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淨界法師  2017/09/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的因緣,就是縱向的因緣,你未來要往哪裡去。你自身的因緣當然是跟菩提心、空正見有關係的,你怎麼去調伏、引導你的業力跟思想,這是你自身的因緣。

但佛教的另外一個因緣觀是橫向的因緣,就是你跟眾生、跟佛陀之間的相互關係。當我們講因緣時,那自然是有差別的,世間上只要有相狀就有差別。我們從現實的人生來看,人跟人之間的因緣的確是有親疏遠近的差別。有些人在一起,他們有說不盡的話,因緣深嘛。有些人因緣相對淺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佛法的因緣觀,尤其是唯識的思想,就是所有的外因緣都是從內因緣創造出來的,都跟你的心態有關係。佛教的因緣觀永遠是由內向外解釋的,跟外道不一樣。因為他們在因地時互相的憶念有淺深的差別,所以造成今生的因緣也就有親疏的差別。

當然今天,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不是說跟眾生因緣的互動,我們更關心的是臨終時阿彌陀佛會給我們多大的力量來加持我們,往生淨土是佛力加持。我們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把娑婆世界的力量降到最低了,我們把業障懺悔到一定的程度了,但臨終時我們等待彌陀的降臨,有些人很快地阿彌陀佛就來了,有些人要等一段很長的時間。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你跟阿彌陀佛互動的關係的確有差別。所以,現在就是說,我們要在臨終時,除了我們自身的準備——對娑婆世界的調伏,我們還必須能夠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非常強烈的力量,讓彌陀早一點出現,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第一件事情,你要對彌陀功德真實地憶念。因為憶念是雙方面的,佛陀已經釋放一種力量出來了。你說你憶念阿羅漢,那就沒什麼效果,因為阿羅漢他根本不想跟你憶念,你憶念他也沒什麼用。但作為佛陀不一樣,佛陀是有發願的,他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他已經跟我們憶念了,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也釋放相同的力量來憶念他。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就是決定你臨終時有兩種因緣:

第一個,我們來看「二人相憶」。就是說一個是佛,一個是眾生。假設我們對佛陀的憶念雖然是「念念相續,心心相合,如在左右,如在目前」,但是這種憶念是斷斷續續的,「緣淺相隱」,說明你沒有很真正地投入去憶念佛陀,而你更多的是憶念娑婆世界的人和事。那麼這種情況到臨終,佛陀對你的加持力相對會比較疏遠。就是你來自於佛陀的加持力會比一般人薄弱,佛陀對你的攝受力、加持力相對薄弱。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二憶念深」。「見堯於牆,見舜於羹,存乎中,形乎外。」就像孔夫子經常看到堯在牆壁上顯現,看到舜在吃飯的肉羹中顯現。因為他內心經常憶念,也就產生外在的相狀顯現,就是「緣深相現」。就是說,如果這個人對佛陀有決定性的憶念,強大的憶念,超過對娑婆世界的憶念,那麼這種人到臨終時會得到佛陀更多的加持,更多的關懷,因為他釋放更多的憶念出來。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把臨終時的憶念開出三種力量:第一個,佛力,佛陀是能應。彌陀大願力,阿彌陀佛創造四十八願,他每個願都在憶念我們。因為彌陀因地時發願都是為眾生而發的,所發的願都是想要幫助眾生。所以,彌陀四十八願的每一個願,願願已經釋放一種力量在憶念我們。但是作為我們眾生心力(第二種力量,自力),我們有自性功德力跟名號功德力,是不是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我們來解釋一下。

佛力不可思議,這一塊你就不用操心。佛陀「眾生無邊誓願度」,他該做的已經做了,已經在實踐他的理想。對我們來說,心中的憶念,心力不可思議很重要。你要有很確定的信仰,這個地方就是強調你要相信你做得到。

蕅益大師在講三力的時候,他很強調心力不可思議。祖師提出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這個信仰建立在兩種信心之上。

第一個,從因緣造作上對自己的信心。他說:「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迴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你臨終時要這樣想:我過去的顛倒妄想做了太多錯誤的憶念,但是我現在回過頭來——「苟一念迴心」,我用我的心力憶念佛陀,我隨時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因為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所以,淨土法門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忘掉你的過去,諸法無自性,你不要再想你過去是怎麼不堪了,你要建立一個新的信仰——你相信你做得到。

淨土法門就是注重未來,你的心好好地想著未來就好。想過去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過去不等於未來。所以,你相信你是一個新的開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說,我雖然過去錯過很多對佛陀的憶念,但沒關係,我雖一路以來「昏迷倒惑」,但是我「苟一念迴心」,阿彌陀佛隨時在等待我們,我們只要迴心轉意,隨時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永遠不會嫌太遲,這是第一個概念。你相信你心的改變,一定會改變你的因緣,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理體上的信心。就是說,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們心內的佛,所以,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我們的心,把因緣這一塊撥開來,我們的心是「如」;佛陀的心,把清淨莊嚴的因緣撥開來,他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所以感應道交是合理的。因為我們跟佛陀是一家人,從同體真如法性的加持力來說,我們得到彌陀的關懷攝受是正常的。

所以,首先,我們臨命終時一定要建立一種堅定的信仰,你相信你對阿彌陀佛每一分的憶念,阿彌陀佛都能夠接收得到,不管你過去煩惱有多重、業障有多深。總而言之,臨終時一個概念——人生不堪迴首,不要想你的過去了,你專心地想想你的未來更重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念東林佛號起妄念昏沉如何對治

問: 在念東林佛號時由於每兩句佛號之間的停頓時間較...

忍力不堅固,而欲度眾生的尷尬下場

為什麼要往生西方?因為從佛教的根本情懷來講,是為了...

道證法師:用坐電梯來比喻淨土法門

下面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坐電梯』...

弘一大師勸念佛

在弘一法師諸多開示、論述中,提及淨土法門的很多,無...

苦行大師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師:俗姓方,江西雩都縣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殺...

家人壽盡的時候沒有師父助念怎麼辦

問: 請法師開示,家人壽盡的時候,去寺廟辦佛事和在家...

怎樣對待歷劫的冤親債主

有冤親債主乃至無量的冤親債主,這都是正常的。那麼我...

北周高僧靜藹大師

今天我們介紹給大家,淨土宗的一位祖師,是特別的奇和...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用心靈的力量來引導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眾生分二類:一個叫覺悟的眾生,一個叫顛...

肉雞蛋和菜炒到一塊,光吃菜不吃肉行嗎

問: 學佛兩個多月,肉不吃,雞蛋不吃。請教師父,肉、...

層級越高的法界,時間的質量越大

因緣所生法是這樣,你越執著它,它對你的限制、傷害就...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裡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

迴向的訣竅

很多的同修,平時做迴向,除了按照大德門製定的迴向文...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

什麼是無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輪迴是有根本的,佛教講:每一件事情會在我們生命...

佛教本來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國佛教泰斗太虛大師提倡的;但是人...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

戒德具足,堪做世間之福田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向...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拈花一笑心自靜 只需拈花一笑,萬千心事盡在其中。往...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確實有很多困難、很多障礙。...

找小鳥當證人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有這個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淨土諸祖師對「信」的闡述

淨土法門以仰仗彌陀願力往生安養為本質內涵,所以深信...

【佛教詞典】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義: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

【佛教詞典】薩羅計

(飲食)Sarki,最勝王經三十二香味之一。譯曰叱脂。...

【視頻】《普門品》文殊講堂唱誦

《普門品》文殊講堂唱誦

【視頻】心定法師《實用的金剛經》

心定法師《實用的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