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自性中的梅香

林清玄  2011/04/29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裡賞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艷紅的梅花正以最美麗的姿容吐露,富人頗為自己的花園裡能開出這樣美麗的梅花,而感到無比的快慰。

突然,門外傳來敲門的聲音,富人去開了門,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寒風裡凍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這開滿梅花的園外凍了一夜,他說:「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東西吃。」

富人請乞丐在園門口稍稍等候,轉身進入廚房,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飯菜,他布施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忽然說:「先生,您家裡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說完了,轉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裡,感到非常震驚,他震驚的是:窮人也會賞梅花嗎?這是自己從來不知道的。另一個震驚的是,花園裡種了幾十年的梅花,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聞到過梅花的芳香呢?

於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種莊嚴的心情,深怕驚動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終於聞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無比的芬芳,然後他濡濕的眼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為自己第一次聞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賞梅花,乞丐也能聞到梅花的香氣,有的乞丐甚至在極飢餓的情況下,還能聞到梅花清明的氣息。

可見得,好的物質條件不一定能使人成為有品位的人,而壞的物質條件也不會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個人沒有錢是值得同情的,一個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氣一樣值得悲憫。

一個人的品質其實是與梅香相似,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我們如果光是欣賞花的外形,就很難知道梅花有極淡的清香;我們如果不能細心地體會,也難以品味到一個人隱在外表內部的人格香氣。

最可嘆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觀自我,品賞自己心靈的梅香,大部分人空過了一生,也沒有體會到隱藏在心靈內部極幽微,但極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聞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現在,讓我們一起以一種莊嚴的心情,走到心靈的花園,放下一切的纏縛,狂心都歇,觀聞從我們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林清玄文章列表

「唯心淨土」的正確含義

這個唯心淨土,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首先在這裡往往會...

不斷憶念你的清淨本性

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開始內觀,開始...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諸病之源也

饑饉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嘗聞醫之治病也...

外境沒錯,錯在自心

外境永遠沒有錯,錯在自心。在我進入佛門不久,我的一...

失意時要懂得心寬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難免,一向得意容易讓人忘形;為失...

如何是佛,捨我其誰

生命蘊涵無價之寶,我們卻在流浪乞討中度日,何其悲哀...

踏破鐵鞋不如回到當下反觀自照

頓教的修行是從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

大安法師:一念淨心即得往生,那還要念佛嗎

問: 有人說:《無量壽經》談一念淨心即得往生,所以...

度眾生現出家相最好

文中說到【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

什麼是異熟果?為什麼要加個異熟

好,業力就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善惡的問題、強弱的問題...

沒有任何敵人

有個心理學家以寬恕你的敵人為題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

戒淫九想觀

本節的九想觀,如能修持觀想成熟,可體悟人死後無比淒...

學佛人都應牢記的六則典故

神通廣大並不代表是得道聖人 唐朝延載元年(西元六九...

惟賢長老《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

普賢菩薩和《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中國的菩薩,觀音菩薩和眾生緣分最足。普賢菩薩的感應...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當一個人變的古怪異常,生活以自我為中心時,他會視所...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

諸事不順,是有冤親債主障礙嗎

問: 有時候我們修行不得力,有障礙,諸事不順,是因...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把用在「低頭」中的時間找回來

時下,微信在大眾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強大的朋友圈...

合掌的十六種含義

合掌的禮儀,我們幾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聖像前要合掌...

【佛教詞典】諸行如幻

【諸行如幻】 p1346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四頁云:又此諸行...

【佛教詞典】形像

(圖像)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經曰:此青頸觀自在菩...

【視頻】慧律法師《能強行改變別人因果嗎》

慧律法師《能強行改變別人因果嗎》

【視頻】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