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在人群中修行》

證嚴法師  2010/05/19  大字體  護眼色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慈悲喜捨的人生。

為善要及時,有了因緣,要及時把握,自己懂得利用時間、把握時間、珍惜時間,好好地照顧這一念心,才能回歸清淨無染的大愛。

我看過一則簡單的故事,卻發人深省——

有位農夫天天辛勤地工作,並且感恩耕牛的付出,因為這頭牛為他減輕許多勞力;也感恩大地的賜予,由於有這片土地,才讓他耕作有收穫;更疼惜一粒粒的種子,所以認真地耕耘,讓農作茁壯成長。

有一天農閑時,他想到自己一生忙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斷地工作,也應該為將來打算。他想到有位修行者,自稱所住的地方是一片淨土洞天。老農夫起了一個心念——到底什麼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

內心生起許多疑問,於是決定上山請教這位修行者,他很尊敬地問:「請問您花了數十年的時間修行,所求為何?」

修行者就說:「我要練就一念耐得久的心。」

老農夫就和這位修行者對坐,沉默了許久。突然間,老農夫起身離開,非但沒有恭敬地道別,反而走出山洞之後,還回過頭對修行者說:「你這樣的修行,將來會墮落地獄。」

這位修行者聽到老農夫的無禮言辭非常生氣,當下就追出洞外,對老農夫破口大罵。老農夫不疾不徐地說:「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嗎?」

這則簡單的故事很有啟發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談何容易!這功夫應如何做起?是否身處深山、遠離塵囂、安然寧靜就能修得?其實並不然。我常說,修行要在人群中,以人與人之間的人事物,修煉自我心性。

從台灣遍及海外,我每每感恩慈濟人,天天看到他們在不同的國度,身處不同的環境、教育背景、家庭等等;大家有共同一分無私無染的大愛,在其中,磨練出心靈的一片淨土,真是令人敬佩。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慈悲喜捨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

若說不能行,不名為智者

在法供養裡面,如說修行這是根本,也可以說七種法供的...

許多人學佛很多年,連正知正見都搞不清楚

現在信佛的人這麼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學佛者的發心誤區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份

我們不幸生在末法時代,去佛已遠,雖然做了佛弟子,也...

本份事

石榴禪師有一次看到侍者拿著缽盂往齋堂方向走,就把他...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樣修行

汝處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當勿與彼同,則...

破除人我天下親

一般人最執著,也是諸般煩惱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貧困的小女孩,雖沒有華麗的衣服襯托,卻以最...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為自以為不平...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這堪忍的世間,常常互相對立、彼此怨恨,致...

把妄想的道路切斷

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試著心中不要講話,你發覺你...

禪宗裡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

改變命運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變命運,不想改變命運的人恐怕很少,因為人...

在家供佛,何業不消何福不生

供養佛菩薩像。或西方三聖佛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

聞信彌陀名號的人,當下就得十方諸佛護念

得到佛的護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護念的...

若能作不淨觀,慾火當下冰消瓦解

古時候,長安百姓熱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廣發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處呢?在我們心中,佛即...

以身作橋結善緣

《大智度論》談到,釋迦牟尼佛因地用種種身份來跟眾生...

慧律法師《說僧尼是非過惡犯無量重罪》

時常會聽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會人士,喜歡...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復重來生與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

【佛教詞典】川施餓鬼

日本佛教用語。指為溺死者祈求冥福,而於河岸舉行之餓...

【佛教詞典】身業

梵語 kāya-karman,巴利語 kāya-kamma。三業之一。指...

【視頻】聖嚴法師《找回自己》MP3

聖嚴法師《找回自己》MP3

【視頻】宏海法師《淨土法語》MP3

宏海法師《淨土法語》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