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人是境遇愈壞愈好

廣欽老和尚  2020/06/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人是境遇愈壞愈好

出家要在大叢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個人。人多才有壞的可參,那些壞的人,才是我們的指路者,這樣才會進步。祖師大都出自廚房、種菜……等,在最沒人注意的地方、最沒中用的地方修行。

參是要參壞的,不要因為被人打擊,就覺得他是壞人。其實,他是我們的善知識,就是把我的頭砍掉,我也要度他。要修到不生不滅,現出我們的本性、佛性。參人的壞處來修正自己。

出家和在家不一樣,出了家是愈苦愈好,修行道路上,有很多和世俗不一樣,不是爭對不對。以前有兩個徒弟打坐,一個坐得很莊嚴,一個坐得東倒西歪,可是師父拿起鞭子,打那個坐得莊嚴的徒弟。

要是現在的人馬上起嗔恨心、生煩惱了,但那個徒弟很慚愧地請師父開示指導。修行不是爭對不對,而是要有這種功夫,做對了人家說你不對,你也能接受。

別人說我們,不論自己是對是錯,還是被冤枉,都唯唯諾諾,以不辯應之,心中不起煩惱則智慧生。若是執理與人辯白,則無明起矣。受了別人的攻擊或批評,我們應當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還要感到慶幸並感謝人家。

不要說好人、壞人,要把壞人拿來修,好的就好了,哪還要修?就是要參那些壞的,拿來當借鏡。阿彌陀佛多念一點。若人家不好,你不會拿來修,則讓他度走了,為他起煩惱。人都有優缺點,人家好的你沒得到,壞的你卻得去了。我們看到人家不好,把他當做一面鏡子,他不如法,我們可要如法。

修行要掃除四相 --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看到別人的缺點,不要起分別心,應先觀察自己,人皆有佛性。出家就是要捨身,人家怎麼罵、怎麼侮辱,都無所謂,去掉「我相」才好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廣欽老和尚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感謝抱怨的人》

無論是在家庭裡或是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常常都會聽到抱...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發無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這個娑婆...

一個惡念使親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學到某醫院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間,附近病...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過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一日,斛飯王...

古人用功不肯剎那離開工夫,故能當下悟道

有人問趙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問:我...

星雲大師《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這次佛學講座的最後...

用感恩的心來修行,智慧就會一直出來

今天我們修行要記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來修...

如何讓愛情不成為修行的障礙

問: 請問師父如何將男女的小愛、貪愛與成佛路上修行的...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軀殼而忙

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

修福沒有修慧,又造了很多罪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 我剛才說我們出家人...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

如何做到遠離六塵而行布施

問: 想請問在金剛經講錄中有關不住色布施,不住聲、...

念佛的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吃肉殺生因果不虛

色身無常 世上沒人願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聖嚴法師:從有變成沒有

無常的意思就是,沒有的能夠變成有,可是相對來說,有...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二龜聽法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們又挪步到這塊...

修行從忍耐開始

法遠圓監禪師在未證悟前,與天衣義懷禪師聽說叶縣地方...

高傲的薩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薩遮尼犍的婆羅門長老,號稱全國最有智...

心念念相續,才能構成業力

我們內心的一種造作的功能,佛陀說就像一個暴流,就是...

【推薦】十全十美的投資方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惑?手頭有一筆小錢兒,卻不知道該...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

宗喀巴大師要我們修無常觀,分三個次第: 第一個思惟今...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智慧和勇氣戰勝污點

讀初中時,美術老師請來市里的一位老畫家,在課堂上為...

【佛教詞典】四因煩惱已斷

【四因煩惱已斷】 p0458 顯揚三卷二十頁云:復有四因,...

【佛教詞典】八念

(名數)智度論二十一謂佛弟子於閑靜處乃至山林曠野,...

【視頻】佛教卡通:周利槃特

佛教卡通:周利槃特

【視頻】藥師灌頂真言(男女聲)

藥師灌頂真言(男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