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界詮法師  2021/08/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菩薩行位,就因果合說,總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果。若開十住中第一發心住所修信等十心為十信,於第十地之終別開等覺,則總為五十二位。但十信是十住中發心住所修,等覺是法雲地攝,故不別開。此四十一位,又束為五位:一資糧位,即地前住行向之三十位。

二加行位,即修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位。三通達位,即初地入心通達二空無我理的見道位。四修習位,自初地住心至第十地出心(等覺)中間,修習妙觀以斷除餘障的修道位。五究竟位,即究竟斷惑證理的無學位。前四位是因,後一位是果。資糧加行二位是初阿僧祗劫;從通達位至第七地終是第二阿僧祗劫;從第八地至第十地滿是第三阿僧祗劫。時經三劫,行備四位,方證究竟的菩提大果。

資糧位

資糧位:菩薩為趣證無上菩提,修集種種殊勝的福德智慧行,是資益已身成佛之糧,故名資糧位。此位有三十心。

一、十住

菩薩在此位中,於無上大菩提創發安住之心,雖修六度等行,還未至殊勝,故但得名住。

(一) 發心住,發大菩提心。於此位中修習十信:

1、信心,聞大乘法,心無疑惑。

2、念心,憶念三寶,明記不忘。

3、精進心,勤策三業,離於懈怠。

4、慧心,簡擇邪正,不起邪見。

5、定心,心能湛寂,離於散亂。

6、施心,等施財法,離於慳貪。

7、戒心,住淨尸羅,三業無犯。

8、護心,護持正法,並餘九心。

9、願心,發四弘誓願。

10、迴向心,所修善法,迴向無上菩提。

(二) 治地住,淨治三業生一切功德。

(三) 修行住,觀真如理,修六度妙行。

(四) 生貴住,聞聖教生如來種。

(五) 方便具足住,有自利利他之方便。

(六) 正心住,心定不動正真安住。

(七) 不退住,心不動轉。(不退有四,第六住名信不退,第七住名位不退。初地名行不退,八地以上名念不退)(八) 童真住,不受染法。

(九) 法王子住,淨心繼續佛位。

(十) 灌頂住,行勝堪受灌頂之禮。

二、十行

此位菩薩,於六度等行增殊勝。

(一) 歡喜行,隨順眾生,隨喜功德。

(二) 饒益行,利益一切眾生。

(三) 無恚行,怨對能忍。

(四) 無盡行,化現無盡。

(五) 無癡行,了達法門無顛倒錯亂。

(六) 善現行,善巧度化而順機宜。

(七) 無著行,心無著礙。

(八) 尊重行,緣般若而無著。

(九) 善法行,圓融之德能成十方諸佛之軌則。

(十) 真實行,如說而行,如行能說。

三、十迴向

此位菩薩凡所修行,皆為迴向。

(一) 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二) 不壞迴向,正顯中道,歸趣本覺。

(三) 等一切佛迴向,運無緣慈,度有情界。

(四) 至一切處迴向,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土供養諸佛。

(五) 無盡功德藏迴向,以常住法,授與前人。

(六) 隨順平等善根迴向,行無漏善,不落二邊。

(七)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性具平等。

(八) 真如相迴向,體法平等心無所依。

(九) 無縛解脫迴向,心無縛著。

(十) 法界無量迴向,心等法界,含攝週遍。

加行位

加行位:即第十迴向滿心之位。為趣見道而加功用行。

因見道體斷煩惱,如火燒薪,故喻見道智慧如火,此位菩薩,未得火體,而得火相,立暖名。

二頂位,觀法之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不可得,慧火轉盛。

三忍位,印前順後,對諸法之理順忍悟達。

四世第一位,所得智等,最勝故。

通達位

通達位:通達即證會義,即是見道位。見法之真如理,住極喜地,善達法界。

修習位

修習位:見道後,自初地中的住心出心至第十地終,為斷除俱生二障,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此修習位有十地差別。

一、極喜地,入佛之智,初見此理。

二、離垢地,遠離塵染。

三、發光地,智光轉勝淨極明生。

四、焰慧地,慧焰增盛,斷煩惱如火焚薪。

五、難勝地,真俗並觀為準,非前四地能及為勝。

六、現前地,無生理明露。

七、遠行地,加功用行修無相法。

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不為有相、功用、煩惱所動。

九、善慧地,善巧利生。

十、法雲地,有勝智能藏眾德,能斷煩惱,法身圓滿,如大雲廣遍。此十地圓滿十波羅密(除六度外加願、力、方便、智)

究竟位

究竟位:究竟是佛果。佛位所得的菩提涅槃是究竟無漏界,性淨圓明,所作皆辦,功德最勝無上,故名究竟。

菩薩所修的五位次第,斷二種障,顯二種德,二障即煩惱障、所知障。二德即涅槃德和菩提德。煩惱障: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擾亂有情身心,不令出離生死苦海。障是覆蔽義,即煩惱覆蔽涅槃不得解脫。所知障:障礙所知之境而不使現,障礙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此障由法執而生,障菩提。

菩提是能證的無漏智,是所生得。菩提是轉有漏雜染的八識而成四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智為一切現行功德所依。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此智證得諸法平等的理性,及自他平等。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此智善能觀察諸法自相、共相及眾生根器。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此智能成就為欲利樂有情的本願所能成事。六七二識為見道時轉,前五識及八識到佛果位時轉。

涅槃是所證的真如理,是所顯得。證佛位四智圓滿時,所證真如理,完全顯現,即具得四種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

成四智,證涅槃而得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菩薩八法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證嚴法師《心靈十境》

一、歡喜地 學佛,一定要經過「菩薩十地」這十個階段...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

整個菩薩道的修學,最後得到三種智慧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觀諸法...

面對很多的眾生,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

菩薩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外道相善,...

菩薩遇到怨家該怎麼做

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什麼叫現前難行...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中國僧服知多少

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侶最顯著的標誌 剃除鬚髮...

五念門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又一重要內容。 第一禮拜門, 身...

何為「三淨肉」

這是對於一般學佛弟子,一時無法馬上改過吃素的人,個...

遊覽寺院的四個禁忌

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大師、法師,對住...

佛陀為何要示現「納妻相」

四、納妻相:經云: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願速成

問: 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麼方法使我...

全真在妄,所有真實功德就在妄想當中

蕅益大師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就是說我們...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修行之人,需息心靜養

修行之人,要息心靜養。汝名靜庵,何不顧名思義,一味...

戒法是否允許重受

關於重受的問題: ▲《業疏》云:若准《多論》,不得重...

淨土法門為何易行難信

淨宗經典反覆申言:淨土往生法門是極難信之法。因淨土...

群牛喻人

佛陀在羅閱祇國的竹林精舍時,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請,...

幸運和不幸,都曾光顧過你

大衛的叔父在波士頓,是個商人,要讓他在自己店裡工作...

溫馨漫畫:母愛千千變

母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情感...

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學問類: 1、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2、茅鹿門云:人生...

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才能達到滿意的效...

【佛教詞典】三藏

經律論三藏是佛典的總稱,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後來弟...

【佛教詞典】月明菩薩

(菩薩)又與月明童子,月明童男,月光童子異稱同人。...

【視頻】顯明法師《楞伽經五重玄義簡釋》

顯明法師《楞伽經五重玄義簡釋》

【視頻】大安法師《至簡易至圓頓的淨土法門》MP3

大安法師《至簡易至圓頓的淨土法門》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