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的三點開示

明海法師  2011/12/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以佛祖的言教作為我們修行的理路,這一點要切記。禪宗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雖「不立文字」但也沒有離開文字,它是教外別傳,有的大德說是「教內真傳」,教內真傳的意思是:佛祖千經萬論,它的核心、精華就是要直指我們當下這一念心。如果我們對佛祖的言教不熟悉,不了解,在當今善知識很難遇的時候,你就去修,有可能是盲修瞎練。年輕有能力的可以廣學多聞,歲數人的可以一門深入,從你感覺到比較契機的經、論或者祖師的語錄入手,能夠一通百通,舉一反三,抓住修行的要害,切莫「私心作解」,盲修瞎練。所以佛祖言教不可棄、不可廢、不可不學。

第二點,修行要吃苦。通過這五個禪七,我們很多人也有了一點體會,也經受了禪修中的一些苦——腿子痛是苦,身心煩躁是苦,總而言之,苦無外乎來自於身或來自於心的。我們在生死輪迴中,無數次因為貪瞋癡而經受很多痛苦,為謀生計、為博取名利而經受很多痛苦,而很少為了覺悟、為了修行、為了認識自心來受苦。所以在禪修中,不管感受的是腿痛,還是其他的苦、煩惱,和我們在生死輪迴中所受的苦相比都太小、太少了!在世間做成一件事都要吃很多苦,何況是要修行,要超凡人聖、轉迷成悟,那不吃苦是做不到的。真正吃過苦頭的同修也有體會:苦中有樂,苦後有甜,戰勝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就是樂、就是甜,增加對自己的認識也是樂。修行最大的苦,恐怕還是面對自我。面對自我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接受,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弱點、缺點,不願意接受那個自私自利的我,那個丑陋不堪的我,我們還是想掩護自己、包庇自己。所以在禪修中,要有勇氣讓那個丑陋的「我」呈現出來,能反省、能面對自己的缺點。

不光是佛法的修行,就是很多世間法的修習,都離不開反省。《論語》裡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總有煩惱呢?因為我們在生活中總是以用各種觀念評價他人,用自己的煩惱來分別他人,而很少用靜觀的心來反省自己。

我們如果能夠以佛法的標準,以禪的標準冷靜、客觀地反省自己,就會發現自己身上那個我執,那個自私,那個分別心,正是這些東西是使我們受苦、輪迴的因。無量劫以來輪迴生死,我們的習氣,我執,自我保護,根紮得太深了,很難拔出。只有在這裡毫不留情地和自己決裂,才有可能進步,才有可能脫胎換骨。

第三點,修行要耐得住寂寞。禪七規定不可以講話,今天禪七要圓滿了,每個人都反省一下,有沒有做到這一條?有沒有從頭到尾把寺院裡這。條規矩做到呢?禪堂裡不講話,走路不講話,吃飯不講話,回寮不講話,做到一個七天、兩個七天,三個七天……有沒有這樣的人呢?如果做不到,那說明我們耐不住寂寞,心裡有很多東西在躁動。五七三十五天,或者一個七天有沒有人真正把手機全部關掉,不與別人講話、不與別人溝通呢?我相信做到了的人內心很歡喜,這樣的人就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修行是寂寞之道,不是湊熱鬧、不是看電影、看戲、趕集。

真正的修行是面對自己,觀照自己,改變自己。這是寂寞之道,是獨行道,沒有人能代替我們做,沒有人能陪伴我們做,陪伴是外在的。有人給我們指導也是助緣,真正要修、真正要走這條路的只是我們自己,沒人能代替我們走。實際上這樣一種修行狀態,就是在培養我們的勇氣,培養我們大無畏的精神,去面對生命的考驗,去模擬死亡的狀態,去模擬我們在生活中遭遇的一切。

當我們臨死的時候,有人能一直說著話陪我們嗎?有人能陪我們聊天跨過死亡地帶嗎?沒有。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有人能代我們痛嗎?也沒有。生活和生死就得我們自己去面對、去承當、去轉化。為什麼要通過修行來開啟我們的智慧?因為這智慧是來自內心而不是外面的,內心的智慧在一切時候都能夠起作用。

今天的時代很浮躁,有很多誘惑,很多聲色的刺激,這使現代人的修行越來越難,因為它滋養了我們的依賴心理,滋養了我們耐不住寂寞的習氣。我希望居士們回家可以試一試,用一天、一個晚上獨自打坐,靜靜地不跟任何人交流,不跟別人講話。你只有耐得住寂寞,修行才會進步;你只有耐得住寂寞,你的事業、學習才會有成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頭腦發脹時,可以觀想眼前一片綠地或清水

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兩個七馬上就結束了,大多...

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沒有一定的功課,就是掛名的佛教徒。淨土行...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一)實相、觀相與持名 實相念: 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

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前邊的...

六祖大師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為在家人修行說了一個《無相頌》,並且說,在家人...

如何度過修行懈怠期

問: 我修行精進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步,功課也不想做...

慧律法師《觀照無常、放下執著、感悟佛性》

初學佛的人,觀照的力量不夠,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

功夫上去了,氣脈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個七都快打下來了。還有些師父,總是話...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一、前言 我的朋友們和我談起佛教問題時,多數認為這...

淨界法師法語名言分享【圖】

淨界法師法語名言分享...

容易發怒,乃福氣淺薄之人

韓忠獻公曾經說:無論遇到君子或小人,都應當誠懇對待...

夜間經過墳墓如何克服恐怖心裡

問: 我常夜間外出,甚至經過墳墓之處,心常驚怖不安...

哪八種過失會讓我們不能生起智慧

我們來看看,要什麼因緣會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

大安法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什麼意思

問: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淨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淨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絕對不...

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種心態,二利的心態能夠...

假借生滅的因緣,成就不生滅的清淨功德

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其實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剛開始是把...

不能忍,煩惱就會更多

我們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

本來面目

智閑禪師是百丈禪師的弟子,飽學經論,後來參學師兄靈...

印光大師:念佛人為什麼還要遭受橫死

有一天,印光大師收到一位周頌堯居士的來信,信的內容...

【推薦】古人往生特別容易,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難

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

七不出八不歸,你誤解了多少年

年關已過,啟程出門工作的人多了起來,與此同時,有一...

學會放鬆,是成功路上關鍵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師。剛入行時,他發誓一定要出人頭...

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故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妄念有粗有細...

【佛教詞典】四地斷障證真

【四地斷障證真】 謂菩薩具修三十七品道法,發起慧焰,...

【佛教詞典】准提

(菩薩)Ca?di,又作準胝,尊提。稱為天人丈夫觀音,人...

【視頻】慧律法師《但愁無道,不愁無廟,有道,就有糧》

慧律法師《但愁無道,不愁無廟,有道,就有糧》

【視頻】捕魚捉蝦遭果報

捕魚捉蝦遭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