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厚德載福--清朝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家的故事

2016/12/29  大字體  護眼色

厚德載福--清朝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家的故事

北東園筆錄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林則徐的好友,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梁章鉅,和張元宰友善,曾經問張元宰:「您家中人才輩出,至今不斷,是不是祖先有大的陰德呀?」

張元宰告訴他:「我家有‘竹立城’,您聽說過嗎?我家祖上有位張老翁,是文端公張英的祖父,曾在雪夜中看見有個盜賊藏在屋脊上,已經凍僵了,張翁心生憐憫,就拿來梯子把他扶下來。看了一眼原來是鄰居,趕緊把他扶到書齋,親自拿來酒食給他吃,然後又贈送給他數兩金子,悄悄的把他送走了,家人一點也不知道。

那個鄰居感激異常,常想報答張老翁,後來鄰居夫妻倆勤苦勞作,買了五六畝田地。有一天到田裡,看見旁邊的田裡有個富家子弟和一個風水先生,風水先生查看很久說:「太好了,真是能出卿相的寶地呀!」富家子弟就問怎麼能驗證,風水先生說,拿根枯竹來,過一夜就能活。

鄰居聽見後回去告訴了妻子,妻子就說:「過去你急著想報答張老翁,現在機會來了。」鄰居就問什麼緣故,妻子就說:「如此……這般…不就行了嗎?」鄰居同意了,起早去了那塊地查看,地上插的竹子真的活了。鄰居就把它拔掉,又插了根枯竹。過了一會,風水先生來了,看到自己的話沒應驗,失望的走了。

鄰居就用計謀買到了那塊地,並要把它送給張老翁。張老翁說:「貪天必有大禍,不行。」鄰居說:「如果沒有您的盛德,誰都配不上這塊寶地。」反覆懇請張老翁收下它,張老翁拗不過,就花錢把它買了下來,這就是那塊‘竹立城’。」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 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縣官考慮糾紛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給家裡回信中寫了四句話: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 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6尺的巷子。

張英的兒子是大名鼎鼎的張廷玉, 張廷玉(1672-1755)為康熙時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乾隆時加太保,為官康、雍、乾三代,歷半個世紀寶刀不老,為二千年封建官場之罕見。

他有這樣的官場作為,應該說是他得益於父輩、祖輩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六尺巷在父輩那裡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張英、張廷玉父子是安徽省著名歷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數十年,參與了平藩、收台灣、征漠北、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編棚入戶等一系列大政方針的製訂和實行。對穩定當時政局,統一國家,消弭滿漢矛盾,強盛國計民生都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二人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學士,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同時二人還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在張家官運的背後是康雍乾三世,他們是清代有作為的皇帝,在有作為的皇帝身邊溜鬚拍馬,邀寵作奸是沒有市場的,特別是雍正皇帝,為政不長,卻厲行,一生勤於國政,「崇儉而不奢」,「毫無土木聲色之娛」。

張廷玉記錄雍正:「上進膳,承命侍食,見一於飯顆並屑,未嘗廢置纖毫!!」飯粒落於桌上也不舍棄!在張家高官的背後,是威嚴自律的帝國皇帝。

當時的清王朝盡管帝王自律而有作為,但對漢人仍提防有加,防漢人顛覆政權,大興,高官厚爵們也伴君如侍虎,如履薄冰。

張家人低調屈身,也成自然,據載,張廷玉之子張若靄殿試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張廷玉跪求雍正換人,以留得名額給天下平民英才,因為張家已太多出人頭地的機會了。雍正深為感動,將其子降級任用,可見張家謙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鑒日月。

早在明代,張氏家族在桐城就已經是較有聲望的大家族,據張英為其父所作傳記載,張氏「先世自豫章徙於桐」,從張英的曾祖起張家就多出「有廉能聲」的循良官宦。

張英的曾祖曾任陝西左參政,其祖父張士維為贈正議大夫、廣東按察使,其伯父秉文是明代萬曆年間進士,任山東布政使贈太常寺卿。

族叔張秉貞是崇禎年間的進士,曾任戶部郎中、蘄黃兵備、浙江巡撫,至清,因廷臣交薦,升任刑部尚書。

張秉彞(張英父) 贈大學士銜。張秉彞生性樂於施濟,「遇人之急不啻身受」,方「桐苦寇」,且「歲大饉」之時,「設粥糜以濟饑者,全活甚眾」。其夫人吳氏亦常助之濟施不倦。

清代桐城張英家族不僅是聲勢煊赫的簪纓世家及書香門第,而且也是清代甲科世家的典型代表。自明迄清300餘年的時間內,張氏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先後有20餘人中進士,成為當時著名的豪門望族。有清一代,張氏政治地位之高、影響之大罕有匹敵,此外該家族還在學術、詩文及藝術創作上成就卓著。

附:張英後人功名表

姓名 世系關係 科舉功名 最高或最後官職

張英 康熙六年二甲第四名進士 文華殿大學士

張廷瓚 張英長子 康熙十八年二甲二名進士 少詹事兼侍講學士

張廷玉 張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三甲 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張廷璐 張英第三子 康熙五十七年一甲第二名進士 國子祭酒、少詹事 、禮部侍郎

張廷 張英第五子 雍正元年二甲十五名進士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典江西試

張若靄 張英孫 雍正十一年二甲第一名進士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張若潭 張英孫 乾隆元年三甲六十一名進士 翰林院檢討

張若需 張英孫 乾隆二年二甲第八名進士 翰林院侍講學士

張若澄 張英孫 乾隆十年二甲十六名進士 內閣學士兼禮部侍 郎、湖南鄉試正考官

張曾敞 張英曾孫 乾隆十六年三甲五十四名進士 少詹事、順天鄉試考官

張元宰 張英玄孫 嘉慶七年二甲五十名進士 翰林院編修

張聰賢 張英六代孫 嘉慶十年二甲第四名進士 潼關廳同知

張紹華 張英七代孫 同治十三年三甲十一名進士 江西、湖南、山西 布政使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忘恩的人很損自己的福報

福報來自一顆歡喜付出的心,也來自報恩的心。一個人懂...

你要修福修慧,這句名號就完全具足了

阿彌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來比喻智慧的深廣,...

地獄果報往往是福報大的人創造出來的

我們看世間人,有些真的是福報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資具...

佛教有「夫妻相剋」的說法嗎

古代民間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宣化上人:真正的濟貧

美國現在發起濟貧運動,而我一到美國,就批評這一件事...

福報是用來修行的,不是用來享受

有道友問:自己從事股票業多年,感覺不務正業,但生活...

知初出家,必住叢林,先修福本

參禪人,首立沖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

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危險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風水

在佛法當中,我們學來學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心。 在廣...

聖安法師與虛雲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從峨眉山跟隨虛雲老和尚時我十五歲,一心想跟他老...

相同八字與不同命運

原文: 董文恪公為少司空時,雲昔在富陽村居,有村叟坐...

就石磨刀

從前有個貧窮困苦之人,在國王那裡做苦役,日久天長身...

比丘尼談出家後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

惟賢長老:佛教對素食傳統形成與發展影響

一、 素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 素食與人體的健康有極密切...

不管修哪一個法門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們國家千百年來,隨著時代改變,唐宋年間的這...

想賺錢要靠努力與福報

世間的人之所以貪財,因為財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份、...

出家人用功辦道,越艱苦道心越堅固

當時,我們在雲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勞動量很大。每...

佛教之三種簡易修持法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

演培法師《弘一律師對地藏菩薩的禮讚》

每年中國夏曆七月到來,我國佛教徒不少發心讀誦地藏本...

不小心受傷,是否也屬於因果報應

問: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

阿羅漢的三種義理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阿羅漢是...

三種層次的念佛人

我們可以這樣講,從一種願力來取代業力的角度,我們可...

正法、像法、末法

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為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

各宗要略——律宗

傳流 從第一次結集,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為最初律部。隨...

【佛教詞典】法相

1、諸法顯現於外之相狀。   2、指教義上之分齊、區別...

【佛教詞典】冒地質多

(術語)Bodhicitta,譯曰覺心,即菩提心也。仁王經念...

【視頻】《蓮宗故事》有聲書 MP3

《蓮宗故事》有聲書 MP3

【視頻】淨界法師《土地公不用再站起來》

淨界法師《土地公不用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