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能忍,煩惱就會更多

寬運法師  2012/09/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我們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們不能忍的話,煩惱就會更多,就會障礙我們的修行。由於世間上的眾生一向安於「十惡」,安於種種的煩惱,所以不肯出離,這就是此世界被稱為堪忍的原因。據《六度集經》所記載,佛在過去生中曾為忍辱仙人,受歌利王節節支解而絲毫不起瞋恨心;所以,佛之所以成佛,就是由於忍辱波羅蜜的圓滿無缺。普通人要做到毀譽不動,那是絕不容易的,尤其是面對惡意誹謗的時候;比如有人在我背後說:「這個法師呀!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樣不太好啊!」又或者是:「我覺得他這樣做好像有問題,這樣做是不對的!」無論如何,我的反應是既不回應,亦不解釋、也不爭辯。我對所有是非、誹謗,就是不理、不睬、不反駁。就像弘一大師所說的,面對謗言誹語,如果我們跟別人去解釋、去爭辯,就好像白紙上染了一滴墨水,我們越想把它刷掉,就只會越描越黑;其實只要等到這個墨水幹了,它自然就會脫掉。所以忍辱就是對付誹謗的最佳方法:不回應、不解釋、不爭辯,是非自然就少了。我們看見報章上,經常有很多八卦新聞,當時人一有回應,就會更加的糾纏不清;若不回應的話,是非很快便過去了。

佛教裡有一個常不輕菩薩,他修忍辱,見人就拜,你打他也拜、罵他也拜、向他吐口水,他還是拜;他對所有欺負他的人都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他就是以這種方法來修忍辱。所以我們要以常不輕菩薩為榜樣,別人對我們不好,甚至是侮辱、加害於我們,我們都不要生瞋恨心,不但不瞋、不恨,而且還要保持愉悅歡喜;不只歡喜,還要原諒包容──為什麼他會這樣對待我呢?那是因為他愚癡的關係;他貪瞋癡太多了,他實在太可憐了,我要幫助他──唯有這樣想,我們心裡才會平衡,才不會難過。

不過有些人在順境的時候不瞋,但當逆境來臨的時候,他就瞋了。就像《中阿含經》裡所說的一個公案:從前有一個居士,叫做「北陀提」,他是一個大富之人,他有很多樹木、產業,而且善名遠播;大家都說他脾氣好、對人也溫和;他家裡有一個非常能幹的佣人,叫做「黑皮」;黑皮從小就喜歡行善,每天除了把自己本份的事情做好以外,還幫助別人。當他看見所有人都讚歎他的主人的時候,他心裡想:大家都說我的主人脾氣又好、稟性又純良,我想試一試他是不是這樣的名不虛傳,如果是真的話,他就不會起瞋心,不然的話,他的好脾氣還是有限度的。

由於這個佣人,平常每天很早便要起床,為了要考驗他的主人,一天,他就故意臥床不起。主人見不到他起來工作,就開始生氣了,大聲地呼喚:「黑皮為什麼你還不起床呀?」黑皮聽到主人在怪他,心想,自己平時把所有的家務都處理好,一切大小事情都由自己經營,主人不需動腦筋,亦不必操勞,所以他心情很好,不瞋、不發脾氣,今天我一定要試一試他。於是主人越大聲叫,他就越裝作聽不見,依然臥床不起。這個時候,主人忍不住了,終於發起大瞋,找來一根大木棒,狠狠的打黑皮,把黑皮打得滿身都是鮮血;黑皮帶著滿身鮮血直往街上跑,目的就是希望讓其他人知道,他的主人亦有大發瞋心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富人的名聲本來非常的好,就是因為打了佣人,所以在外的好評一下子便變壞了。這就是瞋心之害。我們很多人家裡都有佣人;因為我們都學佛,都是修行人,所以不要隨便對佣人呼呼喝喝、打打罵罵,這樣家庭才會和諧、才會平安;我們要盡量用愛語、軟語,如果他們不聽,我們要有方法,但是千萬不能體罰。

佛教中常說有八苦,除了生、老、病、死,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其實,愛別離、怨憎會都是由於瞋心的關係,都是意念上所犯的毛病。因此,釋迦佛在《無量壽經》裡對這兩種苦,作了詳盡的解釋;如果我們想不瞋的話,應該怎麼辦呢?經文是這樣說的:「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意思是說:世間的人,特別是父子、兄弟、夫婦、家室及所有的內外眷屬,都要相敬如賓,要互通有無,和顏悅色,好言相待,不要互相起嫉妒心;如果起了嫉妒心的話,就會互相殘害、互相違戾;佛陀勸導我們不要因瞋嫉心而破壞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如果我們不把瞋心調伏好的話,就會衍生出種種的苦惱來,有些時候,因一時的相爭、一時的意氣,而起了瞋恨或嫉妒,如是地不斷的累積,將來就會成為大怨大敵;我們經常說「怨家宜解不宜結」,如果彼此互相傷害,時間久了,慢慢就會變出大事來,這樣的話,無論在物質上、在精神上,都會令我們的苦惱增加,而且這種苦惱,會生生世世伴隨著我們,變成大仇大恨,所以是非常的不值得的。

剛才說,愛別離和怨憎會都是因為瞋恨心的關係;怨憎會固然是苦惱,相反地,如果相愛的人,一旦要別離,也是非常的痛苦,但是這些苦都必須我們自己去承受,無人能代替。所以在同經中說:「人在世間,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常言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此,我們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應該盡量將情執斷除,唯有斷卻情執,我們才會有了生脫死的機會。否則的話,再親的人,可能將來都無法碰面;因為,在六道輪迴之中,彼此就很難再相認了。

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修行,將來才有機會在極樂世界中相見。如此,才能把現在親情之愛,轉化為將來永久的相聚。記得曾經有一位信基督教的女孩子跑來問我,她說很擔心,擔心將來死去之後,不能跟她的母親相聚在一起。我說:「為什麼呀?」她說:「由於母親信佛,將來死後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而自己信基督教,將來的歸宿是天堂;天堂和極樂世界距離很遙遠,如何能相見?」因為她很孝順,所以就倍母親來到寺院念佛,於是我便勸她:「依佛法來說,天堂和地獄之間其實只是一念之差,我們佛教徒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在那裡繼續修行,如果你母親將來真的往生極樂世界,而你卻去了天堂裡的話,那是沒有關係的,你們彼此之間,只要一念便能相往來,便能相見面了。」後來這個女孩子不但不再信奉基督教,而且還跟她的母親一起學佛,希望將來能在西方極樂世界一起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寬運法師文章列表

煩惱即如來種

佛教常將蓮花比喻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徵,這本身就...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

這些問題,念佛到位了都能解決

問: 法師,您講煩惱即是菩提,是諸佛菩薩才能夠到的水...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

小和尚掃樹葉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清...

如何對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

聖嚴法師《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我們會覺得有煩惱、有苦難,是因為不明狀況,不了解原...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麼叫殺呢?斷有情命,以嗔恨之心,來斷絕有情眾生的...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大師在《萬善同歸...

學習動物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學家,勸告人們...

越追求物質享受,心就越散漫

現在高科技,電腦,尤其是手機,可以上網。我看到許多...

有胸量的菩薩,才能招感廣大的福德

初學菩薩他在修學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為時間有限,...

一切向上看,切莫學下流

多年前,某晚報曾出了一個題目,公開徵求答案,題目是...

煩惱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們看第三段的煩惱濁。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

問: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學修,弟子經常以他們的名義...

斌宗法師《八苦》

諸位,講這個題目,當先從一切苦講起,迫惱身心謂之苦...

曾國藩的日課四條

原文: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

讓女人氣質改變,態度優美,一切如意的辦法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少女名叫寶女,特到佛陀之處,請問...

這樣去念佛,即使墮於惡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繼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記。汝果真發孝心,...

出家人的捨戒與還俗

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

走路或做家務時,可否同時來完成每日的功課

問: 請問師父,弟子每天的課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觀無常悟四諦理法

那伽波羅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時,有位年邁的婆羅門來...

聖嚴法師《裝出來的自信靠不住》

有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或是自認為很有自信,但這種人...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佛教詞典】夢幻泡影

幻,指幻術家之變幻;泡,指水泡。「夢幻泡影」與「露...

【佛教詞典】釋迦缽印

(印相)表釋迦如來持缽相之印相,置兩手於臍間也。大...

【視頻】大安法師《真正的念佛人》

大安法師《真正的念佛人》

【視頻】靈隱寺的娑羅聖樹

靈隱寺的娑羅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