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夢參老和尚《辦慈善事業必須真情實意》

夢參法師  2011/02/09  大字體  護眼色

2009年冬至2010年春,夢參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來到了上海,原本計劃2009年12月26日前往覆旦大學「學佛講壇」開示,因適逢復旦大學EMBA年會召開在即,遂於12月19日午間變更行程,應邀前往EMBA年會現場作一場簡短的開示,勸勉在場的工商管理階層,「發長遠心佈施,源遠流長」、「辦慈善事業,必須真情實意」,發人省思,這也是夢參老和尚首次在中國內地知名學府開示佛法,意義深遠。

道不虛行 要把修行貢獻出來

今天非常的特殊,跟大家見面。本來我是26號(2009年12月)到大學演講的,不是講這一部分,今天我跟大家結緣,這是我意想不到的。在山裡行道,看著是假的,實際上一點不假,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就實現了。這就是道不虛行。像出家人在山裡修行是一個人修行嗎?修行有所得要貢獻給大家。人家接受不接受呢?到了人多的地方,就有人要求你,把你的修行貢獻出來,就是這個涵義。這叫道不虛行。

在座有很多的朋友,不見得都是學佛的,也許以前沒有聞過佛法,也有一些是深入的。什麼叫佛?佛一開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國,就把「陀耶」去掉,變成了「佛」了。其實佛陀翻譯成中文的話,就是覺明。當你覺悟了,明白了,你就是佛。覺悟什麼?明白什麼呢?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壽命有長有短,在世界上有窮有富?有一些人是在復旦大學讀書,是高級知識分子,有一些人在農村,小學都沒有讀書過,知識是不平等的。

人原本應該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學習。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本來是平等的,但是實際上有貧、有富、有貴、有賤,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差別?這就是佛教說的因緣。再說明白一點就是他沒有這個善根,所以接觸不到。現在每一位道友,你今生所受就是前生所做的。你今生所做的是因,又得到未來的果,就這樣的因果相續。

我所知道的很多道友都是做貿易的,在經濟上有所成就。成就了又如何呢?沒有成就的,失敗的,並不是說做貿易就賺錢,也有失敗的,也有賠的。在你經營一些事業的時候,有成有敗。在你學習知識的時候,有深有廣。但是一些世間上的知識是有限的,處事之間的文化是無限的。我們這些和尚、出家人,他所學的文化是無限的。大家沒有學習過,不能理解。

講經學法是前生修來的

我今年96歲了,從16歲出家,沒有讀過小學,但是我19、20歲開始講經。以後就一直做法師了。這個差別從哪裡來?沒有差別。是前生的因,今生的果。我是什麼書看過一遍,不看第二遍了,為什麼?這是我前生修來的,前前生,無量生修來的,你前生沒有修過,今生就不行了。

因果相續不斷

佛教不講斷滅,說我們人死了!你死不了的,永遠死不了,這叫相續。把你過去所做的善也好、惡也好,你所累積的財富,我們來生還可以繼續享受。有的做貿易一做順利就發財了,有的一做就賠了。

我有兩個弟子,就在廣州、深圳,兩個弟兄同樣做貿易,都做鞋的生意,一個發的很大,另外一個做不起來,賠了。同樣的,為什麼?這就是我們佛教講的,過去的福報、過去的因。我們佛教是講相續不斷的,你今生所受是你前生所做,你要問你未來如何,你今生做的,未來要受。說我們欠人家錢,你無論走到那裡你都要還,下一輩子,人家當主人,你給人家打工,還是要還。這就是佛所說的因果論。你前生的因,今生受果,你不要抱怨。這叫因果循環。

有的人看起來一生很幸福,有的人一生波波折折,生活非常困難,坎坎坷坷。如果身體經常害病,不一定是現生的業;你前生所做的殺業重,今生就會經常害病。像愛吃海鮮,殺業就很重;你斷了畜生的生命,今生的壽命也不長。如果你沒殺過生,壽命一定長。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論。什麼因、結什麼果。你種桃子絕對不會結出梨來,雖說現在有的是嫁接,但是這需要科學手段,你沒有這個手段,你就改變不了。

如果我們信佛了,就讓你改變了人生,可以改變,把我過去的業消了,就等於你今生還債了。但是並不是說你信佛了,就把業消了,而是信了以後你還要做。知道前面的念頭不對,馬上停下來,這樣的話,你遇到的事情就可以轉變。假使知道自己的思想不對頭,然後進行了改變。對我們佛教來說,這才算是有信心。

信佛是有條件的,並不是說我燒香拜佛就算是信佛了,要從心裡信才算。我們看到有生命的東西絕對不能把他傷害到,這才是有信心。能夠知道自己前面錯了,然後進行改變,這算是信佛的入門了。就是覺得前念不對後念能改正,叫有信心。修這個信心得修多長時間呢?你看每一個出家人,他不是今生才發心的,而是多少生的。在我們出家道友之間有一些人智能很大,一學就會,有一些人學十年,學二十年還學不成。為什麼?前生沒有這個因,我們有很多道友做貿易,有一些做貿易順順利利達到目標,達到什麼目的呢?發財。有一些人做生意一樣的做,你做就賠,人家做就賺。什麼原因?都不是現生的。

多做好事 莫問前程

所以看到人家富貴,不要羨慕,多做好事,莫問前程。他的富貴不是現生的,而是前生修來的。發財了之後,他的財用於幫助別人,來生才受這個報。你做一生作任何事業都成功,就說明你的前生善業很重。

佛教一切都講因緣,就是三世因緣,過去、現在、未來,而我們出家人是看十世的因緣。收徒弟要看他有沒有善根,一點一滴,沒有一點是浪費的,一定是有因果的,因緣本身就是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到時候最然就報了。

暴發戶是靠不住的 就看你用不用心

有很多資本家,到第二代就窮的什麼都沒有了,我在北京看的多了。有的等不到第二代,自身當中就發生了變化,為什麼?你了解了解他的行為,了解他的歷史就明白了。山西有一家搞貿易的,他從來不取高利,也不做大買賣,柴米油鹽醬醋茶,只佔一分利。他的生意從宋朝到現在了,一千多年,相續不斷,經過多少次災難,他們家從來沒有受過損失。這叫積德。暴發戶是靠不住的,就看你用不用心。

發長遠心佈施 源遠流長

佛教當中有一部經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有八十卷經文,有一段經文是講文殊師利菩薩,講善惡業報,有的一生種下去,千生萬生去享受,有的一生做下去,半生就消失了,這就是做善事的時候,發的心不一樣。發的長遠心源遠流長,有的善人等到自己發了財,他要行佈施,幫助別人,他的財富源遠流長。有一些暴發戶,自己發了財了,看不起窮人了,一毛不拔,不肯幫助別人,這個富絕對不長,這個富,富不過三代。要富的久遠,要多做好事,莫問前程。

辦慈善事業 必須真情實意

這個好事不是說供養佛法,而是幫助別人。在當前的世界,慈善事業做的很多。但辦慈善必須要真情實意的辦慈善,不要夾雜。現在做慈善的事業不真實了。做善的還要夾虛偽,做善事不是要名的,而是真正的幫助別人,讓人家得到利益。 比如說做好事,在佛教講的做功德。在佛教當中菩薩道就是幫助別人,沒有自己,他心裡所想的就是一切人,沒有想到自己,這就是佛教所講的菩薩。

要尊重人 這就是菩薩

這個菩薩不一定是出家人。他的用心想到別人的困難,想到別人的痛苦。我現在我把佛教講的世俗化了,什麼叫世俗化?沒有講佛教的語言,都是用世間的語言。因為大家沒有研究過佛經的話,沒有辦法懂。用世間的語言來說,就是幫助別人。在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這些大菩薩都是幫助別人的。「菩薩」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就是「覺有情」,讓有情的人都有覺悟。覺悟什麼呢?要有善心,不要隨便就責備人、傷害人,要尊重人。這就是菩薩。

菩薩都是尊重眾生的,他們不僅度人,還度豬。

比如說有一個和尚在五台山,一個出家人告訴另外一個出家人說,你幫我帶一封信給勃荷,這另外一個和尚就同意了。結果帶著這個信下山了之後,他才想到這個勃荷是誰呢?他不知道。後來到了忻州一個縣,聽到有人喊勃荷,結果一看這個勃荷是一頭豬。這個帶信的人就把信給了這個豬了。這個豬一拿信就立起來了,然後就死了。那個信就叫他說,「你該回山了!」

大菩薩度人 先度苦難的

在我們佛教講,那些大菩薩要度有緣人不一定就是那些有錢、有財富的,都是先度苦難的。我們看這些菩薩,並不是說都是有錢的菩薩,有的現得非常的苦惱。

另一個是示現在天台山。文殊、普賢都示現在人間,示現的是人間普通的和尚,一個是做飯的,一個是總是住在山洞裡的。眾多的菩薩到人家,不一定都是我們看到的,非常的莊嚴的佛像,不是的,有很多都是很普通的。

我說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凡是我們佛教的弟子,看到那些不起眼的和尚,或者是穿的破破爛爛的和尚,那才是真人,我們說「真人不露相」。是不是都是這樣呢?不是的。要隨緣,當他實現的時候,眾生跟他有緣他就實現了,所以是隨緣示現了,有的示現宰官身、有的示現菩薩身、有的示現普通人、有的是變成大富長者。

作善業起心動念 感應自然而來

大家知道在印度有一個發心的菩薩,給孤獨長者,他到他的親戚家去拜訪,他看他的親戚們都忙的不得了,就問說:「你們供養什麼人這麼尊貴?」那個親戚說,「我們供養的是釋迦牟尼!」他一聽到佛的名字,渾身發抖。給孤獨長者是有善根的,這是一種自然的感應。於是他回到他的家中,給佛修了個精舍,也就是佛經裡面經常提到的「祇樹給孤獨園」。

給孤獨長者在修精舍的時候,舍利弗用神通讓他看到六欲天,他往天上一看,天上正在給他修一個宮殿。舍利弗跟他說:「你給佛修祇園精舍還沒修好,天上的精舍已經修好了。」這叫感應。當我們做一件善業的時候,你起心動念,做善業,這個應就來了,應就是你自己的果報,將來享受。但是給孤獨長者他沒發願成佛啊,他得到的只是天上的果報。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一樣的,在你發心剛要做的時候,你的未來果報已經成熟在那裡了。因此大家要多做好事,莫問前程,不求回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為什麼人有貧賤和尊貴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尊貴的人?又有下賤的人?是什麼原...

因果業報

有一位婆羅門長者,家財萬貫,只有一個兒子,年滿二十...

一門出了七院士的錢氏家族

一門出了七院士,這在中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日行一善

人們相互之間喜歡祝願吉祥如意,其實這僅是良好心願,...

錯綜複雜的業因果報

佛教講的三世因果的法則,是我們佛教徒最起碼要認知的...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

百丈懷海禪師是禪宗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為自我的...

佛陀乞食空缽而回的因緣

一次,比丘們問佛:世尊!您成正覺後,曾入娑羅聚落乞...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修定的資糧

修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

出家後的四種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種分別,一種是出世俗的家,我們現在的辭...

你一切的安全,佛菩薩都能保護

我現在已經九十六了,我深刻體會到我的災難重重,但是...

八萬四千法門怎麼來的

在你的生活當中要這樣鍛煉,你的煩惱就會逐漸減輕,待...

心志專一 事有所成

年輕時的慧遠禪師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

弘一大師《佛法十疑略釋》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對於佛法...

醫者應戒殺生

陶隱君①取生物為藥,遂淹滯②其上升。夫殺生以滋口腹...

本煥老和尚簡介

本煥禪師生平 本煥禪師(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張,...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

從念頭來判斷你的來生

住持,就是攝受的意思。他這一念心能夠把心中清淨的戒...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責任

出家僧人應有三種責任: 一、為僧者,維護僧家形象,如...

五欲的過患

智者大師把這個止觀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

改變心念,這樣命運才能改變

很多人經常在問一個問題,如何能富貴,回答一定是佈施...

聰明的理髮師

很久以前,有一個智慧大臣請一個理髮師修面。理髮師給...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

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附庸

林青好像總是在忙。 上學時,忙著學習,忙著考好學校...

【佛教詞典】阿耨達

(地名)Anavatapta,舊稱阿耨達,阿那陀答多,阿那阿...

【佛教詞典】一識外道

(流派)外道名。謂人身中有一心魂,常由眼耳鼻舌身意...

【視頻】以戒為師--雲居山真如禪寺三壇大戒法會

以戒為師--雲居山真如禪寺三壇大戒法會

【視頻】界詮法師《在家居士五戒菩薩戒淺說》

界詮法師《在家居士五戒菩薩戒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