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

道證法師  2014/05/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

我們以電波和影像來體會,有心念的電波發出去才會投影出假相來,這大家可以體會吧?心念的電波就是因,投影出來的影像就是果;發射什麼心念電波,就感應出什麼影像,這就是因果法則。對覺悟的人來說,那些影像當然是假相,可是對我們這些認假作真的凡夫,假相都當真,假相就有假相的功能,假相會讓我們快樂,也會讓我們受盡苦頭。

佛雖然清楚地知道眾生是在作夢,但是他同時也知道,眾生心念電波和夢境影像之間所有的因果關係,他對這些夢幻因果非常地清楚,絕對不混亂,眾生髮射什麼心念電波、感召什麼影像,佛很明白,怎麼可以說釋迦牟尼佛他心裡沒有這些因果呢?因果定律是歷歷分明的,三世諸佛都遵守因果定律修行成就,所以絕對不可以『撥無因果』。

『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

大家可能都聽過百丈禪師有一段公案,啟示我們:『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這兩個觀念是天差地別的。雖然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為了讓大家印象更深刻,我們再把這個故事講一次。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他在上堂說法的時候,有一個老人經常來聽法,聽完了也就隨著大眾離開。有一天,這老人聽完經卻不離開,百丈禪師就問:『站在那兒是什麼人呢?』老人就說,他自己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曾經住在這座山,當時有學人問他說:『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他回答說:『不落因果。』要注意哦,『不落因果』就等於說不會落入因果定律當中,這樣就是『撥無因果』的大邪見了!結果就因為講錯這一句話,五百世都墮落作野狐狸。

大家可能覺得這太嚴重了吧,才對一個人講錯一個字就這麼嚴重。沒錯,就是這麼嚴重,所以我們才要每一次這麼謹慎作更正。因為錯一個字,觀念可以完全錯掉,一個觀念的錯誤就是和愚癡相應了。大家要了解,愚癡的心念電波就自然會感應到畜生的頻道,顯現畜生道的影像,受畜生道的苦。而且教人家一個錯誤的觀念,就等於誤了人家的法身慧命,罪過不小,才會墮五百世野狐身。

還好他以前還有善根,所以五百世之後,讓他遇到了百丈禪師,有機會再聽聞佛法,解決這個問題。當時他請求百丈禪師『代一轉語』,『代』就是『代替』的『代』,『轉』就是『扭轉』的『轉』,他請百丈禪師代一轉語,就是代為扭轉觀念,講出一句正確的法語來。百丈禪師就教他說:『應當是『不昧因果』。』這老人聽了當下恍然大悟。『不昧因果』就是肯定因果,要肯定因果,知見才對,才能夠脫離野狐身。還好,他有因緣遇到百丈禪師,靠著佛法,靠著正確的佛法觀念,轉變了業力。否則您看,他要靠自力的話,業障要怎麼消?自己搞了五百世也搞不消啊,這是聞法的重要。

大家可以注意,他是由迦葉佛的那時代,搞到釋迦佛滅度以後的唐朝,還沒有搞清楚一個觀念哪,可見聽聞正確的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佛在《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裡告訴我們:『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假使經過大千世界滿中猛火.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佛勸我們,要聽聞佛法,假使整個大千世界都著了大火了,也是要聽法,為了求法,不可以生起退屈、諂偽之心,聽法不能退屈、懶惰,也不能抱著諂媚的心理、虛偽的心理,假裝坐在那兒,其實沒有用心,到底聽法是為了誰聽啊?

講到以上五百世墮野狐身的故事,再補充說,後世有一些參禪的人,誤以為自己有開悟了,就可以『不落因果』了,就可以『撥無因果』了,這些人是胡說八道,叫作『野狐禪』,『野狐禪』這個名稱就是由這典故來的。以上是由這位童子的話使我們再加強『深信因果』、『不昧因果』的觀念,謝謝這位童子。

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

諸位童子們,大家由這個講錯一個字的嚴重因果報應,就知道安安老師背阿彌陀經錯一個字要罰一萬元(台幣)放生,或是罰一萬元行善是很便宜的,因為她既然決定要往生,要不退轉,當然不可以去墮野狐身五百世,對不對呀?現在趕快就要大懺悔,大家別怪師父處罰,就算師父不說要處罰,因果也是要處罰的。上次已經講過,就算雕刻師不雕刻,放著讓那木頭腐爛蟲蛀,蟲蛀腐爛也是會痛的。

古德有一句重要的開示,請大家特別要記住——『世間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世間出世間之理不出於心性。』這是『事』和『理』一對,所有的事都不出於因果,所有的理都不超出心性。所以古德就教我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這句也就是說,善於談心性道理的,一定不會離開因果法則,『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下一句和上一句是對句:『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也就是說深信因果道理的,終究會徹底明白心性的道理。再說一次:『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

所以請童子們注意,我們不要光講自性啦,講圓教最高的道理啦,講我就是佛啦,理論講得很高,講得頭頭是道,而忽略了眼前各種大小事相的因果,以為那都沒什麼,那都是別人太執著了。其實最不起眼、最簡單的事當中,也有最高深的道理。任意生輕慢心就絕對不能體會真正心性的道理,也絕對會有不好的果報,障礙自己成佛。

淨業三福要深信因果。深信因果的人,知道講話有講話的因果,對大眾講話因果尤其大。所以,深信因果的人必定不敢隨便講話,一定會『謹言慎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這些牛都是過去在寺院住過的出家人

有人覺得:我們這裡規矩太嚴,動不動就打香板,這樣打...

做這四種善事會招致惡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做四種善事,...

把自己所謂的業障一一攤開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會歸咎於業障。真是業障...

般若的空性,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當中,也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談因果是從...

為何會懷疑善惡因果報應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

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六度集經》原文 昔者菩薩時為凡夫。博學佛經,深解罪...

果報的輕重取決於心

雖然果報現前有前後時間上的差異,但是它不離開一個原...

為何作惡多端,卻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禍福善惡因果之間,沒有另外一個做主的,就是所...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

妙華法師: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六祖大師對智通法師說,你...

六識其實是一念心性當下具足的

我們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識大性。這個藏性就是我們現前...

對別人產生反感厭惡,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折射。佛教中說,依報隨...

專心無雜的摩陀大師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這座山名字的...

極樂世界是虛無縹緲的嗎

莫說西方為譬喻,須知名與實相應。譬甜似蜜非無蜜,喻...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印光大師開示持戒與念佛

一、持戒與念佛的關係 1、三學為學佛修淨之根本 戒、定...

惡性須菩提

世尊成道之後,觀察到大海龍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緣,便現...

苦盡甘來成正果

母親陳玉英(10262014),法名覺玉,臨洮縣八里鋪鎮下...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縛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認為我學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門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

迴光返照是觀照什麼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就是我們講的稱性起修,...

福報不是靠爭搶,而是由辛苦培植而來

有一對親兄弟從小關係很好,各自成家後也經常往來,但...

提不起極樂世界的樂,應當怎麼辦

問: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來極樂世界的...

邪淫的100個危害

1.浪費金錢; 2.浪費時間; 3.浪費精力; 4.浪費...

【佛教詞典】閼伽水

(雜名)與常水異,故曰閼伽之水。猶言菩提之道。...

【佛教詞典】四處安住正念然後請問

【四處安住正念然後請問】 p0469 瑜伽三十卷一頁云:若...

【視頻】顯明法師《布袋和尚事蹟與度化詩偈》

顯明法師《布袋和尚事蹟與度化詩偈》

【視頻】佛教卡通:寶篋印陀羅尼經的故事

佛教卡通:寶篋印陀羅尼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