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希求涅槃之樂

2016/03/26  大字體  護眼色

希求涅槃之樂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有位梵志,名為生漏,來到佛所,向世尊作禮問訊之後,在一旁坐下。

生漏梵志請問世尊:「世尊!剎帝利種姓的人,現在心中有何欲求,身口意的造作為何,熱衷於學習哪方面的技能,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婆羅門種姓的人,心中有什麼欲求,身口意的造作為何,熱衷於學習什麼技能,最終目的是什麼?國王的心裡有何欲求,身口意的造作為何,熱衷學習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標?盜賊有何欲求,身口意的造作為何,熱衷於學習哪方面的技能,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再者,身為女子現在有什麼欲求,身口意的造作為何,熱衷學習什麼,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世尊告訴梵志:「剎帝利種姓的人,常好與人斗訟,熱衷於學習各項技能,喜歡勤作事務,為了達到目標,絕不停歇。」

梵志問:「婆羅門心中有何欲求呢?」世尊回答:「婆羅門愛好咒術,喜歡處於居家、閑靜之處,心中渴望能夠投生到梵天。」

梵志又問:「國王有何所求呢?」世尊回答:「國王有統御國家的慾望,希望能打贏戰爭,目的是為了取得更多的財寶。」

「盜賊的心中有何所求呢?」世尊回答:「盜賊一心只想偷盜竊取,滿懷奸詐邪惡,並且希望所有作為別人都不知道。」

「身為女子又有何欲求呢?」世尊回答:「女子心心念念於男子,貪著家財珍寶,心中繫著於男女之事,凡事想要隨心所欲。」

梵志聽了世尊的開示後,讚歎地說道:「真是奇特啊!世尊,您完全並如實地了知眾生的慾念差別。請問今日出家的比丘,心當中有何所求呢?」

世尊回答:「比丘希望具足清淨的戒德,經常思惟得至涅槃正道之法,專注修習苦、集、滅、道四聖諦法門,希望證得生死自在的涅槃境界,這就是比丘的希求。」

梵志對世尊說:「是的!世尊!比丘勤修正道之心堅定不移,希望達到離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穩的涅槃之樂,道理確實是如此。世尊!我從您的開示中獲益良多,猶如盲者恢復視力,聾者得聞音聲,在黑暗中的人重見光明,今日世尊的開示也是如此。因為國事繁多,先行向世尊告辭了。」

世尊回答:「正是時候。」當時,生漏梵志從座而起,頂禮佛足,繞佛三匝,退而離去。生漏梵志聞佛所說,心生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重品第三十七(八)》

省思:

世間人迷失於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終日為物所役,慾求不滿;因此於生死苦海中輪轉不息,不得出離。達磨祖師云:「智者悟真,理將俗反。」有智慧的人了達佛法真理,知道世間人所求皆與道相違,所以能夠反其道而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經云:「善知老病死,愁染法過患,希求彼寂滅,名真聖尋求,此損減眾苦,速證於涅槃。」修行學佛之人,應當對善法生起堅定希求之心,精進行道,定能斷除煩惱,達到究竟安穩的涅槃之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極樂世界離開了這三苦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

世間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

有誰綁著你

道信禪師十四歲就出家了,他一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

怎樣檢驗出離心及出離三界火宅

檢驗出離心 佛說死無常,死來無定期。若已經得到人身,...

省庵大師涅槃會發願文

仰白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觀音、勢至、涅槃...

慧律法師《解脫後的心靈》

執著帶給人束縛,使我們不得自在。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

佛法宇宙觀之四大部洲

這次我們再打通了整個欲界來講,咱們作為人,在四土的...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

超脫四食,斷生死流

昔日,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

施多福大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迦蘭陀竹園弘化,每天早晨依慣例...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種功德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

愛的細節

年底的時候,是遊子歸家的時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時候。...

聖嚴法師《死亡並不可怕》

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一般人很容...

懶惰讓你跟財富無緣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很是貧窮,半間草房,...

【推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觀音菩薩隨機示...

章太炎念地藏經

講個真人真事的故事給大家聽聽,弘一大師講的。 在民國...

中國近代禪宗大德--來果老和尚

來果老和尚,是中國近代禪宗大德,生有異慧,乘願再來...

四聖諦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

老母親學佛康復的故事

母親今年已經八十三歲高齡了,雖然五年前的一場劫難徹...

接受懺悔,遠離癡暗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學會忘記,留一份淡泊給自己

人生如戲,為了生存,為了理想,為了情緣,每個人都在...

對眾生要有仁愛慈悲之心

一個學佛行人,得要有一個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裡要孝...

【佛教詞典】釣語

(術語)禪林住持上堂,於學者垂示難問題,謂之索語索...

【佛教詞典】無字

(公案)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答雲無。此稱趙...

【視頻】《淨土宗日課》文殊講堂唱誦

《淨土宗日課》文殊講堂唱誦

【視頻】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MP3

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