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在哪裡呢

星雲大師  2011/11/10  大字體  護眼色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華嚴經

我們經常禮拜讚歎的佛到底在哪裡呢?這問題,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經典上說:「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世間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如來法身的顯現,都能「普現一切群生前」,如同《華嚴經》上說的「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諸佛如來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畢竟空的真理,如果眾生心田性海里的水清淨了,菩提的月亮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人在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阿彌陀佛時,總會向觀世音菩薩求這樣,求那樣,也曾向阿彌陀佛要這樣,要那樣。若稱念的人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要千處祈求千處應,不就忙不過來了嗎?其實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諸佛如來、菩薩好像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臉盆、茶杯,都會映現出明月。但是你又問:為什麼看不到諸佛菩薩呢?那是因為心裡的煩惱太多,心裡的水混濁、不澄淨,只要將煩惱的烏雲去除,就能萬里無雲,到處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顯現出來了。故佛又稱為如來,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他的法身不動不靜在世間,「而常處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動金剛菩提座,而「隨緣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文殊發塔下的深思

大約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貧女乞齋》中觀看了文殊...

慾火害人(普明法師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師,是濟川趙氏之子。最初在泰山靈岩...

觀音菩薩為何會示現成面然鬼王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壯色不停...

佛的三身

佛教常說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五陰身不可以離開法身,法身也不能離開五陰身

如果如來的清淨法身與五陰身不異,就是兩個是平等的,...

把觀音菩薩看作彌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經根據

問: 法師講過,把觀世音菩薩看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

地藏菩薩的分身遍一切處

念誦地藏菩薩,絕不會墮入三途,不過輪轉要經過多一點...

佛陀為什麼要示現「入胎相」

入胎相:父淨飯王,母摩耶夫人。經云:處兜率天,弘宣...

星雲大師《尊重異己》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只要有兩個以上,就不會有絕對相同...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

說閑話的害處

佛陀在信眾集會聽經聞法的場合要阿難把糕餅分送給在場...

到人間來,就是為了生氣的嗎

生氣是從嗔恨心發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時候,遇到受...

佛經中關於居士應該遠離淫女(妓女)的開示

1、《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 復應語言。善男子。...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真實義

接著再看第二點,是約著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

鴕鳥的哭泣 奢侈品背後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離約翰內斯堡500公里的鄉間,是鴕鳥的家園。...

修行,從心開始

有一天,佛印禪師和蘇東坡在禪堂打坐。蘇東坡忽然問禪...

【推薦】佛法不在遠求,即依現前世間事

佛法不在遠求,即依現前世間事,能作得條條是理,事事...

印光大師論至誠恭敬

一、敬惜佛經善書 1.尊敬佛經善書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

世界名人談素食

1、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乃是出...

飲食為止飢渴,莫貪圖美味佳餚

蕅益大師在《示養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離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佛教詞典】似能破

(術語)因明之法欲破他之立義,而立三支之量,其量犯...

【佛教詞典】諸法離言自性

【諸法離言自性】 p1352 瑜伽三十六卷十四頁云:以何道...

【視頻】辨別邪正

辨別邪正

【視頻】2018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利益眾生

2018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