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為何與道不相應

宣化上人  2011/04/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道很久而未能與道相應,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妄想心在作怪。有了妄想心,把戒破壞了,把定破壞了,把慧破壞了。若有妄想心,持戒也不堅固,修定也不堅固,更談不到慧力。妄想一生,攀緣心隨著而來。因之,跟著萬物轉。眼睛所見的色,耳朵所聞的聲,鼻子所嗅的香,舌頭所嘗的味,身體所覺的觸,意念所知的法,這都是萬物的境界。若是著住在萬物上,跟著萬物轉,就生出貪求心來。

對於你所歡喜的,就生出貪心來。貪心一起,就想辦法得到它。得到之後,還不知足,仍然在貪。這種貪心,就是無底坑,永遠填不滿,所謂「慾望無止境」。貪錢的人,有了錢之後,又要貪名。有了名之後,又要貪洋房、汽車、飛機、輪船等等。這就是有所求。有時不能遂心滿願,就生煩惱。

煩惱一生,種種妄想隨之而來。妄想一生,便有憂愁。身也苦,心也苦,種種邋遢行為便現前,不清淨的思想也現前。因為這種關係,與道不相應,不能了生脫死,而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不想出來。越轉離自性越遠,就落到苦海里邊,拔不出腿來。

自性的本體,就是真常之道。什麼是真常之道?無形無相,沒有一個具體,若能明白,就得到這個道。若不明白這個理,就一天比一天墮落。若能覺悟這種道理,時時刻刻都會有智慧光明現其前,妙真如性也現其前。這時候,就與道相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四念處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

聖嚴法師《生活就是修行》

禪的修行,目的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身心平安、少煩...

念佛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一門,全仗著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聖嚴法師《腳跟下》

問:禪語中常提到腳跟下或看腳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學楞嚴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還是佛的頂...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我的一個朋友學佛有一段時間了。她很熱心,到各種公益...

從妄想轉向真如就靠這六個字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兩個是同時存...

佛陀的六種禮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見一個男子,向著東方、南方...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梵網經

佛說梵網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

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們修道人為什麼要修苦...

宣化上人:朝暮十念法

今天白天講的持名念佛。這個念佛的法門,老年人也可以...

宣化上人:善用六根求無上道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互相幫助,也可以說它...

宣化上人:守戒律

現在是末法時代,但是佛教徒應該打起精神,立金剛不壞...

什麼是佛法當中的真富貴

問: 什麼是佛法當中的真富貴?它的含義是什麼? 惟覺...

業障深重有資格往生嗎

平時我們常常有一種自卑感,覺得:我自己造作、舉心動...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那麼這個地方的因緣觀強調對治,對治我們的愛取跟我見...

虔誠祈禱觀音菩薩,韋馱菩薩夢中指點脫險路線

一九四一年,日本軍隊侵佔香港之夕,有一位鄭子嘉居士...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

這個佛七改變了我

我叫淨玉,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東林寺打佛七,這個佛七讓...

聖嚴法師《大與小》

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輛車,遇到紅燈,車停下來...

念佛方法與具體行持

淨宗念佛方法簡便易行,而執持名號,持之以恆,達到感...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

戒酒不難,有沒有下決心而已

說戒酒不容易,其實是沒下決心而已。我可以告訴大家戒...

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又云: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

被貪慾的念頭所繫縛

過去,佛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

【佛教詞典】一理

謂諸法皆同於一理。宇宙一切諸理,無始無終,不增不減...

【佛教詞典】功能

(雜語)功用能力也。以能生結果而名。唯識演秘二本曰...

【視頻】妙境法師《舍利弗尊者度化母親》

妙境法師《舍利弗尊者度化母親》

【視頻】《梵網經菩薩戒本》會常法師唱誦

《梵網經菩薩戒本》會常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