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仰不能被消費

明賢法師  2013/09/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信仰不能被消費

一些生活在類似狀態中,但對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過分簡單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狀態。有時在沒能了解和學習佛教教義的情況下,因為一種較為盲目的善良意願,隨著一己私下理解,盲目推動不能適應大眾需求的宗教事務。

參合著個人的信仰熱忱,降低了教義標準,狂熱地追求大眾化或群眾效應,盲目失當地擁隨、比附自己感到新鮮的社會知識,從而使佛法逐漸被生硬地賤賣。

以「道」為核心教義的佛教,雖然有別於以「仁」為核心教義的耶教,及以「義」為核心教義的伊斯蘭教,但在當代社會,佛教的這一核心教義,卻時常被「仁」或「義」的主張所左右,人們對以「道」為核心的佛法所做出的期許,往往是不符合佛教本色的慈悲的「仁」或勇往直前的「義」。

比如,有人熱望佛教充當慈善家的角色來向社會施錢,有人又希望佛教承擔道義的角色來詮釋責任。佛教可以承擔責任,但這責任一定要以「道」為核心。當然,佛教也不缺乏「仁」和「義」這些邊緣化建樹來作為外圍的道義基礎,但如果將它們當成核心訴求,就是在把佛教從圍牆的一個洞子裡往外拉而使其離開本位。

這就是佛教或主動、或被動被賤賣的一個現實情況,從而偏離了佛教在人間構建教團來影響大眾的初心。

比如,過分強調慈善的「人間佛教」、過分強調愚夫愚婦易得的「淨土」、過分強調高檔消遣的「禪」、過分強調包容慾望的「密」、過分強調迅速有結果的「內觀」、過分強調祈福免禍的「災難念佛論」……其實這些都在漸漸地將宗教符號逐一打造成為迷信標籤,然後在各自的領域中,迅速勇猛地構建教條來推銷自己、賤賣佛教產品。

這樣下去,佛教就會變得像沒有正法存在過一樣,被貼上各類標籤,再以各種方式無情賤賣。而多數人也正默許這種「賤賣」,在虛假名譽和現實利益的驅動下,「賤賣」已經演化成為「挾佛」、「挾僧」。而且,民間的賤賣極可能發展成為比民間力量更為擴大化的行為。

由此形成極大的相互錯位與不負責任。「挾佛斂財」並不源自於三寶,但卻架上一個三寶的名目,以為這樣就容易讓別人接受。不知情的社會大眾,誤認為「挾佛斂財」的事情,是佛教界內部做的,從而遷罪於三寶門下。這樣一來,善惡倫理的底線就會在誤解中被輕易擊穿。

沒有信仰、與缺乏誠信契約意識的結果,在人們心中是同步發生的。這將導致人際相處中一種缺乏寬容的倫理狀態。因為,當慾望成為公眾悄然默許的一種公共意識的時候,對內的承受能力和對外的放縱意識也就隨之分裂。

對內的不斷放縱,容易導致一種非倫理的仇視心態,充滿破壞、四處蔓延。簡單說就是——「不管自己就管他人」、「管不住自己就管他人」、「我可以不做善事但是你不做不行」——如果你不做善事我要罵你,但我不做善事,只要你不知道就行了。

因此,自己有了過失也並不覺得怎麼樣,但卻容不得他人犯過失,一旦發現別人的錯誤,就必須把事情鬧大,即使沒有見到他人犯過失,心裡也早就給他人埋下了一個印象——這就是個賊,他的過失一定有很多!其或稍微有一點點跡象,則必然尋機大發其隱私乃能大快。

這是當前很多口頭官司的主要來源。為什麼媒體炒熱一個明星或一個社會名人的過失,大家會瘋狂地去追打?其實大眾基本上都不知情,就那麼一兩篇媒體報導,能把一個人說清楚嗎?可是看起來,人們在做出判斷的時候,似乎並不需要將事情原委了解清楚。

人們對於社交自媒體工具——微博、微信的依賴遲早是個問題,在滿足信息的「先驗渴望」的同時,短頻快的交流方式催熟了人們的焦慮,「看一半文字、零思維、雙倍反應」的情緒模式,從自媒體態度迅速蔓延成常態的公眾情緒。人們初始接觸社交自媒體時的興奮,逐漸被「管不好自己就管他人」的教條情緒所統治,「自媒體」逐漸演化成「私媒體」,「自由發言」也逐步演變成「藏污納垢」與「發泄私憤」。人們熱望的公平世界瞬間顛覆。

線上線下,無數人堂而皇之地形成了口頭仁義君子、內心陰暗狹隘的雙重人格。如此心態的下一步,自然是圍觀、扭曲、八卦與羨慕嫉妒恨。

如此,除了不考慮生命意義以外,其他扭曲的道德意識情結,總會有它存在的空間。

就事論事地說,佛教信仰當前存在兩種巨大的生存困境:第一種是,道義怎麼能夠在這個不重「道」的社會上生存?第二個,生存真的成為佛教的根本問題。因為,假設佛教的價值正被一一瓦解、分拆和否定,那麼誰還會尊重這個教團?此一教團該如何存在?

雖然佛教在歷史上一直甘處邊緣化地位,只是在山林地帶生存。可是後來,即使處在山林裡,別人也會說你的所為是沒有意義的,人們甚至有可能進剿到山林去。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最嚴肅的任務」是:「怎樣擔保我們信仰的健康」?如何保證信仰不會被摧殘?或者說,已經在你內心裡構建起來的信仰如何存在並健康地持續下去?

佛教目前存在兩大危險:一個是對於教團,佛教四眾弟子的教團已經構建,接下來該如何健康地存在下去?再一個就是,你該怎麼擔保自己信仰的健康?擔保它不會遭遇摧毀?擔保自己不會因為信仰而後悔?怎樣讓它健康地存在下去,如何讓這份信仰是安全和光明?這是最大的任務。換句話說——佛教四眾弟子心目當中最大的宗教責任不是做事業,身心雙方面最大的責任還是——信仰!

言歸正傳,我們來這世上,你也不要想著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一切。你如果是個佛弟子,那麼對你來說,最危險的事、最敏感的事、最重要的事、最需要去關注健康的事,就是信仰。信仰保得住,你就有了最大的無量功德。

因為,很多人都已經不再將個人修為看成高尚的事,他們認為即便有了信仰,也還是以流俗需求和順應社會潮流為主。信仰所佔的地位不過百分之一二三而已,甚至就連這百分之一二三也還是被擱置起來,只有到了進行高檔消費的時候才略略想起信仰的消遣價值。信仰不是自己生命中最光彩的那一環,而是附庸在其他的光彩環節之下的消遣品,這就可悲了。

所以,漢傳佛教當前最大的問題仍然是——「生存」,在如此情形之下,信仰者個體面臨的最大佛教責任就是——讓自己仍舊保持正確的佛教信仰。你能不能保持住,這是最關鍵的!你要剛一信佛,就頭腦發熱說,「我現在以事業為主,信仰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一做事、煩惱來了,這時第一時間就會首先懷疑自己的信仰是對是錯,這種危險可就大了。

為什麼信仰的健康才是首要的任務呢?

因為沒有犧牲的信仰是要命的;沒有對於信仰的投入是要命的;沒有對於信仰的皈命態度是要命的。一旦信仰變得不健康,我們「皈依三寶」時皈命、皈投的意圖就改變了,甚至由「皈命三寶」變成「防範三寶」了。這樣的話,你還是什麼佛弟子?

所以印度智者甘地曾經這麼說:有七樣東西可以毀滅我們:沒有道德觀念的政治;沒有責任感的享樂;不勞而獲的財富;沒有是非觀念的知識;不道德的生意;還有沒有人性的科學。這都可以毀滅我們。最關鍵的是沒有犧牲的崇拜,這談得就是信仰了。

這七樣東西的破壞作用,會使我們的心靈總是游離在毀滅的邊緣。最後這一樣則最容易在一個思想猶如自由市場、缺乏信仰的社會去軟弱無力地蔓延。可以把「沒有犧牲的崇拜」對我們的毀滅,解讀為「沒有犧牲的信仰是要命的」。其代表行為就是:進入一個寺院,往功德箱裡放了兩塊錢,似乎從此就有了資格,恨不能裝走所有佛前的供果,因為供過佛的水果是保平安的。

如果對於自己生命意義選擇的信仰還抱有一個若有若無、或者說謹慎防範、沒有用心投入、沒有智慧要求的態度,那麼這樣的信仰早就已經不健康了,我們信仰的健康已經出了問題。

沒有犧牲的信仰可以是明哲保身的,可以是功罪不分的,可以是裹挾名利之欲的,也可以是將道德名義列為私慾招牌的,可以是欺上瞞下的,甚至可以是欺師滅祖和喪盡天良的。沒有犧牲的信仰,能夠使道德修養觀念徹底臣服於個人的慾望。

因此,在當前這個時代,一切都可以被消費:吃的喝的可以被消費,穿的戴的被消費,山裡藏的、水裡長的也可以被消費,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吃,能用的不能用的都被開發。這個時候,信仰也即將被消費。

信仰被消費,這是我們信仰健康最大的敵人!

我們現在似乎進入了一個信仰被挾持的時代。除了為生命意義而求索時,佛教常被遺忘以外,似乎將生命進行消費、將信仰進行利用,也都是有理由的。人們慢慢習慣於將一堵圍牆圍繞在信仰的周圍,稍不留神,自己的信仰就會一下子套進去或者自己貼上去,變得一味迎合、甘心媚俗。

信仰者被人從狗洞子裡拖出圍牆、跨在頭上。在世俗需求下被拖出圍牆的下場十分可悲,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現實,就是雖然良心上不忍信仰被戲耍,但在世俗消費中很有可能一切都在被戲耍,使自己的良心和表面的意圖發生了矛盾。這是我們現在「信仰被賤賣、信仰被挾持」的問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學佛應有的態度與認識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師:欲得佛法真實利益,...

跑因果道場搞附體,還不讓去寺院

問: 佛弟子跑因果道場,什麼附體,不讓去寺院,不讓供...

沒有僧寶,二寶居士能獨立存在嗎

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二寶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佛教法器簡介

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

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當中有諸多的淨土,為什麼就唯獨指...

這些詞語竟然都源於佛經,你都知道哪些

趙朴初先生說: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

樓宇烈:我學佛法幾十年的體會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別是想了解禪宗,但對於禪宗大...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茹素八年,收穫的遠不止健康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我和先生已經茹素八年了,這...

寬嚴法師:六度與生死輪迴

有人說,現在的世界是修羅世界。修羅的特性是什麼?就...

為什麼古代禪師一句話就能令人開悟

問: 修行要長期熏修,可是為什麼古代禪師往往只是一句...

投胎為女人之身的八個因緣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復受女...

念佛人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淨土宗到底要準備些什麼事情?簡單講一句話就夠了:有...

不開口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

《阿彌陀經》與《文殊》《般若經》的會通

等者,略舉餘經。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在信心上要怎麼下功夫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僅一般的凡夫難信,就是二...

修何善行能令眾生歡喜供養衣服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尊帶著侍...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差別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

迦旃延-論議第一

和哥哥對台演講 南印度阿槃提國的獮猴食村上,有一個...

螞蟻哲學

多年來我一直給年輕人傳授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觀念:...

女人獲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說:佛陀兩千五百多年以前說的這個經,現在是不...

你真的信佛嗎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了起來,在中國這個有著古老傳...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

【佛教詞典】涅槃印

(一)三法印之一。涅槃寂靜印之略稱。一切眾生起惑造業...

【佛教詞典】意車

(譬喻)意之活動如車也。三德指歸中曰:油意車以戲九...

【視頻】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有聲書)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有聲書)

【視頻】夢參老和尚《人生如牢獄,修行得解脫》

夢參老和尚《人生如牢獄,修行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