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別,分為聲聞、緣覺、無上正等三種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聲聞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發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緣,心得解脫者,稱為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又作獨覺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發菩提心,而不教他人發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經義,亦不廣為他人解說,以此因緣,心證辟支菩提。(三)無上正等菩提,又作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菩提。謂善男子善女人自發菩提心,亦復教他人發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來者及不來者,悉皆恭敬亦生隨喜,如此解脫自利利他,為多人利益、安樂故,稱為無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種人欲渡恆河,第一人以草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於此船中載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經所載。[雜阿含經卷二十八、優婆塞戒經卷一「三種菩提品」、大智度論卷五十三]
(二)就佛之三身,別為應化佛菩提、報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種。(一)應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為道。(二)報佛菩提,又作實智菩提、清淨菩提,此菩提以稱理之智慧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實相菩提、無上菩提,此菩提以實相之理為道。法華經玄義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資成軌、觀照軌、真性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則配以解脫、般若、法身。[金光明玄義卷上](參閱「三身」555、「菩提」5198) p631
上篇:三善道 下篇:三跋羅陀耶怛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