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黃檗禪師  2022/06/08  大字體  護眼色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惟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

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若不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時亦無蹤跡,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泊,即是行諸佛路。

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眾生輪迴生死者,意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淨名云: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獄六道修羅,盡由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嗔,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

志公云: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卻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淨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今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如今若心裡紛紛不定,任你學到三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只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墮,卻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志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只是隨意而生,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

忽疑訛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此意,何用區區,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裡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舍卻。淨名云: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只是除去胸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

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只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禪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悵,如此心意學禪,有何交涉?任汝會得少許道理,只得個心所法,禪道總沒交涉。所以達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故云:忘機是佛道,分別是魔軍。

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疑訛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是自性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安住一念心性會讓念佛的檔次提高嗎

問: 師父慈悲,關於這個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結...

佛學與醫學的關係

表面看來,好像佛學與醫學毫無關係,了不相涉。但如果...

「初心」與「直心」有什麼不同

問: 請問初心與直心,有什麼不同?或者兩者本質相同而...

心頭無事一床寬

夢窗國師(1275-1351)是日本明代著名禪宗高僧。他開創...

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

趙州上堂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

【推薦】只要心裡有佛,佛都會來護佑你

文殊菩薩問佛:佛涅槃以後,眾生用什麼來做福田?佛答...

怎樣去除掉心靈的雜草

一位著名的禪師即將不久人世,他的弟子們坐在他的周圍...

心靈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美容店,這美容店的作用的確不小...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告訴你為何心靜後智慧就來了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古代禪師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禪師在教化弟子時,當弟子產生妄想,失去正念的...

社交場合所忌諱的27個習慣

每個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有...

陪病人念佛的經驗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發現很多的患者,不能夠接受傳統...

念佛是要為你的死後做準備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

減程送水

有一個老人,見到幾位小孩在那裡玩,即說:小弟弟們,...

曇鸞大師的往生故事

曇鸞大師,是魏朝時代雁門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曾上五...

謙卑的力量

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而是用柔...

大安法師:臨終時是真有佛來接引還是心識所變

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見到佛來接引,是往生的人...

善人為何得惡報?因為你只認識了一半

我們看見的世間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齡很大的都活...

朝山的六種意義

修行之法門頗多,朝山也是學佛修行法門之一,其朝山真...

味精能挽劫運說

飲食於人,關係甚大。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故曰食為民...

三皈五戒是學佛的基礎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稱為三寶...

參禪人,無長遠心

參禪人,無長遠心。這一句話,粗不盡會。細向自己胸中...

佛弟子應如何看待出軌的配偶

問: 比如說,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經受現...

信願持名,如何強化信願

問: 信願持名,如何強化信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和一門...

【佛教詞典】利益

【利益】 p070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言利益者:...

【佛教詞典】七種二諦

(術語)天台有真俗二諦,藏通別圓四教之四種與別接通...

【視頻】大安法師《印祖的故事》

大安法師《印祖的故事》

【視頻】慈航法師法語

慈航法師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