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

淨界法師  2021/11/13  大字體  護眼色

第5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頁,甲八、十念得生疑。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的法門當中,它修學的一個特色與不共其它法門的地方,就是它是一個佛力加被的法門,要是按照一般的說法,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在一個本尊相應的修學過程當中,它的重點在於感應道交。所以古德常說: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就是淨土的整個修學當中,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的目標就是使令你這個明瞭的心,跟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的功德,心跟功德這兩個能夠感應在一起,這就是淨土宗的成功。

講到感應道交,早期淨土宗的傳承當中,有兩種不同的方法:第一個是慧遠大師的方法,第二個是善導大師的方法,我們先說明慧遠大師的方法。

隋朝的慧遠大師對於感應道交,他的方法是觀想念佛,以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當做所緣境,而觀想念佛最終的目標是成就念佛三昧。所以慧遠大師認為:我們凡夫的心跟彌陀的功德要感應道交,你必須要成就一種定心,禪定心,所以慧遠大師感應道交的思想,是定心感應的方法,你必須在明瞭寂靜的心中,跟彌陀的功德感應道交,這個是慧遠大師提倡的法門。在那個時候,得到很多人的響應,也很多人成功。

到了唐朝的善導大師,他提出散心感應的看法,他認為:感應道交,其實觀想不是最好的方法;應該以持名念佛,為最好感應的方法。他的理由是:觀想法門,境細心粗,觀難成就。說是所觀境太過微細,你去觀想阿彌陀佛的白毫光、整個相好,這個境太微細了,而我們能觀的心太過躁動,所以這個觀想很難成就。所以善導大師認為:你就專心的聽你心中佛號的聲音,這個是來得比較容易。

所以在整個所觀境當中,善導大師提出的是持名,而他的目標是散心感應。他認為跟彌陀感應道交,不必然是定心,散亂心也可以。但是善導大師提出一個原則說:你必須要一心歸命。所以善導大師說:我們凡夫的心跟彌陀的感應道交,重點不是在你是不是得到禪定,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你對阿彌陀佛的那個強烈皈依的心,這個才是重點。

善導大師提出了散心的感應,提出了持名念佛,使令念佛法門所加被的根機更加廣大。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從唐朝以後,大家所採取的念佛法門,都是以善導大師的持名念佛、以散心感應的方法,來當做修學的宗旨。

到了宋朝以後,因為禪宗很多的大德轉到淨土,所以提倡禪淨雙修。特別到了明末的時候,禪淨雙修到了顛峰的時代。但是你看看禪淨雙修的內涵,也沒有離開善導大師的持名念佛,沒有離開善導大師一心歸命的內涵。

善導大師提出了散心的感應,但是有一個最低的標準,他的最低標準,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第一個主題──十念得生。他說:你要在散亂心跟彌陀感應,你在臨終的時候,必須具足十念的相續。這個法門是來自於彌陀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善導大師等於是把第十八願的思想,廣泛的提出來,而整個淨土宗的思想,就得到一個定位,就是往生的最低標準,就在臨終的十念。

善導大師提出這個思想,也是有很多人產生質疑,關於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的探討。

甲八、十念得生疑

十念得生疑這個十念,是指臨終的十念,這個地方是說,只要臨終的十念,必定能夠得生;只要臨終十念,必定能夠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有人提出了疑問。我們先看疑問的內涵:

乙一、征問

眾生無始已來,造無量業,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云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云何可通?

這個人提出質疑說:我們念佛人,我們不是聖人開始念佛,我們是凡夫的時候開始念佛。凡夫有什麼問題呢?我們過去無始劫以來,已經造了很多的罪業,凡夫跟聖人的內心最大的問題,就是凡夫心中有罪業。這個罪業不只是前生造罪,即使在今生的一期生命當中,在我們還沒有遇到佛法的善知識之前,我們也造了很多身口意的罪業,所以我們觀察我們的內心世界,是罪業深重。

就是說我們念佛的人,剛開始的起點,不是在一張白紙的時候去念佛,而是在一種罪業深重的因緣當中開始念佛,這樣子怎麼說在臨終的時候,只有十念的佛號就能夠成就往生呢?

這個地方,十念我解釋一下:

歷代祖師在解釋十念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解釋,就是說這個十念指的不是一個數目,十念是一種概念,是比喻短暫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造的罪業是這麼長的時間,無始劫來在心中已經熏習了很多的罪業,怎麼說在臨終的時候,這麼短暫時間的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超出了三界的輪迴?從因果的道理來說,這怎麼會通呢?

我們只要稍微學習過唯識,大家都有個概念:我們阿賴耶識有很多善業的種子、也有很多罪業的種子,臨終的時候,到底是哪一個業先得果報呢?學唯識的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強者先牽,按照次第,一定是業力強大的種子先表現出來。

我們一般說,無始劫造的罪業應該是強者,你臨終的十念應該是弱者,就從一個強弱的角度,而產生質疑。

我們看智者大師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把總標念一遍:

乙二、釋疑

汝以無始已來,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校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云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

智者大師先作一個總標說:我們總是認為我造罪業的時間特別長,你看我過去生有很多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造很多罪業,這個業是特別的長,所以應該是重;我今生的念佛,是在臨終的時候,具足了十念的相續,時間特別短,所以這個業是輕。智者大師認為這個思想是錯誤的,他認為所謂的重業、輕業,不在造業的時間,我們應該從緣起道理,從三個角度來加以比較,才能夠決定這個業的輕重,才能決定招感的決定性、不決定性,重點不在你造業時間長短,從三個方面來決定。

哪三個方面呢?

一者在心,就是你造業的時候,你那個能造的心有差別,那個心有差別;二者在緣,你所造的境緣,你是在什麼境緣造作,這個緣也有差別,這也是一個判定的因素;三者在決定,你在造業的時候是決定的、還是猶豫不決的,這個地方也是決定輕重的一個差別。

就是說,我們從時間上判定業的輕重,這是錯誤的概念,應該從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業的時候決定不決定來判斷。

這個地方,是先把業力的輕重判定的方式作一個總標。以下我們就各別解釋,首先我們看約在心:

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肯滅耶?

我們先看看我們造罪的時候的心態是怎麼回事。

一個眾生他會造罪,那個能造罪的心是怎麼有的呢?是從虛妄的顛倒生,這個重點在虛妄這兩個字。為什麼一個人好端端的會去造業呢?他就是有一個虛妄的妄想生起。

這個妄想是怎麼生起呢?簡單的講,我們身為一個果報,我們有六根──眼睛、鼻子、嘴巴等等,這個六根感受的功能,跟六塵相碰撞的時候,根塵相接觸的時候,就會創造一個心識出來。這個心識大部分來說,都是盲目的、情緒的念頭。

比如說現在我要去罵一個人,這個罵一個人是一個能造罪業的心,就算我還沒有產生行動,那你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你一定是眼睛看到某一個人,或者耳朵聽到某一種聲音,你根境沒有碰撞,你是不可能產生念頭的。那麼你要去罵一個人,這個心態是怎麼一回事?

第一個、它是直覺性的,他絕對是沒有透過智慧觀察的。

第二個、它是盲目的。

第三個、它是生滅的。最重要的是它是生滅的,它是隨境生滅的。你如果把這個所緣境拿掉了,你當初是緣某一個聲音生起這個念頭,直到你把這個聲音在心中拿掉,這個心念就消失了。

所以我們常常說生滅心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剎那生滅的。所以我們簡單的講,虛妄心就是覓之了不可得,因為它來也不知道怎麼來的,去的時候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算是在造作的過程當中,它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的。

所以你要知道,我們每一個造罪的念頭,雖然有很多的差異相──有的是貪煩惱、有的是瞋煩惱、有的是高慢心,但是它的本質是一樣的,就是它是虛妄的,是盲目的、情緒的。

我們看看念佛是什麼心態?念佛的人他的心,你為什麼會念佛呢?你能念的心是怎麼回事呢?是從一個佛法善知識的開導,你聽聞了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以後,你經過你如理的思維,而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所有修行念佛的人,他念佛的心,都是透過智慧的判斷才產生念佛的。

所以你看,你造罪的時候是盲目的,那個心是一種虛妄性;而你念佛的心,是透過智慧,智慧的心它的形像是真實的、永恆的。所以說,一虛一實,豈得相比?你造罪的時候是虛妄心,你念佛的時候是透過觀察真理而產生的一種念佛的心;一個是隨順於情緒,一個是隨順於真理,這兩種是有虛實的差別。

這以下我們講出一個譬喻,說是一個萬年的暗室,這暗室是比喻我們無始劫的妄想,這個日光指的是我們對三寶功德真實的皈依,那是一種智慧的觀照。觀照力現前的時候,我們的情緒馬上消失掉,這是很正常的道理,不可能說因為它時間長、已經很久了,不管它多久,因為它的本質是虛妄的,所以光明能夠破除黑暗。

這個地方,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修行人的心態有兩種:一種是真實的心,一種是虛妄的心。比如說我現在要去罵一個人,這個心是情緒化的,這個念頭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會消失掉。你看我們每一次發完脾氣以後,每一次都後悔。為什麼?一個人會後悔,表示你那個心消失了,所以你才會後悔,如果你那個心還在,你怎麼會後悔呢?

所以你看只要是惡念的心,都是突然間來、突然間消失,來得快、去得也快,都是那種很情緒化的、很躁動的心。但是我們每一次修行的心都是很平靜的,我要廣度一切眾生,這個念頭它是從智慧而生的。

諸位還記得嗎?諸位在受菩薩戒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也是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一個恆久的心。你受完戒以後,你當初緣三寶的境而發心,你回來以後這個心還在,它是一種持久的心態。為什麼呢?因為它隨順於道理,它是一種真實的心。

所以我們要知道,問題不在時間的長短,問題是在於它是一種真實的心,還是虛妄的心,這個本質上是不同的。

《淨土聖賢錄》講到一個公案:

在唐玄宗的時候,有一個居士叫做馬子云。這個馬子云從小就當兵,他不斷的建立功勞,就做到上尉軍官,他這個人平常也是念佛的。有一次唐玄宗的北京政府,因為當時的地方有判亂,所以唐玄宗派兵去討伐,討伐判亂需要很多糧草的供應,就要地方軍隊的糧草提供到北京來,而馬子云就負責督送糧草到北京。

他帶領很多的船,載著很多很多的米要運到北京去,但是在中途的時候,不小心船就沉沒了,整個米都掉到海里面,當然就延誤了軍機。這個在古時候的法律是要判死罪的,所以當初負責運送糧草的人,包括主官馬子云,還有旁邊所有押送的軍人,全部都被關起來,當然這個結果就是一個死罪。

馬子云這個時候萬念俱灰,他知道死亡將至,就萬緣放下,在監獄專心的念佛。他這一念念了五年,很奇怪,這個軍法官因為忙碌的關係,忘了審判這個案子,當時要是一審判,那當然是死罪了,但是就是有很多的因緣,結果把這個案子給忘掉了。後來換了一個新的軍法官,就把這個案子重新的審理,發現這個過錯不是人為的疏忽,而是天災所造成,當初的馬子云是沒有過失的,就把他放出來了。

放出來以後,馬子云不想在世俗生活,於是就出家了。出家以後,他又修了幾年,得到了宿命通,他跟他的同參道友說:其實我應該在押送糧草的那個時候壽命就結束了,應該要死亡的,我後面的生命是因為念佛的關係,把這個業轉過來。我再過幾天就要往生了,希望那個時候大家來跟我助念。

到那天的時候,他的同參道友為他助念,他就端坐在那個地方念佛,就講一聲佛來接引我了,果然就安然的坐化。

我們現在可以探討一個問題,馬子云遇到死罪這個災難之前,他也念佛,但是那個時候念得不相應;為什麼他一定要遇到死罪的時候,他到監獄才真實的念佛,把這個業轉過來,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乃至到臨終的時候招感佛陀的接引?我們可以這樣講:他剛開始在家念佛的時候,沒有真正的念佛,因為你一個人念佛那是要真實的心,那是緣菩提心、緣聖道的心而生起的,他那個時候是遇到了逆境,這個時候對世俗的因緣,那個攀緣心開始得到收斂,這個時候心中才真實的看到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

所以你看我們出家人,只要你一出家,你發了道心以後,你的業就改變了,算命先生怎麼算你的命都不准。因為你以前的心是虛妄心,你以前的心是怎麼樣呢?心隨妄轉,你的根跟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情緒,這個情緒就是你的心,它要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緣無上菩提的功德,生起一個出世的道心,這種心是不可破壞的。

所以說我們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一種出世聖道的心,那是真實的心;我們過去造業的時候,是在當下的所緣境產生一種一時的情緒,這個是虛妄的心。所以說真實能夠破除虛妄,這是第一個理由。

我們看第二個理由:

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癡暗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磣、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磣,而不肯出也?

第二個講到我們在造罪的時候,他當初的所緣境有所不同。在造罪的時候,他的所緣境是依止一時的情緒,那個情感性的黑暗的心,去攀緣一種虛妄境界而生,這個虛妄境在唯識學叫做遍計所執性。

你看到一個人,你會對他生起貪愛,就是你沒有看到他的真實相,你一定是把這個人想得太美好了,就是你對他有所增益了,這個增益的相是你心中捏造出來的;你看到一個人起瞋心,你也沒有看到他這個人的真實相,你把這個相給損減了、把他丑化了,你才會生起瞋心;所以我們過去起顛倒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個人是看到真相,你只是活在你心中錯誤的影像。你把這個影像或者過度的美化,或者過度的丑化,所以那個影像是錯誤的影像,你當初所緣的境界是一種虛妄的影像。

而我們念佛不同,我們念佛所緣的是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我們真實能夠感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真實功德,我們真實的為了要追求菩提心生,為了要成就無量光、無量壽的一種依正莊嚴而生起的。所以說你念佛的時候的所緣境,是真實的境,因為那是從聽聞正法、如理的思維而產生的,所以真妄也是有所差別。

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說有人被毒箭射中了,這個箭射得很深,不但射到皮,還射到骨頭裡面,而且這個毒性也特別強,它是傷肌破骨,但是重點不是它射得多深,重點也不在於它的毒性有多強,重點是你是不是有消除箭毒的藥鼓,這個藥鼓你一打起來的時候,這個箭就自然跑出來,這個毒性也自然消除。

也就是說,這個藥本身有救拔的力量,就好像我們講:你生病了,不管你這個病毒有多深,重點是你能不能找到解藥,你找得到解藥,它就能夠救拔這個病毒。

我們從阿賴耶識受熏的角度來看修行這件事,你看我們以前在阿賴耶識的熏種,在虛妄的境造了很多的業、熏習了很多的種子,這個種子在唯識學叫虛妄的種子;但是你真實的發菩提心,你在受戒的時候,你緣三寶的境而發起一種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個種子在唯識學叫金剛種子。為什麼?因為你所緣的境界是三寶的種子。

諸位要知道,一個人受菩薩戒,你要麼在一個法師的面前受,最低的標準是在佛像的面前受,你如果沒有在佛法僧三寶面前受,你說我對一棵樹來受菩薩戒,你不可能得戒,你面對的不是一個真實的境,你熏習的種子,你得這個戒體是生滅的,一下子就破壞掉了。所有的戒體要成就,一定要緣真實境的。

什麼叫真實境呢?就是三寶的境,你這個戒體才會強固的。你說我面對虛空來受菩薩戒,不可能的,不管你怎麼發心,你緣的境不是三寶的境是不可以的。所以,你當初造業的時候,是緣著你心中的一個虛妄性造業;你念佛的時候,是緣三寶的功德,那種真實救拔的功德而念佛,那這個境就有真妄的差別。

總而言之,我們念佛的時候,那個信心要建立,你要相信真實能夠破除虛妄,你要相信這件事情,破除虛妄這件事情很重要。

我們修行人要做兩件事:第一個趨吉,第二個避凶。我認為趨吉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當然我們不斷的修習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經典諸佛菩薩的德行,我們生起好樂,但是我覺得生起善法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一個初學者避凶很重要,遠離災難這件事情很重要。

一個人要遠離災難,你要知道災難是怎麼來的,災難就是你心中的情緒,就是你六根對六境的時候的第一個念頭,那個情緒、那個盲目的念頭,那個念頭你一定要有克制的力量。當然我們也可以修止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問題就是你能觀的智慧,不淨觀、慈悲觀你不一定修得起來。

我告訴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對治負面的、破壞性的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動,印光大師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誒,這個不動法門很重要,印光大師講這句話實在是太殊勝了,他這個法門是來自於《楞嚴經》的一段話,它有很多對治妄想的方法,其中一個就是不動。

諸位知道,所有的妄想它有一個天敵,就是時間,時間是所有妄想的天敵。你試試看,你打一個妄想,你只要把這個妄想拖過一段時間,你這個妄想自然消失掉、自然消失掉!你要是敢跟它拖,妄想經不起拖的。所以你看世間人講主動積極,修行人這四個字不適合,尤其是你要遠離過失,主動積極絕對是增長過患。一個剛開始修行的人,你有什麼念頭,你就是不管它,不隨妄轉。所有的初學者,都是先從否定自己、不隨妄轉開始,等到把這個妄想離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再開始培養美好的德行,開始修禪定、神通、三昧、陀羅尼,這個時候才開始所謂的修善。如果一個人他連不隨妄轉這四個字都不知道,怎麼修行?那你說要避免災難,那是很困難的。因為你一個妄想起來,你就跟著它走,妄想起來要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那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講虛妄心它是一種生滅相,我們念佛的心是真實的功德,從真妄的角度來判定強弱。

第三個我們看決定:

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

前面是講真妄,這個是講它的強弱。

我們造罪的時候,心是有間斷的、有終止的,所以我們前面說過:帶業往生,你所帶的業要帶舊業,不能帶新業,新業你帶不走的。

什麼叫舊業?

就是這個業你已經懺悔了,你已經斷相續心了;如果你這個業還一直在造作,這個業就障道了。也就是說,這個業因為你的懺悔產生間斷,而產生終止。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不是隨便就念佛,也不是一時的衝動,我們是長時間的聽聞大乘法義,建立了成佛的菩提心。我們長時間聽聞淨土的教義,對阿彌陀佛生起了皈依的心。所以那個時候的心,是無間心,特別的堅定,而且是無後心,念念的相續沒有終止,堅定而相續,那個時候才舍命。

你想想看,一個堅定而相續的心,面對一個猶豫不決、間斷的心跟有終止的心,那當然是善心猛利,所以就能夠往生。

以下作一個譬喻,如一個十圍的繩索,這個繩索很粗,十個人才能夠把它包起來,一千個人都不能使它斷裂,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堅定的劍,即使是一個童子,他也沒有三昧力,他只是一個散亂心,但問題是他那個是劍,一刀就可以把它兩斷。

所以念佛的時候是一種堅定心、相續心,所以可以往生。

我們作一個歸納,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臨終的時候要達到一心不亂,在本論當中,把一心不亂作出一個很明確的標準,一心不亂:

第一個、它是真實的心,你念佛的時候要緣到真實的功德,你不能說心裡面念佛,心中還是想到世間的情感,那你就不是真實的心,你沒有緣到真實的功德,第一個你要有真實的出離心、成佛的心。

第二個、你要有堅定的心,無間心、無後心。所以說一心不亂的最低標準,就是真實的心跟堅定的心。

這個十念必生,在《淨土聖賢錄》也有一些公案,我們講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朝的張善和居士,這個人一生是殺牛的,他父親也是殺牛的,他出生以後也跟著殺牛,殺了一輩子的牛。到了臨終的時候,他經常做夢,有十幾隻牛衝過來,用牠的頭去撞張善和,所以他每一次都是在惡夢中驚醒。後來有一次撞得實在太厲害了,他感到非常的恐怖,就趕快請他太太去請出家的法師來開示,出家法師就開示淨土殊勝的功德,叫他要念佛。

這個時候,張善和聽聞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以後,在《淨土聖賢錄》上說,他念佛未滿十念,未滿十念,還不到十聲,這個時候他就說:牛去也,佛來也,就走了。牛已經離開了,這業障已經消除了,阿彌陀佛現前了──未滿十念。

大家會說:他造了一生的殺業,他臨終的時候念佛是未滿十念,為什麼未滿十念的念佛,能夠把重大的殺業轉過來,轉成清淨的蓮華呢?轉地獄的火成清淨的蓮華呢?理由只有兩個:

第一個、他念佛的時候是用真實的心來念佛,不像我們一般念佛的時候打妄想,你沒有用真實的心念佛;第二個、他用堅定的心來念佛,專注、堅定,因為他真實心故、堅定心故,所以他把整個殺業轉過來,所以牛就消失了,佛就現前了。

諸位看看《淨土聖賢錄》,唐朝的張善和,這個是標準的臨終十念,所以,我們不要以時間的長短來判定業力,應該從本質的真實、虛妄,跟量的堅定、不堅定來判斷。

好,十念必生的這個問題我們就討論到這個地方。

我們看第九個:

甲九、路遠難到、根缺不生疑

乙一、征問

這個地方有兩個問題,我們看論文就容易清楚了:

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有此教,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大家都知道淨土法門,是一個他力加被的法門,所以它的重點在於佛力要現前,也就是你必須要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牽涉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空間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很想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但是阿彌陀佛離我們實在太遠了,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我們凡夫又沒有三昧神通,身心劣弱,怎麼能夠跟十萬億佛土之外的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這是第一個問題,距離會不會構成感應的障礙。

第二個是果報,說我是一個女人,我是一個六根不足卑劣的果報,即使我很虔誠的念佛,也可以感應道交嗎?這是第二個,卑劣的果報體是不是影響感應道交。一個是距離的問題,一個是果報的問題,提出兩個問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印光大師論念佛人如何對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

《觀無量壽佛經》第八觀:像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

如何是念佛止觀

念佛止觀就是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何為止?就是遮止...

分段生死對我們的修行障礙太大了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諸位心中,你現在的念頭多分來說...

你的佛號不能都是在散亂心中念

我們不斷地修習專住,首先產生心輕安。你的心會產生兩...

華開花落水流無聲|紀念妙湛老法師往生一週年

恩師上妙下湛老和尚,生於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葉...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勞碌

我們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眾生很多的債務,債務包括了...

一生成佛的捷徑

淨土法門,三根普披,利鈍全收。即便等覺菩薩也不出淨...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無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改變人世間不好的生活環境和遭遇,永遠是人們最大的努...

你是要面對太陽還是面對黑暗

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

年輕人壓力大,有時煩惱,該如何化解

問: 師父您好,請問年輕人壓力大,有時煩惱,如何化...

一定要讓學佛成為快樂的事

實際我個人24歲出家到現在60歲,我們師父們也可以見證...

明一法師與保險公司員工的座談問答

編者按:保險公司面對的客戶五花八門,有的可能會非常...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這是自己的錯

作為具有正見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這是...

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裡面記載。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這家兄...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劉典獄長之邀,來和各位講講佛法。佛法的大要,...

弘一大師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每天在晚間所念的 警眾偈,是普賢菩薩所說的。在中...

人的相貌是怎麼來的

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

《佛說孝子經》讓你成為真正的孝子

導讀:《佛說孝子經》,這一部經只有一卷,收錄於《大...

學唱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很早就接觸過,因為非常好聽,所以自己特別喜...

臨命終惡業起現行的情況

「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問: 無法參與道場或團體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只看你的發心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

【佛教詞典】攝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齊、聚落界分齊 子題:可分別聚...

【佛教詞典】慈恩八宗

慈恩大師將佛教分為八宗,即   一、我有法空宗,指犢...

【視頻】昌臻法師《離欲上人圓寂十二週年開示》2004

昌臻法師《離欲上人圓寂十二週年開示》2004

【視頻】財產三千億

財產三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