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也要受前世的業報

2011/04/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教認為,即使是佛也難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報。

《長阿含經》卷二提到,釋迦牟尼在入滅前三個月開始背痛。此乃釋迦牟尼前世為婆羅門時,與力士相撲而折斷對方的脊骨所得的業報。釋迦牟尼雖已成佛,卻仍無法免除業病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以其過去世的業因,還嘗受過其他苦報。《大智度論》卷九合稱為「九罪報」:

(一)受梵志女孫陀利所謗,五百羅漢亦被謗。佛昔為博戲浪人,曾誘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常修道之園中娛樂,後殺鹿相女而嫁禍辟支佛,故受孫陀利謗之報。

(二)受旃遮婆羅門女系木盂佯作腹所謗。佛昔為一比丘,因妒無勝比丘受善幻婦之供養,遂謗無勝與善幻通,由此佛說法時受旃荼女系盂於腹譭謗誣賴之報。

(三)受提婆達多推山石壓傷足趾。佛昔為須摩提,因不欲與其異母弟分財產,遂於高崖推落其弟,投石擊殺,故遭提婆達多以石擊佛之報。

(四)迸木刺腳。佛昔為部主商客,因爭船格戰,以矛刺穿另一部主腳致命終,故於乞食時受木槍穿徹足趺之報。

(五)毗琉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昔時釋種族捕殺池中之魚,佛為一童子,曾以杖打魚頭,故受琉璃王殺釋種之報,且於其時,佛感頭痛。

(六)受阿耆達多婆羅門之請而食馬麥。佛昔為婆羅門時,曾妒比婆葉如來及比丘眾受槃頭王供養,遂發惡言,並教其五百童子罵彼等須食馬麥,故佛及五百羅漢於毗蘭邑時受食馬麥九十日之報。

(七)冷風吹動則背脊痛。

(八)六年苦行。佛昔為婆羅門之子火鬘,與瓦師之子護喜相善,護喜曾數邀火鬘拜見迦葉如來,然火鬘以「何用見此髡道人」的惡言三拒,由此因緣受六年苦行之報。

(九)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

業報得病的觀點,不一定為當代主流醫學接受,但對那些受過佛教文化熏陶的人來說,則很容易得到理解和認同。即便如此,對業病的正確診斷仍然是個問題。如果沒有證到宿命通,就不能輕下斷言患者所得的是否為業報病。否則,也會遭到因妄語而帶來的果報。(原文標題:對業病的正確診斷仍然是個問題)

省思:佛陀成佛了,其化身仍不免要受前世惡業輕報,我輩凡夫若不精進懺除業障,前世所造的惡業種子一旦成熟,來世(甚至可能就在今生什麼時候)真不知要遭受怎樣可怕的報應了!當戒懼!戒懼!謹慎取捨因果,依四力精進懺悔!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幾位親人的善惡現世報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彷彿一切都在變,但無論時空如何...

人有實德,天必有奇報

乾隆辛巳年間,河南省境內黃河決堤,陸地水深一丈多(...

賢者五福德因緣

一日。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諸比丘宣說賢者五...

關於宋儒闢駁因果輪迴

宋儒竊取佛經心性奧義,以宏闡儒道。深恐後人學佛,以...

慈心濟虱微命的沙門

過去,有位菩薩出家為沙門,於山林間修道,慈心悲愍眾...

佛說不敬、非議或辱罵老師的果報

阿難問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

不要再去問因果,再問就很傻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五台山流傳下一本書《現代因果實錄...

為何有人先富後貧,有人卻先貧後富

復有業初樂後苦。若有眾生。為人所勸。歡喜行施。施心...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僧團尊敬的優波離尊者

釋尊親自說要僧團尊敬的弟子是:優波離尊者,佛陀十大...

真正的善知識

佛陀時代,有兩人為莫逆之交,視對方為良師益友,以知...

泥問佛祖

泥土問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養荷,荷高貴美麗,享盡...

長者不在於年邁耆老,而在於修行的成就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摩訶迦旃延...

什麼是異熟果?為什麼要加個異熟

好,業力就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善惡的問題、強弱的問題...

阿彌陀佛惠以我們真實之利,就是能夠帶業往生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

慧律法師《楞嚴經重點提示》

請合掌,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南無...

寬容的故事

當時佛陀在世時,有位阿闍世王,為了奪取王位,害死了...

為靈魂沐浴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

宏海法師:學佛答疑(洛杉磯)

性仁法師致感恩辭: 在沒有請法師回答問題之前,我先講...

這個時代要求生淨土

在這個時代,要大力倡導求生淨土。我們知道人生第一件...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

能折伏情慾稱為善,能滅除情慾稱為聖

【原文】 喜怒好惡嗜欲,皆情也。養情為惡,縱情為賊。...

慧律法師《1998年佛七圓滿開示》

情愛糾葛,苦多樂少 我們這幾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

末法眾生,多難少福眾苦逼惱

又是一年清明節,姐弟們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佛號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

【佛教詞典】阿陀那

(術語)Adāna,心識名。阿賴耶識之別名。譯曰執持。...

【佛教詞典】九住心

大乘莊嚴經論雲九住心:   一、安住心 謂修行之人,...

【視頻】臨終不要再啟動業力的開關(淨界法師)

臨終不要再啟動業力的開關(淨界法師)

【視頻】演肅法師《金牙卡喉 觀音救度》

演肅法師《金牙卡喉 觀音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