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號念到底

淨界法師  2015/05/04  大字體  護眼色

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都不夠了解自己,很難配藥,我們也不是醫生,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淨土法門的原因。可不可以就一句佛號念到底?阿彌陀佛!

淨界法師答:如果你的煩惱輕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願力堅固,可以!三個如果。因為你都不需要,你沒有那個病。法門是治病的,你有那個病你就必須吃那個藥。當然你沒有那個病,你業障不重,那人天乘對你就沒有藥了。你自然不會去造殺盜淫妄,這五戒你也不要守,心平何勞持戒。你對人世間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多的情感,你也不需要思惟苦諦、調伏愛取,這個藥你也不需要了,你很自然安住真如,不需要修大乘安住空性。你這五乘法門對你通通不需要,但是這個條件是:如果這幾個條件成立的話。

如果你有這個病你不吃藥,這個問題就麻煩了!因為它不會自己消失掉,那就看你的佛號能否衝得過去了。衝得過去,衝不過去這不知道,因為臨命終的時候充滿變數,人的心是很複雜的一個東西,非常錯綜複雜。

即便是佛陀,也只有到了你初地以後,他才給你授記說你會怎麼樣,入了正定聚佛陀才給你授記的。你沒有入正定聚之前,你明天會發生任何事情,連佛都說不準,真的,佛都說不準。如果你一定要往生的話,其實,你對自己要很了解,很多人對自己不見得了解,為什麼?你很少打坐。

你看我們一個人很矛盾,我們對別人很了解,有沒有覺得,你隔壁的人是什麼心態,你講得清清楚楚,你可以講一個小時。哇!這個人怎麼樣怎麼樣,但是你不了解你自己,這是問題。因為我們六根都是向外,所以你沒有迴光返照。不了解自己就很麻煩,因為你遇不到聖人,就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如果你生長在正法時代,你不需要了解自己,你拜文殊菩薩做師父,文殊菩薩說:「你前面三年給我老老實實地拜懺,後面三年給我修四念處,再後面你念佛就夠啦,其他都別看了。」他把你的路都鋪好了,你很幸運,生長在佛世,生長在聖人出世的地方。

但你到了末法時代,你還蒙著眼睛到處走的時候,就糟糕!因為沒有聖人出世,你又不了解你自己,那你學這個法門幹什麼呢,我就不知道了!沒有醫生,藥你都亂吃(現在大家都亂吃藥了),你不能憑感覺在修行。

佛陀沒有說法,《金剛經》說,你說佛陀有說法就謗佛。佛陀沒有說法,那這個法怎麼來的呢?佛陀是為應眾生的需要而說的,這個很重要!是你有需要他才說的,所以這個法就沒有自性。如果佛陀出世,不管你有沒有需要,他就講一句話出來,這個法就有自性,它不必等待因緣,但事實上沒有,每一句話都是你需要他才說的,所以佛陀沒有說法。

從這個概念我們就知道,這個法是用來治病的。諸位!你沒有事的時候會吃感冒藥嗎?不會!所以怎麼樣為自己調配藥,那就很重要了!我建議你每天要有個打坐的功課,你就會慢慢了解自己。你那個心光,不要老是向外,偶爾把它調整一百八十度,看看你的內心世界是怎麼活動,它喜歡往哪裡跑,它有一個軌道的。

其實我們內心裡慢慢有它習慣性的一個軌道,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人內心裡面,的確有它習慣性的活動,每一個人不一樣,你要把那個脈動抓出來,你就知道,這個人問題在哪裡,然後就會減少你很多的時間,你就知道這個法。在這個法門當中,我們《佛法概要》講很多。你就知道,喔!我需要的是這一塊,這一塊對我是急迫的!

所以當《佛法概要》學完以後,接下來就是你要了解自己,怎麼做取舍,這個就是諸位的工作。好!還有沒有問題?理論上,我不知道諸位的根機,有些可能是聖人出世,也有可能。你越在末法時代出世,你的對治法門要越多。你在這個末法時代,某種程度你是共業,這個法越到末法時代的時候,眾生的病越重,你靠一句佛號就越不夠。

諸位!你看看歷代淨土宗的祖師,你會發覺有變化,你看早期唐朝的時候,善導大師的淨土概念很簡單,他叫你就一心歸命就夠啦,你相信自己是業障凡夫,你相信阿彌陀佛有無量功德,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善導大師講來講去,都在講這個概念而已,「一心歸命」四個字而已,通身靠倒。那是什麼時代?唐朝的時代,距離我們將近兩千年。

唐朝過去了,宋朝,永明大師慢慢提出了「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當然他也同意「無禪有淨土」,他提出兩個概念。宋朝過去了,到了明朝的時候,就很少有祖師提到只要一句佛號就好,很少。到了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就又提出了理觀事修了。

祖師在演變一個法的時候,都不是隨便的,他一定知道平均值,這個眾生的平均值已經變化了,因為這個佛法有契理性跟契機性嘛,上契十方諸佛實相的道理,契理性不能變的。你不能說,啊!這個道理跟那個道理不一樣,唐朝的道理跟宋朝的道理,跟我們現在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是契機性就不一樣了,在取舍。

諸位!你看看淨土宗的十三代祖師,比較一下你會發覺有一些變化,越到末法時代開的藥就稍微多了,這到底說明了什麼事情,你們要去想一想。就是前面的藥已經不夠用了,這藥輕病重,早期開的藥已經不符合後世人使用了。這就是為什麼要有歷代祖師,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不斷地要調整,如果說佛法沒有契機性,那歷代祖師通通不要了。有些人說,喔!看佛經就好了,這句話不對。

佛陀是原則性的開演,祖師呢,他是有時代背景,他會做微調。你這個時代,這個祖師在這個時代出現,他知道怎麼調整你這個藥方,要調整一下。看祖師的法是契機,看經典是契理,這兩個都有需要。當然你也不能完全看祖師,蕅益大師說,你看看祖師也要看看佛陀,你至少了解「佛世芳規」,佛在世的時候是怎麼教弟子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宋代高僧天衣義懷禪師

好,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的網絡時代,確實網...

賺錢留給兒女好嗎

問: 我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快五十歲了,他年輕的時...

「涅槃」與「往生」有什麼區別

問: 在佛教為什麼把人死了稱為往生,但是又有聽說過...

修淨土的人不要忽略發願

我想我們修淨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對發...

常常做同樣的夢,是怎麼回事

問: 我學佛有多少年,修淨土法門念佛,但是我很奇怪,...

淨土行人信願不真切的表現

信願不真切具體表現在有五個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梵室偶談 七則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然則參禪、念...

經書之類都好難,只念佛號可以嗎

問: 請益法師,經書之類都好難,整理好多筆記,但是不...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有時平平淡淡也是一種福

要培養自己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來牽引自己的生命,很重...

我們來到世間,無非是個過客而已

我們來世間,不過是個過客,小住數十載就要回到老家。...

宏海法師:彌陀要解

第一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出生高尚的十種原因

1、恭敬父親。 2、恭敬母親。 3、恭敬出家學佛的人。...

尊重師長為何如此重要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

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

佛告訴諸比丘說: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哪四種呢?...

修淨業的人,要對五欲深生厭離

第十疑,往生行業疑。 問題的提出,就是由於前面九個疑...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以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照顧自己、照顧社會、照顧...

大安法師:破戒後如何補救

問: 破戒後,有補救的辦法嗎?破戒後認識到自己的錯...

兒女之賢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間,數十年光陰瞬息即過,若或虛度,則欲再得此...

迴向的功德很大嗎

問: 迴向的功德很大嗎? 寬見法師答: 是功德很大。...

動物性食品中存在的五種主要毒素

作者:約翰麥肯道格爾(John McDougall) 註: 本文是...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聲佛

問: 淨土主要是持名憶佛拜仟,但我們平常要上班的時...

富樓那尊者的四種辯才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

念佛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問: 我在生活中,以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自警...

沒有先學戒,定慧也是無法生起的

《濟緣》云:今越次而學,行既失次,入道無由。 這一段...

【佛教詞典】金襴衣

即以金縷織成之袈裟。又作金襴袈裟、金縷袈裟、金色衣...

【佛教詞典】王膳

即以飢餓遇王膳(膳)來譬喻小乘蒙佛之授記。法華經授...

【視頻】淨界法師《持大悲咒的感應》

淨界法師《持大悲咒的感應》

【視頻】天因法師《持戒的利益》

天因法師《持戒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