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不死之藥
■.生命有限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法句經.無常品
一般人對這四句話的解釋,常常偏向於悲觀與消極,對生命的消逝,充滿了無可奈何。其實不然,佛法所謂的無常,是具有警惕的作用,能讓我們時刻心存危險感,激勵我們要珍惜光陰,並且善用有限的生命,來成就無限的慧命和功德。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也就是人的生命,比世間的任何寶物都值得珍惜。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如果把每一口呼吸相加起來,即使活到一百歲,也算得出總共有幾口氣,絕非是天文數字,更何況很少人能活到一百歲。由此可知,生命的確是很有限。
這個偈子警惕我們,今天已經過了,壽命又減少了,好比魚活在些許的水中,而且水愈來愈少,不久就要乾涸。魚和水相逢是很快樂的,得其所哉是一種享受,一旦水逐漸消失,魚還有什麼歡樂?也就是說,死在眼前,還不珍惜生命!
不過,這不是叫我們及時行樂,反而是要趕快精進於智慧和慈悲的增長,並且對他人全心全力奉獻。唯有珍惜生命,才會腳踏實地,才會努力,否則會懶惰、放逸,得過且過,在無聊的狀態下,悠悠忽忽,白白地空過了一生,而當生命結束的時候,還不知道人生是怎麼一回事。因此,修行佛法的人,對自己所擁有的生命是非常寶貴和感恩的,不會輕易浪費。
■.恭喜發財
信財戒財,慚愧亦財,
聞財施財,慧為七財。
——法句經.篤信品
中國人在新年見面時都會說恭喜發財,發的是物質的、有形的、有限的,而且很不可靠的身外之財。
所以佛說財產為五家所共有,即是水、火、盜賊、惡政、不肖子,這五種因緣隨時隨地會把身外之物的各種財產,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因此,佛法教人重視的是「七聖財」,即是信、戒、慚、愧、聞、施、慧等七種道德的、心靈的、精神的、永恆財產。
「信」是自信,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是信人,用人者不疑;取信於人,對人誠實不欺。「信」也是宗教的信仰,一般宗教信仰神或上帝。佛教徒則信仰佛、法、僧三寶,相信三寶能指導我們的人生方向和安身安心的方法。
「戒」使我們在生活上不糜爛、不狂亂,維持規律保持健康,在語言行為和身體行為上不自害害人,不當做的不得做,當做的不得不做。
「慚」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自知當行善而尚未行善,不當作惡而作了惡業,知道自己的行為應該更好而尚未做到,便有慚於己,當力求改善。
「愧」是自省對於別人未能盡責負責,而覺得遺憾對不起,因此要提醒自己,全心全力地去關懷人、幫助人、有益於人、感恩於人。
「聞」是聽聞佛法和一般學問,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養成隨時隨處博學多聞的習慣,除了專業的學問,也得無限地拓展通識的胸襟視野。
「施」是給予,新約曾說「施比受有福」,老子說;「既以予人己亦多」,佛說:「佈施功德,第一功德」。有東西可以佈施,表示你已有福,想佈施而有所不足,就要努力增加物質的、體能的、智慧的財富,因此在佈施的過程中,自己先有了財富。
世上最可貴的是「智慧」財,最貧窮的是因為愚蠢而貪得無厭。如果有智慧,不但自己不起煩惱,而且能為別人解決問題,所以智慧對修行人和一般人都很重要。再說,用體能賺錢很有限,若用智慧賺錢則是無限的,可以四兩撥千斤,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這不是最好的財產嗎?
佛法雖也主張增加物質的財產,但更重視信、戒、慚、愧、聞、施、慧這七種聖潔的財產。
■.珍重人生
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
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
——法句經.述佛品
此偈是說:生而為人不容易,做人而長壽也不簡單,生於世間能遇到佛很難,遇到佛又能聽聞佛法則更難。如果這麼多的難得而得,正好都加在一起,實在很幸運了。這是勉勵我們,應當珍惜難得而已得的機遇,否則稍縱即逝,追悔莫及。
這四句話強調人身可貴,壽命無價,有佛難遇,佛智難得。
有人認為生命或生存是一種無奈或折磨,也有人主張應當盡情冶遊享樂.這兩種人的人生態度,一是厭世、一是玩世,都不太好。人的生命就是一項福報,若能得到健康的身軀,且能活過一段較長時間,實在是幸福的事。佛看一切動物,都有佛性,都是現在的眾生,未來的諸佛。但在一切眾生之中,唯有人的身心,可以作用修道的器具,其他眾生都不具備修福修慧的條件。唯有人類,有禍有福,有苦有樂。災難及苦難的磨練,所以引起危機感,生起警惕心,改過遷善,悛惡向善之心,也由此而起。因此,人比其他類別的眾生幸運得多。既已獲得人生,便要好好地運用。
得生為人而又有長壽,也很難得,長壽即是福,不是用來享福,而當用來培福種福,可比短命的人多積福德,多長智慧,自利利他的機會也相對增加,因此更要以感恩之心來珍惜自己的壽命。
世間要有佛出現很難,釋迦牟尼佛住世,已是兩千五百數十年前的事,幸好他留下了佛經,讓我們依舊有佛法可用,但這也不容易,即使有不少人不遺餘力地弘揚佛法,世界上能聽到佛法又願意接受佛法的人仍然不多。有人信了佛但並且了解佛法,不能如法修行,無法以佛法解決煩惱,也無法用佛法幫助別人處理問題。
這個偈子是要我們珍重且充分地善用人生,來成長、充實、奉獻自己,用佛法的觀念和方法來淨化自己和淨化人間,才不辜負生而為人的此一人生。
■.不死之藥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法句經.放逸品
這個偈子,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的價值,善用生命,生命的價值便能成為永恆。
現代的台灣,流行著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放逸頹廢不負責任的觀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藥。「戒為甘露道」是說: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會死亡,可以帶到永遠的未來,持續地成長,直到成佛為止。
不放逸等於持戒,有益於眾人的事必須做,有益於眾人的話必須說,有害於眾人的事不要做,有害於眾人的話不要講;這樣的話,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長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蕩、行為不檢、狂賭、濫嫖、酗酒、日夜狂歡、男女行為不節制、飲食無節度、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損人害己……。這種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橫禍,而且可能死得很慘痛。
「貪」是貪得無厭,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快活、物質享受更多些。貪慾之苦,如飲海水止渴,越飲越渴,所以貪的作用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貪不到就會瞋,貪與瞋是一體的兩面,有貪有瞋,便有無盡的煩惱跟著發生,如果沒有要貪要瞋的人、事、物,一切煩惱便無從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兩層意思,一種是因放逸而自掘墳墓,走上死路,另一種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為眾人作奉獻,永遠活在眾人的心中,活在文化歷史中。就佛法來說,佛教徒藉著佛法的指導,若以無私無我的立場和觀點持戒修善行,能夠成為福智圓滿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報觀點,持戒修善行,則能得享安樂的福報。
死或不死,並不單指肉體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們現生健康長壽,也使無形的生命不斷延續。相反地,放逸只會使這兩種生命提早毀滅而已。
■.制意調心
輕躁難持,唯欲是從;
制意為善,自調則寧。
——法句經.心意品
若為當前社會把脈,輕率浮躁是一般人的通病,它們所衍生出來的行為,真的是「唯欲是從」’一切向慾望看齊。《法句經》提出了「制意為善,自調則寧」的對治方法。對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人,都是一帖很有效的清涼劑。佛法注重心的調柔、調順、調伏,所以叫作調心,其實人心本身是不會動的,是因為人的五官和身體,跟外在的聲色犬馬名利權勢等等環境相應,而使心隨境轉,正所謂隨著魔鬼的音符起舞。
人的身體有其本能的需求,但其需要的東西相當有限。比如睡覺只需一張床,衣服只需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可以遮體就行了;飲食只要吃飽止渴,住宿只需遮風蔽雨。人的生活可以非常簡單,但為什麼慾望無止境?是為了滿足虛榮和貪慾,因而不斷向外追求,越追越不知足,越追越想追。欲壑難滿如無底洞,求得越多,越不能滿足,睏累不已,結果死路一條,若把貪慾之心放下,就能活得逍遙。
人常常忘掉自己的需求只是心理的飢渴,於是輕躁難持,不斷貪取,越享受就越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心無法安定下來,這就是煩惱的緣由。貪慾使人失去智慧和慈悲,變得自私自利,越來越露出動物的本能而失去了人性的溫馨,一味自私,別人也不會放過你,因為他們也在追求同樣的東西,或者他們追求的正是你所擁有的,鬥爭在所難免。因此,若希望生活的安全、安寧、安定,最好減少慾望,指揮自己的心,保持穩健和平靜。
如果我們的心無法不受外境誘惑,該怎麼辦?可從觀念上告誡自己:為什麼如此愚蠢、自私?為什麼如此不滿足?也可藉念佛、拜佛、打坐等方法,使得心有所寄,心有安置和集中,就能不受外境的影響了。
《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把心安定在某一點上,慈悲和智慧都會成就,一切好事皆可完成。如果心受到外境的誘惑而不斷在動,人格必不穩定,事業也不會順暢。
想做個成功的人或活得平安的人,都可用這個偈子的四句話來幫助自己。但它不是叫我們消極得什麼都不管,而是叫我們不要因慾望的飢渴而輕舉妄動。即使環境很亂,心還是活在安寧之中,這實在是一種福報!
■.大能容小
無樂小樂,小辯小慧;
觀求大者,乃獲大安。
——法句經.安寧品
這偈子,是勸我們不要耽於世俗的五欲之樂,同時指出,小辯才、小聰明,也不可靠。要就追求解脫自在的大樂與無我無私的大辯才和大智慧,才能獲得大安定及大安全。
這個世界到處有危險,時時有災難,人人有苦惱,故有「火宅」的比喻。縱然也有歡樂的時光,卻是相當的短暫,歡樂是以辛苦的代價而得,歡樂之後,接著又是面臨苦的考驗。人生雖有歡樂,往往是苦中作樂,所以稱為「小樂」。
世間並沒有不散的筵席,故也沒有真正的快樂。一般人從物慾的享受,獲取官能的快樂,那是刺激和麻醉,被假想為快樂,但在心靈的深處,並沒有安定喜悅的歡樂。短暫的快樂後,依然生活在身心交瘁的狀態之中。
「小辯小慧」是指以世俗的思想知見作辯論,即使能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卻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世間的知識學問有其時代性、地域性、局部性、片面性,一旦過時出局,就不是真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人的發明固然有用,後人的發現卻可能將之推翻或超越。又說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見解。可見世間的任何論辯,都不是究竟的真理,故稱為小辯小慧。
佛法並不否定世間的學問,但是教示我們不要把自己之所見當成最高最後最究竟的真理,否則會因執著不同的思想而產生人為的災難,例如宗教戰爭、政治迫害、各種文字獄等,皆由此而起。
什麼才是大樂、大辯、大慧?此「大」不是大小相對的大,而是超越絕對的大。不要執著任何一種世間的現象、觀念和思想,這就是「大」。此大能夠容納一切的小,而又不受任何一個小的局部束縛而產生分歧摩擦。「大」是不執著任何東西,所以能容納一切。
沒有要堅持什麼立場,只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做恰到好處的應用和處理,就是好的。不要認為有什麼東西是最高的、最好的、永遠優勢的,否則便無法得到最大的平安和最大的快樂。
一般人也可學習這種精神,需為人間開發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但不要自認為那是最好的、最高的、最後的、最具權威的,應當隨時隨地從事更新的發現或發明,那不是更好嗎?
■.解脫自在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法華經.譬喻品
此偈在字面上非常淺顯,只要不被虛幻的世象所困,便得名為解脫,但是尚須更進一步,也要不以解脫為實有,才能超越於真妄及縛脫,那才是「一切解脫」。
一般人都希望從煩惱的苦海,罪惡的環境,獲得解脫,這應該是正確的觀念,但是還不夠徹底。
必須深入了解,從現實生活得到解脫,並不等於逃避現實生活,也不是教你離開這個世界,要在睏頓的現實生活中而有自由自在的心境,才是真正的解脫。
這個解脫是指內心的經驗,而非身體所受的遭遇和所處的環境。換句話說,旦要內心不被人虛妄的現實境界所困擾,就是解脫。如果處身在虛妄的現實之中,而把現實生活,當作是安全的寄託、當作生命的靠山,向瞬息變動的現實環境,追求安慰,追求保障,就不得解脫。
有人以財產為靠山;有人以名位權勢為靠山,有人以某位人物為靠山,有人以某種觀念、某種理想、某種信仰、某種力量,作為最大的救濟或最後的歸宿,從這些皆無法獲得解脫。只要有所期待,有所寄望,有所依賴,就會被所期待、所寄望、所依賴的東西所困、所苦,就不是解脫。因為這些都是幻起幻滅的虛妄現象,只要是現象,都會隨著無法預知的因緣聚散,而變化莫測。有如萬花筒中的圖案,圖案是有的,但只要一轉動就變了樣。如果以為這些不可靠的東西是可靠的話,便是執迷不悟,便會被其困擾。
如果有人聽說現實環境都是虛妄不可靠的,便想厭棄它、離開它、逃避它,去做一個遺世獨立,獨善其身的人,這也無法解脫。因為逃避現實的本身,即是執著,是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做繩子,自系自縛自我作繭,豈能得解脫!要來的一定會來,要去的終究會去,唯有凡事都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便得解脫。
真正得解脫要如《六祖壇經》所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不離世間且不執著世間,才是真正解脫。也就是說,不把現實當實有,也不視現實為虛無,才會自由自在,才是真的解脫。
■.火宅清涼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法華經.譬喻品
此偈是說,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好壞,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滿各種危險,實在恐怖可。但是眾生無智,沒有警覺,都活在醉生夢死當中。
何謂「三界」?根據人心的體驗、感受和認識,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種範疇。欲界是五欲或名為七情六慾的層次,色界是禪定的層次,無色界是只有自我執著而已,沒有意識活動的深定層次。欲界耽戀於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執著於生命的貪戀及對自我價值的追求,無色界已沒有對於身心的貪戀和愛惜,心理活動已終止,但仍有潛在的自我中心,維繫著對於「我」的執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熱的環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斷,所謂眼不見為淨,耳不聞為淨,到了色界、無色界的程度,應該已是安樂的境界,怎麼說也是火宅?住於定中的人,人間的煩惱、自然的災害、社會的困擾,都不會影響到他,好像已得解脫。事實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後,仍在欲界,依舊要接受人間環境的種種幹擾,依舊有水深火熱似的煩惱。故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滿了危險恐怖,但有幼兒、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卻不知失火的危險恐怖。因此在《法華經》中有一寓言,以火宅為喻,是講一群貪玩的稚兒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見失火了還拍手大笑,看見小動物倉惶逃竄還當成好玩。可憐這些愚癡無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場,要想辦法趕快把他們救出來。佛是眾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訴一切眾生不要苦中作樂,趕快離開。
其實,一切境界,出於心造,源於心受。心境煩惱,便處於火宅之中;心境清涼,便生於佛國淨土。環境隨心,沒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動,環境即混亂,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環境即太平,便見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訪問祖國名剎五台山時,曾寫了這樣的兩句話: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
■.不落兩端
無常見有常,是名為顛倒;
空中無無常,何處見有常。
——大智度論卷一.緣起論
此偈是說,若把多變的時空現象,看成永恆的宇宙真理,便叫做顛倒。一般人錯認無常的事實為永恆不變的東西,結果為自己帶來迷失感的苦惱。因此有人便以無常為真理,又為自己帶來虛無感的失望。
常是永恆,無常是變異,兩者是相對而言的哲學觀念,常是宗教信仰有神論的思想,無常是平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經驗到的事實。生活本身就是無常的現象,只因一般人不想承認,以致視而不見,不願意說這就是無常,所以是顛倒。人的種種苦難和問題都跟這種顛倒的印象相關,錯把無常當做永恆,不希望接受無常的事實,煩惱就出現了。有人希望年年十八歲,可是十八歲只有一年,再過一年決定是十九歲了。天天面對無常而不承認無常,還要遮遮瞞瞞,恐懼年老,怕人老珠黃沒有吸引力、沒有人愛,把生存的價值寄託在隱瞞年齡,而不敢面對事實,不來善用生命,豈不是顛倒!
要知道,對於無常的認知,未必是負面的,從有到沒有雖是無常,但從不好,可能變成好也是無常。我們常希望好的永遠好下去,不好的永遠不要來,這也是顛倒。月有陰晴圓缺,水有雨露冰霜,時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歡離合以及生老病死,這些都是無常的註腳,絕非人力所能改變,何不承認事實,樂天知命。
無常的認知,固然可使不好的要想辦法讓它變好,至於好的,則當然要有接受發生變化的心理準備,那就不必提心吊膽。保持現狀既然不可能,使現狀繼續成長則是可能的,但是任何事物的成長,必定有其極限,希望永遠成長下去也不可能。成長的過程中有變化,變化之後的危機,其實也就是轉機,自然有另一個景況出現。所以,若把無常當成常,一定苦不堪言。
世間既沒有任何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常」,也不是把虛無飄渺稱為「無常」。從這個偈子看來,執著世間是常固然不對,執著世間無常也是錯誤,因為無常的涵義是一切現象不斷在變化,在變化之中也有許多新的現像在發生,變化之中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是無常,經常變化的東西雖不是實有,卻不等於沒有,從因緣聚散而言是空,從因果相系而言是有的,切切不可認定了無常的理論,而就否定了因果的事實。所以要說「空中無常」。以此可見,連無常也是假設的名詞,當然更不用說還有不變的常了,所以要說「何處見有常」了。此偈連貫前後的公式是;常等於無常,無常等於無無常。也相當於《心經》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的意思。
此偈給我們透露的訊息,是要我們勇於面對多變的現實環境,觀察它、了解它、改善它,但卻沒有必要為它神魂顛倒地不能自主。既不悲觀失望,也用不著興奮得發狂,學著做一個心胸豁達自由自在的智者。
■.因緣是空
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
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大智度論卷六.釋初品中十喻
這個偈子點出了「緣起性空」的道理,是說一切現象,都是依空而緣起,緣散而歸空,空不等於沒有,有也不等於實有。因緣而生起,其實是空的,若說有什麼東西不是從空而有的;那就沒有這樣東西了。
如果說,一切現象的任何一法,都是從因緣而生的話,它的實性便是空性,因其既從因緣起,必由因緣滅,沒有真實性。如果一切現象以及佛所說的理論、觀念、修行方法,不是空的,那就不是從因緣生的,但在世上不可能有這樣的東西。
因緣生的意思,是一個主要的因素再加上另一個或另幾個次要的因素,也就是促成任何一種現象發生的種種條件。主要的叫因,次要的叫緣。比如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自己是因,而父母是緣。又如一個家族的組成,最早出現的父母是因,子女的陸續來到是緣。彼此相成相待的關係,便是互相為因、互相為緣。但在這種關係出現之後,不是永恆不變的,實是幻起幻滅的。因為漸漸地,父母會與世長辭,子女又變成了父母,而且永遠變化下去。從時間上看,本來沒有的生命現象,暫時出現,復歸於消失,從空間上講,父母生子女,子女生孫兒女,那是因緣和合,緣聚時則生,緣散時則滅。若把這些因緣拆散解體,暫時有的現象就無法成為事實。所以一切法都是因緣所成,本身並無不變的法性,如果一定要說它有一種本體的實在性,那就可以給它一個名字叫做「空性」。
世間的一切現象皆由因緣而生,又名為緣起,例如人的一生之中,會有種種遭遇,有的人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才能,越來越有人緣。有的人恰巧相反,經過幾番風浪之後,便再也沒有勇氣面對殘酷的現實世界了。同樣的現實環境,有不同樣的人生體驗,這就是各人的因緣使然。
我曾見到一位女士被男友遺棄時,幾乎希望找她的薄情郎拚個同歸於盡,後來知道他的男友早已另有新歡,鐵定不再回頭,便來告訴我說:她已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自己還能好好地活下去,也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可見「因緣」即是「空」的觀念,能夠助人擺脫痛苦。
■.疏導人心
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
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大智度論卷八?釋初品中放光之餘
這個偈子用芭蕉來比喻一切現象,是由心生。其實芭蕉沒有心,可知一切現象並非實有。人人知道人皆有心,如果深入觀察,不僅一切現象的法是虛妄,生出諸法的心也是空的。
芭蕉樹粗看似有幹,細察則不是實心的,是由一片片的葉子層層包卷而成,如果把它一層層的葉子剝掉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食用的洋蔥也有相同情況。
「諸法」的各種現象,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若將諸法透明來看,都是因緣聚散的現象,並無一法有其主體存在。
有些人會說,今日社會的主導者是某幾個人,而社會變成這個樣子,症結在於某個團體,若把他們趕下台,或把某幾個集團消滅掉,就會天下太平了。其實,任何現象都是眾緣和合,沒有孤立的事件,也沒有突發的現象,少數人及少數集團之所以能夠興風作浪,也必有讓他們興風作浪的原因,必須標、本兼顧,始能解決問題。若把一個個現象的成因和助緣拆解之後,裡面就什麼也沒有了。眾生共同的業力促成各種現象,人心的浮動造成環境的不寧,幾天一個風潮,使得人心更加不安。總是有某些人發展某些觀念,帶動風潮,我們要探究這些觀念是怎麼出來的?是從何處吹來的?怎麼會有那許多人隨著附和跟著跑?一定有其原因!若把各種近因及遠因加起來,就促成了動亂的社會現象。若能正本清源,解決了這些動亂的原因就不亂了。那就是先從觀念的疏導做起,先從人心的盲點及偏誤點的糾正做起。
所以,一切現象如芭蕉樹,看起來是圍繞著某一個中心點產生,但那個中心,就像芭蕉心,虛妄非實。如果知道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東西在那兒,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嚴重的問題了,因為一切現象都會隨著因緣而變的,不必害怕,只要努力,不必失望,動亂的現象不會永遠在那兒的。
改變環境當然重要,改變人心的偏差,更加重要,人心能帶動環境,環境又能影響人心。知道人心非實,人的想法會變,知道環境隨人心而變好變壞,因此疏導人心,要比改造環境更重要。如果你於一時間無法改變環境,至少自己的心不要去接受環境的影響,環境再壞,你既無從逃避,就面對它,而告訴自己,心是空的,環境亦非實有,正如西哲所說,面臨黑夜時,知道黎明已不遠了。
■.慾望得失
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大智度論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慾望並不能帶來快樂,不論是追求的時候、得到的時候或失去的時候,都是苦惱。像這樣的經驗,可以說人人都有,可是大多數人沒有辦法覺悟,老在貪慾之中轉個不停。
「諸欲求時苦」,諸欲是指一般所說的七情六慾以及佛經所講的五欲,所謂七情,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是《大智度論》所說: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五欲有兩說:(一)財、色、名、食、睡,(二)色、聲、香、味、觸,第二類是對眼、耳、鼻、嘴、身而說的。貪慾永無止境,欲壑永遠無法填滿。有了一個太太還想要第二個第三個,這是貪得無厭,每天晚上只睡一張床鋪卻希望有更多的華屋,以此縱情享受,以此炫耀財富。
慾望強的人,一心想得到又怕得不到,拚命追求,越陷越深,以致苦惱重重。對已經到手的東西又怕失去,心中充滿恐懼怖畏。一旦失去則哀痛不已,懊惱不已。明明是多餘的東西,沒有它也不至於無法度日,但是貪慾卻讓凡夫的心永遠不得安穩安定。
慾望初得時,可使人當下歡喜,接下來就是不夠滿足的空虛。這種人即使於一時之間有假象的滿足和快樂,但一下子就過去了,心理上馬上出現害怕和憂慮。
能少欲知足就能平安無事、快樂自在,但少欲不是不要任何東西,就算是出家人,需要的還是要,當做的還是得做,對自己要少欲要知足,對眾生要奉獻要佈施,這才是努力的重點。
■.時間無限
無量無數劫,一念悉觀察;
無來亦無去,現在亦不住。
——華嚴經卷五.如來光明覺品
此偈是說,在一念之中即可觀察到無限長的時間現象,因為時間沒有來也沒有去,連現在也不存在。
我們的生活之中,過去、未來和現在的時間感都是,有的。剛才、現在、馬上,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不論或短或長,不能否定時間實有。然而,真的有現在、過去、未來嗎?真有客觀的時間嗎?值得探討。例如一九九五年十月間,美國的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六千光年距離的宇宙體形成奇景,而我們卻於現在看到,若融通這中間距離來看,便可將過去、未來、現在,合為一體了。
此偈的「無量無數劫,一念悉觀察」是《華嚴經》的時間觀。把無限長的時間縮短到一念之間,也可以說,已將一念的時間延伸到無限的綿長。此在一般人是無從想像的,其實,惡夢連連,就覺得夜長漫漫,歡樂終宵,就覺得春宵苦短。人到晚年,如果百無聊賴,就覺得活著好膩:如果興致勃勃要完成好多有意義的事,就有不知老之將至的感受。有的人在一生之中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事業,還有時間輕鬆地休閑,有的人,緊張忙碌一輩子,卻一事無成。究竟是誰的時間更多或更少,更長或更短?由此可知,沒有一定的時間標準,長時間可容納短時間,短時間也可涵攝長時間。
佛已超越了時間,所以在一念中,能觀察無限的時間。其實眾生雖無此能力,而眾生現在的一念是從過去無量的時間傳遞過來的,這一念之中根本也攝含著所有過去無量無數劫以來的業力,包括福業和罪業,同時也以此現前一念為基礎,又再向未來展開生命的無限遠景。由於佛的心中沒有時間的執著,沒有煩惱的起滅,所以一念即是無限,這是可以理解的。而
以佛的智慧觀察任何一個眾生的任何一個念頭,就能從這個念頭觀察到這個人的無限時間的前因後果,就比較難以理解了。
請不要想得那般高深莫測,其實,時間是「無來亦無去,現在亦不住」的。只要看眾生現在這一念,就沒有必要去追究過去,也沒有必要探討未來;這一念本身就已包含過去和未來。而現在的本身,又非得介於過去和未來之間不可,如果過去已去,未來尚未來,則現在也無著落之點。可見,雖僅一念,也無蹤跡可求,哪兒還有什麼時間。
■.處處如來
十方空無異,眾生起分別;
如是取如來,虛妄不見佛。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遍宇宙的空間,到處都是一樣,人類心量小眼光淺,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後的界定差別;如來的智慧廣大如虛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認識如來,根本就見不到如來。
《金剛經》中也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說,如來的功德作用,遍於一切時空,也超越於時空,有智慧的人隨時隨處見得到他,沒有智慧的愚人,僅把如來的肉體、形貌、音容,當作是佛,那就是認錯了對像走錯了路,當然也無法見到佛了。
此所謂「十方」,涵有虛空和空間兩種意義。虛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沒有任何阻隔障礙,而空間是由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間距所形成。此二者名異、義異而實同。空間不離虛空,虛空之中含有空間的事物;萬物由虛空幻現而成空間,又必幻滅而復歸於虛空。任何現象都是變化無常的,就像天邊的晚霞,一下子像許多動物,一下子又像群山疊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測。其實這些形象都是出於人的想像罷了。晚霞僅是雲層而已,並沒有一定要變成什麼,由於人的感情豐富,可以美化這種幻景,也可以丑化這種幻景,那與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見空間本身就是虛空,活動在空間中的人類,也不過是幻起幻滅的景象,人人認為自己是真實的存在,其實本來不存在,最終也不存在,並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會說「兩手空空地來,兩手空空地去。」只是為了現實的生活,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爭取生存空間的。如果能在生存的過程中,多一些為他人設想的心,少一些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間會更大一些。如果遇到無法突破的困境時,就告訴你自己;「虛空廣大,何必分別。」你就覺得是處身於海闊天空的內心世界了。
此時,縱然沒有見到如來佛,也不要緊了。其實,當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還需要佛來幫你什麼忙呢?
■.宇宙真理
世間非自作,亦復非他作;
不知真實性,生死輪常轉。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這個宇宙中的各種事物,是怎麼形成的呢?依據佛的智慧來說明的話,既不是自己產生的,也不是由什麼人或什麼神創造出來的,如果不知道這是從因緣而產生的真實性,就無法從生死之中解脫出來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自從有了人類的思想及文化以來,總會有人追問:這個世間的一切現象,是怎麼出現的?最早是怎麼開始的?一直到現在、到最後的未來,是由什麼力量在掌控支配?
從哲學家及宗教家的角度而言,對世間現象的產生,有兩種看法;(一)一切現像是自然形成的,是現象本身自己發展出來的,也就是「自作」。比如一口水塘,乾涸的時候不會有魚蝦,下雨積水之後不久,便出現了小魚、小蝦、逐漸又有泥鰍等比較大的水族生物了。那肯定不是任何人去放養的。(二)一切現象的發生,都有它的創作者,智慧能力強的人,能夠生產生活及生存所需的各項物品,至於那些不屬於人力所能創造和掌控的現象,一定是有一位大能的造物主在作主宰了,這是「他作」。這兩種觀點,都給人類帶來了生活的智慧及生存的勇氣。
如果用佛的智慧來看這個世間的現象,任何一樣東西只能是因緣促成,不可能無中生有,也不可能憑空創造,即使是大發明家,也需要有各種主觀及客觀條件的配合,才能有發明的成果產生。
釋迦牟尼提出的論點,是請大家不必堅持己見,因為各有各的道理,只是不可能有一種觀點是最後最高的真理。客觀的環境和主觀的自我,互相影響,彼此牽連,小至個人的一個念頭,大至全體宇宙,都是息息相關的存在,沒有獨立及孤立的事物。
用這種觀點,生活於人間,便會尊重他人、欣賞他人、諒解他人、愛護他人。因各有各的因緣,便會努力於每一個現在;因為只要努力,因緣的結果是可以改善的,便不致於沒有希望,也不致於感到失望。不論主風及客觀的因緣,往往是無法預料的。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奧秘
一切眾生類,悉皆三世攝;
一世諸眾生,皆為五陰攝。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一切的生命現象,都離不開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過程,而在這時間過程中活動的生命現象,又都擺脫不了色、受、想、行、識等組合成生命現象的五種要素。
所謂「眾生」,雖有許多層次的許多類別,那是指一切動物,乃至無形的靈體,但主要是就人的立場,討論人的問題。即使僅在人類之中,也有許多族類,許多族群,各有所喜,各有所不喜。
所謂「三世」,是時間距離,有長有短;長時間的三世,有無量久遠的過去,也有無量永遠的未來;短時間的三世,可以把一秒鐘分成前、中、後的三個段落,也可以把每一個念頭的起伏,分作念前、現念、念後,亦稱作前念、現念、後念。人心除了入定時及熟睡時,暫時不浮動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活動。所以也離開不了三世,被稱為世間現象。
五陰又叫五蘊,前者是唐玄奘以前的舊譯,後者是唐玄奘開始的新譯。五蘊是如雲層遮住了天空的日月光明那樣,遮住了智慧心光的功能。超越了五陰的障礙,便可透露出解脫自在的慧心。五陰中的色陰,是指人體的物質部分,其餘四陰,是指心理的運作,是受、想、行、識,當過程完整的一個心理反應發生時,它們四陰就會依次連貫出現,構成自我中心的運作。「受」是感受,「想」是判斷所感受的;「行」是判斷之後採取行動;「識」是身心活動之後的另一種堅持自我及延續自我的功能,它是生命的連接體。我們昨晚睡著了今晨又起來,這一生的肉體死亡了,另一生的生命又出現,也是這個「識」的功能,
■.心的畫家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非常高明的畫家,能夠極其細膩地畫出身心活動的一切現象,甚至於我們的環境世界,也都是由這個內心的畫家,創造出來的。五陰是人生現象,世界是宇宙現象。
這是一種唯心論的觀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說,人在心情煩悶時感受到身體狀況不會爽快,接觸到的各種環境現象,也不會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時,就覺得一切都是這麼美好。不過,若說我們的身體、家族、乃至整個世界,都是由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所造,恐怕就很難體會出來了。
所以必得說明,這不僅僅是從心理現象來解釋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論,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動,感受到自我存在於這個世界,心理先有活動、有主宰、有計劃,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動出現。這樣的唯心論,不曾考慮到每一個人所處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內心創造的。因為無法想像這個環境是他所造,何況人生短短數十年,怎麼可能造出已有幾十億年乃至千百億年壽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說明人生宇宙,每一個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緣的,而且是隨著時空的變遷及其心念的變動,經常都在變化。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同一個時段,每一個人的環境世界,也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卻絕對不會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際遇,每一個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處身同一個時空的許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當你出生的時候,你的世界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愛護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間地獄,如果你能全心努力於身心世界的保健培養,你的世界就是人間的淨土。當你這一期生命終了之後,你的這個宇宙人生也就隨著你消失。雖然其他的人還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即心即佛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只要你的心態像佛,你就是佛;你的心已和佛相同之時,就會發現眾生跟你也是一樣。因此要說:你的心、佛的心、眾生的心,這三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差別。
一般人只知道把佛供起來焚香膜拜,認為佛是高不可攀的。其實人與佛的不同之處,不在於外表的形象,乃在於內心的態度,如果體會到佛的智慧心及慈悲心,你就認識了佛,如果學習著以佛的心態照顧自己關懷他人,佛已住到你心中了,你也能以佛那樣的心情看待眾生了。
若說對於佛、對於眾生,做到完全無差別的態度,那人必定已經成佛,要不然,他還不知道佛是什麼?
不過,現代人多半已能接受,人人有立足點平等的人權觀念,諸如居住、工作、受教育、參與選舉投票等的權利,都是平等的;至於各人能受多高的教育、得到多少的工作待遇、享受有多好的生活條件、贏取多大的社會榮譽,那是要看各人本身的問題了。
佛看眾生平等,是說眾生都有成為佛的可能性,只要學佛就有機會成佛。並不是說眾生都已是佛。正因為眾生不自覺也可以學習佛的智慧和慈悲,佛才不辭辛勞地廣度眾生。
不過,站在眾生的立場,縱然已經知道,佛、眾生、我,都是平等的,還是要從差別的立足點開始做起。否則,佛不必度眾生,我們不必學佛,眾生也不用去度化了,那就不是佛的心態了。因為佛畢竟已經成佛,我畢竟還沒有成佛,眾生畢竟尚在苦難之中掙紮;許多眾生還在茫茫然地,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生存的目的是什麼?更不知道在生活之中是苦是樂是憂是喜的感受就是煩惱。因此我們要以佛的平等心出發,經過差別,再回到平等。
■.不即不離
雖聞如來聲,音聲非如來;
離聲復不知,如來等正覺。
——華嚴經卷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人們雖然聽到了如來說法的聲音,但那個聲音並不就是如來,可是,離開了如來說法的聲音,也無從知道如來便是已經成正等正覺的佛。
如來的聲音是指佛在說法。釋迦牟尼佛當時並未寫書,每講一段話或連續幾天講同一主題的話,皆以口耳相傳,後來才記錄下來。當時記憶力特別強的人,能把佛所說的內容記得很清楚,然後傳誦給他人。所以每部經典一開始往往是「如是我聞」,表示這是他親耳聽釋迦牟尼這樣說的。
有人迷信特定的聲音,具有神秘的威力,佛是不贊成的。聲音言語,僅是表達及溝通的工具,甚至佛也不主張對他個人當作神來崇拜,不以為唯有佛說的話才是真理。佛的聲音不是佛,也不是法。對於聲音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必須用心去領會,照著去實踐及體悟,才能知道如來是什麼。
因此,我們也不能不要如來的聲音,不能不聽如來所說的法,不能不通過佛經看如來,否則無法知道如來的名稱,也無從知道佛是怎麼覺悟的?為何覺悟?覺什麼悟?
許多人看偉人及名人的傳記,許多人愛讀時人的丑聞。如果是為求知、是為益智、是為勵志,非為消磨時間,非為尋求刺激,那就把書本當作鏡子來看,才算是懂得看書的人。否則看書被書騙,豈非上了當!
■.救人救心
無量無數劫,常行無上施;
若能化一人,功德超於彼。
——華嚴經卷十四.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品
此偈是說,累世累生不斷地做大佈施,當然是大功德了,但還比不上化度一個人脫離苦海的功德大。
在中國舊小說中會讀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話,救人的命比造七層佛塔還有功德。但救命可分成兩個層次,一是救人身體的命,另一是救人智慧的命。救人的身體免於死亡,當然是大功德,如果搶救人心免處於罪惡的深淵之中,不僅使此人暫時脫困,永遠自在,也能使得此人改頭換面成為一救人的人。
救人身體的命有幾種方式,比如飢餓的給他飯吃,受凍的給他衣穿,貧病交加的給他醫療診治,當有人畏遇到強盜劫匪等恐怖或水深火熱等災難,把他們從怖輔助困境中拯救出來。這些救人方式都有功德,也叫佈施。凡施衣、施食、施錢財、施醫藥、施種種安全、教育、社會的設施,都叫佈施。
救人的慧命,是用佛法的智慧及慈悲的精神幫助人,使人從煩惱苦海中獲得自在解脫。
但是第一種容易,第二種困難。有的人願意接受但沒有恆心,他來聽過一兩次經,有困難痛苦時來找你,把你的一句話奉為圭臬,等當前問題解決了,壓迫感沒有了,他又把你的忠告忘掉了。有更多的人,僅想接受你的經濟幫助,無意聽你什麼智慧和慈悲的大道理。
遇到這種人時,你必須付出愛心耐心和時間,千辛萬苦以種種方式去幫助他,一旦受到你感動,那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菩薩了。所以僅僅度化一人,也是功德無量。但請勿誤解,度化不是僅靠語言,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你的真誠感動了他。
■.心不在焉
心不在內外,心亦無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則寂滅。
——華嚴經卷廿一.金剛幢菩薩迴向品
此偈是說,我們的認知分別心,既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說穿了,根本也沒有心這個東西。如果把心當作真實不變的東西,就有各種虛妄的現象出現;如果能夠不把心的現像當作自我,你就沒有種種煩惱了。
人人都有心,用心、談心,而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黑心、壞心等許多名稱,但是心是何物?心在何處?感覺上既是實在的,也是抽像的,因此大家見仁見智,各說各話。禪師們乾脆說:「無心」。可是還有心的功能和心的現象,因此,永嘉禪師的描述是:「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心這樣東西,運用它的時候不能說沒有,捕捉它的時候又不知它是什麼了。
許多人認為心屬於精神層面,是內在的力量、境界、體驗或活動的根源。如果說心不在內而在外,身體之外有心所寄託的地方,這是說不通的。但如果說心在內,「內」又在哪裡?頭腦裡有心嗎?心臟裡有心嗎?神經系統裡有心嗎?肉體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否則人在死亡後肉體還在,心的功能怎麼沒有了呢?
活著之時,心臟停止跳動,也不等於無心;全身麻醉時,亦不就是無心;熟睡時、沉醉時,頭腦不起作用時,也不等於心已死了。可見,心雖與肉體有關,卻並不就是肉體的任何一點。
人心是什麼?是一種維繫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力量,如財富、地位、權勢、名譽等,乃是身體、心靈和外在環境的三結合。換句話說,心是叫他人給你肯定及注意的自我價值,也是你追求滿足及對抗外力的各式念頭。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
一般人不了解心在哪裡,也不知道心是起於虛妄的執著,所以常常看不開、想不通、鬧情緒、起煩惱,傷害了他人,又糟蹋了自己。如果你有智慧,認識了心的本質,只是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並不是真有一樣東西叫做心,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得非常快樂的人了。
■.要走正路
生死為曠野,煩惱諸惡道;
邊見為賊難,癡盲迷正路。
一—華嚴經卷四四.離世間品
有生有死的眾生,如同曠野中的流浪漢;在煩惱中生活的人,已經像是在惡道受苦的眾生;不論說有永恆說無永恆的生命,都像是在旅途中遇到了盜賊,把他們的功德財產搶光;這一些人都是因為愚昧無智而像盲人一樣地迷失了正確的前程方向。
「生死為曠野」,曠野是沒有人煙、沒有文明的地方,一片草莽密林,野獸、盜匪出沒,隨時會遇到危險。這裡把生死形容為曠野,因為從生到死之間經常活在恐慌、畏懼、憂慮、焦急、無奈之中,生不知何來死不知何往。
「煩惱諸惡道」,惡道是險惡的路途,古代的印度交通不發達,一般人只走大道,不願走小路、險路;只有邪惡的人能從這種路得到好處,在犯罪的路上冒險。此處用惡道形容煩惱,因為煩惱促使人們冒險、造惡業,做自害害人的事。
「邊見為賊難」,邊見包括常見和斷見,這兩種見解不是正見,不是中道見,而是旁門左道,流於獨斷、偏激或特別消極。「常見」認為神、靈魂、我是永恆的。這種見解的好處在於認為「我」永遠是我,永遠存在;壞處在於「我」既永遠存在,做好做壞都一樣。做了壞事,一時挨人咒罵;做了好事,一時受人讚嘆。咒罵也好、稱頌也好,都沒關係,「我」還是好好的。古代中國臨刑殺頭的黑道漢子會說:「砍頭沒什麼不得了,十八年後又是好漢一條。」這就是常見。
「常見」蠻可怕,「斷見」更危險。「斷見」是不信有生前,也不信有死後,沒有過去生、沒有未來世。這輩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不必講過去,也不相信未來。想搞錢圖享受的人不擇手段,只要能弄得到就好,不必考慮未來有沒有惡報,反正沒有未來,這就是斷見。佛教講因果,一定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現在的行為必然逃不掉將來的果報。否則就像是走錯了路,遇到了強盜土匪,把一切功德都搶劫掉了,把未來的好路全給阻絕了。
「癡盲迷正路」,這一句與上一句相關。不信因果是斷見,不信因緣是常見,都叫癡盲。邪見之人沒有正路可走,遑論成佛度眾生!這四句話是叫我們不要墮入生死曠野,不要步上煩惱惡道,不要落入邊見賊難,以免迷失正確的成佛之道。
■.風游虛空
不離於世間,亦不著世間;
行世無障礙,如風游虛空。
——華嚴經卷五六.入法界品
菩薩不離開煩擾的世間,也不貪戀繁華的世間;游化世間,沒有障礙,猶如風游虛空,不牽不掛。
這個偈子講到不離世間和不著世間,反過來說,也有一些人是逃離世間,那是還對世間有所執著。就像怕火而避火,雖已離火,仍在厭火,豈非執著!厭離世間的人是小乘,貪戀世間的人是凡夫,這兩類人都是執著。唯有大乘菩薩是既不離開世間也不貪戀世
間。菩薩在世間到處游化、時時游化而不為世間的罪惡及煩惱等所困。大乘菩薩住於世間是為救度眾生,一般凡夫住於世間,卻是自惱惱人。可知智者到人間是為入世救世,愚者在人間是為混世。
《六祖壇經》說:「佛法出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因眾生而有,有眾生才需要佛法;唯世間才有眾生,唯世間才需要佛法,所以,離開世間不需要佛法。
有人以為,入山求法求道,得道之後就要離開世間。這不是正確的觀念。釋迦牟尼佛為度眾生而修行,成佛之後,四十多年中都在人間辛苦忙碌救濟眾生。若無眾生可度就不需要佛,佛也不需在這個世間出現。修道應該從世間的立場出發,得道之後依然在世間行道,這才是真正的佛教。
一般人在有所表現、有所貢獻時,多半躊躇滿志,自認有功勞、有功德,這就是執著,把成就當成是自己擁有的東西。
大乘菩薩的精神是,雖然做了功德,幫助了人,卻以為眾生是自己成長、自己成熟、自己自助,憑的是他們自己的善根。當眾生沉溺於醉夢之中時,菩薩仍要努力讓他接觸,盡量給予幫助。但有一些人既不主動接觸也不被動接觸。你要幫他,他也拒絕。菩薩對這種人不會失望,不會怨恨,不會認為他是魔、是鬼。菩薩不會強求,卻願以耐心和悲願來等待因緣成熟,在因緣未成熟時,不會認為那些人是無可救藥、沒有希望的。因此,菩薩心中沒有怨懟,沒有仇恨,也沒有永遠不得救的人。誰是菩薩呢?只要願意作如此學習的人,你、我、他都可以是菩薩。
「行事無障礙,如風游虛空」。世間不可能沒有障礙,時間、空間、人際、心理、身體皆有障礙。但菩薩不離世間也不著世間,不論因緣成熟與否都同樣努力。他知道要使因緣成熟,必須有主觀條件配合客觀因素,因此既不失望也不視之為障礙。若有任何情況發生,那是因緣不成熟之故,繼續努力便可了無障礙。「虛空」有二義。(一)空中什麼也沒有,風可自由吹拂。(二)空間有物,風遇物體會轉彎,不覺得那是阻礙,高吹低掠只是在運動而已。若學習到了這樣的心態,保證天天都會過得非常自在。
■.自投火焰
開發猶如焰,妄想取世間;
能斷世間想,則離三種倒。
——華嚴經卷三十.十忍品
世間好比火焰,眾生的妄想顛倒,就像飛蛾投火,誤把這烈焰火堆當作是光明的樂園,若能切斷對世間的執著妄想,就可以擺脫想、見、心的三種顛倒,就可避免火焰了。
對佛菩薩來講,因為已離顛倒,世間等於虛空,也可以說,凡夫的世間等於佛國的淨土。但從佛菩薩的角度,所見的凡夫眾生,處身於火焰世間,竟不自知世間的環境猶如火焰。焰不是火,但它比火的燃燒力更強,焰是因火而有,一旦火熄滅了,焰也就沒有了。眾生在世間生生滅滅、恩恩怨怨、愛恨交錯、你爭我奪,產生種種苦惱,就像在焰中接受火灼。這是因為妄想執著,把世間的幻像當成永恆的富有,所以苦難連連。
凡夫眾生為什麼有妄想執著呢?因為我們有身體,身體有渴求的需要,也有不安定和不安全的恐懼,所以就有種種爭取和種種排斥。對於喜愛的,貪得無厭,得到之後,又怕失去;對於不喜愛的,拚命躲避,卻又揮之不去,因此惹出種種的煩惱。這好比把自己放在熱鍋上,釜底添柴加油,看似一個無辜者,在火焰中被煎熬,其實是自作自受。
若能斷除對「世間相」的妄想執著,就能離開三種顛倒。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社會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生理現象,不過分貪戀,也不逃避厭離,就可以離開想、見、心的三種顛倒。
想顛倒是妄想,不該思想的問題思想了,不該想到的念頭產生了。見顛倒是邪見,又稱為不正見,那就是以無常為永恆,以人死如燈滅,不明因緣的道理,不信因果的原則,便是顛倒。
心顛倒是隨著環境威協利誘,而失去自我主宰的理智,如能無慾、無瞋;、無怨、無悔,便是智者。普通人雖不易做到,但不妨練習;能做到多少,被火焰煎熬的感受就會減少多少。
■.菩薩的夢
菩薩所行行,一切諸妙願;
明解悉如夢,於彼無所著。
——華嚴經卷三十.十忍品
菩薩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所發的一切偉大的悲願,無非都是夢境,所以對於這些了無執著。
菩薩有智慧。,所以他們已沒有煩惱;菩薩有慈悲,所以他們永遠地、不斷地、無限地幫助眾生解除苦難。因此,菩薩行就是智慧行與慈悲行。
菩薩行有六度萬行;六度是總綱,萬行是凡為菩薩該做的事都要做。該做的事太多太多了,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眾生,都需用不同的法門、方式、形態來協助眾生離苦得樂。
六度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看起來似乎只有佈施是度眾生,其實不然!如果該度眾生而不度,就是犯戒,所以持戒也是度眾生。精進是繼續不斷地佈施、持戒。忍辱是對一切眾生所加於菩薩行者的打擊或讚歎、服從或挑釁等等,不起任何愛恨等的煩惱。禪定是心不動搖,在幫助眾生時,即使得到負面的反應,也不因此而灰心氣餒,遇到恩將仇報的眾生,菩薩行者也當以平常心看待。智慧是對不同的眾生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安慰、勉勵,自己亦不因挫折而產生心理上的障礙。
因此,所謂六度,無一不是為了度眾生,而萬行不僅是一萬行,更可以是千萬行,人有千千萬萬不同的性格、需求、層次,佛菩薩會很有耐心地滿他們的願,菩薩所發的基本宏願是: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學一切佛法,成無上佛道。除此之外,時時要有無量的心願,願願都是願助眾生離苦難得安樂,要到第八地以上或成佛之後才不再發願,不用發願,自然而然都在大願海中。所以,菩薩的‘一切諸妙願」可以用另兩句話來表達,那便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然而,發了這麼多的大願,幫助了這麼多的眾生,自己都很清楚這些願行,都像空中的花、水底的月、夢中的情景一樣,不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好事,積了多少功德。菩薩進入眾生的夢中,與眾生一同做夢,所不同的是,菩薩在夢中知是夢,眾生做夢時常不知是夢。一旦明心見性,大夢醒時,便知什麼也沒發生。不過,菩薩明知是夢,菩薩一定要進入眾生的夢境才能把眾生喚醒。
這是非常積極的奉獻,又不以為自己度了任何眾生。一般人雖不是佛菩薩,也該學習這種菩薩的胸襟,就會發現人世間跟佛國淨土是沒有距離的。
■.水中電光
眾生無縛無解脫,一切世間不可說;
世間非內亦非外,如彼水中電光像。
——華嚴烴卷三十.十忍品
此偈的意思是說,眾生本來無所謂束縛也無所謂解脫,一切的世間現象也都沒有什麼好議論的,而且世間也沒有心內和心外之分,這些就像打雷時映在水中的電光那樣,看來似有,其實是幻非真。
這是在表達空的觀念,同時也在形容大菩薩的心胸襟懷及其無邊的智慧。
佛和菩薩已得解脫,眾生既不在他們的心外也不在他們的心內,由他們看眾生,眾生同於佛,但他們還是要那麼忙碌地度化眾生,何苦來哉寧?既然知道世界是虛妄的,何必來來去去度眾生?然而,只要多一點修行的功夫,努力持戒、修定,多看佛經,自然而然會體驗到;世界與眾生固然虛妄,可憐的眾生,卻不知世間虛妄,惹來無盡的苦惱,佛菩薩就自然而然地要努力度眾生了。
智慧越高的人,自私自利自求安樂的心越少,慈悲利他的,如越強;好比一口水井,挖得越深井越空,出水量也越大,而為供給更多,就挖得更探更大,出水也就越來越多。所以,空和有之間的關係,不是凡夫能夠想像得到的。
「眾生無縛無解脫」,眾生本來不被煩惱所縛,也沒有需要解脫的問題,佛菩薩還有什麼事好做呢?「一切世間」既然「不可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還要講那麼多佛法?世間既不在心內也不在心外,又在哪裡?一般人認為,眾生被煩惱束縛,所以需要用佛法來修行解脫,也認為世間現像是可以觀察、說明、理解的,又認為內心世界和心外環境是歷歷分明的。如果明白了第四句話「如彼水中電光像」,就能體會到前三句話的含意了。
第四句話點出了主格的眾生及賓格的世間,事實如光如影,如幻如化,眾生不明真相,所以有煩惱有痛苦的束縛,一旦明白了真相,便與諸佛菩薩相同,當下便知本無煩惱困擾,又何需求取解脫。
上述這些都在世間發生,就眾生而言,一切都是有的,從佛菩薩來看,夢裡明明有六趣眾生,覺後空空無大幹世界。沒有眾生的演員,沒有世間的舞台,那還有什麼心內心外。不過,映在水中的電光,還是讓你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少了一個看得眼花繚亂的人。
■.自我圓融
若有諸菩薩,不厭生死苦;
具足普賢行,一切莫能壞。
——華嚴經卷四六.入法界品
此偈是說,如果有人發了要學做菩薩的心願,便不該厭離生死之苦,應當學習普賢菩薩那樣,一邊常隨佛學,一邊恆順眾生。不論有多艱難的逆境困擾,也不會讓他退失救度眾生的大菩提心。這是描述菩薩行者的信願堅貞,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厭苦離苦,便想逃避現實世界,菩薩行者則是知苦、耐苦,救度眾生脫離苦難,所謂「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所以菩薩不厭生死之苦。
有一對老夫婦,移民到美國紐約,依靠一位做護士的女兒生活,住在醫院附近,隔鄰是教堂,教堂的後院是一大片墓場。因此逢人就說,他們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當困擾,很希望搬出那個環境。他們的女兒卻持不同的意思說;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務的工作項目和工作場所。這兩種心態,正好反映出厭離和不厭離的兩種想法。很多人希望後世再來做人再來相會,也有好多人希望這一生過了之後不再來到人間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點,以為好死不如歹活,活著雖然有許多麻煩,還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發了大願的菩薩,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他們為眾生而來,在生死的世間幫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他們好比進入監獄幫助受刑人,‘跟他們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難。這樣才能使眾生親近、信賴、接受,才能對眾生有所幫助。
「具足普賢行」,普賢菩薩具足萬行,發了十個大願,願學佛法願成佛道的目的,乃是為願一切眾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開始信佛學法的人,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就當學習普賢菩薩廣度眾生的大悲願行。
「一切莫能壞」,是由於菩薩有信願行三種心的堅貞不拔,所以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他們失望、退卻、後悔、中止,他們會繼續地再接再勵。如何才辦得到呢?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發願要學習普賢菩薩,不戀生死,也不厭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戀生命,就會貪生怕死,如果厭倦生命,就會逃避責任;生命的可貴,不在於貪求一時的享受;死亡的價值是在於完成了奉獻的任務。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過程中,成長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圓滿及大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