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

淨界法師  2023/01/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

淫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淫」。什麼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佛,在那個地方靜坐持咒,然後你都沒有起煩惱,不是這個意思。你這樣叫「緣缺不生」,不是其心不淫。應該是說,當你這個明瞭的心,受到外境刺激的時候,生起了淫慾的念頭,而你能夠產生一個對治的力量,那個對治的力量被你栽培起來,你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甚至於是一個「調伏」的力量,這個就是「其心不淫」。

這個地方,也並不是說你完全沒有「淫慾心」,完全沒淫慾心,你就是聖人,那制這個戒對你就沒有幫助,這個地方是針對末法「凡夫眾生」來制的。就是說,你有煩惱,但是你開始抗拒煩惱、調伏煩惱,「走上了菩提的正道」,這個叫做「其心不淫」。

修大乘的真如三昧,你的目標是要出離三界,但是假設一個人,他對「淫慾的心」不加以對治,不加以對治就等於放縱,(就兩種情況:你不是加以對治,就是放縱),那麼三界的生死是不可能出離的。

這個人對於淫慾的念頭,一再的放縱,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修行人」,所以他就會有什麼功德力呢?「多智」,他有很多  多聞的智慧。(這裡只有聞慧,沒有思慧)。

第二個他有少分的禪定(這裡指的是欲界定九心住);因為初禪不可能有淫慾的煩惱。欲界定就是少分的禪定。這個人他應該有福德力、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但是他內心當中不斷淫,對於淫慾的煩惱,採取放縱的態度。這樣他淫慾的煩惱,經過他的智慧、禪定兩種資糧的加持,結果是必落魔道。

魔道的根本就是以「淫慾心」為根本,它的淺深分出三品:(一)上品魔王。魔王有三個特色,第一個淫慾熾盛,他的淫慾心特別重。第二個福報廣大,這個人在人世間做了很多慈善事業,福報很大。第三個心靈特別的靈巧,他有一些小聰明的,這種人就做魔王。

(二)中品的魔民。這個是男眾的魔民,魔王的眷屬。

(三)下品的變成一個女眾的魔女。不管是魔王、魔民、魔女,他們都有很多、很多的徒眾,就是有很多的魔子、魔孫;他們內心是「各各自謂成無上道」。問題出在這個地方,各各謂自己「已經成就無上道」。

一個人為什麼墮入魔道呢?不是說他今天犯了淫慾的煩惱,就墮入魔道,不是這個意思。一個人他是「破見」,邪知邪見,他自己認為放縱淫慾可以成就無上道。在「大乘佛法」的因緣觀裡面,「破戒」你還有救。你煩惱很重,抗拒不了你的煩惱、抗拒不了外在的誘惑,你犯了罪,可是你起增上慚愧,你這個人還有希望,因為你的菩提種性沒有失掉。

那這些人為什麼修到最後,他不是成就佛道,是成就魔道呢?因為「破見」邪知邪見,以淫慾的煩惱做功德想。他說:誒,淫慾並不障道,甚至於是對修道有幫助的。所以楞嚴經說:他是因地發心就錯了,他是以「淫慾」為本,佛陀比喻說:你用沙想做飯,你煮不出飯來的。問題點在「破見」邪知邪見。他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他自己還是生死凡夫,卻放縱自己的慾望,雖然修福修慧,而自認為成就無上道了。這樣以淫慾為根本,最後的結果就是落入魔道;你用沙去煮東西,最後當然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熱沙。

佛陀預言末法時代會出現的情況,說在末法時代,這些魔子魔孫,就開始流行熾盛於世間了!為什麼魔子魔孫在正法、像法不出來?因為他出來沒有用啊,那個時候的善知識威德力強;在正法、像法時代,那些住持正法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力的,到末法時代,那些大威德善知識都走掉了,糟糕了!眾生煩惱也特別重,善根也薄弱了,這時候魔子魔孫就有機可乘,開始出來活動啦!

這些魔子魔孫是怎麼出來活動呢?第一個講到他自己的自受用。「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他以身口意的淫慾,來當作一個修道的助行,他認為這個就是善知識,這對我有幫助的,邪知邪見的,以淫慾當功德想。還不只是這樣子,他還去影響別人,「令諸眾生落愛見坑」,他還把這個思想,透過文字、透過語言來傳達,他說:行淫慾不但不障礙聖道,還對你修學聖道是有幫助的,把眾生拖入了愛慾的火坑,而失掉了菩提的善根。這個人本來是有善根的,因為跟錯了善知識,結果呢,他過去的善根就隱沒了,取而代之就不是善根了,是魔道邪惡的根生起了。

「末法時代」修學最嚴重的問題,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個是「善知識」。「末法時代」是各說各話,也不知道誰講的是對的,就是邪惡不分了。而且更多的是,魔的力量特別大,你看那邪知邪見的人,道場蓋得特別大,福報特別大,反觀正知正見的人福報變少了,這個當然是不吉祥,這跟這正法、像法是完全相反。

在正法時代,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的,到了末法時代顛倒了,邪知邪見的人福報大,正知正見的人沒福報了,所以問題就很嚴重了。佛陀教誡我們,到了末法時代,一定要教誡這個世人,修學「正念真如」的時候,要先斷淫心,一定要慢慢、慢慢的調伏心中的愛慾煩惱,這是先佛世尊,第一個決定清淨的明誨。這「決定」,就是不可改變的,過去諸佛如此,現在諸佛如此,未來諸佛如此,這是成就清淨功德的一個很明確的教誨。也就是:「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這件事情是沒得商量的,是明確沒有一點含糊籠統的教誨、非常明確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淫女惑人成骷髏

善能觀察真實道理之人,見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無有貪...

【推薦】邪淫縱欲導致中風的現世報

中風的原因有很多,用現在醫學的眼光看來,中風無非就...

男女眾應分清楚,保持距離,以免障道

現代男女眾出家,散亂心較多,我們道心要堅固,不是拿...

出家者要遠離愛慾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著種種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一念淫念的果報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應化的時候,龍王中有一位...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慾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無始劫以來的病根...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

起佛號,這就是禪淨雙修--自他俱念。這三種念佛有什麼...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

五種不正見

當一個人先入為主,一開始沒有親近善知識,自己在心中...

北宋高僧元照律師

人世間常有一句俗話:叫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日子。其...

臨終接引時,阿彌陀佛現的是什麼相

問: 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現的是什麼...

先從學吃虧著手

一個人你有慈悲心不難,你起歡喜心也不難,但是你要捨...

皈依後的磨難

最近好幾個居士都問我同樣的一個問題:皈依之前,生意...

掃除塵垢感得相貌莊嚴

記得在佛的公案裡邊,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燈師,每天打...

【推薦】阿彌陀佛接引臨終人事蹟三則

阿彌陀佛憐念悲憫我等罪業眾生,如慈母對待獨生子女一...

化緣並非募捐那麼簡單

化緣一詞,本極莊嚴,比如釋迦世尊,是為一大事因緣而...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

大安法師:往生到邊地疑城

我們看到《無量壽經》裡面講邊地疑城有這麼一種情況,...

洪水讓路、烏鴉遮陽,虛雲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兩個人問我:你那時候在虛老那裡出家,虛老他...

年輕時用來建功立業,有空再來修行,這樣可以嗎

問: 師父,我覺得現在還年輕,應該把時間用在建功立...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

【佛教詞典】現智身印明

(印相)蓮華部心軌於被甲拍掌之後說現智見智二身之印...

【佛教詞典】依他八喻

(譬喻)依他十喻中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

【視頻】慧律法師《誰都不能阻止自己不老》

慧律法師《誰都不能阻止自己不老》

【視頻】妙境法師《夢中打蛇的故事》

妙境法師《夢中打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