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淨界法師  2022/07/16  大字體  護眼色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之前出來。這樣講就簡單了。如果你一墮落三惡道,那就非常麻煩了。因為我們好不容易聽聞佛法,栽培各式各樣的善根,一到三惡道,面目全非,重新整頓要花很多時間。所以針對整個三界的果報,必須快!

我們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之前就趕快跳脫三界,最好是今生跳脫三界,佛陀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所以佛陀必須要「治亂世,用重典」,佛陀捨棄了中道實相,專講我空的智慧,而且強調苦諦,強調苦諦就是讓這個速度加快。厭離!

出來以後,我們說過,到了界外,你不能老是施設方便,你要開始怎麼樣?回歸到正途,回到真如本性。你要面對你本來面目了,你不能老是要糖果吃了。所以,佛陀一開始是安立了一個涅槃寂靜,到最後佛陀給的是一心真如。就是說,涅槃寂靜是不存在的東西,「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我們希望追求一種快樂的感受,快樂感受有過失;佛陀告訴你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叫做涅槃寂靜樂,大家就有興趣了。但是佛陀到最後說,涅槃寂靜樂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假相,佛陀要給你常、樂、我、淨,更好的東西。所以到了「會權入實」,入這個實法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就要開始面對我們的真實面貌了。真實面貌就是所謂的一心真如。

我們做一個說明。我們剛開始修學是有所住。佛陀先講業果,所以我們一開始以善業為住。你看人天種性的人是歡喜善法,他善法越多越好,他做什麼事都想這件事情是不是個善法。他用善法來當作他修學的最高目標,只要是善法,只要能讓他來生得到快樂,他什麼事都肯做。但是這樣子有什麼缺點呢?自我設限,你把你的生命設定在善惡的業果。雖然是「饒汝千般快樂」,但「無常終是到來」,所以你就以善惡的業果把自己給框住了。人天種性是這樣子,以善法為住。

這種人天種性慢慢進步以後,佛陀講到空性,以空性為住。這好一點了,至少他能了生死了。他看到什麼事,就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給我一個皇帝做,你給我大富長者做,我用無常的觀來觀察這種東西,「無常故苦,苦即無我」,這個快樂果報是不能掌控的。所以,以善法為住就是生死輪迴;以空性為住,達到出世的解脫,但是缺乏功德妙用。

所以我們一開始是先有所住,以空性為住而離開三界,就是法執嘛。法執好過我執,至少你執著的是一個清淨法。但是,諸位!你離開三界就不能這樣子了,你不能老是要求佛陀給你方便。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們要好好地冷靜下來,向內看一看:你從什麼地方來?看清生命的本來面目。所以到了三界以外,開始要成就無量的波羅蜜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回到生命的原始點。就是把這些方便的法,善惡的業果、空性的這些法,全部撥開來。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見初祖,慧可大師講一句話:弟子心不安,請和尚安心。初祖說:將心來,吾與汝安!說你那個心不安穩,不安穩的心在哪裡呢?迴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三祖遇到二祖,那個時候三祖身體很多病痛,說我乞求向和尚懺罪。二祖說:將罪來,吾與汝懺!你把罪找出來,我就讓你懺。三祖迴光返照,覓罪了不可得。二祖說,我已經幫你懺罪了。四祖遇到三祖也是這個概念,說我要乞求解脫法門。三祖說,誰綁住你了?結果一迴光返照,覓之了不可得。

就是說,我們一開始是需要方便,我們需要佛陀安一個法,讓我住在這個法,把我帶離三界,把我帶離罪業,把我帶離三惡道。但是我們總有一天要開始面對自己,我們的本來面目原來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其實我們向外追求的東西都是一個過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就是最好的車子,所有的成佛都是從這邊開始的。

當然,我們剛開始不能接受,那必須要佛陀創造一個涅槃的假相,創造一個我空的法,來帶離三界。但是,離開三界以後,我們開始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就是所謂的正因佛性。這個就是《楞嚴經》說的圓滿的因地,成佛的因地。你只要沒有面對自己,嚴格來說,你還沒有在成就佛陀的資糧,還沒有。就是說,你要煮飯,你不是馬上去燒東西,你要找到米。你沒有找米,你用沙去煮飯,你一天到晚修空性,你修它三大阿僧祇劫,你還是空性。空性不能成佛,空性可以讓你解脫。

所以,你一旦要步入成佛之道,第一件事情,找到成佛的正因,就是清淨心,一念的離相清淨心,這是關鍵!所以,為什麼說「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就是這個概念。就是佛陀先創造方便,想辦法先把你從三界拉出來;拉出來以後,我們開始面對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就是大白牛車的問題了。

《妙法蓮華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天上福報雖好,但終歸要墮落

比人類條件更為優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

淨土法門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

世間苦事無量,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

要說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先來說明苦,迫惱身心,使人...

淨土宗簡易而圓頓,如暗夜璀璨瑩徹的明珠

21世紀是科技與市場迅猛發展的世紀,也是人們對精神故...

淨土法門是了生死之大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

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給大家講個真人真事吧!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名為《...

勝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勝鬘夫人是佛教的模範優婆夷,也是一位典範信女。她是...

能持戒不犯,就沒有苦果

出家人頭上燒了幾個香疤,為什麼?還有知道的嗎?三壇...

學會欣賞別人

人生需要用一顆感善的心靈去欣賞,而不要只用一雙忙碌...

佛法,一種終極智慧

一 佛,就是覺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給予你啟發和幫助的人...

消失在照片上的小女孩

我讀大學的第二年,開始半工半讀,白天到學校上課,晚...

上報四重恩,是哪四種恩呢

在迴向時,大家常念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四恩是...

學佛的人可以練氣功嗎

問: 學佛的人是否可以練氣功? 大安法師答: 學佛的人...

波斯匿王喪母記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時,一日,波斯...

聖嚴法師:只顧耕耘

絕不能用企圖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諸位懷抱著不同...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會跟著來

出家人不要喜歡衣、食、住充足,若貪享受則容易懈怠。...

受戒就是與佛接軌

我們很多人想過幸福生活,想我發財啊,我成功啊,以為...

五種錯誤的聞法方式

持文不持義: 如果僅僅為了詞句的美妙動聽而受持,卻不...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法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一...

往生被能否重複使用

問: 陀羅尼被(往生被)能否重複使用? 慧律法師答:...

【佛教詞典】欲界天等有幾不善業道

【欲界天等有幾不善業道】 p0990 俱舍論十七卷七頁云:...

【佛教詞典】開白打

(儀式)為開白打鏧也。...

【視頻】崇慈法師《道安大師》

崇慈法師《道安大師》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八)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