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什麼意思

大安法師  2011/08/21  大字體  護眼色

問:《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請開示其意義。

大安法師答: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方法。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當中排列在第二十四,屬於根大圓通,七大的排列是:

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個根大就是見大,吾人的心性,本來是圓明通達常住,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作為感知外部世界的六個窗戶,卻將心性能量分散在六個方面。

六根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產生六識(眼識乃至意識),這十八界就把吾人內在的功德法財劫奪掉了。

吾人如今修行佛法要返本還源,不讓六根向外面馳騁,而是向內心回復,在淨土法門就是用一句佛號把六根攝住,那麼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心裡想這句佛號,口裡念出來,耳朵聽進去。

六根當中,最重要的是把耳根和意根攝住,擒賊先擒王,我們的耳朵容易聽外面的聲音,因為耳根最圓。四面八方的聲音都聽得到,所以就要攝住耳根,耳根怎麼攝呢?

就是自念自聽,聽自己念出來的聲音,不要去聽外面的聲音,因為我們的耳根總是聽外面的聲塵啊!這就馳騁六塵了,聲塵,現在要入流忘所,用這個聞性入法性之流,消泯能聞與所聞,暗合道妙,吾人念佛的時候常會心猿意馬,口裡念著佛號,心裡打很多的妄想,這就意根沒有攝住。

攝意根有種種的方法,或者觀想阿字,或者觀想佛的白毫相,印光大師還介紹過一個最簡便的方法,用意根去算數,念一句佛號,記一,念二句佛號,記二……次第記到十的時候,再倒回來記一、二、三、四,每句佛號都伴隨著數量呵,這樣就用意根去記數,如果你意根一跑,記數就中斷了,這時候你就知道意根跑了,就把它抓回來。

如果耳根和意根攝住了,那麼其他的四根便不攝自攝。

眼睛自然微垂,看到面前的三尺左右,不可東張西望;鼻根自然聞念佛堂的香味;舌根自然在念佛啊!身根結彌陀印,開始念佛時是合掌,表明散亂的心合在一起,萬法歸一,經行到第一個轉彎的地方便放手結彌陀印,念佛的時候身體不可搖擺,就好像頭頂著一碗油一樣,這樣也就有威儀了。

都攝六根於這句佛號上,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清淨心,如摩尼寶珠,投到眾生濁染的心中,能令我等煩惱染濁的心轉為清淨,所以執持名號就是淨念,這個淨念能夠不間斷、不夾雜,就是相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用這個方法專修念佛法門,就能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念到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佛能所融為一體,就契入到不二的法性,法性就是不生不滅的自性。

忍是慧心忍可的意思,忍可在不生不滅的自性裡,這樣一句佛號便能打開吾人如來藏性這無盡的寶藏,將吾人心裡巨大的勢能開發出來。

是故專修念佛法門,以六字洪名打開心裡的勢能,生到極樂世界疾速成佛,這就是大勢至菩薩給吾人的無上開示。

我等淨業行人若以如子憶母的懇誠,專修念佛法門,矢志往生,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能這樣依教奉行,個個都能成為大勢至菩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您是因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門的嗎

問: 您是因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門的嗎? 濟群法師答:...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與淨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何謂專修?何謂雜修?

問: 在修學佛法過程中,有專修與雜修,何謂專修?何...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這個功夫成片首先是來自於禪宗參禪的一個術語。就是他...

【推薦】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個字

阿彌陀佛把他因地當中,無量劫以來備修菩薩六度萬行,...

現在念佛迴向給過世的母親,還能往生嗎

問: 我母親生前追求故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讓我給她...

律航法師:念佛要注意些什麼

問: 念佛,要注意些什麼? 律航法師答: 有些人,口...

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哪種好

問: 師父,上香是不是越多越靈,紅色和黃色上哪種會...

念佛也具足止觀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

阿彌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個念功德包含身、口、...

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大安法師答:...

臨終時怎麼知道來的是阿彌陀佛

問: 請問法師,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但我沒見過佛...

清淨乞食住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一日清晨,捨...

這一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

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不是昨天的輝煌,也...

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

當我們能夠在因地於妄念當中,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

以和氣迎人,以靜氣養身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明朝奇書《菜根譚》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此書將儒家的...

宣化上人:對三寶不要有貢高我慢

在佛教裡,在家人對出家人要恭敬,不可目空一切,瞧不...

願生淨土者,必須要發菩提心

剛才所講的引導力,這個是從聖道的角度來講的。我們再...

出家與行孝

昨天《佛教孝親思想的省思》一文,有關孝親的話題,引...

現前這念心,本來清淨,本自具足

講修行,講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話,你我透徹了自己這一...

超越肝癌的勇者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這件事的主角姓陳,因為我沒有事...

【佛教詞典】妙觀察智

梵語 pratyaveksanā-jāna。為顯教四智之一,密教五智...

【佛教詞典】天龍八部讚

(經名)出於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大...

【視頻】妙華法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的現代闡釋》

妙華法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的現代闡釋》

【視頻】妙境法師《搶回被偷的小孩》

妙境法師《搶回被偷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