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黃念祖老居士: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

黃念祖老居士  2011/07/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一、出離心。此心雖比後兩者淺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說:高明容易解脫難。要能透脫人世間種種纏縛(妻兒子女、功名富貴、生活享受),談談容易,做到很難。甚至有的出家人,雖然擺脫了世間的家庭眷屬,名譽地位,可是內心仍夾雜著自己想當佛教領袖、眾生導師。於是大佔山頭,大收徒眾,重用親信,宗派相爭,生活享受如同富翁,這與釋尊捨皇位離王宮,林間度夜,托缽乞食,真是鮮明對比。所以世間這些難捨之物,都像癌細胞,是萬萬不能發展的。所以首先要對這些難捨的東西能捨,不再留戀。出離心不是消極厭世,恰恰相反,這是真正的大雄心。為了積極救世,就須輕裝上陣。自己還在昏睡,焉能喚醒別人的酣夢?更切己的是留戀世間,正是最嚴重的執著,那麼你的鏡子就擦不乾淨了。首先要有一個出離心,這是個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為什麼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樣來維持生命。眾生非常苦哇!因之發心求道救度,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間我們也看到多少災難,多少苦痛。非洲的災情,兩伊的戰爭,多少血淚呀。怎麼能無動於衷?這種同情與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薩看一切眾生與自身如同一體,這就是同體大悲呀。佛看一切眾生如同佛的獨子,這是大慈悲心,是我們學佛的根本。《華嚴經》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須從慈悲心出發。修羅都有本領,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沒有慈悲心去修練,總之是盲修瞎練,成為阿修羅而後已。密宗《毗盧遮那經》也說:「大悲為根」,第一句話就是要從大悲心出發,可見顯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見密宗金剛像很厲害,令人生畏,而不知這是極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樣,他要生氣,要教導,甚至責打孩子,都是為了要教好他們,並不是要傷害孩子,就是這樣,都是大悲為根。如果沒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氣,不管修什麼練什麼,最後都要成為魔的眷屬。

第三、菩提心。覺悟的心。《毗盧遮那經》在「大悲為根」之下,緊接著便是「菩提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也就是佛。一切事從因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種菩提就得菩提,種佛就得佛。「菩提為因」就等於是說,咱們現在播種,你種了一個佛的種子,將來它就要結出佛的果。所以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這同《華嚴》說:「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華嚴》說,這三個像是一盞油燈的三個方面,燈油、燈炷與燈光,缺一不可。而關鍵是燈光,不發光的燈有什麼用?燈的光譬喻大智慧。我們看到本來是佛的眾生,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覺悟,冤冤枉枉的在輪迴之中受種種苦,所以要救度,這是悲心廣大。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這就是大願。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如《金剛經》:終日度生而終日無所度。這樣的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們要發起菩提心來,我們能發起這個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果學佛還沒有發菩提心,或者曾經發過,但又忘掉了。《華嚴》教導我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經文應該引起學佛的人的深切注意!離開了菩提心,縱使修種種善法,也是為魔服務。這都是真語實語,佛不會嚇唬我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黃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星雲法師:修行的真義

「現在的人常說要修行,其實只不過是將修行當作『懶惰...

學佛人不應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這也是眾生...

改善生態環境要從心做起

由於人類日趨膨脹的物慾與自我中心主義,地球的生態環...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

點燃我們的心燈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

修行與工作互不牴觸的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想像,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經、...

修行中遇到障礙該如何克服

問: 在修行當中遇到障礙,如何克服? 大安法師答:...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六度的感應

感應的理論處處皆有,同樣地,感應的事蹟也到處都是,...

淨界法師:五濁惡世

娑婆國土的特色,這個地方講出一個相貌叫五濁惡世,我...

生死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示石鏡一禪人 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

思維地獄苦,珍惜修學緣

通過學習三惡道苦中的地獄苦,我有兩點收穫。 一、透過...

六個會傷腎的行為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虧或腎氣過早衰...

我們為什麼會有憂愁恐懼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間人所迷了的、顛倒了的事給顛...

真的有前世嗎

昨天,一名網友不斷追問我:你相信前世嗎?前世真的存...

負債為牛之宿緣

昔時,佛與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大比丘弟子及眾多菩薩,來...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遠是自己錯

修行人應該具備的一個正見:凡遇到任何是非,永遠是自...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異相

人家說聰明不過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說的。你不要...

新春的供養

今天講的內容都關係到我們怎樣做人,怎樣修行,怎樣務...

大悲水的加持與服用方法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當發至誠懇切心,...

心臟停止10分鐘,知名畫家死而復活

新加坡水彩畫家潘再雄(66歲)因重病入院急救時,病情...

聽聞了佛法,你必須去修才有用

我們諸位道友,我們現在要是幫助別人,勸化別人也信,...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

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作為一個淨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

【佛教詞典】嚴熾王

為佛世時居於郁闍延城之國王。據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載...

【佛教詞典】天冠

又作寶冠。乃諸天頭上所戴之冠,或類似諸天之冠的微妙...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妙喜居士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南粵記事之《禪宗-六祖惠能》

南粵記事之《禪宗-六祖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