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教父親修行什麼法門來報父恩

淨旻法師  2020/07/02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陀教父親修行什麼法門來報父恩

從人之常情來講,兒子做裁縫,一定要做幾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兒子做醫生,一定會有最好的治療方案和最好的養生方案貢獻給父母。這都是人之常情。那麼作為佛來講,他是一個大孝的人,他以最無上的法門來供養他的父親。

在《觀佛三昧經》中,世尊告訴他的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

第一種,口說十二部經,以法布施利益眾生,能夠滅除眾生的無明暗障,打開智慧之眼,生於諸佛面前,盡早證得無上菩提佛果。

第二種,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和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這些光明相好,不論是總相(總體身相)還是別相(某一相好),無論是現在佛還是過去佛,都能滅除四重(殺、盜、淫、妄)、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罪,永離三惡道,隨其心意所願樂,常能生於淨土,以至究竟成佛。

第三種,勸父王修習念佛三昧。」

父王問佛:「佛的果地功德,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真空妙理,為何不讓弟子行持呢?」世尊告訴父王:「諸佛的果地功德,有無量深妙境界和神通解脫功用,不是凡夫修行所能達到的。父王雖為國王,實乃凡夫,所以勸父王行持念佛三昧。」

父王:「念佛能有什麼功德?我不相信!」

佛陀:「你可是我親爸,我還能騙你嗎?」

佛陀對父王說:「好比一片方圓四十由旬的伊蘭林,在伊蘭林裡有棵牛頭栴檀,但還是一根芽,沒有破土而出,藏在地層裡面。這伊蘭林只有臭味,沒有一點香氣,如果有人吃了它的花果,就會發狂而死。

後來那棵栴檀的根芽漸漸地生長,當它才將成樹時,就散發出非常濃郁的香氣,頓時改變了這一片臭穢的樹木,使它成為了香美之境。眾生一見到都生起稀有之心。這樣一種徹底轉臭穢為香美的作用力,就好像是念佛的功力。

一切眾生在生死當中,念佛的心,也如同這牛頭栴檀一樣。剛開始好像是在地層裡的栴檀,還沒有出土。但是它在地層裡潛滋暗長,不斷地蓄積勢力,到最後決定能破土而出。

同樣,心裡只要一直相續不斷地繫念,最後決定能超出三界、生到佛前。只要一得往生,就能改變生死林中一切諸惡的面貌,也就是自身上無數的煩惱業習的臭穢之氣,全部都會止息,變成大慈悲的心,如同旃檀樹改變了伊蘭林。」

所說的「伊蘭林」,是指我們眾生相續中貪瞋癡三毒和惑業報三障,有數不到邊際那麼多的、很重的罪染,所以就譬喻成方圓四十由旬的大森林,裡面都是惑業苦的雜染,只有臭穢,沒有一點香氣,一沾到它就會發狂而死。譬喻眾生五取蘊相續的全部都是苦和苦因,都是緣於我執發起的三毒、三障,沒有一點好東西。

「牛頭栴檀」,就是指眾生在福緣成熟時,遇到了念佛法門,發起了念佛的心。這在一切念中是最好的念,由於不斷地憶念佛,就轉了念貪瞋癡的心,或者說一心念佛,潛滋暗長,這就是個香美清淨的法。因為念念都緣著不可思議的佛號,所謂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就是佛號不可思議的功力。

「才欲成樹」,是指這些念佛眾生,只要能做到一念接一念不斷地念下去,這樣積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夠生到淨土,徹底轉變生死中惑業苦的處境。

往生以後,徹底地消除了惑業苦的雜染,連一念計我和我所的心都沒有。之後,那就是香光莊嚴,無量的功德海會不斷地出現,在自身的心和境界裡面全部都是清淨的境相,有這樣徹底轉染為淨、轉凡成聖的功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這個絕對不能理解說淨飯王根性比較低劣,只能念念佛。別的微妙法門他不堪去承受,或者說他還修不了,只能念念佛。那你這就是真的謗佛,謗佛的父親。只有等覺大士才能示現成為佛的父親,不是說張三李四都能去做佛的父親、佛的母親。

像摩耶夫人,千佛之母,過去迦葉佛、未來彌勒佛都要摩耶夫人去示現做他的媽媽。人間沒有第二個女人有這種福報成為佛的母親。所以,她45歲走千萬不要認為說佛的媽媽這麼沒福報,怎麼45歲走,對她來說,任務完成了,如釋重負。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要看他媽媽到哪裡去了,往生忉利天中。到底忉利天的福報大還是人間的五濁惡世福報大。她在人間是在受苦,不是在享福。所以對她來講,45歲走真的是我們要拍手的。

當然,諸佛菩薩兩面示現,他不讓你找到任何誹謗的機會,所以,媽媽示現45歲走,爸爸就示現93歲走。

這是一個我們一定要相信釋迦牟尼佛向爸爸推薦的法門,一定是法門中最好的法門,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尊重念佛法門呢?怎麼可以輕慢它呢?這是佛向父親推薦的法門,我從這個角度來推廣念佛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理一心不亂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

一念淨信即得往生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

張玉琴老居士往生記

慈母張玉琴老居士是遼寧省鞍山市人,於2020年8月14日(...

天天聽佛號,也有大功德

無錫念佛的人逐漸增多。有個人燒得一手好素齋,凡是有...

不孝的因果報應

徹悟大師有一句話:善談心性者,必不離棄於因果;而深...

為父母供養令脫惡趣

佛陀時代,羅閱祇國有位那捨長者,心地非常仁慈,經常...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

慧律法師《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歸付於彌陀。 也就是說,人是非常...

佛教四大名山與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涼聖地 風光獨秀 五台山,又稱清涼山,為...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孝順父母,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孝順...

情關難過,欲界難出

佛陀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

宏海法師:淨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緣殊...

素食7日功

古人說:肉食者鄙,素食者智。於是現代人更有了吃素食...

金鵝的啟示

我們要守住一念心,這念心最麻煩的莫過於貪慾。做人本...

最適合嗔恨心強的對治佛號

我們學佛,其實主要是修煉自己的心,如果能將嗔恨心降...

最逍遙的人生

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

這些是我們前世欠他的嗎

問: 法師您好!我母親因有外遇,導致家庭破裂。之後...

大安法師:胸懷越大,福報越大,智慧越大

一個人他的福報的大小、智慧的淺深,就看他的胸懷。胸...

禁不住誘惑,就會誤入邪師外道

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有些人知道皈依,但...

我們如何轉苦為樂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天性都是渴望快樂的,誰都不希望...

星雲大師《不要將歉疚帶到棺材裡去》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經常勉勵徒眾應該...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嗎?真的有阿彌陀佛嗎?很多人都會...

【佛教詞典】骨鎖觀

(術語)亦云骨想。九種不淨觀(九想觀)之第八。觀身...

【佛教詞典】取結

【取結】 取即取著。謂諸眾生於見取、戒取,妄計執著,...

【視頻】護生卡通:超越血癌的博士

護生卡通:超越血癌的博士

【視頻】惠空法師《布施後又後悔,會得何果報》

惠空法師《布施後又後悔,會得何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