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在人群中修行》

證嚴法師  2010/05/19  大字體  護眼色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舍無求,慈悲喜舍的人生。

為善要及時,有了因緣,要及時把握,自己懂得利用時間、把握時間、珍惜時間,好好地照顧這一念心,才能回歸清淨無染的大愛。

我看過一則簡單的故事,卻發人深省——

有位農夫天天辛勤地工作,並且感恩耕牛的付出,因為這頭牛為他減輕許多勞力;也感恩大地的賜予,由於有這片土地,才讓他耕作有收穫;更疼惜一粒粒的種子,所以認真地耕耘,讓農作茁壯成長。

有一天農閑時,他想到自己一生忙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斷地工作,也應該為將來打算。他想到有位修行者,自稱所住的地方是一片淨土洞天。老農夫起了一個心念——到底什麼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

內心生起許多疑問,於是決定上山請教這位修行者,他很尊敬地問:「請問您花了數十年的時間修行,所求為何?」

修行者就說:「我要練就一念耐得久的心。」

老農夫就和這位修行者對坐,沉默了許久。突然間,老農夫起身離開,非但沒有恭敬地道別,反而走出山洞之後,還回過頭對修行者說:「你這樣的修行,將來會墮落地獄。」

這位修行者聽到老農夫的無禮言辭非常生氣,當下就追出洞外,對老農夫破口大罵。老農夫不疾不徐地說:「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嗎?」

這則簡單的故事很有啟發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談何容易!這功夫應如何做起?是否身處深山、遠離塵囂、安然寧靜就能修得?其實並不然。我常說,修行要在人群中,以人與人之間的人事物,修煉自我心性。

從台灣遍及海外,我每每感恩慈濟人,天天看到他們在不同的國度,身處不同的環境、教育背景、家庭等等;大家有共同一分無私無染的大愛,在其中,磨練出心靈的一片淨土,真是令人敬佩。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舍無求,慈悲喜舍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世間四種可貴之人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有四...

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

如何判斷發心的真與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心淨則國土淨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

星雲大師:聞思修

別人說你好,你會很歡喜嗎?你可有想一想,他讚美得對...

弘一大師:青年佛徒應該注意四項事情

今天所要和諸位談的,共有四項:一是惜福,二是習勞,...

星雲大師《我能為世間留下什麼》

俗話說:人死留名,樹死留皮。人到世間上來走了一趟,...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證嚴法師:學佛要體會佛心

大地眾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們聽聽大地之音...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貧困的小女孩,雖沒有華麗的衣服襯托,卻以最...

點燃我們的心燈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

少欲無為,身心就會自在

我們常常說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風...

不要問佛法靈不靈,要問你自己誠不誠

初發心用功的人,對佛要求是那麼多,達不到滿意就怪佛...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如何達到正念真如,在《楞嚴經》提出了兩個法門:第一...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懷

過去,波斯匿王與阿闍世王兩軍交戰,二國戰力相當,但...

《阿彌陀經》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

諦閑法師法語集

在寧波天童寺講法華經上堂法語 (師拈拄杖雲。)光照東...

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在東邊

有人問,阿彌陀佛的國土為什麼在西邊?這樣的問題回答...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謂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艱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如何避免「說四眾過」

問: 破邪顯正要如何避免犯說四眾過戒? 淨界法師答:...

佛教有哪些佛事

在寺院中所舉行的佛事,要以水陸法會為最盛大,以焰口...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機和電腦

《維摩詰經》當中說:心淨則國土淨。往生淨土需要以清...

菩薩有十種自在

觀自在菩薩是指誰?依照字義來看,觀是觀察的意思。觀...

【佛教詞典】三業

(名數)身口意三處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語,...

【佛教詞典】華嚴經感應傳

全一卷。唐代胡幽貞刊纂。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視頻】大安法師《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大安法師《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視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八聖禪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八聖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