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本源法師  2020/12/01  大字體  護眼色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麼呢?即是觀。觀是對宇宙人生的看法,即是人的認知。因為眾生所擁有的人生格局不盡相同,所以對宇宙人生的認知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佛法講一個人的認知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果報。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之所以有這麼多眾生相,歸根結底即是認知不同,窮人有窮人的認知與思維方式,富人有富人的認知與思維方式。

舉個例子,窮人與富人在一起聊天,有人給他們倆各倒了一杯同樣的茶水,富人看到別人給他倒茶,內心馬上生起了感恩之心,相由心生,面孔立即生起了笑容,連聲道謝。別人對他的印象就會越來越好,他的人緣也會越來越廣。

同樣給窮人倒了一杯水,窮人定晴一看,怎麼沒把水倒滿,內心因此而生起煩惱,嘴巴不說,心裡卻想這人真小氣,給別人倒水還不倒滿,面孔隨即生起瞋怒之相,因此而喪失人緣。

如此日積月累,富人的人緣越來越廣,財產也越來越多,窮人卻變成了孤家寡人,當然也越來越窮。現在人們常說,成功需要機緣,在他們看來機緣是偶然遇到的,其實機緣並非偶然,而是我們自己的福報所必然感召的。

由此可見,人生在果報上的差別,其實都來源於認知的差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源法師文章列表

一位婦產科醫生遲到的懺悔

我是一個自醫學院畢業就開始從事婦產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慧律法師《那是你沒有福報》

有一次懺公帶領了我們一大堆的法師,還有這些護法居士...

有一種積蓄,是自己能帶的去,別人奪不走

世間人都要講積蓄,那積蓄的東西大概有三種類別:有一...

一億村的故事

以前有個名為一億村的地方,擁有一億元財富的人,才有...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塞住井水的婆羅門

佛陀在世時同遊恆河兩岸,傳揚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

眾生的福報,隨眾生業而改變

在《法華經》裡,諸佛就曾三變土田,把娑婆世界變成莊...

真正的富有

從前有一個婆羅門國家,名叫多味象,這個國家的國王信...

在家居士淨土早晚課的內容

一、印光大師教導的方法: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教對自慰的看法是什麼

問: 佛教對自慰的看法是什麼? 智渡法師答: 現代科...

一天之中如何對治貪瞋癡

我們要知道貪瞋癡它生起的這個次第。好像醫生去幫人治...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

以肉來行孝乃無知之人之作為

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何可謂不遵父吃肉...

聖嚴法師《內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為幾層次:個人世界,眾生世界,佛世界。個...

閻羅王派到人間的五個使者

佛言。昔者為鹽樓王。有弘普之慈諸墮罪獄者。王盡現之...

你要是做了,這才是真正保險

大家學完《地藏經》,我們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說...

怕死之心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悖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

善良的種子終會開花

哈恩皮爾是德國柏林一家豪華餐廳的小廚師,他工作兢兢...

佛教的養生理念

養生一詞始見於《莊子內篇》。所謂養,就是保養、養護...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降誕之日,寺院多舉行浴佛法會...

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

慾海漂流具眾苦

講苦,那佛說了種種方法,斷苦的方法,但是我們用不上...

【佛教詞典】八種自在

(名數)如來之大我,有八種之自在。...

【佛教詞典】逝宮

(一)逝,意謂遷流無常。指梵天王之宮殿及人類之宮殿,...

【視頻】能傑法師《妙觀初機》

能傑法師《妙觀初機》

【視頻】綠度母心咒(觀想版)

綠度母心咒(觀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