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在哪裡呢

星雲大師  2011/11/10  大字體  護眼色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華嚴經

我們經常禮拜讚歎的佛到底在哪裡呢?這問題,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經典上說:「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世間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如來法身的顯現,都能「普現一切群生前」,如同《華嚴經》上說的「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諸佛如來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畢竟空的真理,如果眾生心田性海里的水清淨了,菩提的月亮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人在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阿彌陀佛時,總會向觀世音菩薩求這樣,求那樣,也曾向阿彌陀佛要這樣,要那樣。若稱念的人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要千處祈求千處應,不就忙不過來了嗎?其實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諸佛如來、菩薩好像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臉盆、茶杯,都會映現出明月。但是你又問:為什麼看不到諸佛菩薩呢?那是因為心裡的煩惱太多,心裡的水混濁、不澄淨,只要將煩惱的烏雲去除,就能萬里無雲,到處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顯現出來了。故佛又稱為如來,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他的法身不動不靜在世間,「而常處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動金剛菩提座,而「隨緣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蹟,原來佛菩薩就在我們身邊

沒有慧眼,可不要亂說話。讀了下面的文章就會知道,奇...

釋迦古佛示現的啟示

釋迦牟尼佛是古佛再來,在娑婆世界這一期的示現中,他...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能常住呢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沒有生滅變化,那是恆常存...

阿彌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華嚴》不動寂場,遍周法界,故云,體相如本無差別,...

國王攜妻舍身為奴

過去有一位國王名薩和檀,即施一切義,只要他人有所求...

五陰身不可以離開法身,法身也不能離開五陰身

如果如來的清淨法身與五陰身不異,就是兩個是平等的,...

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示現,讓大家生起信心呢

問: 我學淨土法門,也念佛。我覺得如果阿彌陀佛能經常...

馬郎觀音的傳說

我們知道有一個觀世音菩薩像,畫的叫馬郎婦,這個畫像...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人死以後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嗎

問: 根據統計,目前不少國家都有自殺人數逐年攀升的...

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

有一位年輕的學生,和同伴到遠方旅行,長途路遙不堪疲...

星雲大師《談迷說悟》

各位法師、各位貴賓、各位護法居士: 我今天要和各位...

老人不要倚老賣老、老氣橫秋

佛經裡有一則老人國的記載。有一個國家認為老人沒有用...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

不開口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

業感緣起——業​果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

邪淫的六種情況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

放生與救濟貧苦患難者哪個重要

原文: 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

【推薦】一信之後,永不再疑

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 一信,在...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會常住

我們這一段是講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種,第四是常住為相。...

經書法寶迎請須知

一、迎請法寶須知 1.迎請法寶者,鬚生大恭敬心、感恩心...

人生的七味心藥

人生在世,既短暫又坎坷、既榮幸又無奈、既富裕又貧窮...

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測度。彼愚人唯知以醫藥治病,及...

【佛教詞典】出佛身血

亦名:出佛身血善惡業報 資持記·釋受戒篇:「出血者,...

【佛教詞典】成實論

(書名)十六卷,訶梨跋摩造,姚秦羅什譯。成實者成立...

【視頻】南無月光菩薩摩訶薩(楮訾)

南無月光菩薩摩訶薩(楮訾)

【視頻】妙境法師《音聲佛事,念佛法門與修止觀》

妙境法師《音聲佛事,念佛法門與修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