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聖嚴法師  2014/11/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常想著過去、想著未來,能夠想到「現在」的已經不錯了。我們通常會記掛著過去的對錯毀譽,以及幻想著未來的期許:下一次的好運,是不是輪得到我?如果只想到過去、未來,「現在」又如何做得好呢?

成功的人不能沉醉在過去,也不可幻想著未來,唯有努力於現在,才是最可靠的。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狀況-住於現在的活

學佛修行的人不要老是擔心「我如果犯了戒,就要下地獄了!」也不要老是渴望:「阿彌陀佛!你什麼時候拿金台、銀台來接引我?什麼時候才會來呢?我死的時候你來不來?」這樣空想是沒有用的,現在趕快精進念佛才是最要緊的。

這就好像有人看到一顆蘋果快要熟了,他便站在樹下想:「這顆蘋果是我的。」於是,就站在樹下張著嘴巴等,他老是在等,而不去摘蘋果,結果蘋果尚未掉下來之前,可能就來了幾隻鳥把蘋果吃掉了。這就像是只幻想著美好的未來,卻不把握現在及時動作,這是沒有用的。

我們常常就像是那位在樹下等蘋果吃的人,以為等著、等著一定能等到。等待是不會有結果的,只有努力才會有成果,有時候可能努力了都不一定能夠得到,但是,還是一定要努力,才會有機會;如果努力過後仍得不到,也可以問心無愧了。以摘蘋果的例子來說,也許當你還沒爬上樹去,它就被鳥吃了,或掉下來跌壞在地上了。但是,在爬樹的時候不能擔心:「反正蘋果一定會被鳥吃去,算了!我不爬樹了。」而是要重視現在的努力,大修行的人、成功的人都是這樣,不會老是怨天尤人,不會因為別人的得意失敗,而在一旁空歡喜、徒悲哀。

(三)解脫者的智慧反映-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解脫者已經心無所住,不住於現在,也不住於過去、未來的一切相,這叫作「無相」、「無我」,也叫作「解脫」,就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了。

我們大家都還是凡夫,雖然還做不到,但知道有這麼一個境界,希望有一天能夠做到這個程度,所以要修行。至少要能做到「住於現在的活動」,不要停留在第一種「住於過去和未來」的狀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心懷大悲,世界大慈》

在中國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親被稱為慈...

佛告訴你為何心靜後智慧就來了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推薦】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傳者,身邊總有一些弟子...

慧律法師:一切觀象皆是我們的牢獄

為什麼說一切觀象皆是我們的牢獄,因為你執著金錢,你...

大安法師:如何淡化過重的情執

問: 過重的情執(主要指親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學佛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吃穿等樣...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請教禪師,說有人在背地裡捅他刀子,該怎麼辦?...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什麼意思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聖嚴法師《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如果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和別人較量的話,會是很痛苦的...

功德迴向他人,責任歸於自己

在團體中,要掌握「功德迴向他人,責任歸於自己」兩大...

聖嚴法師《淨土在人間》

大家一向認為,淨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國,例如,...

聖嚴法師《知恩報恩為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會恩將仇報、過河拆橋。別人對我...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

做方丈當執事,看著是好事,實際是障緣

你在修道當中遇著一些個障礙,這個障礙也有順緣、也有...

負債的人可以出家嗎

問: 負債的人可以出家嗎? 道堅法師答: 負債的人是...

【推薦】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價值

為什麼相同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價...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含義

我們前面講義大科,講到五戒的法門。受持五戒,它有兩...

珍惜這一生,讓善根在這裡增

大磬響起,開悟在即。看我們當下能不能息滅妄想分別之...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四禪,亦名捨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整部經典的修行內涵,只有兩個字,就是妙法。我們怎麼...

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無常大鬼常隨身間

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糞穢叢中,...

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嗎

問: 有同修說戒律不是隨便學的,犯盜法戒、犯盜法罪...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八大人覺經》上有句話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為什...

【佛教詞典】阿含(agama)

ahan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各類阿含經的統稱。為梵文...

【佛教詞典】修諸功德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視頻】妙境法師《樂著不觀苦,不覺死賊至》

妙境法師《樂著不觀苦,不覺死賊至》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十)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