磨准白應作。

「作羯恥那衣苾芻,制其行法。作衣之處,當須在前洗浣染治、割截縫刺,乃至刺三兩針共作。復須再三作如是念:『此衣當為僧迦張作羯恥那衣、現張作羯恥那衣、已張作羯恥那衣。』於此三心,但為後二,亦成作法。若不作者,得惡作罪。次至八月白半十五日,其知事人應告大眾,作如是白:『諸大德!明日我當為眾張羯恥那衣,仁等各各捨舊持衣,來集某甲處。』其張衣苾芻,於此衣上布列名花,妙香熏馥,鳴揵椎集眾,言白復周。可將此衣至,上座前立,兩手擎衣,作如是白:

「『大德僧伽聽!此衣僧伽許張作羯恥那衣,我苾芻某甲,僧伽今差作張羯恥那衣人。我某甲是張羯恥那衣,我以此衣,當為僧伽張作羯恥那衣。』如是三說。次舒張此衣,上座前立,作如是語:『上座存念!此衣僧伽許作羯恥那衣,我苾芻某甲是張衣人。我今為大眾張此衣。』上座答曰:『善哉張衣!極善張衣!此中所有財利饒益,我當獲之。』如是三說,乃至行末,皆作是說:『善哉張衣!極善張衣!此中所有財利饒益,我當獲之。』次復應知持衣人法,不持此衣至大小便室,不入廚捨煙火之處,不安置露地,不棄衣向界外。設暫出,不應經宿。持衣苾芻若不依行者,得越法罪。其持衣人,既至正月十五日,應在眾中作如是白:『大眾應知!明日當出羯恥那衣,仁等各各守持自衣,其有利物,大眾應分。』」

鄔波離請世尊曰:「有幾種人不成張衣?」佛言:「有五種人:謂無夏人、破夏人、後夏人、求寂人、張衣之時不現前者。復有五種不成張衣:謂行遍住人、行遍住竟人、行六夜人、行六夜竟人、授學人。」「大德!有幾種人但得財利,而無饒益?」佛言:「有五種人:謂無夏、破夏、後夏、求寂、不現前人。復有五種人:行遍住人、遍住竟人、六夜人、六夜竟人、授學人,此謂得利、無饒益。」「大德!有幾種人利、益俱無?」佛言:「鄔波離!有五種人:謂不見罪被舉人、重犯被舉人、不捨惡見被舉人、餘處坐夏人、僧破已後非法律人。」

時有眾多苾芻人間遊行,遭賊劫奪,漸至室羅筏城。諸苾芻見問言:「善來具壽!行李安樂不?」答言:「何有安樂?所是衣物,皆被賊奪將。」報言:「具壽!今我此處多有衣利,若出羯恥那衣,得與具壽共相分給。」以緣白佛,佛言:「苾芻若有賊緣,當可為出羯恥那衣。應如是出,如常作前方便已,令一苾芻作白羯磨:『大德僧伽聽!於此住處,和合僧伽共張羯恥那衣。今有眾多苾芻,被賊所劫無衣至此。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為此被賊苾芻出羯恥那衣。白如是。』羯磨准白成,乃至結竟。既作法已,所有利物,受衣之人皆共平分。其所得衣,各隨自意,分遺被賊無衣苾芻。」

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疎薄衣、惡衣、多結衣、紵麻衣、繚緣衣、破故衣、犯捨衣、死人衣,此等諸衣合作羯恥那不?」佛言:「不合。」「大德!石碾衣、及屬別人三衣、及不滿三五肘、或不割截、或不清淨、或不差張衣人、或在界外,得張衣不?」佛言:「不合。」「夏三月中所得衣,成張衣不?」佛言:「得。」「若夏三月了,所得之衣得作羯恥那衣不?」佛言:「得。」若更有眾多法非法衣,准上文意應知。

出羯恥那衣相,本有八種。云何為八?攝頌曰:

 初決去不定、  決定失去衣、
 聞出出界疑、  望斷同心出。

云何決去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作衣已竟,於此無戀心,遂持衣缽欲往餘方,出界外更不擬來,決意出者,是名決去失。

云何不定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遂出界外求衣,或未作衣、或已作半,於此利物及以住處,或有戀、或無戀、或有望、或無望,更擬還作衣、或起疑念,是名不定失。

云何決定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遂出界外求衣,作如是念:「還來作衣。」復作是念:「我今出去,更不復來,亦復不能造支伐羅。」是名決定失。

云何失去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出界外造支伐羅,起首作衣,遂失其衣,是名失去失。

云何聞出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出界外求衣,念言:「迴還我當作衣。」去後大眾遂便出衣。彼聞出羯恥那衣,心生隨喜:「善哉出衣。」是名聞出失。

云何出界疑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苾芻自念:「出界作支伐羅。若了、若不了,或還、不還。」生如是心,出界便失。

云何望斷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作衣,作衣未竟,出界求覓,擬還作衣。既至彼方,求衣不得,望心斷絕,是名望斷失。

云何同心出?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作衣,出界外求衣,後還來住處,共眾作白二法出衣,是名同心出。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羯恥那衣事一卷


上篇: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

下篇:大悲咒註音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此頌是龍樹菩薩...

止觀門論頌

止觀門論頌一卷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

長爪梵志請問經

長爪梵志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譯 聞如是:...

【註音版】大愛道比丘尼經

大愛道比丘尼經(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菩薩藏經

菩薩藏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

解脫戒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解脫戒經 僧昉述 譯經緣起...

佛說五無返復經

佛說五無返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爾時佛在祇樹精舍,...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猘狗經

佛說猘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

佛說老母經

佛說老母經 僧祐錄雲闕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註音版】往生論註

...

【佛教詞典】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號,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無量...

【佛教詞典】家狗

(譬喻)煩惱隨逐於身而難去,譬如家畜之狗。涅槃經十...

這個是非怎麼能聽呢

這個習氣不容易了解,但是我們用一種比喻就很容易了解...

淨業助行,培福載道

淨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淨土為趣。念佛法門雖...

捨棄慳吝

一位大財主名叫提婆,為人刻薄、愛財如命,不但多方聚...

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

生活原本沒有痛苦

法國記錄片《微觀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隻屎殼...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這個經書或這個論藏啊等等,都是...

東來傳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羅

為了追隨正法,求那跋陀羅棄家潛逃,到遠方求師訪友。...

初學佛,不離名言;真見道,不帶名言

我們剛開始去學習佛法的時候,是要從語言文字,離開語...

臨終往生有兩種說法該如何抉擇

問: 有關臨終往生有兩種說法,一直困擾著淨業行人。...

如何從佛法的角度理解樂舞問題

問: 戒律中常見對歌舞的限制,如八關齋戒中,不歌舞倡...

妙蓮老和尚《清涼蓮語》(開示點滴)

緣起:蓮心蓮語恆清涼 老和尚的開示法語,一如紅塵的...

【視頻】《了凡四訓》女聲念誦

《了凡四訓》女聲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比丘尼唱誦版

《佛說阿彌陀經》比丘尼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