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觀照無常、放下執著、感悟佛性》

慧律法師  2010/06/21  大字體  護眼色

初學佛的人,觀照的力量不夠,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對法的覺受較薄弱。學佛最怕一種人,師父問他:「你有什麼問題?」他說:「師父,我都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人問題才大,他的問題就是不曉得自己問題在哪裡?

沒有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是自己觀照得不夠透徹,那就是需要因緣的啟發。譬如有人,你跟他說生死無常,他體會不出來。有一天,回家的時候,別人告訴他:「你姐姐被車子撞死了。」他趕去醫院太平間一看,哇!七孔流血。 這姐姐長得這麼漂亮,一下子突然死了,他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然後,痛哭流涕。如此一來,慢慢地就能接受無常的觀念,這種是屬於間接的方式,要靠因緣事相上的提醒才能覺悟的人。

另一類人,上根利智,感受性很強,和他講佛法,他會馬上頓悟,就如六祖慧能大師,聽《金剛經》中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就知道了。這種人是屬於能接受直接教育、有宿世善根及大智慧根器的人,一聞千悟,但這是不容易辦到的。

今天我們學佛提不起力量,那是因為將生命與佛法分開。因此,有時會知道世間無常,一切都在變化遷流。可是,因對世間法的觀照力量不夠,一下子又覺得生活滿愉快的,又忘記了精進。這都是因為平常沒有培養觀照的能力,所以提不起精神來。

所以,我們要多聽經聞法,多薰習佛法,薰習久了就會有力量。如果單憑著一股宗教熱情,對「法」本身卻不能安住,那麼心性就無法定下來,學佛就不能增上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淨業者如何處理專修與圓修的關係

修行唯隨己身份而立功課,非可執一以論。但決定不可不...

【推薦】修行千萬不要包裝打廣告

現在人都喜歡用術,商業就靠打廣告。術是天道最忌諱的...

六十多歲的人該如何修行

問: 我出家十幾年,原先是專修淨土。但現在又雜修,也...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明影法師的的學修經歷

我學佛20多年了,從1993年的下半年開始,基本上是全身...

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

一、煞有介事型 張口閉口,便是頂禮某大德;對人言必稱...

【推薦】不要倒霉了才來學佛修道

像你們又修道又念佛又學密宗,其實我當年也一樣,反正...

行四事能令菩薩速得陀羅尼法

經常有人會問如何修行最快捷,誦哪一部經最有功德,持...

慧律法師《從心開始》

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請放掌。 祖國大...

凡所有相,統統是實相

這個比喻要注意聽,開悟的關鍵、常跟無常這個觀念,這...

修福跟沒有修福的天壤之別

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可不得了,那是成聖的一念之間,這...

慧律法師《佛教心理學》選摘

因為佛法這種東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只看到揮杖鞭策的外相,見不著無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看了連...

有十種行持,可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八十華嚴》中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捨離魔業。也就是...

罪惡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嗎

問: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礎上,能上品上生嗎...

星雲大師《改變心態》

有一個年輕人,剛結婚時,逢人便說,有了家庭生活多麼...

外表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遙遠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

聖嚴法師: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堂

這是常常被人問起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

何謂「成、住、壞、空」

問: 請開示成、住、壞、空的定義? 中台禪寺答: 成...

木瓜5大法寶護肝臟

木瓜的營養保健作用流傳已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

一直善良下去,總會離幸福更近

30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在一個冬天的晚上...

宏海法師:淨土三資糧

(第一講) 好,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彌陀佛。 今...

【佛教詞典】生變

(術語)二變之一。亦曰轉。如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

【佛教詞典】十六心相見道

(術語)三心相見道之後,又有十六心相見道。此亦有二...

【視頻】《維摩詰經》聆志居士讀誦

《維摩詰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為什麼自古紅顏多薄命

為什麼自古紅顏多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