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佛法與教育》

聖嚴法師  2010/10/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的意思是覺,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從智慧的立場及態度,來推動慈悲的教化功能。

慈悲是什麼?‘慈’是予樂──給人安樂;‘悲’是拔苦──救濟人的痛苦、苦難。把人從苦難之中救出來之後,一方面主動給予他們幸福安樂,另一方面則是準備好安樂的環境給他們,這就是佛法的功能。

在我們的人間,何處沒有苦難?又有誰不需要安樂?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場,教育的對像是沒有特定目標。法鼓山四項共識中,‘我們的方法’是:‘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這不但是法鼓山辦教育的具體作法,也可說是佛教的教育。

胎兒期教育--父母身教

母親在懷孕時,對胎兒的教育叫‘胎教’,胎教怎麼教,是用語言教呢?還是用文字教呢?其實,應該是母親在剛懷孕時就要教育自己,教育自己不要生氣,不要動情緒,不要起貪、嗔、癡。因為如果母親的心態有問題,情緒不平穩,小孩子在母胎中便會受到惡質的影響。

從佛經中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非常重視胎教,並且講述了自己在母親胎裡的情況。例如在《大藏經》本緣部裡面就有一部《佛本行集經》,講述釋迦牟尼佛從入胎,一直到出胎為止的過程,以及他的母親對他的胎教。經文中記載,佛陀的母親在懷胎過程中,彷彿有一個菩薩在她腹胎中,不但心裡不起一點煩惱,連一舉手、一投足,每個動作、每個念頭,都是那麼有威儀,合乎禮貌,乃至於合乎聖賢的標準。

由於胎教非常重要,所以對於剛結婚的夫妻,如果計劃生育小孩,我都會提醒他們,應該馬上準備胎教,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作息循規蹈矩,否則當你還在喝酒、打牌、抽煙,甚至吸 毒時,如果已經懷孕,便已毒害了你的小寶寶、小菩薩了。如果要等到懷孕以後才開始注意胎教就已經太遲了,而且那時候習慣已經不容易改變。

如果能夠真正落實胎教,當父母把小孩子生下之後,父母本身必也同時被教育了。所以胎教對胎兒、對父母都是很重要的。

嬰兒期教育--注入慈悲與智慧

小孩子出生後,就開始嬰兒期的教育。不要以為嬰兒什麼也不懂,不教育沒有關係。嬰兒在英文裡稱為it(它),不是叫he(他),或she(她),因為以前人認為嬰兒不懂事,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佛教徒認為嬰兒都是小菩薩,我們不但要尊敬他、尊重他,還要小心照顧他、教育他、薰陶他。嬰兒雖然不懂事,可是父母的心情是能夠影響嬰兒的,所以要用慈悲心、愛心,用智慧來養育小寶寶。這期間,父母也等於是在教育自己了。

曾經有一對夫婦生了一個孩子,一出生就是畸型與智障,醫生告訴他們說:‘你們將來有罪受了,直到小孩死了為止,他永遠是要受人照顧的,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或許有些人聽了便會一走了之,把孩子留在醫院裡,置之不理。

但是這對父母因為是佛教徒,所以他們說:‘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業報,連累到孩子,使孩子受苦、受難、受罪,所以,這輩子我們一定要好好照顧這個小孩。’

之後,他們帶了孩子來見我,請我給他們祝福,我除了關懷、祝福他們,也告訴這對夫婦:‘第一,盡量找醫生以醫療照顧他;第二,勤做佛事,一方面多行佈施,一方面要常念觀世音菩薩。’

他們聽了我的話之後,不但以極大的慈悲心、愛心、細心來照顧這個小孩;還經常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勤做佈施,為這小孩做功德。就是因為父母這樣做,把小孩當成菩薩來照顧,孩子便受到影響,在各方面都有進步與成長,目前不但家庭和樂,事業也做得很好。

兒童期的教育--建立宗教信仰

孩子進入兒童期後,教育就越來越重要,這時候做父母的應該要帶孩子來學佛、信佛。

現在很多父母親自己皈依三寶,卻不要孩子學佛,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選擇能力,強迫他們到寺院皈依是不公平的,應該讓他們長大後自己做選擇,其實這種論調絕對是錯誤的。

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時常看到觀世音菩薩的形像,禮拜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講佛教的兒童益智故事給他們聽,教他們懂慈悲、有智慧,自然而然看到青蛙、蒼蠅、螞蟻都會不忍心殺,長大以後就不容易學壞。

所以不妨從小就讓孩子建立宗教信仰,不要等到他長大了,進入所謂的‘叛逆期’,發現孩子出現問題了,才要他們接受宗教,這時候就很困難了。

學校教育--著重人格教育

學校教育可以分為知識的教育、人格的教育以及技能的教育。

技能教育是教人一技之長,以便往後能謀生存,維持生活;知識的教育是在傳授學問;人格的教育是使得人的品格提升。在這三種之中,以人格教育為基礎,為最重要。

我對我所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學生有三點要求:‘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我們研究所本身雖然是在傳授知識學問,但是我勉勵學生們要把道心擺在第一。

道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人格教育、人品教育。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心,表示他的人格有問題,品德有問題;一個品格有問題的人,學問再好,對我們這個社會及世界是沒有好處的;尤其是人品壞、學問好的人,反而會以聰明才智犯罪,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品格教育是第一要緊,寧可學問差一點也沒關係,但品格是一定要有。

健康為其次,除了身體的健康之外,還要有心理的健康、精神的健康,如果身體和心理不健康,這個人便會為他自己製造困擾、煩惱、痛苦,也會為和他一起生活的人帶來麻煩、負擔與痛苦。

學校教育不但要朝人格教育、身心健康與傳授知識這三個方向來做;而且應該如同孔夫子所說的‘有教無類’,對任何人都不失望;這也就是佛法所認為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以都是能夠被教導的,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給他不同的教育,這也就是佛法教育的基本原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母親的一切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在中國大多數家庭由母親承當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的模式...

【佛學漫畫】盂蘭盆經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

兒女之賢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間,數十年光陰瞬息即過,若或虛度,則欲再得此...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個小孩,名叫沙彌羅,年七歲,喜好修學解脫...

教授寫給新入大學女兒的9條忠告

開學季,大一新生們滿懷憧憬地步入大學校門。然而大學...

范仲淹行善積德,換來八百年子孫福報

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989 ~...

長者智教敗家子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業開創得很好,累積...

放下我執偏愛 永離苦惱束縛

佛住世弘法時,有一位住在彌絺羅國中的婆羅門婦女名叫...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聖嚴法師《佛教徒如何發願》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要發清靜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

在家居士應具足的五個條件

在《雜阿含經》卷三三第九二七經等的規定,在家居士,...

如何在生氣時還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經常教導人們要慈悲,面對煩惱時要自我...

聖嚴法師《現代人的修養工夫》

佛法認為心靜可以產生智慧,可是當生活不順利,不論是...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

慧律法師《空的哲學思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長官、諸...

臨命終是業力激發的時候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那麼到底什...

佛開示佈施應有的三因緣

佈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佈施,梵語音...

彭鑫博士:損傷元氣的三個方式

生活方式中,損傷身體的方式有很多,針對現代人的普遍...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場專心辦道

問: 末學感覺在家人有負累,不能專心辦道,希望等孩子...

佈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佈施的...

股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這一段時間,不管是在微博還是微信,真可謂被這個股市...

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

蓮宗二祖善導大師畫傳

一、年少出家,廣學經論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

唯獨拜懺不會著魔

在夢中菩薩現大神力,有時候現相,夢中有時還容易。現...

【佛教詞典】國王

(術語)為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報者,得諸天之保護...

【佛教詞典】上元燒燈

(行事)太陰曆正月十五日之放燈也。...

【視頻】宏海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宏海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視頻】界詮法師《做功德一定要留名嗎》

界詮法師《做功德一定要留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