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老比丘得四果

2025/04/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老比丘得四果

過去,有一位老比丘,身體衰弱,神智愚鈍、糊塗。一天,他聽見年少的比丘們談論佛法義理,提到成就阿羅漢果的殊勝功德,心中充滿嚮往。老比丘對這群年少比丘說:「您們真有智慧,懇請傳授四果給我。」年少的比丘們聽了,輕蔑地笑著說:「我們有四果,但是你必須先供養我們上好的美味飲食,我們才能將四果傳授給你。」老比丘聽了非常歡喜,隨即用自己的衲衣換取食材,準備種種佳餚,真誠地宴請這群年少比丘,並再次懇請他們傳授四果。

年少比丘們享用完美味齋食後,便開始對老比丘發號施令,準備戲弄他。他們對老比丘說:「大德!請在這間屋子的角落坐好,我們將正式授予你果位。」老比丘欣然接受,依照年少比丘的話在角落坐了下來。此時,年少比丘們拿起皮球,朝著老比丘的頭部砸去,說:「這是須陀洹果!」老比丘全神貫注、繫念不散,當下便證得須陀洹果。

年少比丘們又語帶戲弄地說:「雖然你已經證得須陀洹果,但仍須往返天上、人間,七死七生。請再移至另一個角落,我們將授予你斯陀含果。」老比丘證得初果後,信心更加堅定,隨即挪動坐處。年少比丘們又以皮球擊打老比丘的頭部,說:「授予你二果!」老比丘愈加至心攝念,當下證得了斯陀含果。

這群年少比丘仍不干休,對老比丘繼續說道:「即使你現在已證得斯陀含果,但仍須歷經一往來生死之苦。請再移動到房間的另一個角落,我們會將阿那含果傳授給你。」於是老比丘再次移動坐處,年少比丘們又拿起皮球,砸向老比丘的頭部,說:「授予你三果!」老比丘聽了歡喜踴躍,信心倍增,心念愈發至誠,當下證得了阿那含果。

年少比丘們又說:「雖然你已證得不還果,但是仍在色界、無色界,受有漏之身,無常遷壞,念念是苦。請再移駕到另一個角落,我們將傳授你阿羅漢果。」老比丘隨即依照指示,移動了坐處,年少比丘們再次用皮球打向老比丘的頭部,說:「授予你四果!」此時,老比丘用心專一,無有二念,當下證得阿羅漢果。

證得四果後,老比丘滿心歡喜,準備了美味佳餚與種種香花,再次宴請這群年少比丘,以答謝他們的恩德。老比丘與年少比丘們談論佛法義理,宣說種種無漏功德;年少比丘們卻拙於言談,發言滯塞。這時,老比丘才告訴他們:「我已證得阿羅漢果。」聽了老比丘的話,年少比丘們才恍然大悟,向老比丘深深懺悔先前戲弄的罪過。

由此可知,行者應當時時繫念正法、一心向道。若能如是,即使是在受人戲弄的境界,都能獲得真實功德利益,何況是至心專一地精進用功!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第九》

省思: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行者於生死長夜中發真實心,依循佛法真理,堅住正念,淨化三業,心地自然光明。有了信心,就能產生力量,這念心禁得起考驗,清淨智慧朗朗現前,如是念念真誠,步步踏實,就能斷除結縛,越度生死,做生命真正的主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千句偈不如一句有益的偈語

唱誦毫無義理的千句偈語,不如唱誦一句有法益的偈語,...

十八羅漢

在佛教經典記載中,原是十六羅漢,羅漢即阿羅漢的簡稱...

「阿羅漢」的三層含義

第一殺賊: 意即殺掉煩惱之賊。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

阿羅漢的三個含義

《疏》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

阿羅漢身具勝香的因緣

佛陀涅槃百年後的印度,崛起了強盛的孔雀王朝。其國君...

想到這末世還有阿羅漢,我才不會孤獨

前些天,我領著一個小朋友參訪一座古寺,古寺歷史厚重...

阿羅漢在般若會上的後悔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把菩薩的因地展現給他們看,就說,...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捨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緣起性空

彌蘭陀王非常尊敬有過禪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從禪修...

口業清淨得大智慧

密跡金剛力士告訴寂意菩薩:過去久遠世時,有位神仙名...

這只野狐到底聰明在哪裡

原文: 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竄,乃佯...

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最近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伊朗一個...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

我們以電波和影像來體會,有心念的電波發出去才會投影...

因為吃飯而下地獄,這樣太沒意思了

恭敬心不僅僅是對佛、對菩薩,對人、對萬事萬物都要生...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中提到: 南...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質,微細而複雜,通常人們都生...

如我無心,則物亦隨無心而化矣

吾嘗靜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於毀譽...

世間的第一大事

我們在這個堂中是辦世間第一大事,何為第一大事?生不...

托缽生活的要義

釋迦牟尼佛出世說法之後,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們...

燙香疤

每當在電影、電視劇目中出現和尚的形象時,總見那頭頂...

帝釋天王名字的因緣

過去,佛陀曾在毘舍離國彌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弘法。一天...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

一,惻隱之心,是道德的底線,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對...

佛陀與五比丘的因緣

有一天,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賢者阿難從座位起身,將...

【佛教詞典】不放逸

梵語 apramāda。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

【佛教詞典】妙吉祥

(菩薩)文殊師利。新稱曼殊室利。譯言妙吉祥。大日經...

【視頻】慧律法師《有道,不怕沒有廟》

慧律法師《有道,不怕沒有廟》

【視頻】舌尖上的癌症

舌尖上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