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聖嚴法師  2010/10/12  大字體  護眼色

幸福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換來的卻只是白髮蒼蒼和一聲聲的唏噓,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幸福的真諦。

雖然財富、健康、名位、權勢都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這些並不等於幸福。幸福的真諦應該是‘平安就是福’,能不能夠平安雖然和外在環境有關係,但是決定性的關鍵,還是在於主觀的自我心態—如果自己的心態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獲得幸福就很難。

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沒有也知足’,這是平安常樂的基本條件。不過,‘多也知足’還容易理解,‘少也知足’和‘沒有也知足’就很難體會了。一般人大概會覺得納悶:‘東西都不夠用了,要怎麼知足呢?更何況當什麼都沒有時,講知足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東西多不一定就能滿足,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絕對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過相對、比較而來的。而且,即使真的擁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恆不變,也不可能永遠維持正面的成長。所以,當‘有’的時候就應該知足,至於‘少’或‘沒有’也是一樣,因為‘少’或‘沒有’都可能是‘有’的開始。

因此,無論將來‘有’或‘沒有’,都一樣要努力,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和過去比較、也不要和未來比較。只要活著,就要憑自己的心力來做事,如果做錯了事,就要懂得懺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夠好,就要繼續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於天、地及自己的良心,這就叫做‘知足’。

我常常向弟子們講一個比喻:‘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裡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邊都是可以吃的米,卻在米缸裡撒尿、拉屎,把米缸弄髒了,才又跳出去找東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糟蹋了自己的福報。’例如,雖然在禪堂裡有很好的環境供大家修行,還有老師指導修行方法,但是很多人仍然想著:‘這個方法不好、這個修行場地很差、我的身體很不舒服……’,用這些藉口來拖延自己的修行,不就像是米缸裡的老鼠嗎?

因為缺乏感恩、知足的心,得到利益以後不但不會滿足,而且還會嫌棄別人把不要的東西送給他們,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外,我們也要常常想到,自己的福報是從過去生中帶來的。所以,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報。

一個真正知足的人,能夠了解‘進退自如’的道理。退的時候,他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認為是老天瞎了眼、自己生不逢時;進的時候,他則會心懷感謝地想:‘如果不是我過去修來的福報,就是別人對我太好了。因為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我現在才能這麼順利,無論得多、得少我都很感激。’

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培福、惜福,卻老是在享福,福報就會越來越少,幸福的日子總有結束的一天。一個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當遭逢逆境時不會抱怨,在一帆風順時則懂得感謝,無論何時何地都感到心滿意足,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老子論幸福

幸福是人現實中的一種生活富足狀態,又是人內心的滿足...

要「知大」,要「見遠」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富足

英國萊斯特大學在2006年公佈「世界幸福地圖」,台灣在...

無為裡面有真諦,平淡裡面有道味

我們該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要少欲無...

兩百歲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麼角度去看、用什麼心情去感...

幸福要向何處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有幾乎相同...

舍多就少---做人的智慧

舍多就少---等到真能悟出了,代表著智慧已達巔峰,但等...

通過慾望得來的幸福,是非常短暫的

幸福是什麼?通常,人們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聖嚴法師:揩磨此一片田地

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餘緣,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

聖嚴法師《再論積極》

曾經有人問我:師父,我看了很多有關積極人生觀的書,...

《法華經》對漢傳佛教的六層意義

《法華經》對漢傳佛教來講,意義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聖嚴法師《佛教入門》

如何理解佛教 對於中國人而言,不論他信不信佛,在日...

念佛三昧,無上真法

念佛一法,雖然我們有種種的認知,滿懷的歡喜,無盡的...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

每個人與生俱來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

人生七種無形的財富

人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財...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的因緣甚深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誦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千手千眼觀世...

我們忙的到底是什麼

看過一則中國禪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著一名...

業報有四個根本的原則

第一個是,業果是決定的。你造了善業的話,你感的果是...

佛家如何看待自殺

佛教雖然說有生皆苦,但並不代表佛教認同自殺。相反,...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大小乘經典對提婆達多的描述為何不一樣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

眾生墮三惡道中,佛菩薩為何不來救拔

問曰:若有十方無量諸佛及諸菩薩,今此眾生多墮三惡道...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

【佛教詞典】始士

即菩薩。取其始發心之義。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二(卍續...

【佛教詞典】釋氏蒙求

凡二卷。清代靈操撰。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仿後唐李...

【視頻】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女聲)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女聲)

【視頻】倒著看人生

倒著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