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西方三聖的形象

律航法師  2013/05/09  大字體  護眼色

西方三聖的形象

念佛法門雖分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持名念佛四種。而實在念到業盡情空,無念而念的時候,這四種念佛方法,每用一種,那三種不期然而自然齊得,絕無嚴格的界限。但初學念佛時,必須注重持名念佛。我五十歲方學念佛,今年虛度七十,愧未到上述的境界。不過有時執持‘阿彌陀佛’四字洪名,追頂至極的時候,剎那有此依稀現象。又考據古來大德的法語,也曾有此類的開示。今特拈出觀像念佛一門,就己所知幾種特徵,願供同道參考,絕不敢妄逞臆說。

一、阿彌陀佛手持金蓮花:通常所見阿彌陀佛的像約有三種:一為說法像:兩手分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各以拇指拈著食指(左第二指),及無名指(右第四指),站立對眾說法的姿勢。二為接引像:左手持金蓮花,平胸而立,右手下垂,作接引眾生狀。三為坐像:跏趺而坐七寶蓮花台上,雙手揲彌陀印,手上所持法物,有種種不同,總之以合乎《十六觀經》者為是。

二、觀音頂戴阿彌陀佛:我自念佛以來,見觀音菩薩頭頂天冠,冠上有一位立佛,不知這尊佛的名號,問過許多念佛的朋友,都說不知道。或者說‘一佛即一切佛。’我總以為若單就理論上講是可以的,若就事相上講,未免太儱侗了。今年往老友許寬柱居士家賀春節,又提及此事,他說‘觀音菩薩頂戴的一尊佛,即是阿彌陀佛。’我即問他有什麼證據呢?他如數家珍的引出許多經典作證。我不禁以手加額歡喜讚歎,二十年的疑問,一旦渙然冰釋了!不敢吝秘,謹介紹周知。

(一)《大日經》偈云:‘此方大精進,觀音自在者,光色如浩月,髻現無量壽。’

(二)龍樹菩薩〈十二禮〉曰:‘觀音頂戴冠中住,種種妙相寶莊嚴,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頂禮彌陀尊。’

(三)善導大師〈般舟讚〉曰:‘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佛恩常頂戴。’

(四)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曰:‘西方阿彌陀佛,觀音頂戴冠中住。’

許居士把上來經論,口述並筆記都給我看,我為之雀躍三日。諸佛菩薩和祖師,都有經偈來說明,可謂千真萬確,絕對沒有錯了。

三、大勢至菩薩頂上寶瓶:我初學佛時,見大勢至菩薩頂上有一個寶瓶,不知瓶內盛的什麼東西?嘗問一位老修行,他答是‘父母的骨灰,表示孝行。’雖覺得似乎有理,但找不著證據。讀《觀無量壽佛經》至‘觀大勢至菩薩’節內云:‘於內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那時候大勢至菩薩初發心出家,還是個凡夫,他父母的遺骨,亦是凡夫的骨頭,因為大勢至菩薩勇猛精進辦道之故,他自己轉凡成聖,成了大菩薩。

他每天修行辦道,每天給他父母迴向,因此那瓶子裡面,他父母的遺骨,亦起了變化,本來他頭頂上的瓶子,是個凡夫用的瓶子,這時候,變成一個寶瓶,他那父母的遺骨,是凡夫的骨頭,這時候變了,變成一片光明——骨頭化了,化成光明。大勢至證了菩薩果,能運用種種神通變化,利益眾生,他父母的遺骨,變成了光明,亦能夠神通變化,普現佛事,利益眾生。

要知專就事相上講,西方三聖顯現的特徵,特令眾生容易觀想,容易憶念。譬如我們對於父母和兄弟姊妹,無論相距若干裡,相隔若干年,每一閉目憶想,他們的面型毛髮皆現,如在目前。何以故?久習熟知其特徵,且天性相關,深印識田。

阿彌陀佛及兩位大士,本來與我們眾生,係親因緣,和現生的父母兄長,天性關係,無二無別。奈因眾生無始來背覺合塵,愈趨愈遠,迷昧父母的本來面目。所以佛祖開示觀像和觀想二法,令眾生重加諦觀憶想,做一翻認識工夫,為將來臨終往生的準備。《觀經》對於每一‘觀’成就時,都讚歎淨除無數劫生死重罪,職此故也。

若就理性上講,則含義廣大深遠。如阿彌陀佛手托金蓮花,因蓮具眾德,出污泥而不染,表示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咸收,此人人所知,不必贅言了。若觀音菩薩頂戴彌陀,一手執甘露瓶,一手執楊柳枝,灑遍大千世界,皆是表示大悲。大勢至菩薩頂戴光明寶瓶,手持蓮花,招致眾生,皆是表示大智,光明為智慧故,所以稱為‘無邊光熾身’。

佛度眾生,以大悲為本,以方便為門。左輔表慈悲,右弼表智慧,正是象徵阿彌陀佛的悲智雙運,普度眾生。諸如此類,殊難枚舉。他如西方三聖之手持金剛台、紫金台、金蓮華、七寶蓮花等。都詳載《觀經》,特徵昭著。念佛行者須知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另作花樣,即為邪觀,不可不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齋僧供佛、燒香獻花、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

惡緣太多,發願捨壽求往生行嗎

問: 頂禮大安恩師,弟子依止您修學淨土己七八年了。...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禪觀了解過去,淨土規劃未來

當我們談現在,其實是離不開過去,也離不開未來;如果...

【推薦】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項

一、佛七的內涵 佛七,也稱打佛七,指的是淨業同修集中...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

淨土法門,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普被...

命運好壞,不需要問別人

有些人覺得自己命運不好,沒有錢,貧賤難熬,身體有病...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願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說,她接觸到的老百姓都會說...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著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許...

惟賢長老:淨土教的殊勝和修法

各位師父、各位居士: 我於四月二十六日由重慶到蓬溪...

曾國藩的教子之道

曾國藩(1811-1872)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來

詳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風起長空,萬籟咸為之...

如何正確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關係

問: 現在修淨土宗的人,對持戒念佛的理解總有偏頗,...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裡拜訪住持。這位年輕的住持對身旁...

聖嚴法師《方向感》

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這幾年所積極提倡的一個觀念,我...

念佛人不要反被聰明所誤

公據何人問大蘇,大蘇就是指蘇東坡蘇軾,唐宋八大家之...

依止善知識的九大利益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

道源法師: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

如來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

如來的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而不為餘者所摧故,如同...

現代人造業有四種特點

現代人造業有以下幾種顯著的特點,和以往時代迥然不同...

【佛教詞典】離諸業障

【離諸業障】 p1425 瑜伽二十一卷四頁云:云何名為離諸...

【佛教詞典】相違決定

【相違決定】 p0837   因明入正理論云:相違決定者:...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歸鄉版)

南無阿彌陀佛(歸鄉版)

【視頻】淨界法師《臨終關懷》

淨界法師《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