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多聞」比不上「反聞」

淨界法師  2021/02/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多聞」比不上「反聞」

這一段是文殊菩薩教誨敕令阿難尊者這個當機眾,應該好好地諦聽,好好地學習,乃至於如法地修學。這個地方有三段:一,示其合機;二,勸其善修;三,結其真實。

巳一、示其合機

先看第一段,示其合機,顯示耳根是合乎我們末法眾生的根機。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此方教體

這個地方把佛陀度化眾生的方便先講出來。說釋迦牟尼佛在教化娑婆世界的時候,他的特點是「聲論得宣明」,是以音聲來論說妙法,才能夠使令這個微妙的義理在眾生的心中宣暢明達地表達出來。佛心中的道理要轉到眾生的心中,要靠音聲,通過耳根來作橋樑的。

◎眾生通病

那麼這當中有什麼問題呢?有兩種問題,有正反兩面的問題。先看反面。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佛陀在傳遞音聲的時候,有一種人是循聲流轉的。眾生因為長時間迷失了本具的聞性,所以在聽音聲的時候,習慣一味地尋求音聲的聲相而分別它的音聲,而產生流轉生死。

比方說阿難尊者,他無量劫來能夠攝持十方如來恆河沙的種種的秘密法門,但是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他還是不能免於摩登伽女之難,而落入「邪思」當中,為外境所轉。這個「邪思」,當然一般字面的解釋,就是摩登伽女之難叫邪思,邪惡的念頭。

但是蕅益大師對這個邪思講得比較深入。他說阿難尊者這個邪思,講得深一點就是認妄為真。他依止緣影之心來當作本來面目,以為緣影之心是能聽聞。其實緣影之心只是我們所聽聞的一個影像而已。就是認妄為真,把這個妄想當作我們真實的心性,這叫邪思。也就是說,我們在聽到佛的音聲的時候,第一種過失就是「循聲故流轉」。

◎應病與藥

那應該怎麼辦呢?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這難道不是說,我們只是隨順於所聽到的音聲而產生輪轉嗎?這一段等於是牒前,對前面的一個總結。那麼應該怎麼辦?「旋流獲無妄」,應該要旋轉耳根的聞性而反聞聞自性,才能夠破除虛妄、回歸真實。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佛陀以音聲來宣揚真理,這個地方產生了兩種效果:一種產生多聞之人,一種產生反聞之人。就有些人,他只是注意佛陀的名相。

你看很多學者是這樣子,他站在一種考據的角度來研究佛陀的教法。那麼你一考據下去,這部經的出處是什麼,是誰說的,考到最後,結果,大乘非佛說,整個信心都破壞掉了,那麼佛陀的這個音聲對他來說變成一種障礙。當然,佛陀沒有錯,問題是他的心向外攀緣,他沒有注意音聲裡面的道。所以多聞產生的結果就是「循聲故流轉」。

反聞不同。反聞呢,當我們聽到這個音聲以後,我們去思惟裡面是什麼道理。所以,一個宗教師在修學佛法的心態是不同,他注重佛陀到底想要詮釋什麼,從音聲當中而產生道理,而能夠反聞聞自性,結果「旋流獲無妄」。

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多聞比不上反聞。後面會講到。就是說,你阿難尊者無量劫來受持了十方如來秘密的法門,但比不上一念之間的反聞聞自性,比不上,因為你方向錯誤了。這個地方就說明了,我們在聽聞教理當中兩種不同的方法,就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把心帶回家

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

其形雖寐,但聞性不昏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

自性中的梅香

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裡賞梅花。 那是冬日...

不被一切現象所約束

天氣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裡邊,可能比這...

靈山只在汝心頭

憶念三寶的修行非常重要。我們時刻憶念什麼,心就會和...

【推薦】達摩大師悟性論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

【推薦】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示未學)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眾生迷...

放掉生命的假相,安住在不生不滅的本性

我們一個人念大悲咒,凡夫來念大悲咒,跟觀世音菩薩來...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註

往生論註...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當今社會人們的嗔心毒火

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仗著自身的心智優勢,成了這個星...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大法句經...

【推薦】道源老法師為臨終者的助念開示

大德,我現在要向你講幾句佛法,希望你靜下心來聽著。...

希望幻滅

人生每個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將來是美麗的,可是失望卻...

人生的十度修煉

1、忍得住孤獨 人生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忍得住孤獨,尤...

承遠大師生平及淨土思想

一、承遠大師的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如何理解眾生皆平等

問: 當今社會太多不平等,而佛教裡說眾生皆平等,是...

往生後發願回娑婆世界,會不會又再墮落

問: 請問信願念佛人往生後,發願盡未來劫,仗佛願力普...

看破五濁惡世,生髮厭離心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

《地藏經》利益篇

眾生各有宿世因緣,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輩,深明...

只要這樣做,決定能生極樂世界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持,發...

道宣律師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師,是彭祖的後代,吏部尚書錢申的兒...

【推薦】古人往生特別容易,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難

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

什麼樣的菩薩有資格稱作「樂行惠施」

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慾樂。 什麼樣...

認真做事不去評論是非

經常會有人問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麼看法,並要給出...

【佛教詞典】他夫蒂魯斯達姆塔

位於阿富汗北部海巴克城(Haibak)附近,海巴克則位於...

【佛教詞典】皇覺寺

(寺名)在今鳳陽縣南二里。明太祖微時。嘗為寺僧。洪...

【視頻】大安法師《一位母親的證明》

大安法師《一位母親的證明》

【視頻】大安法師《克服畏難退怯心》

大安法師《克服畏難退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