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如瑞法師  2019/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為什麼我們天天來念佛,模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果一定有因。現在來練習,通過學習觀經,我們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怎麼樣修因才可以得其果?相信大家隨著學習可以了解,說到根兒上,也沒有離開我們的這一念心。一句阿彌陀佛,念念從心而生,就需要從緣上來培養。建了念佛堂,學習淨土經典,慢慢讓我們懂得,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憂惱處,就要相應地有辦法來行西方極樂世界清淨的因。

我們學習《觀無量壽經》,知道了頻婆娑羅王之所以二十一天沒被餓死,就是他的身和心得到了滋養。身得到了夫人送的酥蜜炒面,心得到了目犍連尊者給受戒,富樓那尊者給講苦空無常等法。

可見,一個人的修行,這個過程就是來調整身心的過程。如果我們的身心調整到適宜處,那真正地大磬響起,妄想落地。就知道我們在世間是是非非、煩煩惱惱,都是不明白因緣所生法的假象,以假為真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如果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師父們也好,居士們也好,學佛都要先從做人開始。

為什麼佛法講戒定慧三學?戒律就是教我們威儀行相,從我們的儀表到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合乎於規範。作為出家人,所做的一切,沒有信的眾生,要讓他生起信心;已生信心的眾生,要讓他信心增長。作為在家居士,佛是兩方面教育,在家人不言僧過。

不管出家人在家人,首先,「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各自尋位,靜坐念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讓反思成為成功的加速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但不是所...

四種修道的方便門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現前離念靈知耳。諸佛以隨...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裴文德...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

修行很簡單,大道至簡

人修道,壞在一個要自己好上。什麼都想要最好。比如問...

達照法師:修行是唯一有意義的事情

有人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告訴他:修行是生命中...

找到自己契機的法門來修學

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當中要掌握一個原則,站在佛...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念佛普攝華嚴法界

原文 :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

人生旅途的每一處驛站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慮:今夜宿何處? 大多數人會把駐...

荷花與污泥

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質之一。也是荷花最動人的地...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見,是名真心

參禪人,由散亂心,參到有心,只有參禪心,無妄想心。...

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故事,來說明偷盜產生的後遺症。 過去...

譏呵僧眾過失,說僧團是非,將自失善利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佛法修學的目的,主要是使令我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

人生是苦

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無論你身處何時、何地,也無論...

感受跟想像是生死的兩個病根

到正宗分的時候,佛陀就問阿難尊者一個問題。 他說,我...

大乘八宗

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翻...

淨土法門的至簡至易

淨土法門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勝異方便,速疾解脫。 這跟之...

知錯能改的村長

有句話說「心淨則土淨」。一念心平靜,就是心靈的清淨...

打坐完有這兩點需要注意

前面是講調心調息,現在看調身。 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

羅睺羅忍辱的故事

阿難說:佛陀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羅喉羅和...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義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遠完美的東西,就像你認為自己已經...

【佛教詞典】攝山誌

凡八卷。清康熙年間,攝山棲霞寺住持楚雲命門人纂志稿...

【佛教詞典】聖諦

聖人所見的真理,即苦、集、滅、道。...

【視頻】惠空法師《雪峰禪師介紹》

惠空法師《雪峰禪師介紹》

【視頻】妙華法師《入胎經》

妙華法師《入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