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一刻急需的,下一刻也許成了累贅

2011/08/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淼鎮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是附近的山水景色都不錯,我們常常聽到有遊客感慨,這麼漂亮的地方,東西又便宜,房價又低,如果有機緣,應該在附近置點產業,花不了多少錢,卻多了一個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這樣的話聽過很多次,但是多數都是說說而已,實施了具體行動的人卻很少,畢竟在外地置業有著很多很多的不便。

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位常來天明寺姓張的施主,家也住在外地,但是家境很不錯,只來了淼鎮幾次,便在平湖邊上買下了一所房子,那所房子,戒嗔也曾經去看過,很寬敞,可以盡覽週遭的山水,最實用的就是還有一個極大的院子。

張施主對這所房子也算滿意,他說,以後每年夏天便會帶著家人來這裡避暑,可是他還是覺得房子裡還是有些遺憾,就是院子中的草木偏少,賣給他房子的人,好像特別把院子裡植物都剷平了。

張施主知道智緣師父喜歡養花,便上門請教智緣師父,他的院子裡適合種些什麼樣的植物,因為人可能會長時期不在,所以,最好這種植物是不需要太多護理的。

智緣師父想了想,便推薦張施主去種一種茅山上生長的草,這種草生命力挺強,而且連成一片的時候也很好看,張施主去附近的山上看了看,覺得非常滿意,便拉著戒傲和戒嗔去幫他運了一些草去他的院子裡。

差不多忙活了好幾天,終於把院子裡種上了一些草,張施主就此回了家,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來。

等到張施主再來的時候,很興奮到坐到寺裡,開心的對我們說,剛才去院子裡看過了,那些草已經鋪滿了院子,長的恰到好處。

和戒傲都替施主高興,那次張施主並沒有逗留太長時間,只幾天便離開了小鎮。

後面的一段時間,雨水比較多,又過了很久,等到張施主再來的時候,他忽然愁眉苦臉的問戒嗔,懂不懂除草的方法?

有些疑惑的問張施主原因,張施主說,前段時間長的恰到好處的草,最近開始瘋長,現在連原先院子中預留的小徑都是這種草,不得已一定要拔去一些。

和戒傲再次費了很大力氣,去幫張施主除草。

想想也很好笑,在這一刻急需的,到了下一刻,也許成了累贅。

往日人見人愛的英雄,在明日也許就變成了罪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薦】本來一切諸法皆空,眾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麼了?哪部經都要了生死、說放下,放下就自在...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擁有

我們這種身體存在的現象,是由什麼來組成的呢?地、水...

解生死無常,不被境界所轉

在《法句經》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比丘出家...

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活

據說,在這世界上,每天有36.5萬人誕生,有15.5萬人停...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

老比丘談笑為佛所訶

一天,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正當佛陀在為天人、國王及大...

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福報在頂著

所以,講到這個無常的世間,凡夫執著是常。受皆是苦,...

宣化上人:糊塗生命糊塗人

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步驟,人有「生、老、病...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梵網經

佛說梵網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世間三種最勝香

過去,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

守空鍋的老夫婦

佛經中有一則小故事 ,有對老夫妻沒有子女、親戚,住...

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聰明睿智的人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講究道德的人...

「如狼守齋」的故事

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

中國的佛塔有幾種類型

1、樓閣式塔: 在中國古塔中的歷史最悠久、體形最高大...

思考方式決定你快樂或煩惱

有時候我想:人為什麼會生氣?其實人生氣的時候往往是...

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再來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心裡的墳土早幹了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老子和莊子是放曠逍遙哲學家...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嗎

問: 阿彌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師答:...

四種食

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體要有營養,這個生命才能夠住持下去...

【推薦】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僧無為 吳江流慶庵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大勢至菩薩」名號的含義

大勢至這個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聯繫在一起的,大勢至...

怎樣選擇四十八願中與自己相應的願

問: 經過師父的分析、解釋四十八願,弟子對彌陀的功德...

何以應當戒殺?

殺是佛門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緊的事。現在有一...

念佛的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

【推薦】化太歲、謝太歲的法事有什麼淵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歲、謝太歲的法事在中國民間十分盛行。 在寺...

【佛教詞典】漸教

(術語)對於頓教之稱。如初說小乘,後說大乘,以淺深...

【佛教詞典】脊傴曲

【脊傴曲】 p0949   瑜伽八十四卷十頁云:脊傴曲者:...

【視頻】慧律法師《名氣搞得很大,不代表很有修行》

慧律法師《名氣搞得很大,不代表很有修行》

【視頻】天因法師《善生長者的故事》

天因法師《善生長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