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至誠念佛,則雜念妄想悉漸消滅

印光大師  2015/07/30  大字體  護眼色

至誠念佛,則雜念妄想悉漸消滅

原文:

念佛亦養氣調神之法,亦參本來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時紛亂,若至誠念佛,則一切雜念妄想,悉皆漸見消滅。消滅,則心歸於一,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試念之,則覺得心中種種妄念皆現。若念之久久,自無此種妄念。其最初覺有妄念者,由於念佛之故,方顯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則不顯。譬如屋中,清淨無塵,窗孔中透進一線日光,其塵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塵,由日光顯。心中之妄,由念佛顯。

若常念佛,心自清淨。孔子慕堯舜周公之道,念念不忘,故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此常時憶念,與念佛何異?佛以眾生之心口,由煩惱惑業,致成染污。以「南無阿彌陀佛」之洪名聖號,令其心口稱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之久久,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顯現。

圓濤法師譯文:

念佛也是養氣調神的妙法,也是參究本來面目的妙法。怎麼這麼說呢?我們的心時常紛亂,如果能至誠念佛,那麼一切雜念妄想都會漸漸消滅。妄念消滅,那麼心自然歸於一,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你不知道念佛能止息妄念,請去試著念念佛,就會覺得心中的種種妄念都出現了。如果長時間地念佛,自然就沒有這些妄念了。那些最初念佛覺得有妄念的人,正是由於念佛的緣故,才顯得心中有妄念,不念佛妄念則不明顯。就好像在屋子裡顯得清淨無塵,如果從窗孔透進一線陽光,就會看到屋內的灰塵不知有多少。屋中的塵土由於有日光而明顯。心中的妄念因為念佛而突顯。

如果常念佛,心自然會清淨。孔子仰慕堯舜周公的聖人之道,念念不忘,所以能在羹湯中見到堯,在牆面上見到舜,在夢中見到周公。這是孔子時常憶念他們,與念佛的道理有什麼區別呢?佛陀認為眾生的心口,由於煩惱惑業的緣故,被染污了。就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讓眾生心執持口稱念,好像染上香氣的人,身上也會有香氣。這樣長久地念佛,業障就會消除,智慧自然明朗,業障沒了,福慧自然增長,自心本具的佛性自然就可以顯現出來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層妄想

今天,第二個七又下來兩天了。打七期間就是在用功辦道...

愛幻想,能修觀想念佛嗎

問: 本人念佛時經常忍不住愛幻想,幻想淨土的情景。...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信願念佛,而信願念佛實在是一...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念佛如何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問: 如何念佛才能培養出內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師答...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如何理解「以攝心專注而念」

問: 如何理解徹悟大師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一...

破壞親人往生正念,其罪過極大無比

汝母七十一歲,來日無多。須為家中眷屬說,大家日常在...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

以至誠念佛為正事,別存見佛見境界之心

所說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應當在往生西方...

善自調身心,具諸功德力

調心,改變人生的好習慣 古德云:君子慎所習。 良習,...

光大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

六祖惠能,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父親名行...

宏海法師:楞嚴經略講

(第一講)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有緣們吉祥,諸位下午好...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

以雜毒之善求生淨土,是不可能實現的

原文: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星雲大師《佛教叢林語言規範》

前言 語言是一種藝術,運用得體,則人際關係和諧,人...

腥葷擾五臟,素食益健康

在台灣每五個兒童中就有一位過於肥胖,胖小孩的比率高...

用佛的慈悲智慧來包容別人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小和尚講故事。這...

誰動了我的這潭水

今天這個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問題?物質條件日益改善...

會說不如會修的

剛才各位皈依十方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無盡佛法僧...

【佛教詞典】光聚

(雜名)稱南方之摩尼部。瑜祇經曰:此人如金剛,諸惡...

【佛教詞典】瞿師羅園

(地名)此是長者名也。此翻美音。由過去世作狗子時,...

【視頻】大安法師2017年六月初一在線答疑

大安法師2017年六月初一在線答疑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妙蓮老和尚領眾)

南無阿彌陀佛(妙蓮老和尚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