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助念者應有的心態

道證法師  2018/04/22  大字體  護眼色

助念者應有的心態

以信願引發信願

《要解》裡面有一段話:「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

我現在把它寫成一個應用題:「臨終人是我心中的眾生,阿彌陀是我心中的佛,以自心的佛力接引自心的眾生,往生自心本具極樂,何難即生!」這就是說,助念就等於——以自心的佛力,來接引自心的眾生,往生到自心本具的極樂,那有什麼困難呢?

這是我們要去助念應該具有的信心,要去助念就是非讓他往生極樂不可啊!非成功不可啊!一定會成功的,就要有這種信心,我們自己心裡面如果真的有信、願,有信願的心念電波發出來表現在言語行動上,就能引發眾生的信願。

反之,如果自己半信半疑,又怕死人啊,又怕鬼啊,又怕業障啊,又怕亡者的冤親債主會不會來找我麻煩啊?有的人還怕被煞到啊!或者說怕佛不來接,或者是說怕這個人不去啦!心裡一大堆的「怕」,這個叫做「一心都在念怕」,這不是一心念佛,是一心念怕,這是無信、無願,只有一堆妄想。

因為你心裡在怕啊,就是充滿妄想的烏雲;心裡在懷疑,也是妄想的烏雲。自己沒有信願,當然難以引發眾生的信願。

注意檢查內心的念頭

還有,我們要注意檢查內心的念頭,有些人去助念,並不是真正關心對方的生死問題,而是——希望對方早點斷氣,自己好早點回去睡覺,或者希望他早死早結束,才省得照顧啊!免得病人拖很久,拖很久自己就很累,又要耽誤很多事,這樣想的話,其實心裡面就完全沒希望他幸福,而是希望他別拖累我。

這個心念的電波一發出去,對方一定可以感覺到,他會生起一個排拒的心,會想:「你們都厭煩我,要我早點死,我就偏不死,讓你們心裡難過。」

反之,如果我們的存心真的希望他離苦得樂,希望讓他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真心關懷為他好,他也一定能夠感受到,能夠共鳴,接受我們的好意。

所以說勸人往生,雖然表面上言語一樣,但是內心的念頭不一樣,這心念的電波發出去,還是大有差別的!

所以助念最重要的——首先必須要正心誠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養對方的菩提心,而不重在儀式、形式;還有所請的人是誰?人數有多少?這些都不重要。助念也不可以應人情,去虛應故事,或勉強去湊湊數,或者自以為很會開示,專說些自己都聽不進去、做不到的八股文,去命令對方。

有些人經常去助念,助念久了,就擺出一副‘助念老手’的專業姿態,對臨終人本身的死活和意願,就漸漸麻木,覺得無關痛癢——只是希望臨終的人趕快斷氣,趕快助念八小時就可以結束,所以常常就會想:「趕快把管子拔起來,讓他趕快‘往生’,辦一辦就能了事,自己就可以趕快回去睡覺、上班,辦自己娑婆世界的事。」

大家可要注意,把管子,氣管插管拔起來,斷了氣,可未必是往生西方哦!有人,半夜被叫去助念,念一念就很想趕快念完趕快回去睡覺,或者說助念一半,遇到吃飯時間,心裡就想:我要趕快去吃飯,這樣的話,心在哪裡就很容易明白了。

古德曾經說過:念佛有一百種果報,從上品往生到墮落地獄都有,以前李炳南老居士再三強調過這個問題,嘴裡好像同樣是念佛,而各人存心不一樣,發出去的心念電波、頻道就不一樣,才會有一百種不同的果報,其實至心念佛並不難,只要把心念焦點真的放在「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求所...

宋代高僧天衣義懷禪師

好,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的網絡時代,確實網...

臨終往生與佛法學得好壞有關係嗎

問: 請問法師,臨終往生與佛法學得好與壞有關係嗎?...

善導大師的十段精彩法語開示

《般舟讚》,善導大師有十段法語的開示,也是同樣在顯...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

憶念彌陀慈父

在很小的時候,我喜歡觀看電視上播放的《濟公傳奇》,...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

濟群法師:昏沉死與痛死

問: 昏沉死是什麼結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業?...

想健康吃素的人應把握四個原則

台灣的有些患者認為吃素對健康有幫助,但也有人認為吃...

短期出家須慎重

有人問我說短期出家,你有什麼看法?佛教本來沒有一個...

梁啟超談治學與做人

諸君!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

從佛教的角度來處理婆媳關係

社會是由一個個的家庭組成的,而夫妻關係可以說是家庭...

佛教主張積極超越自我

( 導語: 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直...

讓溫暖瀰散

你看出了一條狗的寒冷,給它墊上了溫暖的棉絮,它躺在...

極樂世界的菩薩,在這個世間的示現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來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自古及今應...

應本著怎樣的心念來為人處世

近年來,由於社會講求道德的聲音低落、價值觀念偏差,...

理想的學習環境應該在大自然中

古德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鬱鬱黃花盡是般若。老子也...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如何以念佛來對治雜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把...

保持一顆自在的心

作為出家人,有時候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來送往,電...

證嚴法師:為無緣、有怨者祝福

佛陀告訴我們,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實在是很...

應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受用

問: 佛弟子應該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真正受用? 慧...

天人長壽而不能永恆

一般人很難想像,內心的寧靜和壽命的長短有很密切的關...

【佛教詞典】如響

(譬喻)大品經所說十喻之一。智度論六曰:若深山狹谷...

【佛教詞典】所欲致患經

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敘述...

【視頻】宗性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宗性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視頻】布施供養缽器、飲食、床座的功德

布施供養缽器、飲食、床座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