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2016/05/05  大字體  護眼色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一、《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慾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二、《雜阿含經·卷三十二》

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

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華不著水。

三、《譔集百緣經·卷四》: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能離恩愛者,永斷無怖畏。

四、《四十二章經》:

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四、《出曜經·卷四》:

愛者眾病之首,猶如城郭,聚集人民憑地自怙,云何愛眾病之首?如佛所說,泥犁受苦,其數無量,皆由愛所造。凡在地獄受諸苦惱,皆由愛病。諸殺生者,亦由愛致。不與取、淫泆、妄語、十不善行,亦復如是。皆由愛心,造斯諸惡。

五、《佛說解憂經》:

眾生無數,輪迴無邊,如蟻輪迴,無有窮盡。眾生貪愛,無明障閉,如陷泥中,而不能出。過去有情,輪迴往覆,數不能知。比丘!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處,和為泥丸,大小如豆,數彼眾生無始劫來所生父、母、子、孫,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盡,父、母、子、孫數不能盡。比丘!如是無邊輪迴眾生,貪愛、無明、顛倒,陷愛慾泥中,生死輪迴,不知其數,是故令汝,學斷輪迴。

六、《月燈三昧經》:

貪愛淫慾甚鄙穢,能生苦惱喪天趣,

習欲之人離多聞,名為損減智慧者。

耽著愛慾為盲人,便能傷害於父母。

亦復能害持戒者,是故應當棄捨欲。

七、《出曜經》:

淫之為病,受殃無量,以微積大,漸致燒身,自陷於道亦及他人,不致究竟,猶自飲毒,復飲他人,是故說淫不可縱!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

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

斷愛除其欲者,愛之為病眾患之本,以拔愛本枝葉不滋,於中自拔,永斷無餘,欲本自滅更不復生。由愛生欲流,猶如駛河,漂溺生類億千萬眾,喪其命根,不得全濟。河竭之後,眾生往來,無形傷害,是故說曰:‘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也。’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者。愛為形質,欲為枝葉,癡為潤津。若彼學人思惟妙觀,能斷此者,超越苦際,是故說曰:‘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也。’

能覺知是者,愛苦共生有,

無慾無有想,比丘專念度。

愛者眾病之首,猶如城郭,聚集人民,憑地自怙。云何愛眾病之首?如佛所說:‘泥犁受苦,其數無量,皆由愛所造。’凡在地獄受諸苦惱,皆由愛病。諸殺生者,亦由愛致,不與取、淫泆、妄語、十不善行亦復如是,皆由愛心,造斯諸惡。

八、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有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中者甚多,便問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緣故。一者、貪珍寶物、衣被欲得多故;二者、相嫉妒;三者、多口舌;四者、作姿態淫多。以是故,墮地獄中多耳!’

九、廣欽老和尚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我們這裡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雙雙對對。年輕出家眾,愛情惜別之念較重,看到情侶時,若被環境所轉,對他們生起羨慕之心,則是沒有道心。若認為他們這樣下去會墮落的,才是有道心。

愛情惜別,千萬劫也是在輪迴這些,也是為這些在輪迴。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

《集頌》: 殺母弒父害羅漢,破僧出佛身中血。 隨犯一...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是愛,還是交易?

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

慧律法師《執著心是痛苦的淵藪》

我們不難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則社會愈進步,...

五濁惡世的成佛之法

這五濁惡世實際上是讓我們要觀察我們所處的生存環境和...

放棄爭執,一切隨它去

日照禪師是南方人,經常周遊名山大川。他很喜愛樹木花...

了幻法師:夫妻是冤家嗎

問: 夫妻是冤家嗎? 了幻法師答: 民間信仰所謂的夫...

不屬自己的東西絲毫不可強求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

為什麼要修無分別智

這個地方等於是有人提問,說,因緣觀能夠產生增上的功...

別在煩惱當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光陰就是這樣快得很,我們現在明白應該使勁地抓住它,...

當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無明生死的根源就是當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遊十方,...

學佛不為了生死,那是糊塗蛋

學佛,末法時期很亂,大家要用心簡別邪正。學佛是為了...

什麼是菩薩

菩薩,這也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

供養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賢愚經》記載著有關洗浴供養的因緣故事。 有一位天人...

如何讓年輕人接受念佛

問: 要接引年輕人來學佛,如果我們老是要他們一直念...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游波沙山,過去諸佛常降...

念佛人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常素呢?由於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

您越在乎什麼,邪淫的果報就在那上面體現

一、未來的某一天,有一位溫柔賢惠,端莊秀美的女性本...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

淨業三福,莊嚴人間國土,標指極樂淨土

我們透過這三福來看,佛法是非常圓融的,它能夠把世間...

雜亂垢心念地藏聖號,有功德嗎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

【佛教詞典】寶山

(雜名)珍寶累積之山也。心地觀經六曰:如人無手,雖...

【佛教詞典】四種真實義

【四種真實義】 p0446 瑜伽三十六卷八頁云:此真實義品...

【視頻】仁炟法師親述博山正覺寺菩提樹的故事

仁炟法師親述博山正覺寺菩提樹的故事

【視頻】藥師如來神咒(八聖禪樂)

藥師如來神咒(八聖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